認識植物輕鬆走(四)講義
家庭園藝(植物生態解說4)講義
第401單元 家庭園藝概論(1)-認識蘭花
◎利用養蘭來介紹家庭園藝-蘭花發展.用途.鑑賞.常見種類.選購.養蘭場所.設備.器具.材料 ○第1章 認識蘭花 ○第2章 現代蘭花的發展 ○第3章 蘭花的用途
○第4章 如何鑑賞蘭花 ○第5章 蘭花常見的種類介紹
○第6章 蘭花的選購要領 ○第7章 養蘭場所與設備 ○第8章 養蘭器具與材料
◎第1章 認識蘭花:蘭為卉中貴族。英文稱Orchid,是由古希臘字Orchis演變而來,是因其根部肥大,酷似動物雄性的生殖器而得名。賞花品葉,有麗質天生嬌妍華貴者,有優逸堂皇雄壯剛美者,亦有沈靜樸實馨香清遠者,其幽玄高雅之魅力,不愧為“百花之英”.“王者之香”。
○1.蘭花的特徵○2.蘭花原生地的分布○3.蘭花的生態○4.蘭花的分類○5.蘭花的名字
◎蘭花的特徵:蘭花屬蘭科多年生草本,是單子葉植物中種類最多,生態最進化的植物。根據資料統計,全世界已知的蘭科植物多達500~800屬, 約30,000~35,000種。另正式登記的人工交配種已有30,000種以上,而且每年平均約有1,000種以上的新品種正逐年增加中。蘭花由於種類繁多,外表形態有極大的差異,但在植物體的各部位,如花.葉.根.莖等構造特徵,都與一般草木本花卉有顯著不同。
○花:花朵是蘭花觀賞的主要焦點。基本構造:花瓣3片,萼片3片,中間有一個蕊柱。在3片花瓣中,上側兩片成對,下側一片形狀和色彩與其他兩片迥異,且特殊美麗,稱為唇瓣或舌瓣,其主要功能在引誘昆蟲,達到授粉之目的。另雌.雄蕊結合成為一個蕊柱,頂端含有2~8個花粉塊,用火柴棒輕撥即會脫落,這個雌.雄蕊合一的蕊柱是蘭科植物特有的構造,如果要辨認一株植物是不是蘭花,只要觀察此一特徵即可辨別。
○果:蘭花果實稱為蒴果,種子量多又極細微。每一個果實約有10~30萬粒種子,但很容易被風吹散,僅有少數能發芽成長。
○根:蘭的根粗大,而且有明顯的根端。根的組織內有蘭菌共生,能分解養分供給蘭株生長。根的中心柱甚為細靭,外層有肥厚肉質狀的根被組織,充滿水分和空氣,具有防禦乾旱和貯藏養分作用。尤其著生蘭的根被更為發達,呈圓柱狀,能攀附岩石.樹幹生長。
○莖:蘭的莖具有貯藏水分及養分的功能。如嘉德麗雅蘭.石斛蘭等,具有粗壯肥大的假球莖,因此耐旱性較強。蝴蝶蘭的莖很短,所以不耐乾旱的環境。萬代蘭的莖呈木質化,水分.養分均貯藏於肥厚的葉片。拖鞋蘭由於沒有明顯的莖貯藏水分.養分,葉片又薄,若長期乾旱,容易枯死。
○葉:蘭花因必須適應生長環境,葉片的形態依種類不同而各有變化。其構造由上表皮和下表皮之間的葉肉組織所構成,有明顯的海綿組織。通常原生在強光下的種類,葉片較宜立.肥厚,質地堅硬成革質(如萬代蘭),較喜愛強光。相反的,原生在弱光下的種類,葉片面積較大且薄,容易下垂(如蝴蝶蘭),因此不耐強光。
◎蘭花的原生地分佈:蘭花的原生分布地域很廣,北自阿拉斯加,南至智利南部,到處均有野生分布。但大多數的蘭花喜愛高溫多濕的環境,因此大都原生在多雨熱帶或亞熱帶,約有85%重要的種類分布在南.北緯30度之間。原生地種類以熱帶美洲最多,約有300屬8,300種。其次為熱帶亞洲.南洋群島,約有25屬6,800種。第三為熱帶非洲,約有130屬3,000種。
◎蘭花的原生地主要蘭屬
○1.熱帶美洲:嘉德麗亞蘭,蕾麗亞蘭,樹蘭,文心蘭,齒舌蘭,菫花蘭,捧心蘭,梵尼拉蘭,珍奇蘭類。
○2.熱帶亞洲:喜姆比蘭類,蝴蝶蘭,石斛蘭,拖鞋蘭,萬代蘭,根節蘭,白及蘭,一葉蘭,鶴頂蘭。
○3.熱帶非洲:擬風蘭,線船蘭,帝花蘭,由氏蘭,狹舌蘭。
◎台灣有多少野生蘭:台灣位於亞熱帶,正是蘭花生育的天然溫床,山地森林內蘊藏著豐富的野生蘭。近幾十年來,由於養蘭風氣興盛,許多野生蘭被發掘出來,甚至有些採集過濫,瀕臨絕種。台灣野生蘭約有360餘種,大部分野生在原始森林內,著生於樹幹或林蔭潮濕地區,少部分野生在山麓草原或高山絕崖峭壁上。台灣著名的野生蘭計有豹紋蘭.一葉蘭.蝴蝶蘭.春蘭.九華蘭.報歲蘭等。尤其一葉蘭及蝴蝶蘭外銷,享譽歐美蘭界,風靡國際。國蘭類是東亞特產,日本人視為寵物,因此成為日本蘭商競相收購的對象。
◎蘭花的生態:蘭花在原產地為了適應各種生長環境,而形成各種不同的生態。養蘭如果能瞭解它的生長習性,對於往後的栽培管理甚有幫助。蘭花依生活形態可分為著生蘭和地生蘭。以生長發育形態分為單莖蘭和複莖蘭。按生長適溫分為高溫蘭.中溫蘭和低溫蘭。
◎著生蘭與地生蘭:蘭花的生活形態可分為著生蘭和地生蘭兩大類。這兩類蘭花的栽培方式.植料.管理方法都不同,必須留意。
○著生蘭是附著在樹幹上或岩石上生長的蘭花,莖.葉肥厚,粗大的氣根裸露,可以吸收水分及空氣中的濕度,耐乾旱。如嘉德麗亞蘭.蝴蝶蘭.石斛蘭.萬代蘭等。
○地生蘭是生長在有機質土壤中的蘭花。莖葉較薄軟,根較細小,伸展於土壤中,不耐乾旱。如拖鞋蘭.東亞蘭.根節蘭.一葉蘭,國蘭類如素心蘭.四季蘭.報歲蘭等。
◎單莖蘭與複莖蘭:蘭花的生長發育形態,可分為單莖蘭和複莖蘭。單莖蘭栽培愈久,長得愈大,但一株就是一株,不易萌發新株。複莖蘭栽培愈久,新株愈長愈多,自然繁殖較快。這兩類蘭花的繁殖方法不同,必須加以認識。
○單莖蘭的莖無分枝或分枝極少,一直向上長高生葉,如蝴蝶蘭.萬代蘭等。這類蘭花沒有假球莖,越養越大,開花愈多,但不容易萌發新芽供繁殖。若欲使它生長側芽,必須除去頂端之生長點,才能生長側芽。
○複莖蘭的莖長到某種大小或某時期即停止生長,再從基部長出新芽,如嘉德麗亞蘭.石斛蘭.東亞蘭.國蘭類.素心蘭.四季蘭.報歲蘭等。這類蘭都具有假球莖,栽培愈久,株數愈多,可以分株繁殖,增加盆數。
◎高溫蘭.中溫蘭.低溫蘭:大多數的蘭花雖然原生在熱帶和亞熱帶,但生長在高山原始森林內,氣溫仍然很低;另由於原產地不同,生長溫度也各異,若我們能瞭解它的生長適溫,在栽培管理上可以儘量配合,生長才能健壯。
○高溫蘭原生在熱帶高溫的地點,生長適溫約20~
○中溫蘭原生在溫暖的地點,生長適溫約18~
○低溫蘭原生在光照少又冷涼的地點,生長適溫約10~
◎蘭花的分類:蘭花的種類繁多,目前已知的即有700多屬30000餘種,如果要用植物學之學術性分類,一定會繁雜得另人頭痛,而且對栽培管理之關係也不大。因此這裡採用目前通俗性之分類法。以國情而言,可分為國蘭與洋蘭兩大類。以蘭種來源,可分為原生種(野生蘭).雜交種(人工交配).複製種(組織培養),並且介紹常見主要蘭屬與簡稱。
◎國蘭與洋蘭:國蘭與洋蘭就像中醫和西醫一樣,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國栽培蘭花已有3000年歷史,所栽培的都是原產在我國江南一帶的小花種,喜姆比蘭屬(Cymbidium)的種類,如報歲蘭.四季蘭.春蘭.寒蘭等,其葉修長狀如草,花小氣香,甚至葉片突變斑紋,成為稀有價高的藝蘭,這類蘭花我們統稱為國蘭。日本文化傳習我國,也極愛好此類蘭花,他們稱為東洋蘭。民國初年,原產在熱帶色彩瑰麗的蘭花,如嘉德麗雅蘭.蝴蝶蘭.萬代蘭.石斛蘭,經歐美改良傳到東方,我們把這類外來的蘭花統稱為西洋蘭,簡稱洋蘭。
○國蘭:國蘭概分為花蘭類及藝蘭類。賞花為主的稱為花蘭,如報歲蘭.四季蘭.素心蘭.春蘭.寒蘭.鳳蘭等。賞葉的斑紋變化者稱為藝蘭,俗稱金線蘭,如金玉滿堂.金華山.瑞玉.黃道.養老.天鶴等。國蘭欣賞重氣質,花.葉.盆器都要講究整體美,尤其葉形.葉色.香氣.花盆都是觀賞的重點。
○洋蘭:國蘭種類之外便是洋蘭了。洋蘭花形變化繁富,花色明艷瑰麗,重視花形.花色.花朵大小.花朵質地.品種改良.新品種登錄等,觀賞重點幾乎以花為主,對象盆器並不嚴求。台灣野生的蘭花,如蝴蝶蘭.可斛蘭.根節蘭.卷瓣蘭.一葉蘭等,為了方便區別,我們也把它們歸類為洋蘭。
◎原生種.雜交種.複製種:蘭花最原始的來源都是野生的,野生的蘭花我國稱為原生種。有些原生種的蘭花,花形花色不能令人滿意,植物學家就研究利用人工交配技術,改良品種。以人工交配育出的新品種,稱為雜交種。利用人工育出的雜交種,會改變花形花色,甚至有優秀的新品種出現,當這些優秀的新品種需要大量繁殖時,科學家又研究出組織細胞分裂繁殖法,育出與母株一模一樣的組織分生苗,我們稱它為複製種。
○原生種:原生種就是未經人工交配改良的野生蘭花,有些奇葩異卉已面臨絕種,有些仍活躍在各處蘭園,它富有原始自然的風韻,有人特別喜歡收集。它是雜交最基本的原種,育種學家常視為寵物。
○雜交種:目前大多數的蘭花,都是經過人工交配改良而成的雜交種,雜交的蘭花千變萬化,常能使人耳目一新,提高觀賞價值。有許多蘭友,喜歡購買未經開花的播種實生苗來培養,期待將來能開出優秀的新蘭花,而增加養蘭樂趣。通常實生幼苗價格都不會太高,初學養蘭很適合培養。
○複製種:利用組織培養繁殖的幼苗,不但量多,而且能複製與母株完全一樣的花形花色,這種方法培養出來的幼苗稱分生苗(mericlone)。組織培養在生物工程中,是眾所矚目的熱門技術,有許多蘭友對此尤感興趣。
◎常見主要蘭屬與簡稱
簡稱 屬名 中名
Aer. Aerides 仙人指甲蘭
Ascda. Ascocenda 千代蘭
Asctm. Ascocentrum 百代蘭
Ascf. Ascofinetia 小風蘭
Angraecum 大慧星蘭
B. Brassavola 白拉索蘭
Bc. Brassocattleya 白拉索嘉德麗亞蘭
Blc. Brassolaeliocattleya 白拉索蕾麗雅嘉德麗亞蘭
C. Cattleya 嘉德麗亞蘭
Ctsm. Catasetum 瓢唇蘭(三星蘭)
Coel. Coelogyne 茅慈姑蘭
Cym. Cymbidium 東亞蘭
Den. Dendrobium 石斛蘭
Dtps. Doritaenopsis 朵麗蝶蘭
Dor. Doritis 朵麗蘭
Epi. Epidendrum 攀緣蘭(樹蘭)
Haemaria 彩葉蘭
L. Laelia 蕾麗雅蘭
Lc. Laeliocattleya 蕾麗雅嘉德麗亞蘭
Lyc. Lycaste 捧心蘭
Milt. Miltonia 菫花蘭
Neofinetia 風蘭
Oda. Odontioda 齒唇蘭
Odm. Odontoglossum 齒舌蘭
Onc. Oncidium 文心蘭
Paph. Paphiopedilum 拖鞋蘭
Peristeria 鴿子蘭
Phal. Phalaenopsis 蝴蝶蘭
Phrag. Phragmipedium 富拉氏蘭
Pot. Potinara 潑第那拿蘭
Ren. Renanthera 腎藥蘭
Rhy. Rhynchostylis 啄蕊蘭(狐狸尾蘭)
Rdza. Rodriguezia 茹氏蘭
Sl. Sophrolaelia 索芙蕾麗雅蘭
Slc. Sophrolaeliocattleya 索芙蕾麗雅嘉德麗亞蘭
Soph. Sophronitis 索芙蘭
V. Vanda 萬代蘭
Wils. Wilsonara 畢索那拿蘭
Z. Zygopetalum 軛瓣蘭
◎國蘭的名字:我國觀賞栽培蘭花之歷史極為悠久,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蘭最高。蘭花是代表高貴的花卉,養蘭為我國傳統藝術之一。國蘭的名字通常是沿用古時文獻,由先賢命名而來,本名極富中國古典味。但目前有些名字已沿用或抄襲日本,而帶有東洋味,如寒蘭.金稜邊.鳳蘭.報歲蘭等,在清代植物名實圖考文獻中,即有冬綠(寒蘭).硃砂蘭(金稜邊).樹蘭(鳳蘭).墨蘭(報歲蘭)等記載,這些本名反而被遺忘。栽培的國蘭若有新品種出現,花主可以命名,然後呈送國蘭協會登錄。
◎洋蘭的名字:洋蘭的名字都採用英文記載,命名採取登記制度,由美國蘭藝協會與英國皇家園藝協會審查發表,一切都必須按照規矩,學術性極濃厚,任何新品種之血統來源均有案可稽,如同家譜馬虎不得。洋蘭的名字對育種的參考價值甚大,有正確品種名稱的蘭株,雖然沒有開花,也可以按正常價格買賣。如果遺失或混亂了名稱,只能在開花時出售,價格也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品種名稱對洋蘭極為重要。如果交配出新品種,過去尚無人命名,創造人就有權利命名,命名後記載明確的標籤,就像身分證一樣,永久附在蘭株或蘭盆上。
◎洋蘭 品種 名稱 記載法:洋蘭重視品種改良,因此在雜交育種時,必須有正確的父本與母本名稱,才能追蹤各代親本來源,據以研究遺傳特性,以下是品種名稱記載法(舉例為白拉索蕾麗雅嘉德麗亞蘭:Blc.
○Blc.-蘭屬的簡稱。通常都不用全寫,而用簡稱。
○Oconee-該花的種名。用全寫而不能簡略,由花主命名後正式登錄。
○“Mendenhall”-該花的品種名(小名)。對很多同一父母本交配出來的兄弟株中,開出優秀花時,特別再取個名字,以便與其他兄弟株區別。
○A.M.-該花品種得獎的種類。(A.M.授獎80~89分)
○A.O.S.-評審受獎機構的簡稱。(A.O.S.是美國蘭藝協會)
◎變種和雜交
○1.以前在種名後面常有var.的字(variety的縮寫),就是指該花是變種。現在都已省略。
○2.如果品名記載(……)x(……),就是指該花新交配未命名。 x是交配的記號,x記號之前為母本,x記號之後為父本。
○3.有些只在蘭葉.花盆或名牌上記載代號,如A846. A558.
K391. K313 ……等,就是指該蘭園記錄的代號,各蘭園之設定代號不同,必須再查詢紀錄內容才能清楚。
◎有蘭名.無蘭實:蘭是卉中貴族,所以許多觀賞植物也慕名取名為蘭,但卻不是蘭科植物,可別真假不辨! 如玉蘭花.洋玉蘭.樹蘭.螃蟹蘭.君子蘭.文珠蘭.劍蘭.蔥蘭.韮蘭.龍舌蘭.王蘭.虎尾蘭.吊蘭.紫羅蘭.嘉蘭.鈴蘭等。
◎第2章 現代蘭花的發展
◎新品種登記:蘭花新品種登記制度,是在1895年由英國的種苗商Sander氏所創設。1961年以後,再由英國皇家園藝協會(簡稱R.H.S.)接掌職務,如果有蘭花交配新品種出現,經過專家專門會議討論,確定為新品種之後,就登錄發表在”Sander`s List of Orchid Hybrids”月刊上公諸世界。
◎別讓您的花兒淪為無名的私生子:如果您為蘭花做授粉交配,育種成功,擁有了新品種,應該給予申請登錄名字,才不會淪為無名的私生子,更何況將您的心血結晶向全世界公佈,也是一種無上的光榮。
○申請登錄手續如下:1.向英國皇家園藝協會索取申請書(一式二張),申請費用為US$15元(美金15元)。2.填寫申請書(用英文打字),包括登錄之蘭花種類.名稱(注意不可和已公佈登錄之名稱重覆,否則會招致退件),父本.母本名稱.育種者姓名地址(個人或蘭園名字).說明是親自交配育種或代他人申請登錄.交配日期及開花期,初次開花花徑及開花色澤(附幻燈片).簽名及申請日期。3.填寫妥當後,以航空掛號寄至英國皇家園藝協會,地址如下: The International Authority
for The Regisration of Orchid Hybrids The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Vincent
Square, London SW 1P 2PE England.。寄出後約經3~4個月,若已順序登錄,就會通知登錄件數及費用單,然後就到外匯銀行申請一張美金支票,再以航線掛號郵寄。再經2~3週,即可收到收據,並刊登於會刊上向全世界公佈。(註:台大蘭園有代辦登錄申請業務,有需要代辦的蘭友可宜接連繫)。
◎世界蘭壇現況:蘭為百花之英,王者之香。典雅.妍麗.幽玄的魅力,是世界愛花人士共同的誘惑,因此世界各地都有蘭藝協會組織。更有大量外銷蘭花賺取外匯者,如泰國.新加坡.夏威夷.荷蘭等。
○國蘭發源於中國,流傳至日本.韓國或世界各地有華僑的地方,其清澄.樸實的風格宛如東方文化,洋人較難接受,因此栽培範圍較窄小。
○洋蘭在育種方面溶合科學與藝術為一體,學術性濃厚,其優美瑰麗的花姿如西方文化般活躍,廣為世界各階層雅士所熱愛,栽培範圍極廣闊。洋蘭栽培約在1789年起源於英國皇家貴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傳入美國,由於美國養蘭人士漸多,才由哈佛大學植物研究院發起組織美國蘭藝協會(簡稱A.O.S.)。該協會設有蘭花評審團,是全世界公認最具權威性的蘭藝評審團體。由美國蘭藝協會主辦的蘭花世界博覽會,每隔3年在世界各地輪流舉辦一次,此盛會廣受世界各國愛蘭人士矚目。第10屆於1981年在南非舉行,第11屆於1984年在美國邁阿密舉行,第13屆於1987年3月在日本向ケ丘游園舉行。
◎世界主要蘭藝協會團體表示
簡稱 正 名 中 名
O.S.R.O.C. Orchid Socie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蘭藝協會
R.H.S.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英國皇家園藝協會
A.O.S. American Orchid Society 美國蘭藝協會
J.O.S Japan Orchid Society 日本蘭藝協會
A.J.O.S All Japan Orchid Society 全日本蘭藝協會
J.O.G.A. Japan Orchid Growers Association 日本蘭業組合
O.D.C. Orchid Digest Corporation 美國蘭花分類公司
H.O.S. Honolulu Orchid Society 美國夏威夷蘭花協會
O.S.S.C Orchid Socie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美國南加州蘭花協會
S.F.O.S. South Florida Orchid Society 美國南佛州蘭花協會
N.O.S. Nertherland Orchid Society 荷蘭蘭花協會
N.S.W. Orchid Society of
M.O.S. Malaya Orchid Society 馬來亞蘭花協會
R.S.T. The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of
Thailand 泰國皇家園藝協會
C.S.A. Cymbidium Society of
D.O.G. Deutsche Orchideen-Gesellschafte V. 西德蘭藝協會
W.O.C. World Orchid Conference 世界蘭花大會
◎中國蘭界現況:
○國蘭在我國觀賞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台灣養蘭風氣早年承自大陸,日據時代有許多名蘭外流日本,光復後又回流台灣,因此國蘭蘭藝才染有日本東洋味。多年來台灣野生蘭逐漸被發掘,國人生活水準提高,養蘭蔚成風氣,又經愛蘭人士大力提倡,於民國62年成立中華民國國蘭協會,以發揚國蘭蘭藝國粹。
○洋蘭在日據時代引進台灣,光復後大多數由士紳名流.醫師.教師等栽培,並經有心人士倡導,組織台灣蘭藝協會,由於養蘭風氣逐漸興盛,會員日增,於民國66年擴大成立中華民國蘭藝協會,積極推廣洋蘭蘭藝。
○近十餘年來,台灣園藝事業蓬勃發展,台灣一葉蘭.蝴蝶蘭揚名國際,養蘭事業也形成一股風尚,目前專業或業餘栽培的蘭園已超過500家,其中以洋蘭的育種改良令國際蘭壇注目,已具規模的蘭園利用組織培養大量育苗,另有大量栽培嘉德麗亞蘭.蝴蝶蘭.石斛蘭等作切花,拓展外銷,前途甚為樂觀。 ◎台灣的蝴蝶蘭外銷深具潛力
○中華民國國蘭協會:中華民國國蘭協會創立於民國62年,會員千餘名。宗旨為提倡國蘭栽培,發展國蘭藝術,接受新品種登錄。每年舉辦國蘭大展數次,每季發行國蘭會刊一期,免費贈閱給會員。
○中華民國蘭藝協會:中華民國蘭藝協會前身是台灣蘭藝協會,民國66年擴大組織,簡稱中華蘭協,並在全省各地成立支會,會員千餘名。宗旨為提倡洋蘭蘭藝,促進蘭藝學術交流。全省各地支會每月固定日期.地點舉辦蘭展,每年春秋二季舉辦大展,每兩個月出版中華蘭藝一期,供交流。
◎第3章 蘭花的用途
◎培養生活藝術:蘭花在我國是代表高貴的花卉,它高雅.華麗的氣質,為我們社會各階層所肯定。至聖先師說:與賢人交,如入芝蘭之室。蘭花與賢人足以相提並論。
☆吾女若蘭.養蘭不難:養蘭是園藝的一部份,而園藝是經濟性.生活性.藝術性的。在家庭教育上,帶領兒女從事園藝休閒活動,可以領略大自然的奧妙,從中取得-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
☆滿室生春.享受成就:家庭主婦投入園藝行列,必能給全家人帶來喜悅,尤其將培養成果,用來佈置環境,使滿室生春,定能享受家人及親友讚美的成就感。
☆美化居家.綠化環境: 不管您養蘭是否成功,但蒔花養蘭是高尚的生活情趣,不論都市公寓或郊外鄉村,都可利用屋頂.陽台.窗台或庭院空地,培養蘭花來美化居家,綠化環境。
☆寄情園藝,退而不休:老年人寄情園藝,不必耗費太多的體力,即能増進身心健康,延年益壽,更何況精神所得便是無形的資產。國人習以老了就退休,唯退而不休才能樹立教育後代的風範,從事園藝工作是最佳途徑。
◎享受蘭藝樂趣:
☆收集品種.探索自然:大自然的偉大,生命的奧妙,可以在養蘭過程中深深體會。一片新葉,一線細根的茁長,都足以令人歡欣雀悅。蘭花是大自然中的一大家族,從原生種到交配種數以萬計,您可以收集世界各地原生種或珍奇蘭類為樂趣,使它在您的呵護之下大展妍麗。
☆親自選種.創造生命:新的花形.花色是愛蘭人士追求的對象。大眾傳播資訊發達的今天,富於學術性科學化的交配.播種.育苗已不是職業機密了,愛蘭者可以自己選種.交配.播種而創造新品種。當看到親自製造的新生命成長.茁壯.開出理想中的優秀花時,那股成就的欣喜足以另人畢生難忘。
☆追趕時潮.享受期待:玩賞蘭花也有流行性,有時突破領先,有時復古翻新,這種追時潮趕熱門的心境,卻是養蘭的一大樂趣。尤其買回新雜交的實生苗(播種苗),憑其父母親本的遺傳,期待將來綻開更理想的花朵,這樣年復一年的享受期待和痴等,使很多蘭友樂此不疲。
☆陶冶自我.拓展蘭藝:蘭花種類特多,花色.花形.香氣.大花.小花.多花.單花等變化極豐富。每個人對於審美的觀點不盡相同,甚至有特殊偏好,您不妨將它列為收集對象,如此不但能陶冶自我,也能拓展浩瀚蘭藝。
☆初學玩賞.專業致富:養蘭經過一段時日,盆株擁擠當然要分株,因此會從數盆增加到數十盆……數百盆。親友相聚,饋贈當禮物。蘭友相訪,彼此交換蘭株和栽培心得,就這樣由淺入深,從初學到入門,從玩賞到業餘,從業餘變為專業,養蘭致富者不乏其人。
◎插花.胸花:蘭花的種類多,花形.花色.大小變化豐富,質地豪華嬌貴,是插花.胸花的高級花材。插花大多選擇長梗多花成穗狀的蘭花,如蝴蝶蘭.石斛蘭.文心蘭.萬代蘭.東亞蘭等。胸花則以花朵大而色彩鮮麗的嘉德麗亞蘭為主,或選擇花瓣較厚而不易萎凋的種類,如拖鞋蘭.蝴蝶蘭.石斛蘭.文心蘭.東亞蘭等,通常在不給水的狀態下,可以維持5~6小時保持不變形的種類均可使用。用蘭花插花或製作胸花,花朵壽命雖然不長,但新鮮富麗的高貴感,令人欣喜愉悅。
◎切花保鮮法:蘭花切花必須盡量吸水保鮮,以維持較長的壽命。用剪刀或刀片切取花朵後,把花梗插入試管玻璃中,瓶中灌滿清水,瓶口套上橡膠軟塞,以防清水漏出。若不即時使用,可先裝入塑膠袋中,放置冰箱內
◎飾花.新娘捧花:用蘭花製作飾花.新娘捧花,能顯示新娘的柔美高貴特性,益加嫵媚動人。飾花宜選擇色彩嬌柔而不易萎凋的種類,如蝴蝶蘭.石斛蘭.萬代蘭等。新娘捧花必須配合婚禮的服裝色彩,選用花朵大而色彩明艷的種類,如嘉德麗亞蘭.蝴蝶蘭.石斛蘭. 拖鞋蘭等,尤其花色選擇紅.粉紅.紫.紫紅等色系,最受人喜愛。若有貴賓來訪,一下飛機立即獻上一束蘭花飾花,以示隆重歡迎,必能給貴賓驚喜,留下難忘的回憶。生日或喜慶節日,餽贈蘭花飾花作禮物,可以增進情誼,給宴會帶來熱鬧氣氛,賓主盡歡。
◎香精:蘭花的香氣也是觀賞的重要焦點,具有香氣的蘭花種類也不少,尤其喜姆比蘭類素心蘭.報歲蘭.春蘭.寒蘭.四季蘭等,芳香四溢,令人陶醉。用蘭花製成的香味料,以梵尼拉香精最有名,它是餅乾.冰淇淋最高級的天然香料。梵尼拉香精是用原產在墨西哥的梵尼拉蘭果實(Vanilla planifolia)經發酵後製成(俗稱香草)。台灣也有野生的梵尼拉蘭,俗稱台灣香草蘭(Vanilla griffithii),但香味不濃,不易提煉香精。
◎食用:蘭花可以食用不是新鮮事。印度喜瑪拉雅山山麓盛產野生的喜姆比蘭,當地土著就把幼嫩的假球莖加以切塊,調理成美味的佳餚。日本京都也有人將春蘭曬乾,醃製成蘭花茶裝罐出售,其香氣風味獨特,有許多人視為壯陽補氣珍品。在福建有人將四季蘭或素心蘭的花朵蜜漬,當茶飲用。台灣也有人把素心蘭薰製成花茶,馨香宜人堪為最高級之香片茶,唯產量少,無法大量推廣。吃在中國舉世聞名,也許不久的將來,您我都能吃到高貴不貴的蘭花大餐。
◎藥用:蘭花具有藥效的種類極多,據藥用植物學記載約有122種,其中原生在台灣的就有13屬27種,如白鶴蘭,黃鶴蘭.四季蘭.鳥嘴蘭.金草蘭.竹柏蘭.韮菜蘭.白鳳蘭.金線蓮.櫻石斛.鴿石斛.白石斛.黃花石斛.巒大石斛.台灣白及.台灣拖鞋蘭.盤龍參.溪頭羊耳蒜.黑花羊耳蒜等均為大家所熟悉。在古書神農本草經中也有記載白及.天麻.石斛等三種蘭花可當藥用。另西洋人對蘭花的藥效也有不少傳說,如食用蘭花可以滋補,身心亢奮.壯陽.療飢等神效。
◎亞洲金線蓮中心:金線蓮是名貴的中醫藥材,主治肺病.高血壓.蛇傷.腎虧等,本省原生於海拔500~
◎如何給蘭花留下美麗的倩影:
○1.照相機:用單眼相機,最好有micro近攝專用鏡頭。
○2.三角架:在低速延長曝光時,可穩固相機不會震動。
○3.快門線:在低速延長曝光時,可代替手按快門, 才不會震動相機。
○4.閃光燈:有風吹動蘭花又光源不足時,需要快速拍攝補光之用。
○5.黑布或漸層紙:背景雜亂時,用來掩遮雜亂,當背景使用。黑布可買絨布,大小約3尺X3尺。漸層紙有各種鮮艷的色彩,書局或文具店可買到
○6.軟片:要做幻燈片或印刷製版,就用彩色正片。如果要沖印成照片,就用彩色負片。
○7.技巧運用:最好選擇晴天,無風的上午,拍攝場地不要有顏色的光線投射,而且蘭花不宜強烈日光直射,以免影響蘭花正確的原色。背景要單純,主題才能突出,若用黑布或漸層紕當背景,光圈盡量縮小,速度減慢,使景深延長,主題會更清晰。若用自然景物做背景,光圈盡量放大,景深縮短,使背景造成模糊。蘭花照片的拍攝,如果光源不足,最好能夠使用燈光輔助,除了使用閃光燈外,若能使用攝影專用photo lamp燈泡更佳(日光型藍色強光燈)。使用漸層紙當背景:同一種花,使用各種不同顏色的漸層紙當背景,拍出來有不同的視覺效果。你喜歡那一種顏色。
◎第4章 如何鑑賞蘭花
◎國蘭的鑑賞藝術:國蘭花形花色清純樸實,欣賞重點與洋蘭不同,它重視意境和氣質,葉形.葉色.花形.花色.香氣,甚至使用的盆器,都要求整體美。
○葉形:國蘭的葉姿很受注重。葉片的長度.寬度和彎曲的形狀都要相稱,過於彎垂或挺直都不是上品。欲培養優美的葉姿要從新芽開始,成熟的葉片不易改變。葉形分為直立葉.立葉.半立葉.中垂葉.垂葉.環垂葉。。
○葉色:綠葉品系葉色濃綠.翠綠富光澤,而無任何病斑為上品。斑葉品系藝蘭(金線蘭)類的斑紋,必須是該品系的標準斑形,斑紋的界線愈明顯愈佳。
○葉藝基本種類:
☆周緣嵌紋斑:鳥嘴,中透斑,鳥嘴三條紋,中斑,大金邊,中透白線。
☆混合嵌紋斑:色素體核外遺傳斑,核內遺傳因子斑。
☆花紋遺傳因子斑:虎斑,金紗斑,蛇皮斑。
○花形:綠葉品系通常以賞花為主,稱為花蘭。花瓣有梅瓣.荷瓣.水仙瓣.柳葉瓣.竹葉瓣等分別。舌瓣也有大圓舌.大捲舌.如意舌.劉海舌.方版舌.吊舌等。在古時先賢即有品評其優劣高下之標準。
○奇花:國蘭品賞特別重視奇花.奇葉,尤其突變的奇形,常被視為珍品。玉獅子是花蘭類奇型花的珍品,它是本省報歲花中的名種名花,花朵比一般花類大,花色五彩繽紛,花莖粗挺,花萼特長,多瓣.多舌.多蕊柱。花主是
○花色:國蘭的花色不多,大部份是紅褐色或綠底紅褐線條。另有素色的品系,花色有翠綠.淡綠.黃綠或白綠等變化。目前蘭界正積極研究改良花色。
○香氣:國蘭的香氣是重要特徵,也是養蘭喜愛的重點,但並非每種國蘭都有香氣。台灣原生的春蘭.寒蘭.四季蘭.素心蘭.報歲蘭.九華蘭等均有芳香,而且也有清香.濃香之分。但在國蘭比賽中,香氣並未有評分規則。
◎國蘭的評審與授獎:國蘭蘭展比賽設有冠軍.亞軍.季軍。比賽大會敦聘專家為評審委員評定分數,決定等級授獎。大型蘭展各類分別設獎.在多項冠軍中再選出總冠軍。
☆中華民國龍鳳冠推獎會,第二屆第一次展覽大會,展出規格及評審辦法摘錄。
☆展出規格:每盆必須有二芽共六葉以上及線藝顯明者始可參加評審,但蘭盆須與蘭株相稱及清潔為原則。
☆評審辦法: 1.線藝佔50%。 2.株勢佔30%。 3.光澤佔20% 。
4.如同分數者以其整體秀麗為優先(不連株者不得列入評審)。5.未達標準者,不予給獎。
◎國蘭協會蘭展辦法審查規定:
1.參展品力求整齊美觀。 2.線蘭以黑色或飾盆,盆徑六寸以內為限。(花蘭不在此限)。
3.每盆二株,但葉子必須有六葉以上。4.不連株者不予評審。
5.參展之每一品種,須線藝分明,花蘭必須盛開。
6.如參展數量不足或未達標準時,獎品則予以保留。
7.由評審委員評定分數,決定等級,其評審標準如下:
1)線蘭部份: A線藝 B株勢 C光澤 (評分所佔之百分比另定)。
D如同分數者以其整體秀麗優先(不連株者不列入評審) 。
2)花蘭部份: A花色.花朵 B株勢 (評分所佔之百分比另定) 。
C如同分數者以花盆古雅為優先(不連株者不列入評審) 。
8.評審委員,應一本大公評分,集每一委員之評分核算成績,定為等級,其評定即為定案,不容任何人置疑更改,如有不服從者,即勒令退出展覽。
◎捐國蘭建國蘭舘(已於81.04.02啟用):國蘭原為野生珍卉,也是我國固有的國粹。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現正著手計劃在陽明山菁山露營區,興建一座大型的中國蘭園,將有系統的推廣保護國蘭,也就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座具有國際水準的國蘭館。中華民國國蘭協會正發動全國蘭友共襄盛舉,捐獻蘭花,充實蘭園內容,何應欽將軍首先響應,捐出全部培育多年的各種名蘭。蘭友捐贈的國蘭,蘭協都將標示學名.品種名.原產地.生長地.特性.習性.栽培方法及捐贈人士姓名。
◎洋蘭的鑑賞藝術:洋蘭種類繁多,花形變化萬千,花色繽紛艷麗而多采多姿,欣賞焦點都集中在花朵上,因此常有植株莖葉和花盆不配稱現象。花形.花色.花瓣質地.花序都是洋蘭賞花的重點,如嘉德麗亞蘭.蝴蝶蘭.石斛蘭.萬代蘭.東亞蘭等都適用下述鑑賞標準。
☆蘭之花語: 蘭花---美人,愛,勤勉。 洋蘭---優雅的女性,魔力。 蝴蝶蘭---快活。
○花形:蘭花的花朵是由3片花瓣(左右瓣及唇瓣)及3片萼片構成,花朵的大小和形狀,是評審優劣的重要條件。如花瓣.萼瓣都要寬,兩片花瓣最好能在中央部份互相重疊,唇瓣展開呈橢圓形,瓣間的空隙儘量減少,整個花朵趨向圓形者為上品,這種蘭花術語稱整形。 ☆左-整形花
Blc.Mem.Crispin Rosales。 ☆中-劣質的不整形花。
☆右-極整形花 Lc.(Waikiki Gold-intermodia X Peggy Huffman。
○花色:蘭花的萼瓣和花瓣顏色相同,但唇瓣一般都具有不同的強烈色彩。通常一朵花有多種顏色時,色調對比強烈,視覺明艷亮麗者為佳,若有線條或斑點分布要明顯均勻。色彩的審美觀點,各國的鑑賞標準不同,國人喜歡色彩深濃,日本好淡雅,歐美偏愛鮮艷。 (Blc. Fong Yuanclty)是國人較喜愛的深濃色彩。
○花瓣質地:花瓣質地和厚度在觀賞.評審和實際利用非常重要。一般而言,花瓣革質而有光澤,紋理細緻而厚實者為上品。花瓣厚者較不易凋謝,觀賞期較長,運輸上也較不易受損,尤其是小花品種,花期均較持久。Slc. Rimfire 是小花品種,花瓣質地較厚,花期較持久。
○花序:花序就是指開花排列的形態。如蝴蝶蘭.石斛蘭.萬代蘭等,開花呈穗狀,一梗有數朵或數十朵,甚為壯觀。其花朵的排列是否整齊?花距是否適中美觀?這些形態已逐漸被重視,列為評審重點。 ☆ 2008台南蘭展全場總冠軍
◎洋蘭的評審與授獎:洋蘭注重學術性科學化,除了評審品種的花形.花色外,對於育種的貢獻也相當重視。世界各國蘭花協會對於評審標準大同小異,其中以美國蘭藝協會(簡稱A.O.S.)最具權威,也是其他蘭協授獎的依據。中華民國蘭藝協會也設有審查委員專司評鑑工作,會員可申請審查,每月固定時間.地點進行評鑑。授獎方式與美國蘭協類似,75~79分授給HCC獎,89~89分授給AM獎,90分以上為最高榮譽授給FCC獎。並頒發品種證書,詳載親本名,花朵各部尺寸.花形.花色等重要資料。一般蘭展授獎:國內蘭展均由主辦單位召集評審員,設主審一人,在參展中選出設定獎額,通常設有佳獎.優獎.特優獎三等級,大型蘭展再加設總冠軍或栽培獎。獎品大多用獎座貼純金,以吸引蘭友提花參展。
◎以嘉德麗亞蘭和蝴蝶蘭為例,列舉中華民國蘭藝協會之評分標準供參考:
☆嘉德麗雅蘭評分標準: (總分100分)
○花形30分(全貌15分.萼片5分.花瓣5分.舌瓣5分)
○花色30分(全貌15分.萼片和花瓣7分.舌瓣8分)
○其他特徵40分(大小10分.瓣質和肌理20分.花數和花莖10分)
☆蝴蝶蘭評分標準: (總分100分)
○花形30分(全貌15分.萼片5分.花瓣6分.舌瓣4分)
○花色30分(全花15分.萼片和花瓣10分.舌瓣5分)
○其他特徵40分(大小10分.瓣質和肌理10分.習性和花序排列10分.花數10分)
◎優秀栽培獎CCM:蘭花授獎除了HCC. AM. FCC 三種大獎外,還有AQ(交配優良獎). AD(雜交卓越獎). BC(優秀原生種獎). RHC(珍貴交配獎). CCM (優秀栽培獎)。其中優秀栽培獎是獎勵把蘭花養得健壯,開花繁多又美麗的主人。以前洋蘭評審只注重花形花色,對於蘭株的栽培好壞並不重視。近年來,在大小蘭展中均設有優秀栽培獎,以獎勵花主的技術和愛心,對於栽培者實有莫大的鼓勵作用。
※1---特優獎 C. Moscombe Grace ╳ Blc. Miyds Glow
※2---總冠軍獎 Blc. Alma Kee ’Timalee’ F.C.C./R.S.T
◎世界蘭花授獎種類表
簡稱 得 獎 種 類 授 獎
F.C.C. First Class Certificate (最高榮譽獎) 授獎90分以上
G.M. Gold Merit (最高榮譽獎) 授獎90分以上
A.M. Award of Merit (銀牌獎) 授獎80~89分
S.M. Silver Medal (銀牌獎) 授獎80~89分
H.C.C Hight Class Certificate (銅牌獎) 授獎75~79分
B.M. Bronze Medal (銅牌獎) 授獎75~79分
C.C.M. Certificate of Cultural Merit 優秀栽培獎
C.C. Certificate of Cultural 優秀栽培獎
C.B.M. Certificate Botanical Merit 珍奇原生種獎
A.Q. Award of Quality 優良個體多的交配獎
A.D. Award of Distinction 雜交種卓越獎
B.C. Botanical Certificate 優秀原生種獎
T.W. Trophy Winner 優秀獎
◎全國第一株 CCM:
Blc. (Lc. Sawtooth Mountain╳Bearpaw
Mauntain‘Elegant’C.C.M./O.S.R.O.C.
經中華民國蘭藝協會評審,首次授給嘉德麗雅的CCM獎(栽培獎),也是全國第一株獲CCM獎的蘭株。栽培者是彰化埔心鄉陳苓松蘭友。本株育種者是美國Beall公司,雙親的系統中均含有原生種 C. warscewezii,生性強健容易栽培,花色艷麗,出芽力強而形成多花,極適合切花栽培。
◎好花.優秀花:好花的條件:1.花形圓整。2.花色鮮麗。3.花瓣質地優良。4.花序美觀。5.花期長。6.環境適應力強。7.開花性良好,容易開花。8.病蟲害抵抗力強。以上這些條件存在越多越稱得上好花,如果每種條件都接迎完美,即可稱為優秀花。至於花朵的花色.大小和品種是有流行性的,流行有突破領先,也有復古翻新。60~70年代追求大花朵,80年代開始欣賞袖珍迷你形小花。幾年以後會流行些什麼?誰也沒有把握預測,但跟隨流行趕時髦是養蘭的一大樂趣。當流行大花的時候,花朵比別人大,流行小花時,花朵比別人小,出奇制勝領先別人,不但另人羨慕,也常被視為好花.優秀花。注意!流行花就像時裝服飾,永不休止。
◎內在美的優秀花:有些花看來並不出色,但在評審會上掛金牌,售價高昂,又被視為優秀花,這是鼓勵該花在育種上的貢獻,肯定它的學術價值,而不是外在美。洋蘭蘭藝注重學術.科學,尤其對育種的貢獻特別重視,美國蘭藝協會就常重賞這類內在美的優秀花。
◎淘汰花:蘭園或育種者大量培育新苗,經栽培到開花,發現育出的新品種,不但未達到預期的理想,甚至比父母親本更劣,或是其他因素覺得沒有保留價值(如颱風受損混亂了品種),就被栽培者淘汰,廉價出售,這些蘭株稱為淘汰花。淘汰花並非表示絕對劣種或開花不美,因為栽培者淘汰的標準不同,其中也有相當優秀的好花,只要你認為美觀而值得栽培,就可以購買。
◎國蘭行情高貴? 近十餘年來,異花奇葉的國蘭已成為國人投資管道之一,極品價格高達數百萬.上千萬。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因此有人養蘭致富,亦有人淪為赤貧。
◎蘭花郵票流傳世界:蘭花是國際公認的高貴花卉,有許多國家以蘭為國花,如新加坡.巴西.哥倫比亞等,並發行蘭花郵票,流傳世界。中華民國郵政總局也曾在民國47年3月20日,發行4枚,以蘭花為圖案的台灣花卉郵票,面額分0.2元,0.4元,1.4元,3元等。76年8月市售價格全套4枚新票250元,舊票100元。
◎第5章 蘭花常見的種類介紹 1.嘉德麗雅蘭 2.蝴蝶蘭 3.石斛蘭 4.萬代蘭與千代蘭
5.文心蘭 6.拖鞋蘭 7.東亞蘭 8.國蘭類 9.珍奇蘭類 10.迷你型蘭類
◎1.嘉德麗雅蘭Cattleya 嘉德麗雅蘭是複莖著生蘭,大部份原生於熱帶中南美洲。它以姿色瑰麗,品種繁多而冠蓋蘭族,在蘭界中有蘭花之王的美譽。尤其生性強健,不需特別的設備,容易栽植等特性,最適合初學養蘭者培養,若能施以正常照顧,即能綻開美好的花朵,甚至在蘭展中大放異彩。它是目前台灣栽培最普遍的蘭花,實生苗.組織培養的分生苗.分株苗不斷大量產生,但無論初學者或專葉者都很樂於栽培。在用途上常利用作胸花,在蘭展中常是最另人矚目的主角。嘉德麗雅蘭屬大致分為單葉種和雙葉種兩大類。單葉種通常花朵較大,花瓣也較寬,花期約在冬春之間。雙葉種花朵較小,花瓣較窄,但花色較明艷,質地較優良,花期約在夏末秋初。如果將這兩類的花做雜交,就能產生集優點於一身的後代,花期也打破了固定季節,甚至也有一年開兩次花。花朵壽命約15~20天。
○洋蘭不單指嘉德麗雅蘭:Cattleya是最早引進國內的西洋蘭,因此在早期都被稱為洋蘭。現在各種西洋蘭普遍被引進栽培,為了容易辨認,因此改稱音譯的嘉德麗雅蘭。目前在國內都把 Cattleya及近緣種(如Laelia),近緣雜交種(如Be,Ble,Lc,Slc,)等都統稱為嘉德麗雅蘭。至於雜交的屬間品系,在名牌上都有分別記載(見品種名稱第一個字)。
○各種嘉德麗雅蘭 嘉德麗雅蘭近緣雜交種品系表
Bc.=Brassavola ╳ Cattleya
Bl.=Brassavola ╳ Laelia
Blc.=Brassavola ╳ Laelia ╳
Cattleya C.=Cattleya屬內種間雜交之種類
Epl.= Epidendrum
╳ Laelia Lc.= Laelia ╳ Cattleya
Low.=Brassavola ╳ Laelia ╳ Sophronitis
Pot.=Brassavola ╳ Cattleya ╳ Laelia ╳ Sophronitis
Rolf.=Brassavola ╳ Cattleya ╳ Sophronitis Sc.= Sophronitis ╳ Cattleya
Sl.= Sophronitis
╳ Laelia Slc.= Sophronitis ╳ Laelia ╳ Cattleya
◎2.蝴蝶蘭Phalaenopsis 蝴蝶蘭是單莖著生蘭,原產在熱帶亞洲.南洋群島.菲律賓等地,台灣南端是自然分布的北限,大部份著生在高溫多濕的海邊樹林或深山原始森林內,原生種約有40~70種。台灣原產的白花蝴蝶蘭(P.formosum)舉世聞名。蝴蝶蘭以花姿似蝴蝶翩翩飛舞而得名,它被譽為蘭花之后。花色變化萬千,育種家們利用種間雜交和屬種間雜交,育出新品種,改良的花形花色愈形豐富,如6吋的大白花.5吋的粉紅花.白花紅點.紅條.紅唇.黃花紅點.紅斑.紅線.純黃.深紫紅等色彩,繽紛而妍麗。它也常利用近緣異屬雜交,如和Doritis雜交的後代,常有艷麗的深紫紅花出現。蝴蝶蘭大多在早春開花,花期長達2~4個月,耐旱也較耐蔭,適合在日照不足的庭院.屋頂.陽台栽培,因此初學養蘭者也喜歡培養。目前它在國內算是最具發展潛力的蘭花,切花試銷國外極受歡迎,投資大面積專業栽培已有所聞。尤其國內的品種水準已駕驅國際蘭界,如黃花系列更為國際重視,不久的將來,台灣可能成為蝴蝶蘭的王國。
◎日本喜愛淡雅的蝴蝶蘭:日本的蝴蝶蘭大半用於切花,作為花束.捧花.贈品或祝賀用花籃。因此日本人喜愛的蝴蝶蘭是花朵大.花瓣厚.圓的整形花,而且是白花.粉紅系.白瓣紅唇,色彩淡雅的品種。台灣的蝴蝶蘭大部份是條紋花系或點花系,色調較深,與日本喜愛的風味有別,若要發展外銷,投資栽培,知己知彼,為商場百戰百勝不二法門。
◎蝴蝶蘭能四季開花嗎? 台灣的蝴蝶蘭是世界名花之一,其品種水準早已領先國際地位,切花外銷深具潛力。遺憾的是它的花期大多集中在每年的3~5月,過份集中,供需無法平衡。有鑑於此,台南農業改良場經實驗研究,已成功的找到,使蝴蝶蘭在正常花期之外,再重新抽梗開花的方法,希望藉調解花期,以達到蝴蝶蘭能全年切花外銷。專家們實驗發現,蝴蝶蘭約在每年10月間氣溫轉涼,花芽就開始分化,隨著氣溫下降,花梗就逐漸抽長,約到翌年3~5月間開花。正常花期過後,如果再以降溫設備,使它處在日溫
◎3.石斛蘭Dendrobium 石斛蘭是複莖著生蘭,廣大的熱帶亞洲,幾乎都是石斛蘭的原生地,北從日本.韓國到台灣.中國大陸.泰國.高棉.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到澳洲.紐西蘭都有它的蹤跡。它是蘭科植物中最大的一屬,原生種多達1600種以上,分布廣泛,原種之多,堪為蘭中之大家族。國內把石斛蘭分為二大類:春石斛及秋石斛。春石斛(Nobile)春季開花,花開在莖節兩側。秋石斛秋季開花,花開在莖的頂端,每一梗開花十數朵,花形有大花蝴蝶蘭形(Phalaenopsis)和小花捲瓣。日本的春石斛及泰國.新加坡.夏威夷的秋石斛,在世界蘭壇都頗富盛名。石斛蘭花形小巧,花色嬌艷欲滴,尤其春石斛常有開花近百朵,美麗又壯觀。切花是插花的高級花材,國內每年的88父親節,有許多人喜歡把石斛蘭視為父親之花。其生性強健.耐旱.對環境的適應力廣,也是初學養蘭者喜愛的對象。
◎斛怎麼唸:斛字的讀音,有很多人唸不出來。斛字國語唸(ㄏㄨˊ),與胡同音。閩南語與唸合同音。斛是量器名,五斗為一斛,也是複姓,如斛律.斛斯。
◎4.萬代蘭與千代蘭Vanda and Ascocenda 萬代蘭是單莖著生蘭,原生於熱帶亞洲之高溫環境,原種約有70餘種。台灣南端是原生種分布的北限,南至菲律賓.印尼.新幾內亞.北澳洲,西到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都有它的蹤跡。近年來,育種家將萬代蘭與袖珍型的Ascocentrum(百代蘭)做屬間雜交,已成功的育出新品種,其植株比萬代蘭矮小,花色更繽紛悅目,花期也打破固定季節,我們稱它為千代蘭。
○萬代蘭與千代蘭全年都有開花的品種,但大多集中在春季或夏秋,花期長達2~3個月。花色的變化很豐富,有黃.粉紅.紫紅.茶褐色.天藍色.紫藍色等。植株耐旱性特強,喜愛在戶外艷陽直射下生長。老幹木質化而堅硬,氣根肥圓。生性甚粗放,不需特別的設備和管理,初學養蘭者很適合栽培。
◎5.文心蘭Oncidium 文心蘭是複莖地生蘭或著生蘭,大多原生於熱帶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玻利維亞一帶,原生種約有750種以上。由於品種不同,有假球莖的種類,莖上生葉1~2片,也有單葉而無假球莖者。文心蘭有人稱為跳舞蘭,因花朵的形狀很像跳舞的女郎。色彩有純黃.洋紅.粉紅或有茶褐色花紋.斑點等變化。花期和花序也因品種不同而異,一梗有1~2朵或數十.數百朵者,開花季節不定,只要植株成熟即能開花,但本省花期常見於冬季或春末,花期長達1~2個月,切花是插花高級花材。文心蘭在歐美甚為風行,尤其異屬雜交的新品種頗受重視。本省近年來, 文心蘭切花已逐漸成為插花重要花材之一,花農大面積栽培也逐年增加。台灣氣候暖熱,只要選種合適,不難栽培,值得推廣。
◎6.拖鞋蘭Paphiopedium 拖鞋蘭是地生或著生蘭類,原生地主要在熱帶亞洲,分布於中國.印度.喜瑪拉雅山至東南亞.印尼和新幾內亞一帶,原種有50餘種,雜交種已有數千種以上。拖鞋蘭又稱仙履蘭,是因花朵的形狀如拖鞋的前端而得名。它沒有其他蘭花的華麗色彩,卻有奇特而樸拙的花姿,因此仍然普受喜愛。花色有白.乳白.綠.黃.紅褐等色。花瓣厚實富光澤,每一朵花的壽命長達1~2個月,花期約在春至秋季之間。
○園藝品種概分為兩大類:綠葉種與斑葉種。綠葉種原生於高山地區,性喜冷涼,花朵較大,花色變化較多。斑葉種原生於低海拔山地或平地,性喜溫暖,花形.花色近於原種。都比其他蘭花喜愛陰涼,台灣平地高溫,必須選擇較耐高溫的品種栽培。近年來,由於原種數量逐漸減少,拖鞋蘭已成為世界保育植物之一,頗具推廣潛力。
◎7.東亞蘭Cymbidium 東亞蘭是複莖地生蘭,也有半著生蘭。原生在中國大陸.印度.日本.菲律賓.澳洲等地,原種有70餘種。Cymbidium我們稱為喜姆比蘭,喜姆比蘭屬分為大花品系和小花品系。大花品系我們稱為東亞蘭,也有人稱為大花蕙蘭.新美娘蘭.虎頭蘭。小花品系統稱為國蘭,如四季蘭.素心蘭.春蘭.報歲蘭等。東亞蘭株身高大,花朵也大,花色多,有黃.白.紅.褐.綠或其他混合色,每一花梗著花十數至數十朵,逐一開放,豪華壯觀,氣派非凡。花期約在冬春季間,觀賞期長達2個月以上,切花是最高級的花材,歐洲.澳洲栽培極盛行。
○目前園藝品種都是經過雜交而成,台灣最近幾年也從日本.荷蘭等地進口不少盆花供應花市。由於性喜晝夜溫差大的環境,台灣北部栽培為佳,彰化以南開花不太理想。另流行趨勢因素,中型迷你形花的品種,已逐漸風行。
◎8.國蘭類Cymbidium 國蘭是我國固有的國粹,遠在春秋時代即被喻為王者之香,並著有蘭譜誌錄,精研玩賞之道,尤其高官雅士皆視為最高境界之高尚藝術,也常是騷人墨客賦詩入畫之選。國蘭在古時稱為蘭蕙,古書爾雅翼有記載一幹一花者蘭,一幹數花者蕙。現代以賞花為主者稱為花蘭,以賞葉藝者稱為藝蘭,俗稱金線蘭。國蘭沒有洋蘭的艷麗,是因為好傳統技藝,講究氣質.靈氣,不精進科學育種改良,酷似活古董,但清澄樸實的風格,仍是好靜的東方民族欣賞的魅力,因此日本人也是國蘭的親密蘭友,專精蘭道者比國內有過之而無不及。
○國蘭是複莖蘭類,原生種分布在中國大陸.台灣.日本.琉球等地,其中以台灣的原種最多。常見栽培的花蘭有報歲蘭.四季蘭.素心蘭.春蘭.寒蘭等。藝蘭類有金華山.瑞玉.金玉滿堂.天鶴等。另有諸多變異種,深獲國人青睞,價格高昂,每盆高達數十萬.上百萬至上千萬元。古人云養蘭即養心,國蘭葉姿娉婷嫻潔,花香清幽澹遠,身在原種最多的台灣,應值得栽培。
◎9.珍奇蘭類:全世界蘭科植物多達500~800屬,前面介紹的8個種屬,是目前愛蘭人士最普遍栽培的主要種屬,還有數百屬因品種變化少或取得不易,或不易栽培而少見,我們將它列為珍奇蘭類。珍奇蘭類花型花色各具特色,奇緻美麗,令人嘆為觀止,有不少愛蘭人士嗜好收集玩賞,樂趣無窮。唯品種複雜,生長習性各異,栽培管理方面較費心,初學養蘭者不宜栽培太多品種,待養蘭技術成熟後,自然會駕輕就熟收集更多品種。
◎10.迷你型蘭類:所謂迷你型蘭類就是指蘭株體形小,或開花嬌小的蘭花,這類蘭花小巧可愛,栽培上不佔空間,開花後最適宜案頭擺飾,很多人喜歡它,最近幾年更有流行的趨勢。迷你型蘭類幾乎各種蘭屬都有幾個品種,在栽培上不會因體形小而有難易之別,台灣常見培養的種屬中,也有不少這類小型蘭花,並不難栽培,值得一試。
◎台灣還有那些常見易植的蘭花
○攀緣蘭(俗稱樹蘭)與啄蕊蘭Rhynchostylis(俗稱狐狸尾蘭),也是本省常見又容易栽培的著生蘭。攀緣蘭原生南美.西印度群島,原種約有1000種以上,花期春至夏季。啄蕊蘭原生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花姿成穗似狐狸尾巴,植株酷似萬代蘭,花期春季。
○另有腎藥蘭Renanthera多屬間的交配種,植株外形酷似萬代蘭,開花成串又極似啄蕊蘭,花色紅焰璀璨,甚為悅目脫俗,花期春至夏季。
※上述三種都喜愛高溫而光照充足的環境,但啄蕊蘭及腎藥蘭最好要有遮雨設備,栽植方法可仿照萬代蘭。 ◎Epidendrum樹蘭
◎第6章 蘭花的選購要領
○1.購買前注意事項
1)先瞭解自己有多少空間可以養蘭?空間小不宜買多,擁擠不利蘭株生長。
2)擁有的空間適合栽培那些種類?如光照.溫度.濕度.通風等條件,各種蘭花適應性不同,應加以瞭解再選購合適的種類。
3)估量自己有多少時間可以照顧蘭花?培養蘭花不需粗重的工作,但必須有足夠時間作管理,否則蘭花之生育無法健壯。
4)預算自己有多少金錢可以投入養蘭?養蘭要花錢,切忌被蘭花引誘而走火入魔,導致經濟超支。
5)購買前宜先參閱有關書籍,充實養蘭基本知識。
○2.如何選擇品種
1)初學養蘭要選容易栽培,又容易開花的品種,可以增進信心。
2)初學不必重視流行,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花型花色為主。
3)初學不要買太多種類,種類多,生長習性不一,常會照顧不週。
4)注意品種要配合您的栽培環境,照顧起來才能事半功倍。
5)買一些價格較便宜的雜交實生苗,可以期待開出好花,增加養蘭樂趣。
6)若已累積了栽培經驗,可以進一步挑選較珍稀而較難照顧的品種,因挑戰也是養蘭樂趣之一。
○3.優良蘭株選購要領
1)優良的蘭株品種要正確,發育旺盛有光澤,葉片數多,葉色鮮綠,假球莖豐滿肥大。
2)莖.葉.根有萎凋脫水現象者,生命力薄弱,若無把握使其回復生機,最好不要購買。
3)無葉的老假球莖越多,越能助長萌發新芽,不可視為無用處,應加以保留。
4)健壯的蘭株,根部露在盆面上呈白色,長在盆內植料中呈黃棕色,用手壓之為硬質。若根已腐爛呈黑褐色,用手壓之會鬆軟或乾扁。
5)有病害.蟲害的蘭株勿購買,以防傳佈給其他蘭株或花木。
6)盆內的植料已腐爛或久未更新者,買回之後必須立即動手更換,若在短期內無法更換,暫勿購買。
7)欲購買分株苗,最好選在春秋二季,定植後容易繼續成長。
8)初學者買短期內或隔年即能開花的蘭株,可以提高興緻,增進信心。
9)蘭株有瓶苗.幼苗.小苗.中苗.近開花株.成株。初學者應選近開花株或成株試種,較易成功,待累積經驗後,再選較小的蘭株栽培。
○4.購買方式
…到蘭園選購:本省大小蘭園約有數百家,可以就近參觀選購。若不清楚蘭園在何處,可向蘭友打聽或查閱電話簿,再與蘭園連絡參觀時間。若有問題,也可以帶著蘭株去請教,應可獲得滿意的答案。
…蘭展會場購買:蘭展經常在各地舉辦,每每名花齊會,雅士雲集。若看到自己喜歡的蘭花,可以記下該花的品種名稱,再向管理員打聽花主的住處,然後再連繫洽購。各地蘭展的時間.地點,可以洽詢蘭園或蘭藝協會各地分會,甚至注意報紙.雜誌或街頭海報等大眾傳播。
◎蘭展會場有精品
…花市也可以買到理想的蘭花:國內有幾處固定的花市,如台北建國花市.台中國光花市,另有應節性不定期花展花市,都有蘭園或花商展售,也能買到理想的蘭花,若向街頭路邊花商購買,必須注意品種名稱的正確性,若是以賞花為主,不拘品種,則另當別論,只要覺得花型花色滿意就可以購買。
…向親友.蘭友購買:有蘭友或親友業餘栽培,互相推薦,也可以買到滿意的蘭株,因為蘭友或親友間的買賣行為常有友誼存在,相互信任的程度自然提高。
…通信郵購:目前國內已有蘭園採用郵購方式推廣蘭花,蘭友可以索取郵購目錄,再按目錄中的郵購方法匯款購買。
○5.價格是否合理
1)蘭花的售價很難訂出一個標準的行情,品種的優劣.供應數量.培育的成本及蘭株的生長情形,都會影響價格,甚至園主的情緒或與顧客的交情,售價也有差異。
2)討價還價難免,但勿過份,應有合理的討價根據,才能賓主盡歡,往後業者才有可能提供給您珍貴的知識和情報。
3)通常洋蘭的售價比國蘭平穩,差價較少。若能由養蘭有經驗者推薦介紹,價格較有保障。
4)多問幾家,同樣品種,差不多的品質,那一家售價較低,就向那家買,但必須注意該家平時的商譽信用。
5)正在流行的種類,市價波動較大,甚至會有偏高現象,應該先瞭解流行的來龍去脈及未來的動向,切忌盲目跟進。
6)選擇信用可靠的對象進行交易,才不會花冤枉錢。縱使是稍貴些,品種正確.蘭株健壯,對長期而言還是有利的,更何況這是娛樂,不必太計較。
7)便宜的未必是劣貨,貴的未必是好貨。最重要是要識貨,內行人常可以買到高貴而不貴的便宜貨。
◎第7章 養蘭場所與設備
○庭院的利用:庭院養蘭要注意:採光,遮陽,通風,散熱,保濕,避雨,防蟲。如果家裡有庭院可供養蘭,不論栽培生長條件或設備,都比屋頂陽台更有利。尤其目前有許多住宅,只有在前後留有一塊幾坪的小空地,如果能善於利用,養蘭仍然有好的成績。在台灣的亞熱帶氣候裡,酷寒的冬季較短,春.夏.秋三季暖熱的時間較長,有許多蘭花可以在室外培養,但必須略加遮陽,或可利用屋簷或大樹蔭下栽培,生育也很健壯。如果要建造蘭棚,設備方面可量力而為,形式不拘,但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要採光與遮陽 ◎蘭棚結構力求堅固耐用
1)養蘭的地點要盡量採光,陽光太多再用竹片.木條或遮光網遮光,因採光較難,遮光容易。通常蘭棚南北向接受陽光較均勻。
2)空地若有高牆擋去一邊陽光,要選擇陽光較多的一邊設置蘭棚。
3)通風很重要,四面悶不通風的地點,要設法使其通風,或加裝抽風機,攪動空氣,增加空氣對流。
4)注意風向,窗戶要設置在多風的一邊,可隨時開閉調節通風,利用自然風最物美價廉。
5)窗戶的設置要注意空氣對流,熱氣是往上升,冷氣是往下降,因此上方要開窗供散熱,下方也要開窗引進冷空氣。
6)蘭棚不要設置在冷氣機排熱風之處,或廚房抽油煙機排煙口。
7)蘭棚的地面有泥土比水泥地板為佳,因泥土地面具有調解濕度作用,對蘭花的生長有利。
8)若要防止昆蟲侵入蘭棚,有必要加裝紗網。
9)栽培必須遮雨的種類(如蝴蝶蘭),遮雨材料可用玻璃纖維.塑膠浪板.塑膠布或玻璃,其中玻璃纖維及塑膠浪板半年以後會逐漸變黃,阻礙光照,必須事先注意。
10)本省位於颱風地區,蘭棚的結構設備應加強預防颱風侵襲,以免造成重大的損害。
2屋頂陽台養蘭:寸土寸金的都市公寓,只有屋頂.陽台可供養蘭,但只要妥善利用,仍然可以養好上百盆。在屋頂.陽台搭設蘭棚的原則與庭院無異,唯在高處必須注意結構堅固,能防風或防強颱,又水泥蒸發面大,很容易乾燥,需要加強濕度設施。另陽台的通風情況平時就比屋頂差,尤其北向的陽台,不但日照不足,而且冬天常有季風或地形風,必須有檔風設備,蘭株才能健壯。若光照不足,應選擇不需強光的種類,也可以購買太陽燈.植物燈等補助日照之不足。 ◎屋頂陽台可以養蘭.養魚兼休憩,也是談天納涼休憩的好場所。
3小型溫室:在室內也可以利用花櫃式的小型溫室栽培蘭花。在日本或歐美氣溫較低的地方,就常有各種組合式小型溫室出售,但在台灣因氣溫較高,室內養花風氣不普遍,因此未見有此產品出售,必須自行設計製造。室內小型溫室,不但能在室內養蘭,也可以放置在屋頂.陽台,在冬天裡能保護中.小苗或怕冷的蘭類順序越冬。另在國外也常見有小型溫室,造型類似玻璃花房,裡面可以培養各種觀賞花木,甚美觀,但造價不低。因台灣位於亞熱帶,需要保溫的季節較短,反之需要降溫的季節較長,所以玻璃花房式的小型溫室也不普遍。
◎第8章 養蘭器具與材料
◎-1植具:植具就是指用來栽植蘭株的器具。蘭有地生蘭.著生蘭.半著生蘭,為了仿傚它原生的習性,必須加以選擇植具。植具有天然製品(如素燒盆.蛇木盆),也有塑膠化學製品。天然製品易破碎或產量減少成本高,逐漸有被塑膠化學製品取代的趨勢,使用之效果也利弊互見,因此必須先瞭解其特性及用法,有助於養蘭成果。
1)素燒盆:俗稱瓦盆.紅盆。用泥土高溫燒成,不加釉彩。吸水.排水.蒸發.通氣都比塑膠盆為佳,蘭根也可以吸收到微量的礦物質。缺點是易破碎.易乾燥,盆外常長青苔或留有鹽漬。盆徑2~8寸都有,每半寸為一級(每寸約
2)塑膠盆:塑膠盆輕便耐用,長途搬運不易破損.不長青苔,價格便宜。缺點是不吸水.不通氣,因此栽植方法.植料和管理都有異於素燒盆。尤其植料要鬆.量要少.排水要通暢,澆水的時間要控制適當。塑膠盆有硬盆或軟盆,軟盆論適合種小苗或迷你形蘭類。大小規格與素燒盆類似,目前無論專業或業餘養蘭,大多採用塑膠盆。
3)蛇木盆:蛇木盆是用筆筒樹(俗稱蛇木.山大人)的主幹加工製成,色褐黑自然美觀,排水.通氣性極佳,蘭根可吸收有機養分,為養蘭植具之極品。唯產量減少,價格高,通常是用來栽植特別喜愛的蘭類。盆徑也有大小不同的規格。
4)蛇木板.柱:蛇木板.蛇木柱也是筆筒樹加工製成,排水.通氣良好,蘭根也能吸收養分。蛇木板最適合栽植蝴蝶蘭及著生蘭類。蛇木柱適合種植樹蘭.尖葉萬代蘭或迷你形蘭類。另有未經加工的原木,造型樸雅,可栽植各種附生性之著生蘭類。
5)人工合成蛇木:基於天然蛇木日漸缺乏,乃利用木屑或其他填加物製成人工蛇木,有盆.板.柱等多項製品,各種尺寸規格俱全,經栽培試驗效果不差,是專利產品。
6)塑膠篩:塑膠篩在市面上很容易買到,有方形或圓形,方形篩面較寬大,四周及底部密佈篩孔,排水通氣均良好,極適合當作聚合盆,栽植幼.小苗。若篩孔太大,可墊一層紗網再裝填植料,以防植料漏出。
7)保麗龍盆:保麗龍盆沒有盆器製品,很多人用便當盒代用,質料甚為輕便,但容易破碎,搬運時要小心。使用前底部應先用筷子或原子筆桿密佈打洞,以利通氣.排水。便當盒底淺面寬,通常都當作小型聚合盆使用,栽植幼.小苗。
8)瓷盆:瓷盆表面具有釉彩花紋圖案,色彩美觀,型式變化豐富,質感高貴,有方形.圓形.六角形.木瓜形…不勝枚舉。由於表面釉燒精密,通氣及水分蒸發不良,不適合栽植洋蘭類。國蘭屬地生蘭,又重視盆器,較適合栽植。使用這類盆器,要注意底部排水通暢及澆水時間的控制。
9)高腰盆:高腰盆宜立而深,有土紅色的素燒盆和上釉或彩繪圖案的釉盆,通常多用於種植地生蘭類(如國蘭.東亞蘭)。
10)木塊:木塊取自山野或購自鋸木工廠,它布仿傚野生蘭附生在樹幹狀態,頗富自然野趣。材料宜選樹皮粗厚,耐久不腐,易吸水保濕者為佳。
11)木框:這種木框是專用來栽植萬代蘭.千代蘭及啄蕊蘭(狐狸尾蘭),其特性是通風.排水特別良好,市面上可以買到,自己也可以動手釘製,材料應選堅實耐潮濕者為佳。
12)草製盆.柱:草製盆.柱是採用草繩及各種添加物加工製成,排水.保水.通氣性均佳,不會長青苔,因屬新產品,栽培效果不詳。
◎-2植料:植料就是指用來栽植蘭株的材料,也稱為栽培介質。栽培地生蘭和著生蘭的植料不同,必須有基本認識,再按生長需要加以調製。植料重新鮮,已經使用過的舊料或置久變質者避免使用。植料在各國.各地不盡相同,最主要的因素是取材方便和價格問題。台灣盛產蛇木(筆筒樹),蛇木屑也就成為栽植蘭花的主要材料,但近年來山地逐漸開發,蛇木漸少(水苔也一樣),價格漸提高,蘭界正積極尋求開發其他替代品。
1)蛇木屑:蛇木屑是蛇木(筆筒樹)的氣根加工打碎製成,品質分為粗.中.細品,另有蛇木塊及未經分級的綜合品,也有經過清洗曬乾的高級品,價格稍高。蛇木屑含有豐富的有機養分,能促進蘭株生長,通常使用1~2年就會腐爛,必須更換新料,舊料勿再使用。蛇木塊及粗品適合栽植成株及氣生蘭類,中品適用.中小苗,細品適於國蘭或其他地生蘭類。
2)泥炭土:泥炭土是長年埋於地層的植物化成,含豐富的天然有機養分,質地疏鬆,具有保水.保肥.通氣等特性,不會發生二次發酵,可混合其他植料使用。市售品是由芬蘭.瑞典.加拿大進口。
3)水苔:俗稱水草,質輕易吸水,用來覆蓋盆面,具有穩固水分保溫作用,各種幼苗和國蘭最適用。水苔品質也有分級,成熟.乾淨又粗長者為上品,通常使用6~12個月就腐敗,必須更換新料。
4)磚塊.碎瓦片:磚塊和碎瓦片常用來墊底,增加排水.通氣性,也能吸水再慢慢排放濕氣,又能分解微量礦物質供蘭根吸收。國蘭傳統好熱(如中醫術語),磚.瓦都是高溫燒成,據說能促進開花,最常使用。舊料雖不易腐化,但勿再使用。
5)土灰.木灰:將碎土.石.樹木枝葉.雜草等混合,燒成灰,即是地生蘭的好植料,它也是熱的物質,因此是國蘭古老的栽植材料。
6)龍眼樹皮龍眼樹皮是栽植國蘭原始的材料,花蘭類效果甚佳。富含有機質,排水.保水.通氣俱佳。可混合植料,但容易腐化,一年以上應再更換新料。
7)蛭石:蛭石也是從國外進口,為類似雲母之礦物,質量輕,約土壤的十分之一,PH值6.28(微酸性),無菌,具有保水.保肥.通氣等特性,它和真珠石一樣,可混合植料改善土壤結構,促進根部生育,著生蘭或地生蘭均適用。
8)發泡煉石.碎石:發泡煉石又稱矽石,由國外進口,粒狀,有粗有細,質輕多孔,善排水,通氣,大的可墊盆底,細小如綠豆者可混合植料,適合栽植地生蘭.國蘭。碎石在山上.河床和建築用地可取到,用法可比照發泡煉石。
9)木炭.椰子殼:木炭有綜合酸性的功效,也能吸水穩固濕度,蘭根喜歡附著在上。大塊可以墊盆底,打碎可以混合植料。椰子殼有粗.中.細三種規格,適合大.中.小苗及瓶苗使用,保水排水,通氣均良好,可單獨使用或混合其他植料。
10)保麗龍:保麗龍是化學製品,平常用來作包裝材料,色白質輕,不會吸水,切成塊狀可墊盆底。打碎很疏鬆,可混合其他植料,具有排水.通氣作用,氣生蘭及地生蘭均可使用。
11)真珠石:真珠石由國外進口,是真殊岩經高溫燒成,色白質輕,無菌,具有保水.保肥.排水.通氣等功用,可混合植料保持鬆弛作用,促進根部伸長,地生蘭很適用。
12)纖維人造土:纖維人造土是用人造纖維打碎製成,質地輕柔,不硬化,不腐化,易吸水,通氣,功能近似水苔,可混合各種植料使用,但混合比例要適當,不宜過多,以免排水不良,導致根部腐爛。目前已有廠商供稱蘭花專用材料。
◎-3器具:養蘭器具的型式及品牌很多,但不必樣樣具備,這裡介紹的只供參考,在栽培過程中有必要使用的隨時都可以購買,也可以利用逛花市或蘭園的機會添購備用。
1)名牌.標籤:名牌.標籤等於花的身分證,尤其洋蘭極重視,用來記載花名,也可以記錄花型.開花期.換盆時間.交配日期或備忘等。型式有插牌或吊牌。
2)提耳(吊鉤):洋蘭盆栽大多有提耳,方便懸掛或提攜,提耳通常都用鐵線加工製成,花市可以買到成品,自己也可以製做,鐵線在家庭五金店可以買到。
3)綁線:綁線是用來固定蘭株或扶正蘭株,市面有出售鐵絲外包塑膠的成品,甚為耐用,品質有粗線或細線,可以買來使用。
4)剪刀.切刀:剪刀可以剪根.剪莖葉,甚為方便,尤其長尾剪刀用途較廣泛。切刀是用來分盆切株用,如果有長尾剪刀,切刀也可以不用。
5)噴霧器.噴頭:噴霧器可以施肥.澆水.噴藥,最好多準備幾個,分別使用較方便,大面積栽培用噴霧器澆水較費力,可以改用噴頭,接上水管噴澆。
6)溫度計.濕度計:溫度和濕度對蘭花的成長影響極大,因此在蘭室內應具備溫度計和濕度計,尤其較寬大的蘭室上下..中間.靠邊都要掛置,隨時參考。
7)植物燈.太陽燈.電熱線:植物燈及太陽燈是用來補助蘭花日照不足,如果沒有這種現象就不必購置。電熱線是冬天寒流來襲,裝置在溫室,用來保溫蘭苗,可裝自動,必要時再購買即可。
8)遮光網.塑膠布:蘭室雖已架設了遮光網,但必須另外再準備一塊遮光網和透明塑膠布,臨時可急用。因常有蘭株需要馬上遮光或保溫,必需立刻處理,否則等到買回來,早已曬壞淋壞了。
◎-4肥料.營養劑:養蘭要施肥,肥料概分為化學肥料和有機肥料兩大類。洋蘭大多使用化學肥料;國蘭使用有機肥料為主,化學肥料為次。營養劑是促進老株.弱株.受傷株回復元氣,洋蘭和國蘭都可使用。市面上的肥料和營養劑品牌極多,應多用各種廠牌,當然也可以接受蘭友的推薦。
☆改變肥料調節養分:植物吸收肥料,就像我們攝取食物的營養一樣,應力求均衡,因此最好不要長期使用同一廠牌的肥料。不同廠牌的肥料,雖然成分比例相同,但某些微量元素卻不盡相同。改變肥料,才不致有某些元素,因長期累積而過剩或缺乏,以調解植物養分的需要。
1)化學肥料:洋蘭常用化學肥料 ,存量不要太多,通常保存3~6個月用量為宜。貯藏應密封,置於陰涼乾燥處,避免潮濕變質。
2)有機肥料:國蘭常用有機肥料,以發酵過者為佳,新鮮反而對蘭株有害,因此存量6~8個月無礙品質。市售有液體或固體兩種。
3)營養劑.催芽劑:營養劑不是肥料,常用氨基酸和微量維他命製成,能促進弱株發根恢復生長。催芽劑是用來催生新芽的賀爾蒙。此二物常有機會使用,可購買備用。
◎-5殺菌劑.殺蟲劑:蘭花病蟲害的預防非常重要,栽培環境通風不良.日照不足.過乾過濕.生長勢衰弱,就容易感染病蟲害。因此除了改善栽培環境.健壯植株外,定期噴灑藥劑也能使預防工作更完善,平時備用殺菌劑及殺蟲劑有絕對必要。殺菌劑的功用是治療病害,殺蟲劑是消滅害蟲,這是兩碼事,用藥也不同,必須特別注意。
☆噴藥要對症下藥:初學種花的人,常會遇到病蟲害而大傷腦筋,甚至有很多人不會疹斷是病害或是蟲害,反正有農藥就噴藥,沒有對症下藥,不但沒有把病治好,反而發生藥害。特別提醒您的是:殺菌劑是防治病害,可以提高濃度。殺蟲劑是撲殺害蟲,千萬不可以擅自提高濃度。
1)殺菌劑:殺菌劑是治病用的藥劑,購買時要注意包裝上記載的製造日期及有效期限。購買存量不要太多,應在有效期限內用完。餘藥貯藏要密封,放在孩童不會玩弄而安全的地方,以防誤食中毒。
2)殺蟲劑:殺蟲劑是撲殺害蟲的藥劑,購買時要注意製造日期及有效期限,存量不宜多。通常殺蟲劑都有劇毒,餘藥貯藏要注意安全,最好在包裝上註明毒藥兩大字,或叮嚀家人那是劇毒農藥,小孩子千萬勿接觸。
3)殺蝸劑.除蟻劑:殺蝸劑是專殺蝸牛.蛞蝓類的藥劑。除蟻劑是撲殺螞蟻的藥劑。此二物在養蘭中也會經常用到,可購買備用。餘藥貯藏要密封,以防潮濕變質。孩童也不宜接觸,以免誤食中毒。
第1章 認識蘭花 第2章 現代蘭花的發展
第3章 蘭花的用途 第4章 如何鑑賞蘭花
第5章 蘭花常見的種類介紹 第6章 蘭花的選購要領
第7章 養蘭場所與設備 第8章 養蘭器具與材料
第9章 栽培管理重點 第10章 栽植要領
第11章 蘭花澆水的學問 第12章 蘭花肥料的應用
第13章 蘭花病蟲害防治 第14章 蘭花的繁殖方法
第15章 各種蘭屬栽培要訣 第16章 一年四季該做那些事
蘭花急救法 初學養蘭七大禁忌
家庭園藝(植物生態解說4)講義
第402單元 家庭園藝概論(2)-蘭花栽培
◎利用養蘭來介紹家庭園藝(續)
第9章 栽培管理重點 第10章 栽植要領
第11章 蘭花澆水的學問 第12章 蘭花肥料的應用
第13章 蘭花病蟲害防治 第14章 蘭花的繁殖方法
第15章 各種蘭屬栽培要訣 第16章 一年四季該做那些事
蘭花急救法 初學養蘭七大禁忌
◎第9章 栽培管理重點
◎1溫度要適中:蘭花的生長受溫度的影響很大,尤其喜歡白天溫度高,夜晚溫度低。大部份的蘭花都原生在熱帶和亞熱帶,理想的生育溫度約在15~
○提高溫度的方法
1)蘭棚四周用透明塑膠布包圍或覆蓋。 2)封閉門窗,堵塞壁縫。
3)用透明塑膠布罩上蘭株。 4)減少遮蔭物,增加透光率。
5)點亮一般家庭用的白熱燈泡。 6)在地上潑熱水。
7)用熱風機灌入暖氣.熱蒸氣。 8)設置電熱線.開電爐。
○降低溫度的方法
1)用遮光網遮去部份陽光。 2)打開門窗,促使通風良好。
3)設置吸.排.抽風機。 4)用電扇推動空氣循環。
5)在地上儲水或灑水。 6)用電動加濕器噴霧撒水。
7)用冷氣機降溫(需加濕度)。 8)在蘭棚四周種植花草.樹木。
◎2濕度要適中:濕度是蘭花生長四大要素之一。一提到濕度,有些人誤以為單指盆內澆水量的多寡問題,當發現蘭株有枯乾現象就往盆內猛灌水,最後導致根群腐爛而死。事實上所謂濕度,應指空氣中的濕度和盆內的濕度兩部份。蘭花都喜歡濕度較高的空氣,暴露在盆外的根.莖.葉都有吸收空氣中濕度的功能。若平時已正常在盆內澆水,還發現莖葉有脫水枯乾現象,就不能再往盆內澆水,因澆水過多,蘭根浸泡水分太久,會阻礙根的呼吸作用,植料變為酸性,導致蘭根腐爛,所以應設法提高空氣中的濕度才是正確。空中的濕度和通風情況有密切關係,通風不良濕度會提高,通風良好,空氣流動,濕度會減低,而蘭花卻喜歡在通風良好又濕度高的環境生長,因此如何控制調節濕度,是養蘭的重要課題。
○增加空氣濕度的方法
1)在蘭棚內灑水,使其蒸發。 2)在蘭棚地面儲水或砌水池。
3)採用泥土地面,經常灑水保濕。 4)地面舖海綿,每天灌水。
5)地面舖塑膠布,內置細砂石,再灌水。 6)地面舖塑膠布儲水,水中擺磚塊吸水。
7)用噴霧器噴灑蘭株莖葉。 8)用電動加濕器噴霧噴水。
○減少空氣濕度的方法
1)用電動除濕機除濕。 2)打開門窗,使通風良好。3)用電扇或抽風機輔助空氣迅速流動。
◎3光照要充足:光照就是光線。尤其陽光是植物生長必須的條件,綠色植物中的葉綠素,就是由陽光.水分和二氧化碳製造而成,所以綠色植物沒有光照就不能生存。但大多數的蘭花都原生在原始森林內,對於光照的需求較弱,如果光照太強,超過蘭花所需,對蘭株有害,會使葉片燒焦,生育衰退。反之,光照不足,容易導致莖葉徒長,葉色濃綠,不易開花或開花不艷麗。蘭花種類繁多,生長習性不一,但原則上光照必須充足而不過量,蘭株才能健壯,莖幹結實,開花美麗。台灣位於亞熱帶,從5~10月間陽光都很強,幾乎超過蘭株的需求量,而且強光引起的高溫對生長也不利,因此我們習慣將它栽培在蔭棚下,遮除部分陽光,也同時降低溫度.使蘭株順利生長。 ◎遮光同時可降溫
○蘭花的光照關係
1)氣生蘭需光要多,地生蘭需光較少。 2)落葉品種需光多,常綠品種需光略少。
3)莖葉肥厚多肉有蠟質者需光多,莖葉軟薄者需光少。
4)莖葉有斑紋者比全綠者需光較多。 5)光照充足莖葉呈黃綠色,光照不足呈濃綠色。
6)葉變黃或燒焦是光照太強。徒長高大不開花是光照不足。
7)開花外緣變色而乾枯,花朵變畸形是光照直射太強。開花沒有正常時鮮艷是光照不足。
8)光照不足容易引起病蟲害。 9)蘭花都較喜歡上午7~11時的陽光。
10)只要不燒焦葉片,蘭株應充分接受陽光,陽光是最廉價易得的光源。
○用什麼材料遮光
1)木條(塗柏油後較耐用)。 2)竹片(廉價但不耐用)。 3)塑膠浪板(愈久透光愈差)。
4)玻璃纖維(價高,愈久透光愈差)。 5)塑膠遮光網(輕便.耐用)。
◎4通風要良好:所謂通風就是空氣的流動。不是將蘭株吊高吹風,而是栽培的地點空氣要流動。有流動的空氣,才能促進蘭株細胞的新陳代謝,增進養分的製造能力,通風也能降低空氣的超高濕度和溫度,防止日燒,減少病蟲害,使蘭株更健康。通風最好要利用自然環境,如蘭棚周圍沒有建築物或高牆.圍籬擋風,夏季能吹到西南風,冬季又能阻擋寒冷的北風。若自然的環境無法通風,再用人工方法加強,如用電扇或抽風機強制送風,使空氣流動。另空氣的清潔也非常重要,養蘭的地點有工廠廢氣.熱氣.油煙排放或灰塵飛揚,都對蘭株有不利的影響,必須避免這些污染。
○通風的方法
1)蘭棚不要設在高大建築物之下。 2)蘭棚四周不要建造密不通風的圍牆。
3)密閉式的蘭棚要多開天窗及門窗。 4)蘭棚中央上方設大型電扇或抽風機。
5)蘭棚四周設置抽風機,抽入空氣。 6)蘭棚內設置通風管送風。
※不設圍牆是通風最基本的方法
◎第10章 栽植要領
◎1.栽植十大基本知識
1)傷口先防菌:換盆或分株,莖葉.根部有傷口,要先用殺菌劑(如大生45鋅錳乃浦)塗抹傷口,預防病菌侵入,栽植後隔2~3天再澆水更保險。
2)舊盆要消毒:栽植蘭花原則上都要用新盆,但大量栽培盆器只用一次太可惜,目前已有消毒劑PHYSAN-20(花神20),可以用來消毒舊盆,再次使用。
3)盆子勿太大:小株種大盆,植材用量就多,容易導致通氣不良,澆水的濕度也不易均勻。若多澆水吸水太多,植材不易乾燥,細菌易侵入,導致根部腐爛,缺點極多。
4)蘭株要淺植:種植蘭株不可深植,深植基部長期潮濕會腐爛。種植時,將植料填充根部,基部或假球莖必須露出,不可埋入植料裡面。
5)新芽擺中央:種植蘭花不是全株種在盆的中央,應該把新芽擺在盆的中央,暫時看來是歪斜一邊,但將來新芽長大開花便在盆中央了。
6)根部要展開:種植蘭花根部要向四面八方均勻展開,不可擠壓成一團,這樣每條根才能接觸植料,通氣也良好,否則容易腐根,初學者要特別注意。
7)株身要固定:蘭株不能深植,所以常常有搖搖欲墜站不穩的現象,因此必須用支柱.綁線或利用提耳當支柱加以固定,使它不會動搖,傷及根部。
8)植料稍壓緊:蘭花植料必須要求通氣.排水良好,但植料也應稍壓緊,否則基部空間太大,根部生長不良。正確的方法是從兩側壓實,不是從上面重壓。
9)數天不澆水:新種植蘭花,根部可能受傷,傷口塗了殺菌劑,3~5天內不澆水,才能達到藥效,也能促進新芽新根生長。這是蘭花和一般草木本花卉不同的地方。
10)避免強光照:新種植的蘭花,都必須避免強烈的日光直射,以防過度脫水,應放置於暖和而蔭蔽的地點。甚至噴霧提高空氣中的濕度,直至蘭株恢復正常生長。
◎2.換盆分株
1)蘭根先浸水:先將蘭株連同花盆浸入清水約20~30分鐘,使花盆和根部充分吸收水分,如此去盆拔株時,可減少根部受到傷害。
2)小心拔蘭株:用竹片或水果刀,小心剝開附著在盆壁的根再拔株。若拔株有困難,可先打破花盆再取出蘭株,因護根比護盆更重要。
3)清除舊植料:蘭株取出後,用竹片或鐵鑷子清除舊植料。操作時要小心,儘量避免傷害根部,尤其新根.活根要妥善保護。
4)全株洗乾淨:舊植料清除後,再用清水將莖葉上的灰塵.農藥或肥料的痕跡徹底洗淨,如此可增進莖葉的呼吸功能及光合作用。
5)修根或剪葉:舊料清除後稍加晾乾,再將老根.壞根剪除,保留活根,活根太長加以剪短,保留5~
6)株多要分株:如果株數很多,可以趁此分株繁殖,分株最好每株有3個假球莖(壯株有2莖,弱株有3~4莖)。若希望近期能開花,應增加莖數,初學者最好分切多莖為宜。
7)塗抹殺菌劑:拔株.修根或分株,都可能會受傷感染病菌。因此莖葉.株頭或根部的傷口,都要塗抹殺菌劑(如大生45或花神20),預防病菌侵害,引起腐爛。
8)陰乾再栽植:最後將蘭株陰乾,準備栽植。陰乾可以促進新根.新芽長出。莖葉肥厚者最好等到傷口乾涸再栽植,莖葉較薄者不可放太久,也可以先植盆,隔數天後再澆水。
◎為什麼要換盆.分株
☆為什麼要換盆:
1)植料腐壞了,要換盆。2)株身長大了,要換盆。3)根部有病害,要換盆。
4)花盆被打破,要換盆。5)用盆不適當,要換盆。6)盆內有害蟲,要換盆。
7)施肥有肥害,要換盆。8)分株作繁殖,要換盆。
☆為什麼要分株:
1)株身已滿盆,新芽長盆外。 2)株數已很多,想要多分盆。 3)親友很中意,分株給栽培。
4)植料已腐壞,換料兼分株。 5)必須要換盆,換盆兼分株。
◎3.植盆
1)材料備妥當: 各種材料準備妥當,包括:花盆.提耳.防蟲網(塑膠盆不必用).墊底物(如保麗龍),蛇木屑.綁線.名牌等。
2)花盆裝提耳:花盆裝好提耳。若是素燒盆,盆底剪一塊塑膠紗網墊底,防止害蟲(如蛞蝓)從盆底排水洞進入盆內。
3)放入墊底物: 盆內放入墊底物(如破盆片.保麗龍.蛇木塊.磚塊),量約40~50%,放置不可太密集,以利通氣.排水。
4)掩蓋墊底物:再取少許較粗的蛇木屑放入盆內,以能掩蓋墊底物為準。蛇木屑不可太細,以免妨礙通氣排水。
5)根群展四周:將蘭株放入盆內,根群向四周展開,置於蛇木屑上,小心操作不可擠壓根條。並注意新芽擺在盆中央。
6)裝填蛇木屑:根條隙縫先塞入蛇木屑,再繼續填滿掩蓋根條,由兩側稍壓緊。注意不可深植。莖基的根頭微露在外為佳。
7)株身要固定:種好後,用綁線將株身固定在提耳。若有新芽,只能扶正,不可強制綁得太緊,以免妨礙發育。
8)名牌作記錄:最後寫好名牌,記錄分株或換盆日期.品種.花色等,用綁線吊掛在提耳上。注意數天內暫不澆水。
◎4.蝴蝶蘭板植法:蝴蝶蘭可以栽植在蛇木板或樹幹上,姿態極優雅,不妨一試。其他著生蘭類也可以仿照栽植,平時應多澆水。
1)蛇木板用筆畫三等份,上線的中央圓圈就是栽植處。
2)把根部展開,用一團濕潤的水苔墊在根部下面。
3)貼置栽植處,根上面再敷蓋一層水苔。注意葉片向下。
4)用數支打彎的粗鐵線,從水苔上面釘入蛇木板固定即成。也可以用塑膠繩圈繞在蛇木板上,只要穩定水苔及蘭株不脫落即可。
○蝴蝶蘭老株新植法:蝴蝶蘭用盆栽或蛇木板栽植久年後,植株逐漸老化,生長漸弱,必須換盆或換板,使其回復生長,方法如下:
1)老根.枯根盤纏,蛇木板腐化,生長轉弱,必須換板。剪除下半段莖基,並修剪腐根.枯根,保留活根。
2)修剪後將植株根部平置蛇木板上,葉片朝下。把根部展開,用一團濕的水苔墊在根部下面。
3)根部上面再敷蓋水苔。再用打彎的粗鐵線,從上面釘入蛇木板固定即成。
◎5.如何選購瓶苗:選購幼小的瓶苗來培養,經年累月,長期照顧到開花,其成果頗有感情和成就感,樂趣無窮。但對於初學養蘭的人,猶如未學走路先學跑一樣困難。正常的進展,初學者應先選擇成株來栽培,有了心得,進而買中.小苗來培養,有了經驗累積,再試試瓶苗。當然您有冒險的精神,則另當別論。初學者選購瓶苗,最好選價錢較便宜,苗株少而健壯者較易成功,而且挑選自已喜歡的花型花色又容易培養的種類,選購要領如後。
1)注意品種的選擇,但不可選不容易栽培的種類。
2)要選苗株健壯,不要貪圖瓶內苗株多,苗多而弱,容易全軍覆沒。
3)根旺盛葉肥厚,株株獨立者為健壯苗。還有球狀體相連,初學者不宜購買。
4)苗株黃化,根.葉纖細,分芽多,株株像叢生的芽菜者為劣苗,不宜買。
5)通常一瓶苗株約有20~100株,初學者宜選30~50株苗為佳。
6)剛經過中間移植的瓶苗,不要購買。因剛從母瓶移入瓶中的小苗,生命力更脆弱,還要經過一段時間培養,才能移植瓶外。
7)瓶苗購買後,最好能在30天內移植。若在近期內不能移植,就暫緩購買。
瓶苗優劣
◎6.瓶苗移植
1)瓶口大,苗株小,只要用鑷子或鐵鉤,將瓶內幼苗攪幾下,再小心夾出來。若有困難,瓶內灌些水,搖一搖倒出來。
2)如果瓶口小,苗株大,夾不出來,可用報紙包好苗瓶,再用鐵鎚輕打敲破,以免拉壞了瓶苗。
3)瓶苗全部拉出後,若有黏附培養基,用軟毛物(軟毛刷或毛筆剪半)清除。再用清水清洗乾淨。
4)清洗完畢的苗株用500倍花神20殺菌劑浸泡3~5分鐘(也可以用1000倍大生浸20分鐘)。然後撈出放在塑膠篩裡陰乾。
5)種植瓶苗最好使用3寸矮盆(素燒盆或塑膠盆均可),太大或太深都不理想。墊底物可用保麗龍.磚塊或木炭。
6)植料用水苔(也可用細蛇木屑80%加真珠石20%)。水苔泡水後擰半乾,剪碎每段約
7)盆內放入墊底物,量約50~60%,注意放置不可太密集,以利通氣.排水。上面再覆蓋一層水苔。
8)將苗株大小分級,同級的苗株種在同一盆,這樣才方便管理,將來也才能均勻成長,生育健壯。
9)用鑷子夾苗株,一株一株植入,再用水苔填擠根部,使苗株站立起來。注意盡量避免手指觸及根部。
10)栽植的密度,按株身大小而定,空間不可太密集,也不要太大,附圖是個適當的例子,可作為參考。
11)種好之後,用噴霧器噴霧500倍花神20殺菌劑,使葉片和水苔潮濕,也能讓鬆散的水苔扎實些。
12)移植工作全部完成後,再按後述聚苗盆培養的方法培養。
◎7.聚苗盆的培育:一個盆子裡面栽植很多苗株,我們稱為聚苗盆。在各蘭園的目錄上印有英文字母C.P.就是指聚苗盆,也就是從瓶子裡面移植出來的幼苗。盆內株數沒有固定,因株身大小不同。剛從瓶子移出來的幼苗,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生命力很弱,必須付出更多的細心和愛心來照顧,才能順利成長。以下是培育重點,至於栽培過程中的細節變化,隨時由自已作調節,正常管理成長較快的品種,如蝴蝶蘭約12~16個月可開花,嘉德麗雅蘭約2~3年也能開花。
1)培養場所力求蔭涼通風,不可接受強光直射,忌直接吹風,空氣乾燥。
2)新根未長出前,澆水用噴霧,不可用沖淋。
3)晴天有陽光,每天早上噴霧一次,陰天2~3天噴一次,提高空氣濕度。
4)一週後,給水量逐漸增加,2~3週後新根已長出,再正常澆水。
5)出瓶兩週,再噴一次殺菌劑(如500倍花神20或1000倍大生45)。
6)一個月後,移至光照較充足的地點,和一般小苗同樣照顧,並開始施肥。
7)施肥要淡,沖泡3000倍以上,三要素比例相同。二個月以後,再漸加濃度。
8)苗株長大擁擠了再分盆,大株可植單盆,小株再分級植入聚苗盆。
◎第11章 蘭花澆水的學問
◎1.澆水的原則:☆記住:植料乾了再澆水,不是固定幾天澆一次水。
通常蘭花的耐旱性都比一般草木本花卉強,三五天不澆水,也不會立即枯萎,但待發現假球莖已有缺水起皺萎縮現象時,已經嚴重損傷蘭株,影響生長了。反之,澆水過多,影響根部呼吸,植料變為酸性,又容易致使根部腐爛,尤其初學養蘭者大多失敗在澆水太勤。各種蘭花的澆水次數和需量多寡,很難作統一標準,必須視蘭株的生長情況和環境變化來決定。如蘭花的品種.蘭株的大小.生長情況.光線的強弱,氣溫的高低.季節的變化.通風情況.植料的粗細.盆具的材料和大小...等,不勝枚舉的複雜因素,都必須考慮在內,再作澆水的決定。以下是大多數蘭花,共同適應的澆水原則。
○這些情況要多澆水
1)著生蘭類或用蛇木板.柱栽植。2)葉片多.寬.薄的種類。 3)當生長旺盛,花蕾已長出時。
4)成株新芽開始生長時。 5)夏到中秋強光照射時。 6)夏到中秋高溫時。
7)春.秋季氣溫大幅升高時。 8)晴天出大太陽或乾旱期。 9)空氣濕度太低時。
10)空氣迅速流動太通風時。
11)用粗糙植料時。 12)用新植料時。
13)用素燒盆栽植時。 14)用小花盆栽植時。 15)植料已很乾燥該澆水時。
○這些情況要少澆水
1)地生蘭類用保水力強的植料時。 2)葉片少.肥厚的種類。
3)生長停頓休眠期或花芽分化期。
4)成株新芽長成假球莖時。
5)冬到早春弱光照射時。 6)冬到早春低溫時。 7)春.秋季氣溫偏低時。
8)陰天.雨天或梅雨季節。 9)空氣濕度太高時。 10)空氣流動慢通風不良時。
11)用細碎易吸水的植料時。
12)用老朽腐化的植料時。 13)用塑膠盆.瓷釉盆栽植時。
14)用大花盆栽植時。 15)剛移植.修剪或施藥時。
◎2.澆水十大要訣
1)水質要清潔,地下水或自來水應貯於水池或水缸12小時以上再澆灌為佳。
2)渾濁的雨水,地下水含有大量鐵質.石灰質,忌澆蘭花。
3)水質的酸鹼度要適中,不可過酸或過鹼。
4)澆水的原則是植料乾了再澆,切忌經常保持濕潤狀態。
5)植料已乾了,再放置一天,使植料更乾再澆水。初學養蘭,大多失敗在澆水太勤。
6)該澆水的時候應澆透,使多餘的水從盆底流出,也能換掉盆內的空氣。
7)澆水的時間,盡量選在晴朗而有陽光的上午為佳。中午氣溫高不宜澆水。
8)冬或早春水溫很低,應使用在室溫下存放了一天的水,這樣的水較溫暖。
9)夏天或秋初氣溫高,盡量使用冷水噴灑或澆灌。
10)已正常澆水,但蘭株仍有乾枯缺水現象,必須設法提高空氣濕度,千萬不可天天猛灌水。
◎3.澆水的方法:蘭花的澆水方法大致和澆灌一般花木相同,應自上方充分澆灌,直至多餘的水自盆底流出為止。澆水時應能噴灑到全株莖葉,藉此沖洗莖葉上的灰塵污垢,以增加生長機能。若用蛇木板.柱栽植,必須澆透板.柱使其充分吸水。
◎第12章 蘭花肥料的應用
◎1.認識肥料:植物的根.葉都能吸收養分,肥料就是提供植物養分元素之一。市面出售的肥料種類或品牌極多,以肥料成分,我們可將它分為兩大類: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不管是有機肥料或化學肥料,我們需要它的三大重要原素:氮.磷.鉀(簡稱三要素),微量原素:鈣.鎂.硫.鋅,鐵.銅.錳.硼.鉬.氯等。肥料的三要素,就好像我們人體需要的主要養分澱粉.蛋白質一樣。其他微量元素,就如同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分量極微。植物所需的三要素或微量元素,均和我們人體需要的養分一樣,必須力求均衡,不可過剩或缺乏,成長才能快速健壯。
○三要素的功效
☆氮N(葉片):氮能促進植物枝葉生長旺盛,葉色變嫩綠。氮素太多,莖葉雖然成長快,但容易徒長孱弱不開花。反之,氮肥缺乏,老葉枯黃落葉,生長停頓。通常小苗需較多氮肥。
☆磷P(根.花):磷能助長植物根部發育,吸收養分,生長末期能促進開花結實。反之缺乏磷素便不易開花了。因此,接近開花的成株,必須補給較多的磷肥。
☆鉀K(莖.幹):鉀能強壯植物根莖.枝幹健全發展,增進葉簇花色美觀,抵抗病蟲害。缺乏鉀素,蘭株不易直立健強,花色不艷。一般中苗以上需較多鉀肥。
○肥料成分標示:你千萬不要買錯肥料,用錯肥料,否則不但沒有預期的效果,反而可能產生反效果,本來會開花的,施肥後變成不開花了。肥料三要素:氮.磷.鉀(國際公認的符號稱N.P.K)在肥料包裝盒上都有標示成分比率,必須看清楚再購買使用。切記:氮助葉,磷助根.花.果,鉀助莖幹,用途別弄錯了。如台肥速效一號標示20-20-20,由左至右依次表示氮-磷-鉀三種成分,就是氮20-磷20-鉀20。三要素比例相同,任何植物成長開花都適用。如台肥速效二號標示
◎2.有機肥料 ☆有機肥料會發霉腐化是正常現象,不會影響肥效。
有機肥料又稱為天然肥料,也就是指不經化學合成,由生物體有機物質自然腐化形成的肥料,分解緩慢,肥效持久,是植物最理想的基本肥料。通常國蘭的花蘭類較常使用。市面有出售原料,如豆餅.油粕.骨粉.米糠.乾雞糞.雞毛水.草木灰等,可以自已調製發酵腐熟後使用。但在城市裡常礙於空間.時間限制,或是調製過程中會有異味,不甚方便,就選購精製品使用,品牌甚多,如魚精開花肥.綠大素.海神等。
1)豆餅:製油廠以黃豆榨取食用油後的豆渣,為長效性天然肥,可調製成豆餅水,當速效肥料使用。
2)油粕:製油廠榨油後的油渣,如胡麻油粕.花生油粕.菜仔油粕.亞麻仁油粕等,分解緩慢,肥效持久。
3)骨粉:由動物骨骼乾燥粉碎製成,含大量磷肥,分解緩慢,長效性。
4)魚粉:由魚乾.魚粕粉碎加工製成,含多量的氮及磷肥,施用成株,有助於開花結實。
5)米糠:碾製白米的副產物,碾米工廠可買到,肥效溫和持久。
6)乾雞糞:雞糞經發酵晒乾而成,氮.磷肥含量均多,唯長期使用容易得蟲害。
7)雞毛水:用雞.鴨毛浸水2~3週後,再用清水4~5倍稀釋使用,肥效不差。
8)草木灰:將稻草.雜草或樹枝.木材等燒成灰燼,即是鹼性肥料,不含氮,含大量的石灰質,對於酸性土壤有改良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稻草灰與木灰的成分差異極大。
9)綠大素:瑞典製造,含有益微生物,11種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具有催芽和強健作用。
10)海神:英國製造,海草精濃縮液,含三要素及多量微量元素.荷爾蒙.有機酸等。
11)魚精開花肥:美國製造,為濃縮有機液肥,三要素成分
○有機肥料成分表%
肥料名 氮素(N) 磷酸(P) 氧化鉀(K)
豆餅 6~6.7 1~1.5 2~2.3
油粕 5~5.6 2~2.4 1~1.2
骨粉 4~4.2 20~24 0
魚粉 7~8.2 5~6.3 0.3~0.5
米糠 2~2.5 4~4.2 1~1.6
乾雞糞 5~5.5 4~4.2 2~2.3
雞毛水 4~4.6 3~3.8 0
稻草灰 石灰2~2.2 2~2.3
4~4.2
木灰 石灰28~30 4~4.2
10~10.5
☆固體肥料製法 材料:豆餅10%,油粕40%,骨粉10%,魚粉20%(用淡水魚,不可用含鹽分的海魚),米糠20%。製法:用容器盛裝材料,加水淹滿,攪拌均勻。容器加蓋,再用雙層塑膠布密封蓋子,貯藏於蔭蔽處或埋入土中至容器7分高度,每三個月攪拌一次。經1~2年,使其充分發酵後,再倒出平舖於木板上,刮平,晒到半乾時切成塊狀,再充分晒乾即成。
☆豆餅水調製法 材料:豆餅粉碎備用。製法:豆餅用容器盛裝,沖泡熱水8~10倍(容器加蓋,防蒼蠅沾爬生蛆或產生異味),浸漬20~30天發酵後,再稀釋清水8~10倍施用。置久保存,愈腐熟肥效愈佳。
☆長新芽又長花苞要如何施肥?
蘭花長新芽又長花苞,該用什麼肥料?按施肥原則,新芽初長成應多施氮肥,花苞形成又要多施磷肥,令人困惑。正確的施肥應施磷肥,使花苞強健順利開花,花謝後再補給氮肥,甚至必要時剪除新芽,集中養分促進開花。
◎3.化學肥料:化學肥料又稱為無機肥料,也就是指用非生物體或無機化合物.礦物中提出製成的肥料。水溶性液肥為速效性,常用來作追肥使用。放置性的固體肥料為緩效性,可當基肥使用。使用化學肥料有衛生.方便的好處,但成分高,超量使用易生肥害,必須按使用濃度正確施肥。
☆水溶性肥料:水溶性肥料為速效肥料,用水稀釋若干倍數後,噴灑葉片或澆灌根部,使用甚方便,一般都當追肥。初學者施用水溶性肥料,最容易超量使用,導致肥害,若說明書註明1000倍,您就增加到1500~2000倍,這樣就更安全保險了。
1)台肥速效肥料:台灣肥料公司出品。除了具有三要素成分外,另添加微量元素,並有三種配方。速效一號(20-20-20),速效二號(
2)花寶:美國Hyponex公司製造。為速效性複合肥料,共有五種配方。花寶一號(
3)速滋:美國製造。高成分濃縮水溶性速效肥料,成株或中小苗均能使用,三要素成分(20-30-20)。
4)豐多樂:英國Phostrongen公司製造。含三要素.鎂.錳.鐵等微量元素,成分比率(9.
5)花韻:西德製造。綜合速效性肥料,含三要素.鎂.硼.銅.錳等微量元素,成分比率(
6)肥農健:美國Lobel公司製造。含三要素.微量元素.維他命B,成分比率(18-33-18)。
☆放置性肥料(緩效性):放置性肥料簡稱置肥,也就是將肥料直接混合在植料中作基肥,使其緩慢釋放肥分,供植物吸收,減少肥料流失,提高利用效率,而達到長效目的。放置性肥料通常是固態粒狀,使用簡便,雖然安全不慮肥傷,但也必須按說明書使用,較為經濟實用。
1)台肥長效肥料:台灣肥料公司出品。含三要素外,另含鎂16%.硫.鈣.錳.鋅.銅等微量元素。能自動控制供給植物養分,施用一次肥效持續一年以上。配方有兩種,長效一號(7-38-6),長效二號蘭花不宜施用。
2)魔肥:美國W.R.Grace公司製造。除三要素外,含鎂12%,能自動控制供給養分,不傷植物,肥效持續一年以上,成分比率(7-40-6)。
3)仙丹肥:日本旭化成工業公司製造。粒狀外表是樹脂被覆製成,長期持續性肥料,能在一定期限內釋出植物生長所需之肥分。配方有兩種,一號(14-14-14),二號(
4)奧妙肥:美國Sierra Chemical公司製造。是樹脂包覆長效性綜合肥料,能自動給肥。配方有三種,一號(14-14-14),二號(
5)豐多樂錠劑:英國製造。含三要素.錳.鐵等微量元素,低溶解度,肥效長久,成分比率(8.6-8.7-23.7)。
◎4.施肥注意事項
1)新芽剛長成,氮肥需量較多,但需配合鉀肥。 2)假球莖成熟時,鉀肥量要漸次提高。
3)花芽形成時應增加磷肥,以促進花蕾發育。 4)弱株.剛栽植的蘭株暫時勿施肥。
5)肥料用三要素外,還必須配合微量元素使用。
6)有機肥料適用地生蘭類.著生蘭類不宜使用。
7)蘭花休眠期中幾乎停止吸肥能力,不必施肥。
8)用樹皮栽培蘭花,要用氮肥比率較多的肥料。
9)春.秋二季上午施肥為佳,夏季傍晚為佳。 10)冬季氣溫低,或寒流來襲避免施肥。
11)蘭花在22~
◎5.施肥技術
1)水溶性速效肥料,稀釋濃度要按說明書指定倍數,切勿擅自提高濃度。初學者寧可再沖淡一倍以上較保險。
2)施肥的原則是量少次多,千萬別小看一丁點肥料,超量施肥絕對有害無益,否則造成肥害無法補救。
3)放置性緩效肥料,可直接混合植料中。若用蛇木板栽植,可用紗網或紗布包紮起來,吊掛在根的上部附近。
4)蘭花的根和葉都能吸收肥料,施肥前最好能把蘭株灑濕。
5)水溶性肥料可添加少量展著劑,以增加肥料附著力。
6)防治病蟲害噴灑農藥時,可混合肥料同時噴灑,較為方便。
7)水溶性肥料一般都採用噴霧器噴施。若用澆水方式澆灌,容易浪費肥料。
◎台灣常見易植蘭花-綬草Spiranthes sinensis 綬草別名盤龍參.青龍柱.青龍纏柱.天龍抱柱.春蟲.清明草。它是台灣最低海拔的蘭花,農村的路旁.田埂或公園.校園陽光充足之潮濕草地,常可見到它的芳蹤。冬季落葉休眠,春季3~5月開花,每年的清明節藉掃墓之便,總有機會從墓地覓尋幾株帶回欣賞。綬草是名貴的中藥材,有滋陰.退火.增加津液之效。
◎台灣常見易植蘭花-彩葉蘭:彩葉蘭俗稱美國金線蓮,原產緬甸。植株外形極似本省產的金線蓮,葉面有紅色縱紋,莖部能膨大甚奇緻,花期夏.秋季。性喜高溫多濕,日照約50~60%。細蛇木屑.腐植土都能生長旺盛。
◎台灣常見易植蘭花-蜘珠蘭 Brassia
verrucosa 蜘珠蘭原產委內瑞拉.墨西哥。夏.秋開花,花呈淡黃色或綠褐色,細長的花萼,花瓣呈長線形,形似蜘蛛,極為奇雅。生性強健似嘉德麗雅蘭,喜高溫,適當日照約50~60%,中.粗蛇木屑都能生長。
◎台灣常見易植蘭花-白拉索蘭 Brassavola nodosa 白拉索蘭原產中美洲及秘魯,株高約
◎第13章 蘭花病蟲害防治- @常見的病害防治
◎1.疫病: 病徵:在台灣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在梅雨季節,澆水過濕或通風不良之情況下發病最嚴重,尤其剛出瓶不久的幼苗最易受害。各種蘭屬感染的病徵不同,嘉德麗雅蘭.蝴蝶蘭.石斛蘭.文心蘭.狐狸尾蘭等,被害部位產生褐色病斑,高溫多濕時迅速擴大,呈褐色大斑,終呈黑褐色,落葉莖腐至整株死亡。根部也會被侵害而腐爛,擴展至假球莖或地上部,若是東亞蘭和國蘭類受害呈黃化現象,並不引起軟腐。
○疫病的防治
1)避免澆水過濕或空氣濕度太高,改善通風良好,光照充足。
2)避免偏用氮肥,減少植株徒長軟弱。
3)病株立即拔除,或在罹患初期切除罹病組織。未染病部分及植料.盆器用250倍花神20(Physan20)稀液浸泡10分鐘消毒。次日再用相同藥劑噴灑預防。
4)病株切除的傷口,用大生粉塗抹(鋅錳乃浦Mancozeb大生45),再放置乾燥處,一週不澆水,可遏阻此病蔓延。
5)切除病株的刀具要消毒,以免傳染。
6)治療藥劑:普尅菌1000倍(Previcur-N).地特菌1500倍(Terrazole).阿特菌1000倍(Terrazole)。幼苗每週噴灑一次,成株每週噴灑一次。
7)平時預防用500倍花神20(Physan20)或500倍大生45(Mancozeb),每二週定期噴灑一次可預防。雨季改為每週一次。
◎2.炭疽病:病徵:種植太密.通風不良.水分失調或受傷的傷口病原容易侵入發生。患病初期葉片產生褐色凹陷小點,以後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病斑,嚴重時病斑中央有壞疽現象。此病嘉德麗雅蘭及蝴蝶蘭最明顯。東亞蘭此病,葉片會形成褐色細長之壞疽斑。秋石斛葉片會有明顯的暈環。
○炭疽病防治方法
1)種植勿太密,光照.排水.通風需良好。 2)養成健壯植株,勿曬傷.寒害.藥害.肥害。
3)切除患部,每二週用500倍大生45(Mancozeb).蓋普丹(好速殺Captan)500~600倍,作為平時預防。
4)治療時可用大富丹500倍.普克拉(包你好)3000倍,每週噴灑一次。
◎3.灰黴病:病徵:本省平地在2~4月間,室外溫度低而室內濕度高,或下雨時花朵容易感染此病,尤其嘉德麗雅蘭及蝴蝶蘭最明顯。最初花瓣上有很小褐色斑,嚴重時會使花瓣枯萎。
○灰黴病的防治
1)5月以後氣溫逐漸上升,本病自然逐漸減少。
2)發現花瓣有病斑時,應加強白天通風,降低室內濕度。
3)平時預防用免賴得(億力)1500倍.500倍花神20(Physan20).貝芬替1500倍.甲基多保淨1500倍或好速殺(Captan)1000倍),定時噴施預防。
4)治療時可用樂力丹1000倍.樂富果1000倍或速滅靈2000倍,每週噴灑一次。
◎4.白絹病:病徵:東亞蘭及國蘭類較易發生此病。最初假球莖基部變黑而腐爛,隨後在病斑上產生白色菌絲,再形成莖約
☆白絹病的防治:
1)發現病徵時,用刀切除有病斑的假球莖,連同栽植的盆器.植料,用火燒燬。
2)留下健康的假球莖,用清水洗淨,再浸入250倍花神20(Physan20)10分鐘消毒,再栽入新植料中。或用50%大克爛3000倍治療。
◎5.軟腐病 病徵:夏.秋季高溫多濕,通風不良,又施用氮肥過量時,較易發生此病。嘉德麗雅蘭.蝴蝶蘭.萬代蘭及東亞蘭常見患此病,最初由細菌侵入葉片或心葉產生水浸狀病斑,迅速擴大,含水多,用手輕壓即破裂,後期發生惡臭,病葉變黃而落葉,全株軟化腐爛而死。此病傳染極迅速,必須盡快防治,防止蔓延其他植物。
○軟腐病的防治
1)病菌生長適溫約28~
2)栽培幼苗聚合盆.蝴蝶蘭.狐狸尾蘭等最好有遮雨設備。
3)切除罹病部位,刀具要消毒,避免再傳染其他蘭株。
4)切除罹病之傷口,用抗生素農黴素100粉劑塗抹(Agrimycin100)或用快得寧.可產多粉劑塗抹,塗後一週不澆水,可遏阻此病蔓延。
5)治療藥劑:武田黴素500倍(Streptmycin).農黴素100粉劑500倍(Agrimycin100).鏈黴素(多保鏈黴素)1000倍,每週噴灑一次。
6)平時預防用500倍花神20(Physan20)或500倍大生45 (Mancozeb),每月定期噴灑一次可預防。
◎6.褐斑病 病徵:本病常為害嘉德麗雅蘭及蝴蝶蘭,尤其蝴蝶蘭幼苗受害常大批死亡。本省春秋兩季較易發生,病徵酷似軟腐病,最初葉片出現不規則角斑,然後變褐至黑,迅速擴大,致使整葉枯落。成株感染,葉片之病斑轉為褐色斑後就停止擴大,導致葉片掉落。
☆褐斑病的防治:
1)病菌在
2)治療時用蓋普丹500倍,每週噴灑一次。
◎7.葉枯病 病徵:東亞蘭及國蘭類較易發生。葉尖附近或葉片前端產生黑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不規則病斑,病斑周緣形成黑褐色,中間呈淡灰褐色,並有小黑點,嚴重時蔓延整個葉片,最後枯萎掉落。
☆葉枯病的防治:
1)發現病徵,立即切除病葉,噴施500倍大生45(Mancozeb)。
2)已發病的蘭株,應避免雨水或暫停澆水,防止病情加重。
3)平時保健用500倍大生45(Mancozeb),每月定期噴灑一次可預防。
◎8.鐮刀菌病 病徵:蝴蝶蘭感染此病,引起葉片產生黃斑,並轉黑穿孔,周圍組織逐漸轉黃,終使葉片萎凋或落葉。嘉德麗雅蘭較易感染花梗及花朵,被害部位呈褐色凹陷濕斑,擴大後使花梗變褐色萎縮,引起落花或破壞商品價值。
☆鐮刀菌病的防治:
1)改善通風,光照充足。 2)植料腐化要換新,舊植料容易分生病菌。
3)治療藥劑:500倍大生45(Mancozeb).1000倍億力(Benlate)每週噴施一次。
4)平時保健用500倍花神20(Physan20)或500倍大生45(Mancozeb),每月定期噴施一次可預防。
◎9.毒素病 病徵:毒素病是由病毒引起,也是最麻煩又可怕的病害,植物一旦受到感染便無法健全生存,甚至等於宣判死刑。蘭花的病毒為害,據文獻記載多達23種,在本省其中以嵌紋病毒及輪斑病毒為害最嚴重。毒素病侵害各種蘭花,病徵因蘭屬種類不同而異,如感染嵌紋病毒,東亞蘭及國蘭類葉脈產生斑點或長形褐色斑,葉背產生黑褐色長條凹下壞死斑,病株逐漸衰弱而易患其他病害,但花瓣不產生病徵。
○嘉德麗雅蘭感染,葉片產生黑褐色壞死病斑,葉背病斑比葉面多,逐漸擴大,導致落葉或生長不良。開花後1~2週,花瓣會有褐色如鐵鏽污染出現,致使提早謝花。
○石斛蘭葉片產生淡綠和深綠條斑狀嵌紋,或形成黑色壞死斑。病株發育不良,花朵小而畸形,提早萎凋。
○萬代蘭蘭葉片產生退色或黃綠色輪斑狀嵌紋。
○輪斑病毒 感染輪斑病毒,東亞蘭及國蘭類,葉片產生很長的退色斑,或產生黃色嵌紋斑,但不形成壞死斑。花瓣偶會出現病斑。病毒潛伏可達一年以上。嘉德麗雅蘭老葉片不會有病徵,但新葉有時會有紫紅色輪斑,花朵有明顯的嵌紋病斑或花瓣退色.畸形,花朵早謝。但有些蘭花的生理病(如寒害)引起的病徵和毒素病很相似,如果判斷錯誤,毀掉該蘭株,那損失就太大了,因此最好能自已動手診斷蘭花病毒,以免誤診,造成遺憾。
※為了使你也能夠自已動手診斷蘭花病毒,特摘錄興大植病系教授,
○毒素病的防治
1)毒素病目前尚無法用藥物治療,感染的病株.材料都要隔離燒燬,防止傳染。
2)病毒中常由切花.分株傷口患部傳播,蚜蟲.蟑螂等昆蟲吸食傳染,使用剪切的刀具感染。不會從風.水等傳染。
3)用來切花.分株.修根的刀具要消毒,用火焰燒紅或用沸水煮30分鐘以上,也可用180倍花神20(Physan20)稀液浸泡消毒。
4)移植或修剪根部時,最好勿用手指接觸枯根。
5)會吸食蘭株的害蟲,如蚜蟲.蟑螂等要撲滅,以防傳播。
◎自己動手診斷蘭花病毒:迄目前為止,為害蘭花的病毒已記載的多達23種,分別屬於9個病毒群(植物病毒分類的單位,每群包括有不同數目的病毒種類)。在23種為害蘭花的病毒中,國內已發現的蘭花病毒有齒舌蘭(Odontoglossum)輪斑病毒(以下簡稱輪斑病毒).喜姆比蘭(Cymbidium)嵌紋病毒(以下簡稱嵌紋病毒).喜姆比蘭桿形病毒,及為害蝴蝶蘭之胡瓜嵌紋病毒等四種。據作者研究,發生在國內的蘭花病毒中,以輪斑病毒及嵌紋病毒發生最為普遍,在調查215株被病毒感染的蘭花中,嵌紋病毒感染率為53.5%,輪斑病毒為45.1%,由此可見此兩種病毒發生的普遍性。當蘭花受到這兩種病毒為害後,往往會影響花的品質及植物本身的生長勢,在花器或葉片上會造成明顯病徵,當然典型的病徵往往可直接告訴我們蘭花已受到病毒的感染,必須採取隔離措施,以免傳染其他健全的蘭花。然而很遺憾,此種情形未必一直是如此,因為有很多因素也會造成類似病毒所引起的病徵(譬如寒害所造成花器的褪色病徵),如果碰到這種情形,就認為已感染病毒,那麼對那株蘭花來說,未免太不公平了,對栽培者而言,更是一種金錢及時間上的無謂損失。想一想,那株蘭花可能是你花了幾萬元或更多的錢買來的,同時也花了幾年的時間和心血去照顧的心愛蘭花,結果因為這種肉眼上的誤診,使其無辜的被宣判無可救藥,這豈不是很可惜。為了避免錯誤發生,這裡將告訴你一個很簡易的方法,可以自己動手來診斷蘭花兩種常見主要病毒的方法。
○在介紹方法之前,有一些事項必須先瞭解的,這對於你在診斷蘭花時會有幫助。蘭花交配種之數目為所有植物中最多,因此不同品種感染同一病毒,所出現的病徵往往會有差異,有些蘭花甚至在感染病毒後沒有任何病徵,這對以病徵為依據的診斷方法是非常困擾的,因為單以病徵作為病毒感染與否的依據,那麼在很多蘭園內一定有不少蘭花外表看起來很健全,但事實上已被病毒感染,如果此事發生在你的蘭園,那麼遲早有一天將被這個病毒所摧毀。據作者調查,國內有些蘭園的病毒感染率高達40%以上,這個數目非常可怕,因為在很短的期間內,該園的全部蘭花都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
○分株是蘭花繁殖的一種方式,當你分株一批蘭花時,如果工具先接觸到一株外表看起來健全,但實際已感染病毒的蘭花,那麼其餘的健全蘭花都有被病毒感染的機會。另外,必須注意的是當你從別的蘭園購進一株蘭花時,如果你不做病毒診斷,很可能會因你無心的帶入這株外觀健全的蘭花,而直接或間接傳染到健株上。為了避免造成這種無謂的損失,自己動手檢查蘭花是否感染病毒有絕對必要。
○這方法所需的器材包括雙面刮鬍刀(折半使用).金鋼砂(400~600網目).噴水瓶以及指示植物---千日紅及望江南等。金鋼砂可以裝在小型三角瓶(50或100毫升)內,再以二層紗布覆蓋瓶口,並將紗布捆綁妥當,以免脫落,噴水瓶只要裝入一般生水即可。
○診斷時,將蘭花葉片以折半的刮鬍刀片切開,將破裂的組織面(被刀片切過的面)輕輕摩擦在撒有金鋼砂之指示植物葉片上,摩擦一次即可,但力量須均勻摩擦在整個葉表上,以免造成摩擦之機械傷害,在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金鋼砂不要撒得過多,只要肉眼可以稍微看到其分佈在表面上即可。當病葉摩擦到指示植物葉片上後一分鐘左右,即可用噴水瓶將葉片上的金鋼砂洗掉,這樣就完成診斷之接種工作。
○千日紅如被輪斑病毒感染,則在接種後七天左右出現黃化病斑,進而變成壞疽病斑。望江南如被嵌紋病毒感染,則在接種後大約四天可以出現壞疽病斑,至此,你就可以判斷自己的蘭花是否已感染最可怕的兩種蘭花病毒。如利用傳統的生物檢定法來檢定病毒,所需的器材包括研缽及研磨棒.金鋼砂.棉花棒.磷酸緩衝液等,所需費用不少。為了節省時間及花費,作者依實際困難,將傳統的生物檢定法予以簡化成上述之檢定法,使其適合一般蘭花栽培者,此法在美國已有蘭花栽培者開始採用,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嵌紋及輪斑病毒所造成的損失。這種簡易生物檢定法,開始操作時或許會有某些困難(尤其對於沒有學過植物病毒的栽培者),但是只要能親自學習,不需多久的時間,應可熟練自如。
@常見的蟲害防治
◎1.蚜蟲:蚜蟲種類很多,蟲體極小,約
☆防治方法:
1)量少時用手或毛刷刷除,也可以用水沖洗。
2)用蚜克靈2000倍.速滅松1000倍.新好年丹1000倍.萬靈2000倍等農藥噴施。
3)盆內施用地蜜或好年冬,供根部吸收,可長期防治。
◎2.介殼蟲:介殼蟲是蘭花最常見的害蟲,種類不少,有小長介殼蟲. 黃介殼蟲.牡蠣介殼蟲.蘭介殼蟲.褐圓介殼蟲.粉介殼蟲,繁殖力很強,數月之內能佈滿植株。介殼蟲概分兩大類,一是有黑褐色硬殼者,另一呈白粉狀者。有硬殼的介殼蟲體約0.1~
☆介殼蟲防治方法
1)量少時用手或毛刷刷除,注意勿刷傷植物體。
2)粉介殼蟲剛發生時,可用棉花棒沾酒精觸殺蟲體。
3)用滲透性高的農藥噴灑,如馬拉松1000倍.大滅松1000倍.速滅松1000倍.滅大松1000倍。
4)盆內施用地蜜,亦可長期防治。
◎3.紅蜘蛛.蟎蟻:紅蜘蛛.蟎蟻蟲體極小,必須用放大鏡才容易看到。常聚生在葉背,吸食汁液,造成表面銀白色或白色斑點。嚴重時葉背可發現絲網.噴水時水滴附著在上面會反光,但也有不吐絲結網的紅蜘蛛。紅蜘蛛在乾.熱的環境下較易產生,在
☆防治方法:
1)時常觀察蘭株葉背,有為害情形立即消滅。
2)可用各種殺蟎劑噴灑,如總無蟎1000倍.速滅蟎1500倍等。
◎4.蝸牛.蛞蝓:蝸牛.蛞蝓都是雜食性軟體動物,蝸牛有殼,蛞蝓無殼,兩種很相像,喜歡吃食植物幼嫩組織,如嫩葉.新芽.根端.花蕾.花瓣等,造成不規則之傷痕或洞穴。常見蝸牛有數種,體形有大有小,天氣太乾燥或冬天太冷,就會呈休眠狀態,春暖後即恢復活動。蛞蝓常在天氣太乾燥時死亡,或縮小體軀藏在土中渡過難關,待潮濕時再出外覓食。牠們喜愛陰濕有遮蔽的環境,夜晚或陰雨潮濕的白天,才能看到牠們出沒,尤其夏季高溫多雨期活動最繁,生長最迅速。蝸牛和蛞蝓爬過的地方,通常留有光亮而透明的粘液痕跡,發現時應防治。
☆蝸牛.蛞蝓防治方法
1)清理栽培環境,除去堆積物如雜草.磚瓦礫.樹木枝葉等,減少蔭蔽物和潮濕,自然不會繁殖。
2)使用殺蝸劑加以誘殺。 3)用6%聚乙醛粒劑散佈在出沒的地方,爬過會死亡。
◎5.蟑螂.野鼠:蟑螂和野鼠常在夜間活動,咬食花苞.花瓣和新根,影響植株生育,破壞觀賞價值。
☆防治方法:
1)栽培環境保持潔淨,清除髒亂的堆積物,減少藏匿的機會。
2)用第滅靈2000倍或克蟑噴施蟑螂出沒的地點,蟑螂爬過會死亡,螞蟻也會死亡。但需注意勿直接噴到蘭株。
3)用捕鼠器和滅鼠毒餌,誘殺鼠輩。
◎6.螞蟻:螞蟻常在盆內作窩,為害根部,並且和蚜蟲.介殼蟲共生,傳佈病蟲害,也會搬移固體肥料,造成困擾。
☆防治方法:
1)量少時用手.腳揉死踏死。 2)寄居盆內,將盆浸入水中驅除或淹死。
3)用殺蟻劑,如第滅靈2000倍全面噴灑。
◎7.其他害蟲:蘭花的害蟲尚有蜜蜂.黃蜂.蟋蟀.毛蟲.夜盜蟲.青蟲.蝗蟲.金龜子.蛾類等都會為害蘭花,造成傷害,尤其養蘭場所靠近果園或菜圃較易發生。
☆防治方法:
1)密閉的蘭棚設紗網,可以防止害蟲侵入。
2)量少時用手捕殺,也可以用普通殺蟲劑消滅。
3)從外面帶回的蘭花,不論有無害蟲,都先將蘭盆浸入水中5~10分鐘,可以驅除害蟲。
4)藏匿在盆裡的害蟲,可以將蘭盆浸水5~10分鐘,將害蟲驅除或溺斃。
5)用萬靈2000倍.速滅松1000倍等噴施可以滅蟲。用地蜜.好年冬粒劑施入盆內,可長期防治害蟲。
◎蘭園三結義:有蚜蟲.介殼蟲的地方,常有螞蟻出沒,因蚜蟲.介殼蟲和螞蟻是共生動物。蚜蟲和介殼蟲分泌的蜜汁,螞蟻喜歡吸食,所以螞蟻常主動保護牠們,協助牠們遷移新居,因此撲滅蚜蟲.介殼蟲時,切記要連螞蟻一併撲殺。
@為什麼未老先衰
1)環境變異:已適應在甲地生長開花的蘭花,移到乙地栽培,突然改變生長環境,造成不適應現象。
2)搬運傷害:已有花苞.花蕾或花朵的蘭株,長途搬運,包裝不良,極易造成組織傷害,掉苞落蕾,提早謝花。
3)照顧太勤:新買來的蘭花,愛不釋手,天天灌水,猛給施肥,期望早日開花,結論是:愛之切,害之甚,弄巧成拙。
4)株身不壯:植株未成熟或不夠健壯,就沒有足夠的養分供給開花,導致未老先衰。
5)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太大,溫度乍冷乍熱,空氣濕度忽高忽低,甚至暴風暴雨摧殘,造成生理失調落苞落花。
6)花期不對:蘭花都有一定的開花季節,如果受某種因素影響,過度提早或延遲形成花苞,常導致半途而廢。
@注意生理病徵:生理病徵就是指不是由病菌引起的病害。如果栽培管理不良.澆水不當.溫度變化.藥害.肥傷等因素,導致蘭株生長不健全,在根.莖.葉.花等部位顯現病徵。如果發現了這些病徵,必須適時加以改善。
○1.葉片病徵
1)葉色變黃綠,其他各部位均正常。 ☆病因:日照太強。
2)葉色變黃,新芽生長慢又小,但無萎縮。 ☆病因:氮肥不足。
3)新葉正常外,其他莖葉變黃,假球莖萎縮有皺。
☆病因:澆水太多.換盆不當或根部受損。
4)葉片呈紫紅色,尤其以新葉較明顯。 ☆病因:低溫傷害或缺乏磷肥引起。
5)老葉黃化而脫落。 ☆病因:正常老化現象或換盆移植引起。
6)新葉尖端有燒焦狀,嚴重時向基部延伸枯死,盆面根部死亡,但不感染。
☆病因:施肥過量或用肥不對引起肥害,植料鹽分積存太多,應停止施肥,沖洗植料。
7)葉片灼焦成黑褐色斑塊,周圍有黃色圈。
☆病因:光照太強引起日燒病,通風不良較易發生。
8)葉片快速皺縮而變灰綠,假球莖也逐漸皺縮。
☆病因:澆水太多或排水不良,根部受害,應提高空氣濕度。
9)葉片緩慢皺縮,老葉也逐漸黃綠,嚴重時脫落,老的假球莖才皺縮。
☆病因:植料太密或通氣不良,缺乏氮肥或用盆太大。
○2.根部病徵
1)根群大量長在植料上面。 ☆病因:栽植方法不良。
2)根群長出盆外,新芽長出盆緣或長出盆外。 ☆病因:應該需要換盆或分株的時候了。
3)根向上生長而越出盆緣。 ☆病因:澆水太多,植料太密。
4)根群枯死,上層比下層多,莖葉皺縮萎凋。 ☆病因:施肥過量或水中鹽分多,產生毒害。
5)根葉變黑褐色,萎縮或腐爛。
☆病因:可溶性鹽類過多(如施肥不當)或植料有毒性物質。
6)新芽有健壯根外,其他根群全部死亡。
☆病因:澆水太多,排水不良,植料太舊或太密。
7)根群有小洞或被啃咬的痕跡。
☆病因:注意蝸牛.蛞蝓.野鼠的侵害。
◎3.假球莖病徵
1)假球莖逐漸皺縮,數週至數月後葉色變黃綠。
☆病因:澆水或空氣濕度不足,長期低溫或根部無法吸收水分。
2)假球莖灼焦狀或成斑塊狀。 ☆病因:日照太強引起日燒病,必須遮蔭。
3)莖.葉細長,徒長軟弱。 ☆病因:光照不足或氮肥太多,鉀肥不足。
◎4.花苞病徵
1)出現雙層花苞。 ☆病因:遺傳或不明之生理因素。
2)花苞變黃,再轉褐色。 ☆病因:溫差太大或乙烯污染。
3)花苞黏閉,不易展開。 ☆病因:空氣濕度太低。
◎5.花朵病徵
1)花朵舌瓣基部變紅。 ☆病因:受到低溫傷害。
2)花朵舌瓣變紅或異常紅,未成熟而提早凋謝。
☆病因:花朵被授粉或花粉塊已脫落。
3)花朵舌瓣外緣變色乾枯,部分花朵變畸形。 ☆病因:花朵受強光直射太久。
4)花朵未成熟即凋謝,子房部位變黃或粉紅。 ☆病因:乙烯污染。
5)花萼先凋謝變色,花瓣脈紋顯明而變薄。 ☆病因:乙烯污染。
6)花朵偶而變畸形。 ☆病因:花芽分化期受藥害.溫差太大或催芽荷爾蒙用量太多。
7)每次開花的花朵都同樣畸形。 ☆病因:可能是遺傳因素。畸形得美,則物以稀為貴。
◎6.花蕾病徵
1)花蕾生長停頓。
☆病因:夜間光照太強,光照時間不當。夜溫太高或植株未成熟.遺傳等因素。
2)花蕾變黃,再逐漸轉為淡橙紅色,最後脫落。
☆病因:乙烯污染,環境氣候變異,植株不夠健壯或花期不對。
3)花蕾蜜汁凝固,花萼先端黏閉,無法正常開花。
☆病因:溫度過低,萬代蘭及東亞蘭.國蘭類較易發生。
@蛇木板長雜草.青苔怎麼辦? 栽植蘭花的蛇木板,在長期培養之下,有時會長出雜草或青苔,影響蘭株生長。消除的方法:先用手或刀片刮除雜草和青苔,再用鐵刷子刷刷蛇木板的隙縫。用水沖洗乾淨,再使用花神20(Physan20) 300倍稀液噴灑,可防止藻類.苔類發生。幾個月後若再生長,另再次處理。
◎第14章 蘭花的繁殖方法
◎1.分株法:分株法就是用剪刀.切刀等工具,分割小株的方法.用分株法分割的小株,可以培養成大株,綻開跟母本同樣的花朵,如果分割的株身大,在短期內就能開花,春天是分株繁殖最理想的季節,尤其新芽伸長1~
◎2.分芽法-高芽繁殖法:有些蘭花會從莖節上長出帶根的新芽,我們稱為高芽,如石斛蘭.樹蘭.蝴蝶蘭等。當高芽有二條以上氣根,長度2~
1)莖節長出的高芽有氣根二條以上,長度有2~
2)剪下後,傷口用殺菌劑塗抹(如大生45),可預防病菌侵害。植盆用3寸塑膠盆,內置半量
3)植料可單用水苔,或用水苔20%混合蛇木屑80%。先泡水使其濕潤,再擠半乾備用。
4)將高芽放置盆中央,根部向四周展開,再慢慢填入植料,注意要淺植。
5)植好後用綁線固定株身,放置蔭涼處,葉面噴些水即可。新根未長出前,不可太潮濕。
◎3.石斛蘭莖節繁殖法-莖節扦插法:石斛蘭肥大的假球莖貯存大量養分,莖節能開花或長出新芽,可以剪下做繁殖。此法如春石斛.秋石斛都能適用。莖節的生長點大多數能長出新芽,但如果生長點已開過花或有損害,便不能長出新芽。
1)將石斛蘭肥碩飽滿的莖條剪下備用。老莖或纖瘦的莖條較不易長新芽,但仍可作扦插繁殖。
2)莖條用切刀切成數段,每段都要保留2~3個生長點,傷口塗抹殺菌劑(如大生45),以防病菌侵入。
3)盆中放入半量保麗龍當墊底物,再填入植料。植料可用水苔70%,細蛇木屑30%混合,泡水濕潤後,再擠半乾。
4)再將莖節一段一段直立淺插植料中(注意勿倒插)。插後放置蔭涼處培養,再施以正常管理。
◎莖條平插法
1)準備一個排水良好的塑膠篩或長型淺盆。
2)盆底放入保麗龍當墊底物,再填入植料2~
3)將莖條平放植料上,上面再覆蓋一層薄薄的植料,隱約可以看到莖條為準。注意生長點必須放在左右兩側,以促進發芽,平插完成後,放置蔭涼處。
◎天宮石斛板插法:天宮石斛蘭莖條具懸垂性,春季落葉開花後,可將莖條剪下,平插放蛇木板,繁殖極易成功。
1)準備一塊蛇木板,先浸水使其充分吸水後備用。
2)剪肥碩莖條約4~6條。再將莖節平放於蛇木板上,用打彎粗鐵線固定在蛇木板上即成。
3)完成後將蛇木板吊置於蔭涼處。
◎扦插後的管理要領:石斛蘭不論莖節扦插法.莖條平插法或板插法完成後,都必須按照下列方法管理。
1)扦插完成一週內,放置蔭涼.通風的地點,保持半乾燥狀態,不必澆水。
2)一週以後再移到光照較明亮的地點,日照約60~70%,不要日光直射。
3)約每5~7天少量澆水一次,甚至更久才澆水一次,保持半乾燥狀態才能促進新芽.新根長出。
4)未長出新根前,不要供給太多水分,更不可施肥。
5)待新芽.新根長成旺盛後,即可按照分芽法移植於花盆。天宮石斛板插法直接保留在蛇木板上,不必再移植,培養到開花即可。
◎4.催芽法: ☆過份強制催芽,違反自然法則,有損蘭株正常成長,需斟酌之。
催芽法就是催逼蘭株長出新芽的方法。大多數的複莖蘭類,不易長出新芽,我們就利用催芽術加以催逼長芽。唯此法違反自然法則,催芽後的母株,在短期內無法開花,有得亦有失,利弊得失自衡量之。
1)截莖法:複莖蘭類如嘉德麗雅蘭,通常都順著匍匐莖長出新芽,很少在老莖之間長出新芽,可用此法催芽,春季施行最佳。方法:選在2~3個假球莖之間,用刀切斷或切半斷,傷口塗抹殺菌劑(如大生45),經過一段時日,切截處附近的生長點,即能長出新芽,待新根生長旺盛,即可分株繁殖。
2)斷心法:單莖類如蝴蝶蘭.萬代蘭.狐狸尾蘭等,只有單莖向上成長,不易長出新芽,可用此法催芽。方法:將莖頂最高的心葉抽掉,傷口用殺菌劑塗抹(如大生45),使生長點受損,無法向上生長。經過一段時日,即能在近基部的莖節長出2~3支新芽。若株身健壯,切取新芽後,仍能繼續長芽。
3)分化法:春石斛莖條的生長點能開花或長芽,但有生長過花苞的生長點便不會再長芽,可用此法催芽。其他蘭類若有花苞與新芽形成在同一生長點的種類,也適用此法。方法:冬季春石斛莖條已漸成熟,當生長點開始突出時減少澆水,使它呈半乾燥狀態,生長點則分化為花苞。若將它移置蔭涼處,充分澆水,提高空氣濕度,則分化為新芽。
4)截頭法:單莖類如蝴蝶蘭.萬代蘭.狐狸尾蘭等,栽培多年便會逐漸老化,老葉脫落,僅存老根和莖基,適用此法,使其新生,長出新芽。春季施行最佳。方法:保留上部莖基和4~6條健壯的氣根,再截去下部老莖及老根,傷口用殺菌劑塗抹(如大生45),另植於新盆或蛇木板,使其復生長出新芽。
5)轉頭法:轉頭法適用複莖蘭類,且有圓形假球莖的蘭類,如東亞蘭及國蘭類最常用,春季施行為佳。方法:將蘭株取出,兩手抓牢假球莖,然後前後扭轉數次,使假球莖連接處半斷又不斷,傷口用殺菌劑塗抹(如大生45),再重新植入盆中。經培養一段時日,若每個莖頂都有完好的生長點,都能長出新芽。
6)藥物催芽法:催芽劑是植物催芽荷爾蒙,可以打破植物頂芽優勢之生長習性,催逼植物基部或休眠中的芽點,長出新芽或花芽。蝴蝶蘭開花後,能在花梗上催出新芽或再生花芽。嘉德麗雅蘭.石斛蘭.國蘭類等,能從基部催出新芽。使用催芽劑應在植物生長期中,施用時之氣溫在
○什麼時候催芽最恰當:強制催芽是違反自然法則的繁殖方法,不管是使用任何方法對蘭花株體都會造成損害,所以在催芽前,應該視蘭株是否健壯,再決定做催芽,有健壯的株體,才有足夠的養分快速長出新芽。若無健壯的株體,應先養成健壯株再催芽。另不管任何蘭屬,催芽的適當時機,應選擇在生長期之前,催芽後才容易長出新芽。
◎5.授粉交配法:蘭花雖然可以用各種方法繁殖小苗,但要獲得新品種,也只有靠授粉交配所得的種子來播種培養。用種子播種繁殖的小苗稱為實生苗。實生苗將來開花很難預測好壞,極少數比親本更好,大多數不如預期理想,如果能獲得理想優秀的新品種,即成物稀為貴,身價非凡。目前本省雖很盛行培養分生苗(mericlone組織培養),但有更多的人購買實生苗來培養,以期待開出美麗的花朵,因此授粉交配育種工作,仍有許多人樂此不疲。交配所得的種子,除了自行播種外,也有專業蘭園可代為播種,亦有人開班授課傳授播種方法。
○蘭花的交配過程雖然簡單,但是選種的學問卻是深奧,在交配之前要徹底瞭解父本.母本的來歷及遺傳特性,才能育出優秀的後代。如果對此沒有深入探討,不宜將隨便亂交配種流入蘭界.以免亂了蘭花品系優良的傳統。
○蘭花的花器構造大致相同,我們常見的種類,只有拖鞋蘭的蕊柱有些不同,其他如嘉德麗雅蘭.蝴蝶蘭.石斛蘭.萬代蘭.東亞蘭.國蘭類等均相同,只是大小.花形.花色差別而已。蘭花的蕊柱位於花朵的中央,這個蕊柱由雄蕊.雌蕊結合而成,也是被認定是蘭科植物的主要特徵。授粉交配工作,就是在這個蕊柱上施行。
◎蘭花交配方法
1)為方便採取花粉塊及進行交配工作,必要時可以將唇瓣剪除,若無礙操作就不必除掉。
2)蕊柱前端下部有一個半圓形的花藥,黃色的花粉塊就包在花藥裡面,將蕊柱稍為提高就可以看到。
3)用夾子夾出或用牙籤輕輕剝落花粉塊。剝下時要防止掉落,遺失花粉塊。
4)再把花粉塊沾塗到柱頭有黏液的凹處,便完成了授粉交配工作。隨即吊掛花牌,記載親本名稱和日期。
○交配成功:若交配成功,7~10天後柱頭逐漸肥大,子房部位綠色加深,花瓣萎凋。4~5個月後果實漸漸膨大。6個月後種子成熟,8~10個月會裂開,通常未裂開前,即可採下播種。
◎交配注意事項
1)交配前應慎重選擇父本和母本,如果來歷不明或品種的正確性有疑問,就不宜做交配,否則混亂了品種系統,影響遺傳判斷,在育種學術上也沒有價值。
2)如果蘭株不夠健壯,就不要強做交配,因交配成功後,養分消耗極甚,容易損傷株體。若可做交配,也不宜貪交,一般以2~3個為宜,最好只交配一個,養分集中,有助蒴果成長。
3)並非每一次交配都能順利成功。如交配技術欠佳,花粉不夠成熟,或是培養過程中照顧欠週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失敗,甚至結了蒴果,果內無種子。※另蘭花各屬間的複雜品系,蘭株的成熟度,交配的季節.時間等因素,都會影響交配的成敗。
4)某些品種當做母本交配結果後,會逐漸衰敗而死,或影響次年開花品質,若有此現象,該品種不宜做母本,僅能當父本。
5)蘭花均有固定的遺傳特性,交配時不管花朵大小如何,將來產生的後代都會遺傳父母本,不會由於交配時間花較小,將來花朵也會變小。
6)授粉交配時,一定要明確記錄父母本品名,掛上名牌。並記上交配時間,作為播種之參考。
◎6.無菌播種法:蘭花用種子播種,不但能大量繁殖育出新品種,而且也不易傳染病毒和其他病害,更能利用育種來改變花期。蘭花播種,最初都將種子直接播在母株盆中,靠蘭菌共生自然發芽,但此法發芽率極低。1922年美國康乃爾大學納得遜教授發明了調配人工培養基,在無菌狀態下播種,大量培育出健壯的實生苗,給世界蘭壇帶來震撼,從此蘭花在育種上進入一個新紀元。無菌播種共有四大步驟:1.準備器具。2.調製培養基。3.高壓殺菌鍋殺菌。4.種子消毒和播種。其中培養基就是相當於一般花卉播種的培養土,是用各種藥品蔗糖等材料調製而成。
○培養基的配方很多,其中以日本狩野邦雄教授所創的京都配方最簡便而有效,可視為基本配方,在適當的環境及正確操作下,效果尚理想。但目前有許多播種者都擁有自己的秘方,也就是將基本配方再增減其他藥品.材料調製而成,使種子發芽率更高,蘭苗發育更快。雖然無菌播種為科學性技術,非現場實習難以傳授,但家庭園藝叢書,有此圖文並茂的內容,特摘錄貢獻給同好,願大家都能共享。
◎無菌播種法
◎1準備器具
1)天秤:可秤量材料.藥品調製培養基。能秤0.1~100公克,精密度高為佳。
2)培養容器:無色透明的硬質玻璃類均可使用。一般較常用250/500cc三角瓶。其他如牛奶瓶.酒瓶等也可代用。
3)量筒:測計容量用,容量約10~1000cc。
4)調配藥品用容器:不鏽鋼鍋.彩色鍋.大型瓷碗或玻璃燒杯等均可使用,容量約1~2公升。
5)酸度測定紙或PH測定器:測定培養基之酸鹼度。
6)稀鹽酸.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溶液:調節培養基之酸鹼度。
7)橡皮塞或鋁箔紙:用來蓋瓶口。
8)高壓殺菌鍋:專業用大型高壓殺菌鍋,一次可容納100瓶。家庭用壓力鍋(密閉式快鍋)每次容納約10瓶左右。
9)酒精燈或本生燈:播種時可用來消毒器具及附在瓶口的細菌。
10)手術刀.鑷子:用來解剖果實.夾取果實或剝取種子。
11)小瓶管:消毒種子用,大小約1~
12)無菌箱或無菌操作台:播種時用。業餘者可用小型封閉式無菌箱。專業則直接在開放式無菌操作台或經消毒的密室內播種。
◎2調製培養基(嘉德麗雅蘭
1)香蕉100公克切碎,加入500cc蒸餾水,放入果汁機內打碎。
2)用雙層紗布過濾,再加入蒸餾水,使總量達1000cc。
3)用天秤量取Hyponex
4)用稀鹽酸或氫氧化鈉調整PH酸度5.1~5.3。
5)加熱到快沸點時,加入洋菜粉,均勻攪拌,使其完全溶解。
6)再用漏斗分別將培養基注入三角瓶中,厚度約1.5~
7)瓶口蓋上橡皮塞(瓶塞中央的孔隙已塞入棉花)。
8)放入高壓殺菌鍋,準備殺菌。
◎3壓力鍋殺菌
1)專業用高壓殺菌鍋,以壓力1.1~
2)家庭用壓力鍋(密閉式快鍋),水蒸氣噴出後,約20~30分鐘即可殺菌。
3)殺菌時間太短,無法殺菌完全。殺菌時間太長養分被破壞,洋菜也會變成不易凝固,必須適當。
4)使用高壓殺菌鍋要等壓力歸零後,才可打開鍋蓋,注意安全。
◎4種子消毒.播種方法
1)使用封閉式無菌箱為例。播種前30分鐘,用1%次氯酸納溶液(NaClO),噴灑箱內消毒空氣,並擦拭各種用具,徹底消毒。
2)蘭花果莢在未開裂前採收。嘉德麗雅蘭約在授粉後5~8個月成熟。蝴蝶蘭約2~4個月成熟。
3)果莢採收後,將上下兩端剪除。(可在無菌箱外操作)。
4)果實裝入小試管,用1%次氯酸納溶液(NaClO),浸漬10~20分鐘消毒。
5)小試管的外表用1%次氯酸納溶液消毒後,放入無菌箱內準備進行播種。
6)用鑷子小心夾出果莢,注意儘量勿碰觸瓶口,以防細菌感染。
7)用消毒過的手術刀,將果莢剖成兩半。裡面有黃白色的粉狀物就是蘭花種子。
8)用鑷子輕輕地將種子剝入三角瓶中。(三角瓶已裝入培養基,並已消毒)。
9)播種後稍加搖動,使種子散佈均勻。立即蓋上瓶蓋,取出無菌箱外,再用鋁箔紙封蓋瓶口,以防細菌侵入。
10)最後用簽字筆寫上播種日期.交配親本等代號記錄。再放入人工培養室裡面加以培養。
◎培養基配方(京都配方)
1.基本配方如下,育種家常按個人需要再增減其他藥品.材料調配,視為商業秘方。
2.各種培養基均應調整酸鹼度為PH5.2~5.4。
3.洋菜如用粉狀純品,需減量為
4. Hyponex(
○1)蝴蝶蘭及石斛蘭專用:10~20%新鮮蘋果汁
○2)嘉德麗雅蘭專用:Hyponex(
○3)石斛蘭及萬代蘭專用:10~20%新鮮蘋果汁
○4)拖鞋蘭專用:Hyponex(
○5)喜姆比蘭專用:Hyponex(
◎播種後的管理
1)播好的培養瓶放入人工培養室培養,保持溫度約20~
2)種子發芽後,再移置明亮處(忌日光直射),光照不足會徒長,發育不良呈黃色。
3)若是冬天應加溫,使用燈光輔助,控制適當的生長溫度。
4)播種後約經三個月,需要再移植於另外的培養瓶內,使生長空間加大,促進生育。這種移瓶過程稱為中間移植。
5)中間移植的苗株要控制株數,250cc三角瓶約20~30苗,500cc三角瓶約30~40苗,生長最良好。
6)瓶苗再經四個月的培養,即可移出瓶外栽培。移出瓶外前,先將瓶苗放在室外光照約60%之蔭棚下,適應1~2週後再移出為佳。
◎消毒液-次氯酸鈉(NaClO) 大多數沒學過化學的人,一看到化學名辭就頭痛,像在蘭花無菌播種及組織培養中,經常會用到次氯酸鈉溶液作消毒,但次氯酸鈉到底是何物? 告訴你輕易取得的方法,全省各地超級市場或雜貨店,都很容易買到一種用來漂白衣服的漂白劑,稱為新奇漂白水,就是次氯酸鈉。將新奇漂白水用無菌水稀釋為20%溶液就相當於1%次氯酸鈉。家用漂白水的有效成份為次氯酸鈉 (sodium hypochlorite / NaOCl),是一種很強的氧化劑 (oxidizing agent),可分解出新生氧 (nascent oxygen / [O]) 來殺死細菌。化學方程式 (chemical equation) 如下: NaOCl→NaCl + [O]
◎7.組織培養法-
◎驚人的分生術:生長點組織培養又稱分裂性無性繁殖。其過程就是切取蘭花的生長點,放在培養基上,經一個多月,細胞組織即會分裂成數個芽球體,經過分割,就會從傷口處長出更多的芽球體。若加以連續分割,培養後再重覆分割,每個月增加四倍來計算,一年之內就可產生400萬個芽球體,每一個芽球體經過培養,都會發育成一株蘭花。如果這個生長點是來自一株名花,一年之內就能分生複製400萬株名花,數量及速度極為驚人,為其他繁殖法所不及。這種生物工程技術,目前應用在東亞蘭.嘉德麗雅蘭.蝴蝶蘭.拖鞋蘭.石斛蘭.萬代蘭等,都已獲得成功。唯有國蘭中的藝蘭(俗稱金線蘭),葉片斑紋是由某些細胞質變異而來,用組織培養無法保存特徵,複製葉片斑紋。
◎切取生長點要精練-培養條件應配合:生長點組織培養共有六大步驟:1.準備器具。2.調製培養基。3.高壓殺菌鍋殺菌。4.切取生長點。5.培養芽球。6.分割芽球。其過程與無菌播種很近似,雖然各種蘭花培養基的配方不相同,但調製和殺菌的重點都相同。唯切取生長點之技術,必須要有多次經驗才能得心應手,大竟全功,但如果親本帶有毒素病,切取組織塊越大,帶病的比例就越高。通常切取的大小約在
○以嘉德麗雅蘭為例,在組織培養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褐變死亡率甚高,因此如何減少褐變物質產生是培養的重要關鍵。嘉德麗雅蘭的培養基有數種配方可用,初期用液體再移植於固體培養基內,PH值以保持5~5.5為佳。培養溫度在25~
◎MS培養基調配法:下列五種溶液均貯藏於冰箱中,使用時再加以調配。各種化學藥品,可到化工原料行購買。添加物另有Hyponex
○-溶液1:
NH4NO3硝酸銨
KH2PO4磷酸二氫鉀
MnSO4.4H2O硫酸錳-2230mg
ZnSO4.4H2O硫酸鋅-860mg Kl碘化鉀-83mg
Na2.MoO4.2H2O鉬酸鈉-25mg
CuSO4.5H2O硫酸銅-2.5mg CoCl2.6H2O氯化鈷-2.5mg
以1.5公升的蒸餾水,遞次使上述各項化合物溶解後,再添加至2公升。(50倍溶液)
○-溶液2: CaCl2.2H2O氯化鈣 -
溶解於蒸餾水內,使其成為1公升。(100倍溶液)
○-溶液3: MgSO4.7H2O硫酸鎂 -
溶解於蒸餾水內,使其成為1公升。(100倍溶液)
○-溶液4: FeSO4.7H2O硫酸亞鐵
溶解於蒸餾水內,使其成為1公升。(100倍溶液)
○-溶液5: Thiamine維他命B1
Nicotinic Acid菸酸 -100mg
Pyridoxine維他命B6-100mg
Myo-lnositol肌醇 -20mg Glycine甘氨酸-400mg
溶解於蒸餾水內,使其成為1公升。(200倍溶液)
◎調配方法
1)蒸餾水(500ml)+溶液1(20ml) )+溶液2(10ml) )+溶液3(10ml) )+溶液4(10ml) )+溶液5(5ml)+蔗糖(
2)添加已溶解過的NAA(植物荷爾蒙)10ml,BA(胞質分裂素)1ml。(分別用濃度為100PPM之溶液;即各取20mg,NAA先溶在少量酒精,BA溶在少量微鹼性水分,加水至20ml而成。)
3)以磁質攪拌器或玻璃棒攪拌,使其混合。
4)利用1規度(N)的鹽酸(HCl).KOH及NaOH,調整PH至5.7~5.8之間(可用PH儀表或試紙測試)。
5)添加洋菜7~
6)再用漏斗將培養基分別注入三角瓶。
7)瓶口蓋上橡皮塞。(瓶塞中央的孔隙已塞入棉花)
8)用高壓殺菌鍋以壓力1.1~
◎7.組織培養法-生長點不帶毒素病:蘭花採用組織培養法大量繁殖幼苗,最擔心的是染上毒素病,因蘭株一旦感染便無法醫治。但植物的頂芽和根端都有生長點,其生長的速度比毒素病感染的速度為快,它是植物唯一不帶毒素病的地方,所以最適合用它做組織培養。
○用根端的生長點做組織培養,較不易產生芽球,因此大多採取頂芽或新芽的生長點做培養,只要切取的大小適宜(越小越好),可以安全保證不帶毒素病。這裡述說的是使用開放式的無菌操作台,進行操作以前,室內已澈底完成了殺菌消毒工作。
◎組織培養法
1)嘉德麗雅蘭新芽長約5~
2)用消毒過的剪刀將新芽剪下,再用肥皂水清洗乾淨。
3)用消毒過的手術刀切除外層包被的芽鞘,必須小心操作。
4)切除芽鞘數片後,再將新芽之上半段也一併切除。
5)新芽用1%展著劑混合0.5%次氯酸鈉溶液(NaClO),消毒10分鐘。
6)消毒時瓶口要蓋上橡皮塞,再用鋁箔紙封口。用手連續用力振動7~10分鐘。
7)消毒後取出新芽,再用手術刀切除更幼嫩的芽鞘。
8)芽鞘切除數片後即成芽筍狀,甚為幼嫩,切除技術要精練。
9)再將芽筍放入0.25%次氯酸鈉消毒水中,消毒10分鐘。
10)各種刀具.器具用酒精燈火焰消毒,準備切取生長點。
11)消毒後,將芽筍取出。注意看! 最頂端的部位就是生長點。
12)用手術刀將生長點切下。其體積極小,約
13)生長點用無菌水漂洗後,立即放入液體培養基中。
14)瓶口用橡皮塞蓋緊,再用鋁箔紙封蓋瓶口,防止細菌侵入。
15)再將瓶管放在旋轉培養機上,不斷旋轉,以增加溶氧量,並防止生長點組織產生極化現象,促進細胞分裂。
16)15~30天後,生長點細胞組織逐漸膨大分裂,此時可以進行分割。將分割的組織再分別培養,膨大後再分割,若不斷重覆培養又分割,分割又培養,無限的數量即一直產生,這就是生長點組織培養大量繁殖的功能。
17)若將分割後的分生組織,放入三角瓶培養基上,即能固定分化長成幼苗。此時亦可再進行分割。
18)60~80天後幼苗逐漸長大,這些幼苗由相同的細胞長成,具有和母株完全相同的遺傳特性。
19)三角瓶中的幼苗,集中在人工培養室中進行培養。
20)當瓶苗已佔滿了空間,就需要進行中間移植。就是將瓶苗移植於另外的培養瓶內,使生長空間加大,促進生育。
◎組織培養法大量生產過程圖解
1.切取生長點。 2.放入培養基培養細胞組織。
3.利用培養機振動促使細胞分裂。 4.分裂後分割增殖。 5.分割後再利用液體或固體培養基培養。 6.再進行分割增殖。
7.移植於固體培養基。 8.增殖。 9.進行分割。 10.中間移植。 11.發根後栽種。
◎照射瓶苗的日光燈距離多少?
在室內培養瓶苗,要希適當的光照,成長才能健壯。若使用40W白色日光燈2支,擺設的高度以30~
◎第15章 各種蘭屬栽培要訣
◎1.嘉德麗雅蘭:嘉德麗雅蘭姿美色艷,世界咸認為蘭花之王,它是洋蘭的代表,也是本省栽培最普遍的蘭花,初學養蘭者,大多以它為起步台階,行家論蘭也引它為焦點。以台灣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它的生長,不必特殊設備。莖葉肥厚,耐旱性極強,最適合初學養蘭的人試養。目前雜交品種極多,通常每年開花一次,單葉種花期冬至春季,雙葉種在夏至秋季,但目前已有一年開花兩次或花期不固定的雜交品種。
○特性:莖葉肥厚,氣生根旺盛,甚耐乾旱,一個月不澆水也不會枯死。尤其成株近開花期,減少澆水,可促使花芽分化。
◎嘉德麗雅蘭培養重點
○場所:不一定要有蘭棚.溫室,在屋頂.陽台或屋簷.大樹下均可栽培,日照強烈加以遮光即可。空氣力求新鮮流通,不可悶熱。溫室要有通風設備,高處排風,低處抽入微風,使空氣流動,可降低溫度。
○日照:可用竹片.木條或遮光網調節光照。安裝竹片或木條以南北方向為佳,遮光網以遮光率50~60%最理想。
○溫度:白天以25~
○濕度:近開花期應減少澆水,新芽成長期或花苞形成後多澆水。夜間避免澆水,尤其寒流來襲必須完全停止澆水。除了澆水外,平時應調節空氣中的濕度約60~65%。
○植具:塑膠盆.素燒盆或蛇木盆均可培養。幼苗.小苗可使用塑膠篩栽植,也有人使用保麗龍便當盒打洞代用。
○植料:植料要粗,排水.通氣力求良好。本省常用.中粗蛇木屑栽培中.大苗,中蛇木屑混合水苔栽植小苗,單用水苔栽植瓶苗。墊底物可用碎石或保麗龍塊。成株可用蛇木屑3號6份混合珍珠石1份使用。蛇木屑使用前先浸水兩天,換水洗淨.晾乾.可釋出鹼性.雜質,種植時稍壓緊,較不易腐敗。水苔使用前泡水半天,使其充分吸水,適度壓緊也較不易腐敗。植料腐敗時要更換新盆.新料(約一年一次),否則根部易腐爛,生育不良。
○植法:墊底物要多,約植料的半量到1/3,盆底排水需良好。注意不可深植,假球莖的基部勿深埋在植料裡。
○肥料:用少量緩效性置肥施於植料中。平時用1500~2000倍水溶性速效肥料,每10~15天噴灑一次。小苗氮肥多些,中苗提高鉀肥,成株應增加磷肥,能促進開花。施肥切忌濃度過高,以防肥害。
○繁殖:繁殖可用播種法.生長點組織培養法.分株法。播種可大量育苗,而且可改良品種。生長點組織培養可複製優良品種。一般家庭可用分株法,春.秋兩季最佳。
◎2.蝴蝶蘭:蝴蝶蘭莊麗優雅的花姿,被譽為蘭花之后,不但國人喜歡它,外國人更把台灣視為蝴蝶蘭王國,國內的品種品質已超越國際水準,無論是業餘欣賞或是切花營利,都深具發展潛力。蝴蝶蘭成長快,花色豐富,花朵多是一大特色,尤其成株以後,每年季節一到都能自然開花,但花期大多集中在春季。蝴蝶蘭栽植方法雖然簡單,但葉大質嫩,抗病力差,是一大致命傷,如果疏忽引起病害,常會傳染一大片,甚至一發不可收拾,所以栽培地點要有遮雨.遮光設備,通風良好.空氣濕度高等條件,並且定期做殺菌防病工作。尤其是小苗的照顧,更要注意溫度與光照的配合,才能成長健壯。
◎蝴蝶蘭培養重點
○特性:蝴蝶蘭原生於熱帶亞洲,葉大質嫩,氣根生長旺盛,耐旱也耐陰。性喜高溫多濕.尤其空氣濕度高,有微風的環境最有利成長。
○場所:最好能在蘭棚內培養,要有遮光和遮雨設備。通風力求良好,可減少病害發生。地面置碎石或在上面儲淺水,經常保持潮濕狀態,可提高空氣濕度。
○日照:蝴蝶蘭需要的光照比一般蘭類要暗些,不可強光直射,蘭棚可用竹片.木條或遮光網調節光照,夏季遮光70~80%,春.秋季遮光50~60%,冬季遮光40~50%。
○溫度:蝴蝶蘭生育適溫約20~
○濕度:蝴蝶蘭較喜歡通風又濕度高的空氣,適當濕度約70%,陽台栽培要配合。澆水最好在白天上午,夜晚以前水分能夠完全乾燥,葉片.葉柄不要滯水隔夜,否則容易引起病害,冬季也容易寒害凍傷,甚至落葉,此乃為栽培蝴蝶蘭之重點,必須特別注意。使用蛇木板.蛇木柱或木塊栽植,上面不會積水,應常澆水補充濕度。
○植具:塑膠盆.素燒盆.瓷盆.蛇木盆.蛇木板.蛇木柱.木塊.大樹幹均能栽植。幼苗.小苗可使用塑膠篩栽植。
○植料:中.小苗可全用水苔(水草),或全用較細的蛇木屑栽植。成株時可用保麗龍.蛇木屑.水苔.珍珠石.蛭石.泥炭土.保綠人造土.木炭.碎瓦片等材料加以混合調配。如用細蛇木屑40%.保綠人造土10%.泥炭土20%.珍珠石或蛭石10%,混合後栽植,效果不錯。 若植料已舊,表面長青苔或腐爛,就要換盆換新料。若使用蛇木板.蛇木柱.木塊栽植,長久以後也會腐朽,應該更換新板新料,選擇蛇木板或蛇木塊,不宜太堅硬,稍疏鬆者較有利成長。
○植法:盆底的墊底物要多,約植料的半量或半量以上,排水力求通暢。由於花期大多集中在春季,若必須換盆換料,最好在花謝後立刻進行,否則就要越過酷熱的夏季,等到初秋稍轉涼時再換盆。
○肥料:可用少量緩效性置肥施於盆內植料中。若用蛇木板栽植,就用紗網包紮吊掛在根的上部附近。平時用1500~2000倍水溶性速效肥料,每10~15天噴灑一次。幼株未開花前氮肥比例要多些。接近成株時要提高磷,鉀肥,尤其已開過花的成株,每年花謝後要補給三要素均衡的肥料,秋季再提高磷.鉀肥。
○繁殖:繁殖可用無菌播種法.生長點組織培養法.分株法(有些品種能在花梗上萌芽發根,可剪下栽植)。另長大的植株,會長出許多氣根,可剪取帶有2~3條氣根的上部另植盆中,餘下之莖基經過一段時間,能再長出新芽而成新株,新株若再長出2~3條氣根,春季再分株種植。
◎3.石斛蘭:石斛蘭生性甚為強健,繁殖力又強,本省的風土氣候非常適合它的成長,所以栽培很普遍。石斛蘭按開花季節分為春石斛及秋石斛兩大類,春石斛屬落葉性,花期春季,開花在莖節兩側,花朵多且密集,成株不乏有上百朵者。另一種秋石斛,秋季開花,花梗從莖頂抽出,細長的花梗著花20~30朵,生態酷似蝴蝶蘭,因此有人稱為蝴蝶蘭型的石斛蘭,甚為美觀。石斛蘭花色極豐富,切花用於插花材料或飾花已逐漸盛行。易栽易植又容易開花是最大的特色,本省各地均適合栽培,尤其台灣南部接近熱帶,更適合它的生長。
◎石斛蘭培養重點
○特性:石斛蘭是著生蘭,原生於熱帶亞洲.澳洲。氣根生長旺盛,性耐旱喜乾燥。生長大致分為4個階段,春至夏季為生長期,秋季成熟期,冬季休眠期,春石斛春季是開花期,秋石斛秋.冬季是開花期。
○場所:石斛蘭應在室外光照充足的地點栽培,若有蘭棚設備生長情況更理想,開花更美。盆栽後用吊掛式或在大樹上附植,生育均良好。
○日照:需要的光照比一般蘭類要強些,蘭棚可用竹片.木條或遮光網遮光,通常只遮光30~40%,甚至可以按季節日照的強弱,再調節接受適當的光照。如秋石斛夏.秋遮光50%,冬春遮光30%為佳。
○溫度小苗耐寒力差,冬季
○濕度:春.夏季8月以前是生長期,應充分澆水,使假球莖快速生長。9月以後進入秋季,漸次減少澆水,使假球莖成熟,能促進開花。氣溫低於
○植具:素燒盆.塑膠盆.蛇木盆.蛇木板.蛇木柱.木塊.大樹幹均能栽植。幼苗.小苗可用塑膠篩栽植。
○植料:小苗可單用細蛇木屑混合水苔栽培。成株用通氣良好的植料,如蛇木屑.水苔.木炭屑.龍眼樹皮.碎瓦片.保麗龍.發泡煉石.真珠石等,以蛇木屑為主,加以混合其他材料調製。
○植法:盆底墊底物可用保麗龍或碎瓦片,約植料的半量或半量以上。植料不可壓得太緊,盆底排水要通暢。春石斛換盆宜在春季花謝後進行。秋石斛如果在秋季開花,花謝後立即換盆或在春季換盆。換盆不可弄斷根部,否則遇低溫葉片會黃化掉落。
○肥料:春.夏季生長期要多施肥,用少量緩效性置肥施入盆內植料中,也可用腐熟豆餅水稀液,每月澆灌一次。平時用1500~2000倍水溶性速效肥料,每10~15天噴灑一次。秋季8月以後減少氮肥。到了假球莖成熟期或冬季休眠期,完全停止施肥。
○繁殖:可用無菌播種法.生長點組織培養法.分株法.分芽法,莖節扦插法等繁殖幼苗,春季為分株.分芽.扦插適期。
☆如何使石斛蘭在爸爸節開花:每年的88父親節,父親之花-秋石斛,是大家喜愛的熱門之花,但是台灣的秋石斛卻要在9~11月才盛開,過去均由泰國進口。若欲使秋石斛在爸爸節前後開花,則必須在11月中下旬加溫,保持
◎4.萬代蘭與千代蘭:萬代蘭與千代蘭生性都很粗放,不必特殊管理即能生長,唯從幼苗到開花株,必須培養5~6年。花期約春至秋季。萬代蘭在台灣中.南部栽培,由於接近熱帶地區,栽培成株後很容易開花。北部陽光較少,氣溫變化劇烈,常導致不易開花或不能開花,必須要在溫室中培養。千代蘭是萬代蘭和百代蘭的雜交種,植株.花形都比萬代蘭嬌小,生性較耐乾寒,台灣北部若有防寒設備或溫室,尚能順利開花。
4.萬代蘭與千代蘭培養重點
○特性: 萬代蘭與千代蘭原生在高溫的熱帶亞洲,是典型的氣生蘭類。根部肥大粗壯,暴露在空氣中。葉片肥厚直立,質地堅硬成革質,耐旱性特強。喜愛高溫.強光和空氣濕度高的環境。
○場所:不需蘭棚設備即可培養,通常在室外光照充足之地均能生長,但有蘭棚設備植株生長較美觀。通風需良好,栽培地要盡量提高空氣濕度,可減少病.蟲害。
○日照:需要的光照和石斛蘭一樣,比其他蘭類要強些,除了夏季外,其他春.秋.冬三季均可直接日照,生育甚佳。通常小苗遮光約30~40%,中苗以後遮光20~30%,用竹片.木條.遮光網都理想。
○溫度:喜愛高溫,生育適溫約18~
○濕度:萬代蘭與千代蘭大多用木框栽培,不易保水,必須依賴空氣供給濕度,因此除了澆水外,空氣濕度要盡力提高,尤其春至夏季生長期,需水較多。秋.冬到翌年早春逐漸減少水分,以促進著蕾和開花。
○植具:素燒盆.塑膠盆.蛇木盆.木框均可栽植。通常小苗栽植於盆器類,中苗以後改植於木框中。
○植料:植料要粗鬆,如水苔.粗蛇木屑.蛇木塊.椰子殼.木炭.碎瓦片.保麗龍等都可栽植。小苗可單用蛇木屑.木炭或椰子殼培養,生育甚佳。中苗或成株再將各種植料混合使用,尤其木炭比例多無妨。
○植法:盆底墊底物可用保麗龍,量要多,不可壓緊,力求通氣良好,使根部充分暴露於空氣中。用木框栽培,植株要加以固定,再用吊掛式培養。換盆在春季或花謝後為佳。
○肥料:用盆器栽植可用少量緩效性置肥施入盆中,若用木框栽植,置肥用紗網包紮,吊掛在根部附近。平時用1500~2000倍水溶性速效肥料,每15~20天噴灑一次。春.夏季宜施用三要素比例相同的肥料,秋.冬比例增加磷.鉀肥,能促進開花。
○繁殖:可用無菌播種法.生長點組織培養法.扦插法.分蘗法。扦插就是在春.秋兩季或花謝後,母株能在基部長出多數氣根,將帶有三支以上氣根的莖上部剪下,另植花盆即成新株,餘下之基部經過一段時日,又會長出新芽。分蘗法就是老株有時會自然長出新芽,或去除莖頂之生長點後,會長出新芽,待新根長出後切下另植盆中。
◎5.文心蘭:文心蘭原種多達750種以上,原種雖然原生在熱帶美洲,但分布地區有熱帶.暖帶.高山的溫帶和寒帶,各地區品種的生長習性差異極大,必須注意選擇適合本省風土氣候的種類來栽培,才容易成功。一般而言,厚葉型的文心蘭較喜歡暖熱,本省較適合栽培;薄葉型較喜愛冷涼,本省平地較難適應,應在中海拔冷涼地區栽培。文心蘭花期不定,只要植株成熟即能開花,但本省花期常見於冬初或春末。
◎5.文心蘭培養重點
○特性:厚葉型的文心蘭本省較常見栽培,其生長習性近似嘉德麗雅蘭或蝴蝶蘭。薄葉型的文心蘭,性喜溫涼,生長習性近似齒舌蘭.蜘蛛蘭.菫花蘭等,不耐高溫,偶有通風不佳而悶熱,就容易患病,導致葉片黃化萎縮。
○場所:厚葉型的文心蘭生性較強健,通常栽培嘉德麗雅蘭.蝴蝶蘭或石斛蘭的場所均能培養。薄葉型的文心蘭除了要有蘭棚外,最好有溫室,寒流來襲才不致寒害。
○日照:文心蘭之適應光照和嘉德麗雅蘭很相近,蘭棚可用竹片.木條.遮光網等調節光照,遮光率約40~50%,冬季最好能提高光照,強些有助於開花。
○溫度:厚葉型的文心蘭喜歡暖熱的環境,生育適溫約18~
○濕度:除植料乾了再澆水外,空氣的濕度也很重要,若在屋頂.陽台培養,必須注意設法提高空氣中的濕度。冬季水分逐漸減少,有利開花。
○植具:素燒盆.塑膠盆.瓷盆.蛇木盆均能栽植。其中有氣根生長旺盛的品種,如Onc.lanceanum也可以採用蛇木板.蛇木柱.木塊等栽植。
○植料:植料可單用細蛇木屑,或細蛇木屑混合水苔栽植。其他如保麗龍.真珠石.蛭石.泥炭土.保綠人造土.木炭.碎瓦片等材料,均可混入細蛇木屑中調配。用料近似蝴蝶蘭,如用細蛇木屑40%.保綠人造土10%.泥炭土10%.木炭屑20%.真珠石或蛭石20%混合後栽植,生育不差。
○植法:盆底墊底物可用保麗龍或碎瓦片,約植料1/3,排水力求通暢。已開花株換盆最好花謝後立刻進行,未開花株可選擇在生長期之前期進行換盆,如秋或早春適合換盆。
○肥料:可用少量緩效性置肥施入盆內植料中,平時用1500~2000倍水溶性速效肥料,每10~15天噴灑一次。生長期宜使用三要素均衡的肥料,生長期之後期應逐漸增加磷.鉀肥,以促進花芽分化和開花。
○繁殖:文心蘭之繁殖可用無菌播種法.組織培養法.分株法。大多數的複莖蘭類,成株後都會長出更多的莖葉,可以切取另植成新株,方法與嘉德麗雅蘭相同,春.秋兩季為分株適期。
◎6.拖鞋蘭:奇巧可愛的拖鞋蘭,為近年來蘭界品論的焦點,因本省曾經引進幾個造成旋風式熱潮的品種,震撼一時。拖鞋蘭花型奇異,花期特別持久是一大特色,但在台灣栽培並不普遍,過去有許多蘭友遭受挫敗,蘭界推廣也不積極,其實只要選種正確,在平地也可以培養正常開花。拖鞋蘭原生在熱帶亞洲,依生長形態概分兩大類,一類葉片全綠,花形大,花色鮮艷,原生於高山冷涼地區,本省平地不易栽培。另一類斑葉種,葉片有美麗的斑紋,性喜溫暖,花期約在夏.秋季間,平地可以栽培。台灣也有野生的拖鞋蘭,如台灣喜普鞋蘭Cypripedium japonicum 奇來喜普鞋蘭Cypripedium macranthum,前者原生在海拔2000~
◎6.拖鞋蘭培養重點
○特性:拖鞋蘭不喜愛空氣濕度太高,植料要經常保持濕潤。葉片全綠品種,性喜冷涼低溫,夏季休眠期,台灣平地不易栽培。葉片有斑紋的品種,性喜溫暖陰濕,不喜愛強光,生長習性近似蝴蝶蘭,台灣平地可栽培,但以北部為佳,中南部較差。另有少數喜愛高溫乾燥的品種,台灣平地也適合栽培。選購蘭株時要留意選擇適當的品種。
○場所:不必有溫室,但必須要有遮光的蘭棚,通風要良好。栽培地四周有樹蔭,空氣濕度不太高,最有利成長。切忌高溫乾燥又強光直射。
○日照:拖鞋蘭需要的光照近似蝴蝶蘭,夏季遮光60~70%,春.秋季遮光50~60%,冬季遮光40~50%。遮光材料可用竹片.木條或遮光網。不可直接曝曬烈日陽光。
○溫度:綠葉品種生育適溫約12~
○濕度:大多數的蘭類都喜歡空氣濕度高,唯拖鞋蘭較特殊,空氣濕度只要40~60%即夠。反而盆內的植料要經常保持微濕潤狀態,植料乾了就要補給水分,這是和栽培其他蘭類所不同之處,必須注意。冬季氣溫在
○植具:素燒盆.塑膠盆.蛇木盆.瓷盆均能栽植。有些品種株形很小,可以使用小型塑膠軟盆培養。
○植料:拖鞋蘭是地生蘭類,但根部佈滿毛狀鬚,構造和其他地生蘭有些不同,植料要使用有機質之混合物,如水苔.細蛇木屑.木屑.腐葉.腐植土.泥炭土等。以細蛇木屑60%.泥炭土20%.腐植土10%.碎石或磚塊10%混合調製,生育甚良好。
○植法:盆底可用碎石或磚塊當墊底物,量約1/5,如此有利於通氣和排水。種植後要稍壓緊,使根部和植料充分密合。秋季氣溫轉涼或花謝後為換盆適期。
○肥料:肥料可用少量緩效性置肥施入盆內植料中,也可用腐熟豆餅水.油粕.骨粉等,每月少量施用一次。平時用1500~2000倍水溶性速效肥料,每20~30天噴灑一次。未開花株喜好三要素均衡的肥料,近開花株要多補充磷.鉀肥,能促進開花。
○繁殖:拖鞋蘭繁殖可用播種法.生長點組織培養法.分株法。分株法是最簡易的繁殖方法,成株能在基部根際長出幼株,若發生新根有3條以上即可切取另植,花謝後或春.秋季都可繁殖。
◎7.東亞蘭:東亞蘭俗稱虎頭蘭,近幾年來國內進口不少盆花,給春節花市增添許多熱鬧。它不但株大花大,姿顏雍容華貴,尤其花期持久性特長,堪為蘭中逸品,切花是高級花材.深獲人們喜愛。東亞蘭是複莖蘭類的地生蘭,有大花品系和中型.迷你品系,最近已逐漸盛行栽培中.迷你型品系。它原產在東南亞.中國大陸.印度.日本.澳洲等地,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又晝夜溫差大的環境,因此栽培條件要盡量配合。台灣全省各地都適合東亞蘭的生長,唯開花率就因地域而異;晝夜溫差大的地區,開花率約80~90%,晝夜溫差小的地方,開花率只有40~50%,所以,台灣台中以北開花率較高,彰化以南較差,若能在花芽形成後,移到高冷地培養,開花率就能提高。
◎7.東亞蘭培養重點
○特性:喜愛白天溫度高,夜晚溫度低的環境。花芽需要在高溫期形成,但花芽發育成花蕾到開花,卻需要在
○場所:雖然對光照的適應性很強,但最好能在蘭棚內培養,植株莖葉才能健壯美觀。通風務必良好,可減少病蟲害發生。
○日照:光照充足葉色呈黃綠而寬厚,光照不足葉色轉濃綠,修長軟弱。蘭棚可用竹片.木條.遮光網遮光,遮光率約30~40%。若直接曬陽光,要注意勿使蘭葉曬傷。
○溫度:性喜晝夜溫差大,生育適溫白天約25~
○濕度:東亞蘭是地生蘭,不但喜愛空氣濕度高,而且也喜歡植料經常保持微濕狀態,這種習性和氣生蘭類不同,需要留意。空氣適當濕度約70~80%。澆水時要使餘水從盆底排水洞流出,才表示盆內已吸水。
○植具:素燒盆.塑膠盆.蛇木盆.瓷盆.高腰盆都適合栽植,由於蘭株體型大,盆器也要配合,通常植株與盆緣的間隔有
○植料:地生蘭都是喜歡富含有機質的植料,如水苔.細蛇木屑.腐葉土.泥炭土.木屑.發泡煉石.碎石.磚粒.粗河砂等均可混合使用。原則上通氣.排水要良好,才不會造成根部腐爛。
○植法:東亞蘭植株生長旺盛,如果假球莖已接近擁擠整個盆面,就要換盆,以免根部糾結,減弱生長力。若假球莖已連結8個以上,就可以分株。春季新芽開始生長之前是換盆.分株最佳時期。
○肥料:春.夏季是生長期,需要足夠的肥分,使蘭株假球莖充實肥大,才能促使花芽分化。尤其中.迷你型品種,萌芽力特強,若葉芽不斷生長,會分散養分,導致秋季之前無法形成花芽,就必須進行摘芽,使一個假球莖著生一個葉芽。肥料可用少量緩效性置肥施於植料中,或用腐熟豆餅水.油粕等每月施用一次。平時用1500~2000倍水溶性速效肥料,每10~15天噴灑一次。夏季以後增加磷.鉀肥比例,能促進開花。
○繁殖:繁殖可用播種法.生長點組織培養法.分株法。分株是家庭園藝業餘培養最常用的方法,春季最佳。生長點組織培養法可以大量繁殖幼苗。
◎8.國蘭類:國蘭是國人玩賞蘭花主流之一,一般家庭大多培養普通品種,如報歲蘭.四季蘭.素心蘭等,價錢大眾化,觀花賞葉雅俗共賞,不失怡情悅性養蘭即養心之道。另有一種行家養蘭,皆以收集珍品為主,如紅花報歲.白花報歲.矮種報歲.大陸春蘭.春蘭奇形花.大屯麒麟.金獅王.金玉滿堂.龍鳳冠.天女.天祥.新世寶等奇花異色之品,交易熱絡,價格有一芽數萬.數十萬.上百萬者(如達摩藝蘭每芽交易高達280萬)。養蘭場所門禁森嚴,防盜設備之精密令人嘆為觀止。國蘭分為賞花品香的花蘭及賞葉斑紋的藝蘭。花蘭之培養重點,在於如何使蘭株按時盛開,花色.花朵.株勢美觀。藝蘭培養重點在於如何使線藝分明,株勢.葉色之光澤亮麗。
◎8.國蘭類培養重點
○特性:花蘭類以賞花為目的,培養應注重養分的供給。藝蘭類注重葉藝的變化,培養不可供給太多的養分,而且接受的光照比花蘭類強,濕度比花蘭類少。 ◎期待斑紋變化
○場所:喜愛通風良好而空氣濕度高的環境。不適合陽光直射曝曬蘭株,因此要有蘭棚設備,莖葉才能保持健美。蘭棚通風要良好,但冬季要能阻擋寒風,避免寒害。
○日照:蘭棚可使用竹片.木條.遮光網等遮光。花蘭類遮光率夏季約30~40%,藝蘭類約遮光20~30%。冬季氣溫降低,可以直曬柔和的陽光。若春季能接受上午10點以前的陽光,盛夏完全在蘭棚蔭蔽下,秋末冬初減少遮光,到了冬季直曬柔和的陽光,如此按季節調光,生育最佳。
○溫度:國蘭類生育適溫約18~
○濕度:空氣濕度高對國蘭生長有益,空氣濕度不足,嫩莖容易脫水呈茶褐色,甚至枯萎。空氣適當濕度約70~80%。但梅雨季節要預防濕度過高,保持通風良好。平時植料應保持微濕狀態,不宜乾燥。
○植具:栽植國蘭的盆器較受重視,一般品種可用素燒盆.塑膠盆.蛇木盆等。較高級的珍品用瓷盆.高腰盆,表面有釉彩花紋圖案,豪華美觀。
○植料:國蘭是地生蘭,植料要鬆.細,但不能呈粉末狀。通常以使用有機質植料為佳,如用水苔.蛇木屑.木屑.木炭屑.泥炭土.陽明山土或腐葉土.草木灰.龍眼樹皮.發泡煉石.碎石.河砂.真珠石.蛭石.保綠人造土.磚粒等混合調製。如使用細蛇木屑50%.泥炭土10%.發泡煉石10%.磚粒10%.河砂10%.木炭屑及草木灰10%,很適合種植花蘭類的報歲蘭.四季蘭.素心蘭及台灣春蘭等。培養較高級的珍品如寒蘭.大陸春蘭.九華.東亞蘭之類,植料有木炭粒.火燒灰土粒.耐火磚粒.磚粒.黃土粒.士林石粒或發泡煉石等混合使用,使用前要篩選.洗淨.曬乾,再按粗細分級栽入盆。培育藝蘭類常用水苔混合粗蛇木屑,水苔粗長成熟度高者較耐用。栽植前先浸水再擰乾使用。填充入盆的密度要適中,密度太鬆含水太多,太擠根部伸展受壓迫,必須按實際情形適度調整。水苔約4~6月更換一次,最遲不得超過8個月。培養國蘭的植料配方很多,也常按個人的經驗累積做必要修正,不管任何配方,原則上都要排水.通氣良好,而且具有保水力及保肥力。以下提供一些可混合的材料,供初學者參考。1)蛇木屑混合水苔.磚粒.河砂。2)細蛇木屑加泥炭土.碎石。3)細蛇木屑加河砂.發泡煉石。4)腐葉土加河砂.木炭屑。5)泥炭土加真珠石.磚粒.草木灰。
○植法:各種植料最好先浸水一天,洗淨後稍陰乾,呈半濕狀態再種植,如此較易吸水。盆底不必墊網片,以利通氣排水。種植時要將植料分類,粗細分級,較粗的材料如磚塊.木炭塊.保麗龍塊等,放入盆底當墊底物,然後再由下向上,由粗而細逐一填入植料混合物,最上面用水苔當覆蓋物。越下面的植料要越粗,才能促使根部生育旺盛。栽植前要修根,傷口塗抹殺菌劑,根部要向四周展開,這些基本工作與栽植洋蘭無異。假球莖植入盆中的高.低各有利弊,若培養地點很潮濕或經常澆水,假球莖高於盆面為佳;若培養地點乾燥,通風太良好,假球莖低於盆面,可以保濕。如果蘭株生長順利,蘭盆大小適當,約每隔三年必須移植一次。若蘭株生長迅速,在適當的季節就要移植換盆或分株。移植換盆的最佳適期,在春季2~4月,秋季9月中旬到10月,但在情非得已的特殊狀況下,除了盛夏高溫外,任何時候都可進行移植.換盆。 ◎填充料要下粗上細
○肥料:國蘭施肥以使用緩效性有機肥料為主,化學肥料為次。有機肥料常使用固體肥料.豆餅水,施入盆內植料中。平時用1500~2000倍水溶性速效肥料,每10~15天噴灑一次。成株每年10月以後,若長出花蕾就停止施用。另植料的酸鹼度以微鹼性PH7.5~8為佳,因此最好每月澆灌1~2次稻草灰水溶液,代替施肥澆水,可中和酸性。
○繁殖:繁殖可用播種法.生長點組織培養法.分株法。唯藝蘭類之葉片斑紋是由某些細胞質變異而來,用生長點組織培養法,無法複製繁殖。一般常用分株法,每年春季2~4月,秋季9月中旬到10月間,為最理想之繁殖適期。
◎第16章 @一年四季該做那些事
○春季:
1)移植換盆:大多數的蘭花喜歡暖熱,最適合在春天移植換盆。因接著就是生長旺盛期,回復的速度會加快。
2)分株繁殖:喜歡暖熱的蘭花,春季是繁殖最佳季節。複莖蘭類換盆.分株也常是連貫作業。
3)殺蟲滅菌:春是大地萬物復甦之季,害蟲和病菌也不例外,繁殖力逐漸增強,必須注意防治。
4)施肥澆水:春天是新芽.新根萌生的季節,應該逐漸給予加肥加水,促使生長旺盛。
5)授粉交配:春來百花開,應計劃如何配對,趁盛開之際做授粉交配。
6)預防寒害:春天還有寒流過境,必須注意防範。
7)賞花買花:春季各地蘭展熱鬧非凡,該利用機會前往參觀,順便選購喜愛的蘭花。
8)工作計畫: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年要發展那些大事?該好好計劃。
○夏季:
1)注意遮光:夏日來到,陽光逐漸強烈,要檢查遮光是否正確,加以調整改善。
2)通風降溫:夏季溫度高,通風情況要特別留意,才不致高溫悶熱,傷害蘭株。
3)加強殺菌:春夏交接,溫度濕度增加,容易發生病害,應該經常觀察蘭株,注意病徵,加強防治。
4)防雨防颱:夏季大雷雨或梅雨,陰雨連綿不斷,有些蘭花不堪長期淋雨或濕度過高,需要避雨或降低濕度。颱風季節注意防颱,狂風暴雨之後最容易細菌感染,必須做殺菌防病工作。
5)改變肥料:蘭花施肥在
6)提高濕度:夏季蘭葉水分蒸發快,尤其屋頂.陽台栽培,應注意空氣濕度和盆內水分的補給。
7)防範落果:春季交配的蘭花蒴果,在夏季孕育期間,需要防範高溫或意外傷害,引起落果。
8)剪除謝花:春夏交接時期,有許多蘭花的花期接近尾聲,必須趁早剪除謝花,以減少養分消耗。
○秋季:
1)移植換盆:某些喜歡冷涼的蘭花(如拖鞋蘭),入秋天氣轉涼以後,進入生長期,此時最適合移植換盆。其他蘭類若春季來不及移植換盆,可在秋季進行,如蝴蝶蘭也適合在秋季間移植.換盆。
2)分株繁殖:喜歡冷涼的蘭花,秋季很適合做繁殖。如分株.生長點組織培養,在秋季天氣涼爽以後進行,成效較好。
3)調節濕度:冬季開花的成株,秋季假球莖已漸成熟.應逐漸減少水分,促進花芽分化。秋季若陰雨不停,也要注意通風,調節濕度。
4)改變施肥:春季開花的成株(如蝴蝶蘭.春石斛.東亞蘭),秋季要多補給磷.鉀肥。冬季開花的蘭類(如嘉德麗雅蘭.秋石斛),秋初補充磷.鉀肥,到了秋末就要停上施肥,以促進花苞成長。
5)移植瓶苗:有些瓶苗在春季尚小,夏季高溫又不利出瓶,但過冬就會敗壞,就選擇在秋季移植最佳。
6)賞花買花:秋來轉涼,又是蘭花盛開時,各地有花市.蘭展,不妨多參觀選購。
○冬季:
1)調節光照:冬天的日照並不強烈,許多蘭類可以直曬柔和的陽光。遮光網視需要減少遮光率。
2)減少濕度:邁入寒冬,蘭花的活力降低,必須減少水分供給。如春石斛落葉休眠,給予乾燥,能促使花芽分化,待花苞形成後,再逐漸給水。
3)停止施肥:喜愛高溫的蘭類,酷寒季節呈休眠狀態,無法吸肥,不必施肥。(喜歡低溫的蘭類,要正常施肥)。
4)防寒保溫:台灣的冬季常有東北季風或寒流侵襲,要做好防寒保溫措施,防範寒害。若有寒流來襲,臨時防寒方法如下:1.用大型透明塑膠袋罩上蘭株,寒流過後即掀開。2.蘭株搬入室內,點亮60~100燭光燈泡。3.用熱開水澆灌地面。4.用透明塑膠布或報紙蓋在上面。5.開熱風機或電爐,灌入暖氣。
5)調整株勢:春季開花的蘭類(如嘉德麗雅蘭.蝴蝶蘭.春石斛),可能在冬末春初已伸長花苞花梗,此時可用鐵線.支柱或利用蘭花的向日性,調整株勢角度,開花後更均衡美觀。
6)充實知識:冬天養蘭作業較有空檔,不妨閱讀一些跟蘭花有關的書籍,充實養蘭知識,擴大蘭藝領域。
◎第16章 @蘭花急救法
☆急救蘭花就像醫院急診救治,必須給予特別照顧。
☆ 新買來的蘭花,最好先殺菌消毒再入蘭棚。
○1.腐根.假球莖萎縮急救法:蘭花植料長久腐朽,沒有適時換盆換料,導致根部逐漸腐爛,假球莖皺縮,這時必須立即急救培養。
※急救方法:先將蘭株自盆內倒出,修剪腐根.枯根,再用清水澈底洗淨,再浸入營養劑溶液1~2小時,陰乾後傷口塗抹殺菌劑。再用一個大型透明塑膠袋(約蘭株大小的2~3倍),將蘭株裝入袋中,並放入一把濕潤的水苔。袋內用吹風機灌滿冷風,再將袋口包紮密封,防止塑膠袋漏氣或滲出濕度。再將塑膠袋吊掛在蘭棚內或蔭涼的地方,忌強烈日光直射。若蘭株尚有未死亡的生長點,約經20~30天,即能長出新芽.新根,待新根長度約有1~
○2.無葉無根急救法:嘉德麗雅蘭無葉.無根,僅存假球莖,植盆後成活率不高,可用此法急救。
※急救方法:首先將植株澈底洗淨,修剪腐根,陰乾後傷口塗抹殺菌劑,再用細繩將蘭株吊掛在通風良好之蘭棚下,高度約1~
○3.老化的假球莖催芽急救法:東亞蘭或國蘭植株老化後會落葉,剩下假球莖,有許多人將它丟棄,適用此法急救催芽。
※急救方法:春季用消毒過的刀具,將老化的假球莖切離母株,或用手強制扭轉分離母株。再將包覆的葉鞘逐一除去,注意勿傷害到芽眼。然後將假球莖用水洗淨,再浸入營養劑溶液1~2小時,陰乾後傷口塗抹殺菌劑,最後將它淺植盆中。栽植深度約假球莖長度的1/2,植料可用細蛇木屑70%.泥炭土30%混合調製,上面覆蓋少許水苔保持濕度,栽植後放置於蔭涼通風之處,接受日照約50~60%,忌強烈日光直射,約經30~40天能長出新芽。
○4弱株急救法:蘭花管理失調,養分消耗殆盡,形成弱株狀態,可用此法急救。急救方法:將弱株之腐根.枯葉修剪,用水洗淨。將蘭株浸入紅糖溶液1~2小時(紅糖俗話說黑糖,雜貨店有售,稀釋濃度約200~300倍),撈起陰乾後,傷口塗抹殺菌劑,再將蘭株用濕潤的水苔植入盆中。最後裝入大型塑膠袋中(塑膠袋大小約盆栽的2~3倍),包紮密封袋口,勿使空氣漏出穩定濕度,直到新芽.新根長出,再移出正常管理。
@初學養蘭七大禁忌
1.切忌不諳習性,看中就買:初學養蘭很容易被美給誘惑,一看到中意漂亮的蘭花,就急著把它買下來,不久花謝了,蘭株也跟著香消玉殞。這就是因為購買前不瞭解生長習性,買後又沒有查清楚,既買之且栽之,似乎是在碰運氣,這樣的成功率太沒把握。至少也要問問賣蘭者,也可以請教內行人。
2.不宜小株種大盆:蘭花的生長習性和一般草木本花卉不太相同,大多數的蘭類耐旱性強,不喜歡通氣.排水不良的植料,如果盆器太大,用料量就多,澆水後吸水性太強,不易乾燥,造成植料迅速腐朽,傷害根部。當然,您會認為盆大用料多,養分更充足,但蘭花並不需要太多的養分,通氣.排水比養分更重要,用盆小些對蘭株成長反而有益。
3.不可愛澆水:愛花的人都具有一付悲天憫人善良的心,對花草也不例外,一看到稍為乾燥,就會忍不住給它澆水,甚至不管是不是乾燥,每天都會固定給它澆幾次水。長久以後,植料太濕,根部腐爛,愛它反而害它。常澆水比少澆水害處多,因蘭花水分不足,只會失去元氣,可再調養;水分太多腐根而死,則難以補救。有習慣性愛澆水的人,要注意改善。
4.切勿有肥料就施用:初學種花的人常會有這種通病,就是有肥料就施肥,有時別人送給一包肥料,不管成分是什麼?就猛施肥,以致造成該長的不長,該開花的不開花,弄巧反拙。肥料的成分三要素-氮.磷.鉀,各司植物的各部位,必須按植物的生長需要,施用不同比例的肥料,才能發揮肥效。所以在施肥以前,必須先瞭解肥料的成分比例,再適當施肥。
5.切莫施肥過量:這也是初學種花共同的通病。肥料使用說明書上,明明寫著用量幾公克,但在施用時,總會覺得這麼少夠嗎?再給它多加一些,就這樣超量施肥,終於發生了肥害。植物吸收肥料有一定的時間和限度,千萬不可施肥過量。記住!施肥的原則是量少次多,說明書寫著稀釋1000倍,我們寧可將它稀釋1500倍,總不會出錯。
6.不要種的太深:平時都栽培一般花木的人,初學養蘭都會習慣的把蘭花種得很深,以致造成通氣不良,生育受阻,甚至發生新芽.根群腐爛。蘭花的生長習性和一般花木不同,必須加以認識。縱然是植盆後站立不穩,也要用鐵線或支柱設法扶持,不可用深植的方法穩固蘭株。
7.千萬別走火入魔:當您認識以上內容後,一定覺得蘭花好妍麗,養蘭很容易,而激起一股愛蘭慾。當然,吸收了知識,最好能夠學以致用。但蒔花養蘭原則上是怡情悅性,必須量力而為,千萬不可走火入魔.忽略了應有的工作或經濟大量透支。若希望專業養蘭,最好先與蘭界人士溝通,研討未來的經營方式,切忌盲目投資。
◎養蘭
第1章 認識蘭花 第2章 現代蘭花的發展
第3章 蘭花的用途 第4章 如何鑑賞蘭花
第5章 蘭花常見的種類介紹 第6章 蘭花的選購要領
第7章 養蘭場所與設備 第8章 養蘭器具與材料
第9章 栽培管理重點 第10章 栽植要領
第11章 蘭花澆水的學問 第12章 蘭花肥料的應用
第13章 蘭花病蟲害防治 第14章 蘭花的繁殖方法
第15章 各種蘭屬栽培要訣 第16章 一年四季該做那些事
蘭花急救法 初學養蘭七大禁忌
家庭園藝(植物生態解說4)講義
第403單元 一年生草花及播種法
◎從播種到開花結果,可以馬上看到
1.常見一年生園藝草花簡介 2.播種法
◎雞冠花 Celosia spp 科別:284莧科. 別名:雞頭. 原產:熱帶東印度. 株高:15~
發芽適溫:20~
繁殖:播種,會每代退化. 用途:盆栽.花壇.切花. 雞冠花 Celosia plumosa
栽培:好光性,適肥沃壤土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 雞冠花 Celosia cristata
◎千日紅 Gomphrena globosa L. 科別:284莧科. 別名:圓仔花. 原產:印度.中國大陸.
株高:30~
繁殖:播種,先吸水有利發芽. 用途:盆栽.花壇.切花.可製乾燥花.
栽培:好光性,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要多摘心促進分枝。
◎鳳仙花 Impatiens balsamina L. 科別:334鳳仙花科. 別名:指甲花.好女兒花.急性子.
原產:印度.中國大陸熱帶美洲. 株高:20~
播種期:春~秋. 開花期:全年. 繁殖:可直播,自生能力強. 用途:盆栽.花壇.
栽培:好光性,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壤土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
◎醉蝶花Cleome spinosa Jacq. 093山柑(白花菜)科 別名:西洋白花菜. 原產:熱帶美洲.
株高:80~
繁殖:播種. 用途:大型盆栽.花壇.
栽培:適肥沃壤土.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至高溫,定植宜用8寸以上大盆。
◎五彩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273石竹科) 科別:273石竹科. 別名:石竹.洛陽花.剪絨花.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 株高:10~
播種期:秋~春. 開花期:冬~夏. 繁殖:播種.扦插. 用途:盆栽.花壇.
栽培:好光性,適肥沃富含有機 質之壤土,排水需良好,主枝花後剪除,可促進分枝開花。
◎雛菊 Bellis
perennis L. 科別:320菊科. 別名:延命菊. 原產:西歐. 株高:10~
發芽適溫15~
繁殖:播種,可直播,種子好光. 用途:盆栽.花壇.
栽培:好光性,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壤土.砂質壤土,排水通風需良好,性喜冷涼,忌高溫。
◎翠菊 Calistephus chinensis (L.)
Nees (320菊科) 別名:藍菊.雲南菊仔.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15~
開花期:春. 繁殖:8~9月播種. 用途:盆栽.花壇.切花.
栽培:好光性,適肥沃壤土,排水需良好,性喜長日照,切花栽培要每晚補充照明至
◎金盞花 Calendula officinalis L.
(320菊科) 別名:金盞菊. 原產:南歐. 株高:20~
發芽適溫15~
繁殖:春.秋.冬播種.扦插.壓條,可直播自生能力強. 用途:盆栽.花壇.
栽培:適肥沃壤土.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性喜溫暖,忌高溫多濕,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摘除側芽,可使花朵碩大。
◎大波斯菊 Cosmos bipinnatus (320菊科) 原產:墨西哥. 株高:50~
別名:秋櫻.秋英,大春菊,五瓣梅,考斯慕士菊,上海菊. 發芽適溫18~
生長適溫10~
繁殖:播種,可直播,重瓣種可用扦插. 用途:盆栽.花壇.切花.
栽培:適壤土.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吸肥力強。
◎黃波斯菊 Cosmos
Sulfureus (320菊科) 原產:墨西哥.巴西. 株高:20~
發芽適溫15~
用途:盆栽.花壇.
栽培:土質不拘好光性,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壤土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多摘心促進分枝。
◎勳章菊 Gazania
hybrida (320菊科) 別名:非洲光陽菊. 原產:雜交種.
株高:15~
開花期:冬~夏. 繁殖:播種或分株. 用途:盆栽.花壇.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忌高溫多濕。
◎向日葵 Helianthus
spp (320菊科) 別名:太陽花. 原產:北美洲.
株高:2~
開花期:春~秋. 繁殖:播種,可直播. 用途:花壇.切花.
栽培:適肥沃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
◎麥桿菊 Helichrysum
bracteatum
(320菊科) 別名:鐵菊.蠟菊.貝細工. 株高:60~
原產:澳洲北美洲. 發芽適溫15~
開花期:冬~春. 繁殖:播種. 用途:盆栽.花壇.切花.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要多摘心促進分枝。
◎黑心菊 Rudbeckia
spp (320菊科) 別名:黑眼松果菊.金光菊. 原產:北美洲.
株高:60~
繁殖:播種. 用途:花壇.庭園點綴.
栽培:適肥沃壤土,排水需良好,喜高溫,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
◎瓜葉菊 Senecio cruentus (320菊科) 別名:富貴菊. 原產:加拿列島. 株高:10~
發芽適溫15~
繁殖:播種. 用途:盆栽. 栽培: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喜冷涼通風,忌高溫多濕。
◎萬壽菊 Tagetes erecta L. (320菊科) 別名:臭菊仔. 原產:墨西哥. 株高:30~
發芽適溫15~
繁殖:播種.扦插,可直播. 用途:盆栽.花壇.切花.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可摘心促進多花。
◎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 (320菊科) 別名:紅黃草.西番菊.細葉萬壽菊. 原產:墨西哥.
株高:15~
繁殖:播種,可直播. 用途:盆栽.花壇.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多摘心促進分枝多。
◎百日草 Zinnia elegans Jacq. (320菊科) 別名:百日菊. 原產:墨西哥. 株高:15~
發芽適溫20~
用途:盆栽.花壇.切花. 栽培:適肥沃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花期長。
◎葉牡丹 Brassica oleracea (269十字花科) 別名:彩葉甘藍. 原產:歐洲北部.
株高:15~
繁殖:播種. 用途:盆栽.花壇.切株.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忌高溫多濕。
◎香豌豆 Lathyrus odoratus (029蝶形花科) 別名:麝香連理草. 原產:西西里島.
株高:
繁殖:播種,宜直播. 用途:盆栽.花架. 栽培:適壤土,忌高溫,要立架供攀爬。
◎羽扇豆 Lupinus spp (029蝶形花科) 別名:藍立藤草.扇葉豆.毛羽扇豆. 原產:南歐.
株高:30~
繁殖:播種,應直播. 用途:盆栽.花壇.切花.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忌高溫多濕。
◎粉萼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 Benth.
(342唇形花科) 別名:修容緋衣草. 原產:北美德州.
株高:50~
開花期:春~夏. 繁殖:播種.扦插. 用途:盆栽.花壇.
栽培:適肥沃壤土.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忌雨淋。
◎爆竹紅 Salvia splendens (342唇形花科) 原產:巴西. 株高:15~
別名:一串紅.象牙紅.牆下紅.緋衣草.鮮紅鼠尾草. 發芽適溫20~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 多摘心促進分枝。
◎蜀葵 Althaea spp (120錦葵科) 別名:一丈紅.熟季花. 原產:中國大陸.敘利亞.
株高:1.5~
繁殖:播種,宜直播. 用途:大型盆栽.花壇.
栽培:適肥沃富壤土.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要立支柱扶持。
◎洛神葵 Hibiscus sabdariffa L.
(120錦葵科) 別名:紅角葵.萼葵.萼葵果. 原產:熱帶地區.
株高:1~
繁殖:宜直播. 用途:庭植.果材.食用.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
◎含羞草 Mimosa pudica L. (028含羞草科) 別名:見笑草. 原產:熱帶美洲.
株高:15~
繁殖:播種.可直播. 用途:盆栽,觀葉.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要常修剪,矮化植株。
◎福祿考 Phlox drummondii (335花蔥(翠梅)科) 別名:五色梅.桔梗石竹. 原產:北美洲.
株高:15~
繁殖:播種.扦插或分株. 用途:盆栽.花壇.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多摘心促進分枝。
◎松葉牡丹 Portulaca grandiflora (275馬齒莧科) 別名:半支蓮.洋馬齒莧.龍鬚牡丹.
原產:南美洲. 株高:10~
播種期:春,好光性. 開花期:夏~秋. 繁殖:播種.扦插. 用途:盆栽.花壇.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忌長期潮濕。
◎報春花Primula spp. (295報春花(櫻草花)科) 別名:小櫻草.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20~
繁殖:播種,必要時先催芽. 用途:盆栽.花壇.
栽培: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宜冷涼,忌高溫多濕。
◎矮牽牛Petunia hybrida (
株高:15~
開花期:冬~春. 繁殖:播種,自行採種,後代退化. 用途:盆栽.花壇.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忌當風。
◎金魚草 Antirrhinum majus L. (324玄參科) 別名:兔子花.龍頭花.龍口花.
原產:地中海沿岸. 株高:15~
播種期:秋~春,好光性. 開花期:春. 繁殖:播種. 用途:盆栽.花壇.切花.
栽培: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忌高溫多濕,多摘心促進分枝,要立柱扶持。
◎夏堇Torenia fournieri (324玄參科) 別名:花公草.花瓜草.蝴蝶草. 原產:越南.
株高:20~
繁殖:播種. 用途:盆栽.花壇.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性耐旱。
◎金蓮花 Tropaeolum majus (333金蓮花科) 別名:旱荷花.矮金蓮. 原產:南美洲.
株高:20餘cm. 發芽適溫15~
開花期:冬~春. 繁殖:播種.扦插. 用途:盆栽.花壇.吊盆.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
◎美女櫻 Verbena
hybrida (243馬鞭草科) 別名:美人櫻.馬鞭草 原產:雜交種
株高:10~
繁殖:播種.扦插 用途:大型盆栽.花壇.切花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忌高溫多濕,多摘心促進分枝。
◎三色堇Viola tricolor L. (099堇菜科) 別名:人面花.貓兒臉.陽蝶花. 原產:歐洲.
株高:10~
繁殖:播種. 用途:盆栽.花壇. 栽培: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壤土,忌高溫多濕,喜冷涼。
◎播種法:播種法又稱為有性繁殖法,因種子是經過雌雄兩性受精結合而成(其他分株.扦插.壓條.嫁接等,係利用株體的營養器官來繁殖,又稱為無性繁殖法)。但有些植物利用種子繁殖,實生的後代,往往不能遺傳父母固有的特性,會產生退化或變異現象,就必須採用無性繁殖法;反之,欲使其產生變異(變種)或要育成新品種,就使用播種法。播種法可在短時間內大量育苗,在觀賞植物中,以一.二年生草花最常採用。實生的植株發育強壯壽命長,花木.果樹嫁接常用做砧木。
○1.選擇優良種子:有優良的種子才有高的發芽率,播種後才能養成健壯的苗株,所以選擇種子應注意下列幾點:
1)種子要充分成熟:未成熟的種子大多不能發芽,縱使能發芽,生育常無法健壯。
2)品種要純正:不論株形之高低.花形之大小.花色等,均應合乎要求。
3)清潔不含雜物:不宜有夾雜其他植物種子,尤其是雜草種子。
4)種子大小要均勻:發芽速度才能均一,有助於幼苗之管理。
5)種子分量要重:較重的種子胚較大,內含養分較多,幼苗發育較好。
6)種子力求新鮮:除了有休眠特性者外,種子不宜成年久藏,否則容易喪失發芽率。種子壽命短者數週,長者百年,一般種子平均壽命為1~3年。 ◎優良種子,發芽率高
○2.種子的發芽條件
1)溫度:各種植物均有不同的發芽溫度,播種時應注意配合,才能順利發芽。通常溫帶植物發芽適溫約10~
2)水分:無論播種任何植物種子,播種後應立即澆水,使其充分吸水,吸水後就不可任其再乾燥。發芽時以含水60~70%最佳,超過此含量,易阻礙呼吸作用,降低發芽率。
3)氧氣:種子發芽時,需要氧氣進行呼吸。因此播種太深,覆土太多,澆水過量等都會導致氧氣供應不足,種子腐爛或發芽後死亡,不可疏忽。
4)光線:一般種子在播種後都要少量覆土.遮光或置於陰暗處,才會發芽。但有些種子有特殊的好光性或嫌光性,就要特別給予處理。好光性種子,需要光線才能發芽,不可覆土.遮光或放置陰暗處;反之,嫌光性種子喜好陰暗,必須加以覆蓋或置於陰暗處,才能順利發芽。
☆那些種子有好光性或嫌光性:種子有好光性或嫌光性,我們用肉眼無法辨別,通常都會在種子包裝袋上記載,播種時應詳閱說明。
1)好光性的種子有金魚草.雛菊.彩葉草.大理花(大麗花).矮牽牛.荷包花.銅錢花.四季秋海棠.聖誕秋海棠.球根秋海棠.大岩桐.花煙草.高雪輪.櫻草花.藿香薊.紫芳草.爆竹紅(一串紅).粉萼鼠尾草.銀邊翠.非洲鳳仙花.長筒花.山衛菊.瓜葉菊.虞美人.滿天星.洋桔梗等。
2)嫌光性的種子有金英花(花菱草).勿忘草.勳章菊.黑種草.金蓮花.蝴蝶花.愛蜜西.鐘鈴花.墨西哥向日葵.長春花.飛燕草.雁來紅等。
○3.播種盆器及設備:可以用來播種的盆器很多,一般能夠盛裝播種土厚度約有
☆春播或秋播? 大家都知道春天是萬紫千紅,百花競艷的季節,但這些花兒並不是春天播種的,而是在秋天.冬天播種,經過2~4個月的培養,才在春天裡開花。如果在春天播種,開花期就會在春末到秋季。播種不但要使種籽發芽,而且還要經過一段生長期才能順利開花,所以在播種前要注意它適合的生長溫度再下種,喜歡低溫的(
○4.播種土調製法:播種的土壤以細團粒狀之土壤介質為佳,必要時用篩子篩過,除去各種雜物。土粒之粗細要適合種子,原則上排水.通氣及保水性要良好。土質要清潔,不可預先混合肥料,尤其切忌預施化學肥料或未經完全腐熟的有機肥料。專業栽培播種土應進行消毒,以防苗立枯病等病害。播種土調製的配方很多,舉例如下:
1)砂質壤土50%.蛭石30%.真珠石20%。 2)砂質壤土50%.細蛇木屑50%。
3)砂土50%.泥炭苔30%.蛭石20%。 4)河砂60%.泥炭苔40%。
5)河砂50%.細蛇木屑30%.細碎水苔20%。
※以上按比例混合調製使用。
○5.播種前注意事項
1)注意播種期及發芽適溫:播種前一定要先查明該種子的播種期和發芽溫度,確定後再配合氣溫播種(注意氣象預報或自備溫度計參考)。若氣溫未達發芽標準,就不要播種,否認溫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發芽。
2)颱風.梅雨或寒流侵襲暫緩播種:強風暴雨或長期潮濕,極易傷害幼苗,因此在颱風.梅雨或寒流侵襲期間應暫緩播種。若己播種必須做好預防措施,將苗床加蓋透明P.E.塑膠布或暫移避風避雨的地點。寒流來襲降霜.降雪要敷蓋透明P.E.塑膠布或將育苗箱(盆)移入溫室或溫暖處。
3)播種前最好能瞭解種子的發芽日數:瞭解種子發芽日數,可以避免浪費種子,因有些種子需長時間發芽者,才不會誤以為品質欠佳而丟棄(如天堂鳥發芽需時1~3個月,椰子類長達3~6個月)。
4)注意種子好光性或嫌光性:某些種子具有好光性或嫌光性,播種時要配合,才能提高發芽率。
○6.特殊種子處理法
1)種皮堅硬的種子要預措處理:某些種子的種皮較厚,播種前先浸水6~12小時,使其吸水軟化,或用
2)混合殺菌劑再播種:專業大量育苗預防苗立枯病,可用安全性高的殺菌劑混合種子後再播種。如使用好速殺.億力等粉劑,每
3)提早育苗必須先催芽:某些種子需要低溫才能發芽,若氣溫居高不下,又要提早育苗,必須先催芽再播種。催芽方法:將種子浸濕,密封在塑膠袋內,放入冰箱內下層,待種子發芽後再取出播種。
☆種子催芽法
1)打開P.E.塑膠袋,袋內放入一張已折疊衛生紙。
2)倒入少許的清水,濕透衛生紙,再把多餘的水倒出。
3)將種子倒入濕潤的衛生紙上,用嘴吹入一口氣後,密封袋口。再將塑膠袋放入冰箱內冷藏,待種子發芽後,取出播入土中。
○7.播種方法
一.點播法:在適當的距離作穴,每穴播入1~3粒種子,覆土少許後再澆水。點播法通常適用大粒種子或直播栽培,此法可以節省種子,但浪費人力和幼苗期間的管理。如金蓮花.向日葵.木玫瑰.玉米.絲瓜等常用點播法。
1)播種土整平後,用手指頭或其他器具,在適當的距離挖掘淺穴。
2)再將種子放入淺穴中,每穴1~3粒,如此可控制播種間隔。
3)播種後覆蓋細土少許,厚度以能掩埋種子為度,然後再澆水即成。
二.條播法:將播種土整平,在適當的間隔壓出條狀淺溝,再將種子播入溝中,覆土,再澆水。用此法播種可節省種子,幼苗成長期間之管理也很方便,不論種子大.小都適用此法。
1)將播種土整平後,用一塊小木板或木棒,在適當的間隔壓出條狀淺溝(間隔約5~
2)將種子均勻散佈於淺溝中。種子間隔要控制,不宜太疏或太密。
3)播種後將淺溝覆土,厚度約種子的1~3倍,然後再澆水即成。
三.撒播法:播種土整平後,將種子均勻散佈於土面上,然後再全面覆土少許,或用手或木棒輕輕鎮壓,使種子淺埋於土中,再澆水。此法適用於細小種子,也是一般播種最常用的方法,散佈時要注意控制密度。若種子特別細小(如大岩桐.荷包花.金魚草)無法撒播,可混合少量細砂增加份量,攪拌均勻後再撒播。另亦可用厚紙折一線,將種子盛於凹線中,然後從稍高處輕拍,每次抖落少量,將種子散落於土面上,盆播很適合用此法。
1)播種土整平後,將種子均勻散佈於土面上,散佈時應控制間隔。
2)也可用厚紙折一線,種子盛於凹線,再用筆桿輕敲使種子散落。
3)播種後覆蓋細土,厚度約種子的1~3倍,然後再澆水即成。
☆球根種子怎樣消毒? 球根和種子採收後,為了預防腐爛.苗立枯病,最好使用殺菌劑消毒。球根採收後可使用億力(免賴得Benlate).特斃菌(多保淨Topsin)浸漬1~2小時,再風乾或陰乾。種子消毒可使用好速殺(蓋普丹Captan).億力.特斃菌等,在採收之後或播種之前,用量約種子的50%,混合攪拌均勻後,再使用篩子篩出多餘的藥劑。這些殺菌劑在農藥店可以買到,也可以用來澆灌土壤,消毒土壤中的病菌。
○8.播種密度和覆土厚度
1)播種密度:不論採用任何一種方法播種,都必需控制幼苗生長間隔,最適當的密度是無論植物生長到那一階段,以葉尖會相互碰觸而不重疊為準。若有葉片重疊就是太密,應施以間拔,拔除較弱小的幼苗,以維護適當的間隔,因密度太高,容易阻礙通風.光線,造成幼苗莖葉纖細徒長,生育不良。所以在播種時,就要考慮發芽後葉片展開之情況來決定密度。
◎播種太疏,生育粗壯,但太佔空間管理不方便。
2)覆土厚度:播種後覆土可以保持水分及促進發芽後根系的生長。通常覆土的厚度以能掩蓋種子為度(約種子直徑之1~3倍),好光性或細小種子不必覆土,稍大的種子覆土約若隱若現的程度即可,覆土太厚不利發芽。
○9.澆水方法
1)澆水以早晨為佳:種子播種後要有連續適當的濕度,若再發生乾燥,即降低發芽率,因此澆水以早晨為佳。若傍晚發現已極乾燥,應再澆水一次。
2)澆水要低度溫和:播種後未發芽前,澆水應細點狀散佈,不可溢滿,否則種子會浮起流動或流失。發芽後澆水,宜採取貼近地面低度澆灌,才不會傷害幼苗。若能使用底部吸水法,能預防苗立枯病。
☆盆底吸水法:細小的種子播種後,採用盆底吸水法,可免除澆水的麻煩,並減少苗立枯病的發生。方法:種子盆播之後,澆水濕透一次,再放入淺水盆中,使水分自盆底吸入土中。盆面覆蓋一塊透明塑膠布,再用剪刀剪2~3個小透氣孔。置半陰處,待發芽後取掉塑膠布,逐漸見光。
3)土面敷蓋可遮光保濕:播種後不可強日曝曬,土面上方敷蓋一層稀疏的稻草或紗網.遮光網等,甚至用報紙代替,使透光率保持50~70%,可遮光.保溫.保濕,有助於發芽。待發芽後再逐漸除去敷蓋物,漸增陽光照射。
4)溫室栽培的草花播種要防雨:如大岩桐.球根海棠.荷包花.櫻草花.瓜葉菊等溫室培養的草花,播種時宜在防雨的環境下,如溫室.塑膠棚內或屋簷下進行。盆播可加蓋玻璃或透明塑膠布,尤其冬季可保溫保濕,加蓋時要墊高,保留通風間隙。
5)播種箱加以墊高:播種箱置於高約40~
○10.播種後的管理
1)標示名稱.日期.或栽培記錄:播種後可用塑膠名牌或硬紙板標示栽培記錄,有助於往後的栽培管理,減少浪費種子。
2)防止螞蟻.鳥類竊食:某些種子含有糖分,螞蟻很喜歡搬食(如一串紅.三色堇.天堂鳥等),鳥類喜愛竊食(如向日葵.香豌豆.紅花等),必須注意防範。螞蟻可用蟻酸.第滅靈等殺蟻劑撲殺,苗床墊上水盤,注入清水,可防螞蟻侵入。預防鳥類竊食可用紗網.遮光網保護。
3)病蟲害防治:春末至夏秋季的夜晚,常有夜盜蟲或蝸牛.蛞蝓為害幼苗。夜盜蟲可在傍晚噴灑殺蟲農藥防治(如萬靈.撲滅松等)。蝸牛.蛞蝓用殺蝸劑誘殺。發生苗立枯病,掘除病株,填補清潔土壤,再用億力.特斃菌等殺菌劑1000倍,全面澆灌土壤殺菌。
4)生育不良要追肥:通常播種土都有肥分,在幼苗移植前都能生育良好,若採用無肥分的介質或生育欠佳,可使用三要素均衡的稀薄液肥,如花寶2號或台肥速效1號1000~2000倍,噴灑或澆灌追肥。
5)密度太高要移植或間拔:幼苗的株距太密而擁擠,容易導致徒長,莖葉纖細而軟弱,必須要移植或間拔(拔除弱小的苗),最佳的間隔是以葉間會相互碰觸的程度。
6)適時定植栽培:幼苗生長到某一階段(約本葉5~8枚),就要定植於花盆.花圃或本田栽培,如此才能充分吸收養分,生育旺盛。
☆幼苗間拔
1)播種後幼苗的間隔太密或不均勻,就要做間拔或移植。
2)將生育較弱小的幼苗拔除,保留健壯苗。
3)也可以把間隔太密集的幼苗,移植到空間大的地方。
4)經過間拔或移植後,要馬上澆水或稍蔭,使生長恢復正常。
☆為什麼播種不發芽
1)種子貯存不當或太久,已失去發芽能力。
2)種子休眠期長,尚未達發芽期。
3)播種後溫度不當,太高或太低,未合發芽適溫。
4)播種介質不潔,導致種子腐爛。
5)種子細小澆水不當,沖失種子。
6)澆水不足或過量.排水不良,種子發黴不發芽。
7)覆土太厚或未覆土,不符種子光線需求。
8)種子抑制發芽物質未除去。
9)種子被動物竊食。
10)種子已發芽,但被蝸牛.蛞蝓或夜盜蟲吃食,誤以為沒發芽。
○11.直播栽培法:所謂直播栽培,就是把種子直接播種於栽培地,不再做移植。直播栽培通常適用忌移植的植物,如虞美人.金英花(花菱草).蘿蔔等,這些植物常有肥大的直根或葉片蒸發迅速,移植後成活率低,所以就用直播法。直播栽培種子要準備多些,若採用露地栽培要先整地,調製培養土後再播種,成苗後雜草的防除要隨時注意。但目前市面上已有出售以泥炭苔製成的育苗盆.紙器育苗盆或穴盤育苗盆,可以播種不耐移植的植物,泥炭苔盆或紙器盆可連苗株植入土中,穴盤育苗每棵苗株都帶有小土團,移植後成活率極高。
☆如何採集種子.貯藏種子 採集自已栽培的花卉種子,讓它延續生命,是一件另人興奮又有成就感的樂事。採收種子最重要的是要把握種子的成熟度,採收過早,種子未成熟,胚珠發育不良,種子太小,重量過輕.外皮皺縮,都是品質不良。採收過晚,果實裂開,種子散落或被雨水侵害,鳥類取食或帶離。如果果實是成熟後會自動裂開的乾果或莢果,在果表乾燥變褐色而欲裂開時採收最佳,採收後放在陽光下曬乾,加以震擊就會裂開,取出種子。如果是含有果肉的果實(如茄類.瓜類.辣椒類等),待果實黃熟或紅熟後摘下,切開果實挖出種子,用清水洗淨果肉.再陰乾或風乾。如果採集的是花袋上註明F1雜交種的植物(雜交第一代),它的後代常會產生變異或退化現象(如矮牽牛植株變高,花朵變小,顏色變淡)。假如你不喜歡這樣的花,就不要採集種子,每年重新購買新種子來播種。種子採集後陰乾,以降低含水量達5~8%最佳,將種子放入有乾燥劑的鋁箔袋.塑膠袋或玻璃瓶密封,貯存於2~
家庭園藝(植物生態解說4)講義
第404單元 宿根草花及花卉產品流通過程
◎冬天看不到植物的地上物,要如何照顧
◎花卉產品流通過程
○1.草花生產:
1)園藝店零售→消費者。 2)中盤批發商→園藝店零售→消費者。
3)造園業者→機關.學校.公園.道路.社區.遊樂區.工廠等花壇佈置。
○2.觀葉植物生產:
1)園藝店零售→消費者。 2)中盤批發商→園藝店零售→消費者。
○3. 切花生產:
1)中盤批發商→鮮花店→消費者。
2)花卉市場→中盤批發商→鮮花店→消費者。
3)大盤商→中盤批發商→鮮花店→消費者。
4)生產合作社→中盤批發商→鮮花店→消費者。
○4.花木盆栽生產:
1)園藝店零售→消費者。 2)中盤批發商→園藝店零售→消費者。
○5.古樹盆景生產:
1)參加展覽→消費者。 2)園藝店零售→消費者。
○6.庭園樹生產:
1)造園業者→機關.學校.公園.道路.社區.遊樂區.工廠等造園施工。
2)同業生產者→造園業者→機關.學校.公園.道路.社區.遊樂區.工廠等造園施工。
3)機關.學校.公園.道路.社區.遊樂區.工廠等造園施工。
◎長春花 Vinca rosea L. (233夾竹桃科) 別名:日日春.日日草.四時春.日春花.
原產:西印度. 株高:20~
繁殖:播種. 用途:花壇,盆栽,藥用.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耐旱,耐蔭。
◎火鶴花 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l.
(381天南星科) 原產:哥倫比亞. 株高:30~
別名:安世蓮.紅苞芋.花燭.尾花芋. 大紅團扇. 繁殖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開花期:春~秋. 繁殖:組織培養.分株.扦插.播種. 用途:盆栽,切花.
栽培:適疏鬆腐植壤土,排水需良好,喜高溫多濕,忌強烈陽卷直射。
◎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
L. (235蘿藦科) 別名:芳草花.蓮生桂子花.尖尾鳳.
原產:熱帶美洲. 株高:60~
開花期:春~夏. 繁殖:播種.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要常修剪,矮化植株。
◎唐棉 Asclepias fruticosa L.(235蘿藦科) 別名:釘頭果.風船唐棉.河豚果.棒頭果.汽球果.
原產:非洲. 株高:2~
繁殖:播種.扦插. 用途:庭植.盆栽,果材.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宜避風,設立支柱,結果後強剪。
◎非洲鳳仙花Impatiens walleriana Hook.
f. (334鳳仙花科) 科別:334鳳仙花科.
別名:矮鳳仙. 原產:非洲. 株高:15~
開花期:全年. 繁殖:播種.扦插. 用途:花壇,盆栽,吊盆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喜溫暖,忌高溫多濕。
◎新幾內亞鳳仙花 Impatiens linearifolia-hybr. (334鳳仙花科) 別名:五彩鳳仙花.
原產:新幾內亞. 株高:15~
繁殖:扦插. 用途:花壇,盆栽.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忌高溫多濕,要常修剪,矮化植株,忌強烈日光直射及通風不良。
◎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hybr (110秋海棠科) 原產:巴西. 株高:15~
別名:四季海棠.洋秋海棠.臘葉秋海棠 繁殖期:秋~春. 生長適溫15~
開花期:秋~春. 繁殖:播種.分株.扦插. 用途:花壇,盆栽.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忌高溫多濕,要常修剪,矮化植株.夏季半休眠,保持蔭涼通風越夏。
◎觀賞鳳梨類 科別:365鳳梨科. 原產:熱帶南美洲. 株高:20~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喜溫暖多濕,耐早,要遮蔭.
品名:橙星鳳梨,虎紋鳳梨,美麗鳳梨,鮮紅鳳梨,絨葉小鳳梨,端紅鳳梨,艷苞鳳梨。
◎康乃馨 Dianthus Caryophyllus
L. (273石竹科) 原產:南歐.印度. 株高:20~
別名:香石竹.絹絨花.母親花.荷蘭石竹.丁香石竹.神聖之花.麝香石竹.紅茂花
繁殖期:秋~春. 生長適溫10~
用途:花壇,盆栽,切花.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忌高溫多濕,宜設立支柱。
◎菊花Chrysanthemum spp (320菊科) 別名:家菊.秋菊. 原產:中國. 株高:10~
繁殖期:全年.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夜間光照控制花期。
◎非洲菊 Gerbera jamesonii H.
Bolus. ex Hook. f. (320菊科) 原產:非洲.
別名:太陽花.佳寶菊.燈盞花.河浪花.嘉寶菊. 株高:15~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微酸性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多肥,花期要保持濕潤。
◎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L.)
Hitchc. (320菊科) 別名:地錦花.穿地龍.
原產:南美洲. 株高:10~
繁殖:扦插. 用途:地被.盆栽,吊盆. 栽培:土質不拘,要常修剪,喜高溫。
◎王爺葵Tithonia diversifolia
(Hemsl.) A. Gray. (320菊科) 原產:墨西哥.中美洲.
別名:提湯菊.五爪金英.樹菊.小向日葵. 株高:2~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只要排水良好,日照充足,粘性不強之土壤。
◎南國薊Cirsium japonicum DC. (320菊科) 別名:薊花.大薊.小薊.刺薊.雞腳刺.雞角刺.雞母刺.雞過刺.虎薊.貓薊. 山牛蒡.雞項草.野紅花.大刺兒萊.大刺蓋.老虎刺.老虎俐.山蘿蔔.刺蘿蔔.牛喳口.大惡雞婆.山老鼠.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 株高:40~
繁殖期:秋.春.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忌高溫多濕,花後要強剪。
◎馬蘭Kalimeris indica (L.)Sch.-Bip (320菊科) 別名:雞兒腸.田邊菊.開脾草.
原產:中國大陸.台灣.日本. 株高:30~
開花期:春~夏. 繁殖:播種.分株.扦插. 用途:花壇,盆栽.
栽培:適壤土.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溫暖,要常修剪,矮化植株。
◎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 L.
(330牻牛兒苗科) (香葉草科) 原產:雜交種.
別名:洋葵.香葉天竺葵.防蚊草. 株高:20~
開花期:冬~夏. 繁殖:播種.扦插. 用途:花壇,盆栽.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忌高溫多濕, 忌酸性土壤,保持蔭涼通風越夏。
◎非洲菫Saintpaulia ionantha H.
(326苦苣苔科) 別名:聖保羅花. 原產:東非.
株高:8~
用途:盆栽. 栽培:適疏鬆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喜溫暖.高濕度,要遮蔭。
◎鳶尾Iris tectorum Maxim. (386鳶尾科) 別名:紫蝴蝶.扁竹.小蘭.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30~
用途:緣栽.盆栽,切花. 栽培:土質不拘,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溫暖潮濕。
◎猫鬚草Orthosiphon aristatus
(Blume) Miq. (342唇形科) 別名:化石草.腰只草.腎草.
原產:澳洲.印度.爪哇.南洋群島. 株高:50~
開花期:春~秋. 繁殖:扦插. 用途:庭植.花壇,地被.盆栽.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冬季宜避風越冬。
◎萱草 Hemerocallis fulva (L.) L.
(372百合科) 原產:亞洲和歐洲溫暖地帶.
別名:金針菜.金針花.宜男草.忘憂草.黃花菜.諼草.川草花.丹棘.療愁. 株高:30~
繁殖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繁殖:播種.分株.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溫暖至高溫。
◎紅蕉 Musa uranoscopos
Lour. (366芭蕉科) 別名:觀賞芭蕉.紅姬芭蕉. 株高:1.5~
原產:中國大陸.越南. 繁殖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用途:庭植.切花.
栽培:適肥沃富含腐植質之濕潤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多濕。
◎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inn.
(086紫茉莉科) 原產:熱帶美洲. 株高:50~
別名:煮飯花.晚粧花.夜嬌嬌.夜飯花.胭脂花.晚香花.煙脂花.煙粉豆.水粉花.粉子頭.夜晚花.入地老鼠.白粉花.晚妝花.草茉莉.洗澡花.姑娘花.
繁殖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用途:花壇,盆栽. 栽培:土質不拘,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
◎馬齒牡丹Portulaca oleracea L. (275馬齒莧科) 原產:南美洲. 株高:8~
別名:豬母奶仔.午時花.太陽花.洋馬齒莧.假牡丹.大花馬齒莧.闊葉半枝蓮.豬母奶仔花.
繁殖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疏鬆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耐早,宜避風溫暖越冬。
◎繁星花Pentas lanceolata
(Forsk.)Schum (237茜草科) 別名:星形花.雨傘花.草本仙丹花.
原產:熱帶非洲. 株高:30~
繁殖:扦插. 用途:花壇,盆栽,切花.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要常修剪,矮化植株.宜溫暖越冬。
◎炮竹紅Russelia equisetiformis
Cham. et Schl. (324玄參科) 原產:墨西哥. 株高:1~
別名:花丁子.爆仗竹.吉祥花.紅長花.炮竹花. 繁殖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開花期:春~秋. 繁殖:播種.分株.扦插.壓條. 用途:庭植.盆栽,吊盆.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耐早,要常修剪。
◎曼陀羅Datura spp (321茄科) 別名:洋金花.鬧羊花.山茄花.押不蘆.胡茄花.馬蘭花.風茄花.洋大麻子花.關東大麻子花.虎茄花.風麻花.酒醉花。 原產:熱帶美洲,熱帶亞洲
株高:30~
用途:庭植.盆栽,果材.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耐早
1) 大花曼陀羅 (Datura suaveolens Humb.& Bonpl.ex
Willd).
2) 曼陀羅花 (Datura metel Linn.) 3) 紫花曼陀羅 (Datura tatula Linn.)
4) 毛曼陀羅 (Datura innoxia mill). 5) 歐曼陀羅 (Datura stramonium L.)
6) 無刺曼陀羅 (Datura inermis Jacq.) 7) 重瓣曼陀羅 (Datura fastuosa L.)。
◎五指茄 Solanum mammosum L. (321茄科) 原產:中美洲. 株高:1~
別名:牛頭茄.牛角花.牛頭茄.牛角花.牛頭果.五代同堂茄.狗頭花. 生長適溫22~
開花期:全年. 繁殖:播種. 用途:庭植.盆栽,果材.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
◎紅鳥蕉 Heliconia psittacorum Sessé &
Moc. (367旅人蕉科) 別名:小天堂鳥.小紅鳥.
原產:中美洲. 株高:1~
繁殖:分株. 用途:庭植.切花.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家庭園藝(植物生態解說4)講義
第405單元 球根花卉及分株法
◎要如何打破球根的休眠期
◎晚香玉Polianthes tuberosa L.
(392龍舌蘭科) 別名:夜來香.月下香.玉簪花.
原產:墨西哥. 株高:80~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保水力強,濕潤而肥沃之粘性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培養土需經常保持濕潤,吸肥力強,喜高溫,冬季呈休眠狀態,
◎水仙Naricissus tazeta var chinensis (385石蒜科) 別名:中國水仙.水仙花. 原產:東亞.
株高:20~
開花期:冬~春. 用途:盆栽,水耕. 適合栽培:平地短期.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忌高溫。
◎蔥蘭Zephyranthes candida
(Lindl.) Herb. (385石蒜科) 原產:阿根廷.秘魯.
別名:玉簾.蔥蓮.白菖蒲.蔥葉水仙. 株高:15~
繁殖適期:全年.生長適溫22~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耐旱。
◎韮蘭Zephyranthes carinata
(Spreng.) Herb. (385石蒜科) 原產:熱帶美洲.
別名:韭蘭.紅玉簾.風雨花.花韭.紅菖蒲.假番紅花.菖蒲蓮.賽番紅花. 株高:15~
繁殖方法:分株.分球. 繁殖適期:全年. 生長適溫22~
用途:庭園緣栽.盆栽. 適合栽培:平地.
栽培:適疏鬆而肥沃之砂質壤土,培養土需經常保持濕潤,抗高溫,耐旱。
◎君子蘭Clivia miniata (Lindley)
Regel (385石蒜科) 別名:劍葉石蒜. 原產:南非洲.
株高:30~
用途:庭植,盆栽. 適合栽培:平地.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腐質土,排水需良好,喜蔭涼。
◎火球花 Haemanthus multiflorus
(Tratt.) Martyn ex Willd. (385石蒜科)
別名:紅繡球.網球花.血百合. 原產:熱帶非洲. 株高:20~
繁殖方法:播種.分株.分球. 繁殖適期:全年. 生長適溫25~
用途:庭植,盆栽,切花. 適合栽培:平地.
栽培:適肥沃之腐質砂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耐旱。
◎蜘蛛百合Hymenocallis speciosa
Salilisb (385石蒜科) 原產:西印度. 株高:1~
別名:螫蟹花.笹蟹百合.海水仙.蜘蛛蘭. 繁殖方法:鱗莖栽植.分株.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栽培:土質不拘,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多濕,耐旱也耐濕。
◎文殊蘭Crinum asiaticum L. (385石蒜科) 原產:台灣.琉球.中國大陸. 株高:1~
別名:文珠蘭.允水蕉.引水蕉.海蕉.濱萬年青.濱木棉.非州百合.十八學士.
繁殖方法:播種.分株.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5~
用途:庭植,盆栽. 適合栽培:平地.
栽培:土質不拘,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培養土需經常保持濕潤,喜高溫多濕,耐旱耐濕也耐蔭。
◎紫嬌花 Tulbaghia violacea Harvey
(385石蒜科) 別名:野蒜.非洲小百合. 原產:南非洲.
株高:30~
開花期:夏~秋. 用途:庭植.盆栽,切花. 適合栽培:平地.
栽培:土質不拘,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培養土需經常保持濕潤,喜高溫。
◎亞馬遜百合Eucharis grandiflora Planch. et Linden (385石蒜科) 別名:白鶴花.文草.
原產:哥倫比亞.秘魯. 株高:10~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肥沃之腐葉土,排水需良好,忌陽光直射,喜高溫多濕,冬季要預防寒害。
◎孤挺花Hippeastrum equestre
(Ait.) Herb. (385石蒜科) 別名:喇叭花.百支蓮.華胃蘭.
原產:南美洲. 株高:20~
生長適溫15~
栽培:土質不拘,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耐旱也耐濕。
◎孤挺花台灣種由來(385石蒜科)
☆
Hippeastrum equestre 孤挺花
1911年鈴木三郎,由新加坡引進,目前台灣有零星栽培。
☆
Hippeastrum reginae 華胄蘭
1911年鈴木三郎,由新加坡引進,前庭後院常常見到的孤挺花。
☆
Hippeastrum reticulatum 白肋華胄蘭
1911年鈴木三郎,由新加坡引進,目前台灣有零星栽培。
☆
Hippeastrum vittatum 朱頂紅
1911年鈴木三郎,由新加坡引進;
1972年鄭宗元,由匈牙利引入台灣栽培,台灣普遍栽培的孤挺花。
☆
Hippeastrum gracile 小孤挺花
1955年引進,目前在台灣有零星栽培。
☆
Hippeastrum hybridum 大孤挺花
1967年張碁祥,由荷蘭引入;
1960年由英國引入一批,目前市面上販售的孤挺花以本種居多,由荷蘭、南非進口為主。
◎垂筒花Cyrtanthus
mackenii Hook. f. (385石蒜科) 別名:火燒百合.原產:南非洲.
株高:
用途:盆栽,切花. 適合平地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
◎海芋Zantedeschia aethiopica
(L.) Spreng. (381天南星科) 別名:水芋.野芋.馬蹄蓮.
原產:南非洲. 株高:30~
生長適溫10~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冷涼。
◎美人蕉Canna indica L. (370美人蕉科) 別名:曇華.蓮蕉花. 原產:印度.馬來西亞.
株高:70~
開花期:春~秋. 用途:庭植,盆栽. 適合栽培:平地. 栽培:土質不拘,喜高溫多濕。
◎大麗花Dahlia hybrida Hort. (320菊科) 別名:大理花.大麗菊.洋牡丹.天竺牡丹.
原產:墨西哥. 株高:15~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忌高溫多濕。
◎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
Hybrids (326苦苣苔科) 別名:新寧治花.洛仙花.原產:巴西.
株高:10~
開花期:春~夏. 用途:盆栽. 適合栽培:平地.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疏鬆而肥沃之腐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忌陽光直射,喜高溫多濕,冬季呈休眠狀態。
◎唐菖蒲Gladiolus grandiflorus Hort. (386鳶尾科) 別名:劍蘭.福蘭.流星花.
原產:南非.小亞細亞.地中海. 株高:40~
生長適溫1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
◎鬱金香Tulipa gesnerana L. (372百合科) 別名:牡丹百合. 原產:小亞細亞.土耳其.
株高:25~
用途:花壇.盆栽,切花. 適合栽培:平地短期. 球莖種植前需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而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喜冷涼,忌高溫多濕。
◎風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 L.
(372百合科) 別名:五彩水仙.海仙花.時樣錦.
原產:小亞細亞.敍利亞. 株高:20~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而肥沃之砂質壤土,日照需良好,忌高溫多濕。
◎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
Thunb. (372百合科) 別名:鐵砲百合.長花百合.
原產:台灣.琉球. 株高:40~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
◎睡蓮Nymphaea spp (250睡蓮科) 別名:睡蓮菜.瑞蓮菜.羊草.子午蓮.池中仙子.
原產:中非. 繁殖方法:分株,根莖扦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4~
開花期:全年.用途:水池美化.切花.適合栽培:平地. 栽培:適肥沃之有機質壤土,喜高溫。
◎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 (
繁殖方法:播種.根莖扦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4~
用途:水池美化.切花. 適合栽培:平地.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粘土,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紫花酢漿草Oxalis corymbosa DC. (332酢漿草科) 原產:南美洲. 株高:15~
別名:酢醬草.鹽酸仔草.大酸味草.大老鴉酸.紫酢漿草. 地麥子.隔夜合.三夾道.水酸芝.大葉酢漿草.一粒雪.大鹹酸甜草.銅錘草。 用途:花壇.盆栽,觀葉. 適合栽培:平地.
繁殖方法:鱗片.鱗莖栽植.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4~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多濕,耐旱也耐蔭。
◎仙克來Cyclamen persicum Mill .
(295報春花科) 原產:南歐. 株高:10~
別名:一品冠.西洋櫻草花.兔子草.兔耳花.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秋.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而肥沃之腐質土,排水需良好,忌陽光直射或淋雨,喜冷涼忌高溫,
◎火炬薑Etlingera elatior (Jack)
R. M. Sm. (369薑科) 原產:印尼.爪哇.馬來西亞.印度.
株高:3~
開花期:春~夏. 用途:庭植,切花. 適合栽培:平地.
栽培:適富含腐植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多濕。
◎野薑花Hedychium coronarium
Koenig (369薑科) 原產:印度.馬來西亞. 株高:1~
別名:蝴蝶薑.穗花山奈.白蝴蝶花 .蝴蝶花.立芨. 原產:印度.馬來西亞. 株高:1~
繁殖方法:分株,塊莖栽植.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培養土需經常保持濕潤,喜高溫多濕,不耐強風。 用途:庭植,切花. 適合栽培:平地.
◎鬱金Curcuma longa Linn (369薑科) 別名:薑黃. 原產:熱帶亞洲. 株高:60~
繁殖方法:分株,塊莖栽植.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用途:庭植,盆栽,切花. 適合栽培:平地.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培養土需經常保持濕潤, 喜高溫多濕,不耐強風。
◎分株法:分株法是無性繁殖中,作業最簡單最容易成功的繁殖方法。它就是將已具備根.莖.葉或芽的個體,自母株叢中分出的營養繁殖;也就是植物成長後,根際周圍能生出新株幼苗,待新株生長根群後,用刀切離母株後另植即成。採用分株繁殖的新株均比種子繁殖的為大,成活率高,成長速度也較快,但一次由母株分株的個體有限,無法獲得大量育苗。分株法多用於宿根草本.球根花卉.蘭花類.觀葉植物類及部份木本植物。上述花卉除了作繁殖外,若已栽培多年,生長過份擁擠,也必須強制分株,以促使生育更新,生長強健。另也常有在植物移植或換盆時進行分株,如此可減少多次作業的麻煩。
○1.注意分株適期:植物的分株適期通常與移植適期相同,原則上應選擇生育適期中做分株,成活率最高。
1)溫帶性草本:溫帶性草本性喜冷涼,本省約9~10月間或中秋節前後天氣漸轉涼,適合移植或分株,如四季海棠.大紅秋海棠.石竹.非洲菫.友禪菊.草莓.非洲菊.星辰花等。
2)熱帶性草本:熱帶性草本性喜高溫,本省春季約4月清明節前後是移植或分株適期,如龍舌蘭.紅花月桃.觀賞鳳梨類.隨意草.小圓彤.天堂烏.赫蕉類.竹芋類.蕨類.粗肋草類.萱草.火鶴花.紫嬌花.韮蘭等。
3)常綠性木本:常綠性木本以春季約3月下旬至梅雨季節間分株最佳,栽植後水分滋潤充足,成活率最高。
4)落葉性木本:落葉性木本大多是冬季會休眠的植物,最好把握在早春2~3月間,欲萌發新芽之前分株。 ◎熱帶植物適合在春天分株(絨葉合果芋)(火鶴花)
○2.分株前注意事項
1)開花期間勿分株:開花期間做分株,會影響開花,應等待花期過後再進行分株。
2)酷寒或酷熱期不宜分株:冬季寒流來襲或夏季高溫酷熱期間最好不要分株,避免寒害或脫水死亡。若欲分株,應做好防寒或降溫保護措施。
3)分株前減少灌水:在分株前宜控制澆水量,使土壤保持乾燥,方便分株作業。
4)確定新株是否己發根:在分株之前,最好先撥開土壤看看.確定新株是否已有根群,如果尚未發根就暫勿分株,否則分切後才發現尚未發根,便不利成活了。
5)分株宜在傍晚進行:分株最好在傍晚進行,此時氣溫漸降,分株後莖葉養分及水分消耗減緩,栽植後能提高成活率。
○3.分株方法
1)宿根草本分株法:宿根草本如多年生草花類.觀葉植物類等盆栽,應將母株自盆中倒出,小心剝落培養土,再用手拉開或用剪刀.刀具剪切分割,每2~3株連貫者為一單位,成活率較高。若栽植於露地土中,將植株掘起或先掘開土壤後,再行分割。
2)球根花卉分株法:球根植物具有肥大的根莖,依形狀可分為球莖.鱗莖.塊莖及根莖四大類。若在生長期中,新株的球根已肥大,只要分離帶有少許根群的球根栽植即成新株。若在休眠期中分球,應注意每塊球根必須帶有少許莖.芽.或芽眼,栽植後才能發芽成新株。
3)木本植物分株法:木本植物若栽植於露地土中,應使用圓鍬或移植鏝,掘開土壤,確定新株根群及分割位置後,再使用鋒利的刀具切割分離,並掘起帶土根團即成。若是盆栽,應將植株自盆中倒出,輕輕敲落培養土,再使用刀具或剪定鋏切割分離即成。分割的新株最好有2~4個枝條以上,栽植後成活率較高。
-1.宿根草本分株法圖解
1)把植物自地上小心掘起或自盆中倒出,並輕輕剝落培養土。
2)確定新株與母株連接部位後,用手輕輕拉開或用刀具剪切分割。
3)修剪新株葉片或根部(修剪老根.病根,保留新根),另植即成。
-2.球根花卉分株法圖解
1)把球根植物從地上掘起或自盆中倒出,並輕輕剝落培養土。
2)確定母球與子球連接位置後,用手輕輕拉開或用刀具剪切分開。
3)莖葉太長應加以剪短,並修剪老根.病根,另植於土中即成。
-3.球根分切法圖解
1)把球根自土中小心掘起,或自盆中倒出,輕輕剝落培養土。
2)先確定球根上莖.芽或芽眼位置後,再用刀具剪切分割。
3)分割的每塊球根,都必須帶有芽或芽眼,栽植後才能發芽成長。
-4.木本植物分株法圖解
1)將土壤掘開,確定新株根群及分割位置。盆栽從盆中倒出植物。
2)用鋒利的刀具切割分離新株,並儘量保留新株根群的完整。
3)分割的新株最好有2~4個枝條。然後修剪枝葉.根部再栽植。
-5.走莖植物分株法圖解
1)虎耳草.吊蘭.草莓.喜蔭花等都會生長走莖而分生小芽株。
2)把調製好的培養土裝入花盆,再將走莖上的小芽株牽引盆土上。
3)經過一段時間,小芽株就能發根成長,再將走莖切斷分離。
○4.分株後的管理
1)傷口殺菌消毒:一般植物分株後的傷口,不需殺菌即能自然癒合,但有些植物對於病菌抵抗力較弱(如蘭花類.火鶴花.君子蘭等),就必須使用殺菌劑,如大生45或億力等塗抹傷口,預防病菌侵害而引起腐爛。
2)修剪莖葉及根部:分株後的新株,莖葉太多太長容易消耗水分養分,應加以剪短。並修剪老根.病根(保留新根),能使新株迅速恢復生機。
3)分株後立即種植:分株後新株越早栽植,成活率越高。若不立即種植,應放置於陰涼處.避免置於高溫或強烈日光直射之處。亦可使用濕潤的報紙或濕布包裹,或放入塑膠袋中,滴入少許水份保濕。
4)種植後立即灌水:新株種植時根部要與土壤充分密合,種植後要立即灌水,盆栽灌水以餘水自盆底流出為度。
5)強光下要遮蔭:新株種植後宜放置於蔭蔽處數日,使其回復生長,若光照強烈應加以遮蔭。
6)返祖現象要處理:某些斑葉植物新芽長出後,會變成綠色植物,應將此芽剪除,使它再長出斑葉。
◎奇妙的芽體分株法:俗稱紅薑花的紅花月桃,屬薑科多年生草本,切花是優美的花材。其繁殖方法除了使用傳統的分株法外,也可以採用芽體生長的幼苗大量繁殖。當花穗盛開後,成熟的紅色苞片會產生多數芽體,逐漸形成小苗,就好像胎生植物一樣有趣,我們可以把它取下分株栽植.即成新株。在觀賞植物中,可以利用芽體進行繁殖的,如龍舌蘭類.王蘭類.萬年麻類等十數種。當您發現它們開花時,暫時不要剪掉花莖,好讓它多生幾個孩子。
◎那些植物立法保護:台灣原生植物近六千種,其中高等植物約四千種,目前瀕臨絕種的植物約330種,一些較珍貴稀有的植物,政府已立法列入保護,不得採摘砍伐或破壞,違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目前列入保護的植物共11種,包括台灣油杉.台灣穗花杉.烏來杜鵑.紅星杜鵑.台灣水韭.台灣水青岡.清水圓柏.南湖柳葉菜.蘭嶼羅漢松.台東蘇鐵.鐘萼木等。其中蘭嶼羅漢松在原生地雖然稀少,但在台灣島內卻多得可以做籬笆,不虞絕種。
家庭園藝(植物生態解說4)講義
第406單元 多肉植物栽培
◎仙人掌澆水,是個大學問
◎花蔓草Aptenia cordifolia (L.f.)
Schwantes (274番杏科) 別名:心葉冰花. 原產:南非洲.
株高:10~
用途:盆栽,吊盆. 栽培:適疏鬆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耐旱,喜冷涼,忌強光直射,要常摘心,促使分枝。
◎蟹蛺草Conophytum glaucum N.E.Br.
(274番杏科) 別名:石頭草.石蘭.寶貝草
原產:南非洲. 株高:2~
開花期:春~夏. 用途:盆栽.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喜冷涼,耐旱,忌雨淋,要降溫越夏。
◎非洲霸王樹Pachypodium geayi
Costantin & Bois (233夾竹桃科) 別名:阿亜相界.
原產:馬達加斯加. 株高:
開花期:夏~秋.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忌潮濕。
◎大花魔星花Stapelia grandiflora
Mass. (235蘿藦科) 原產:南非洲. 株高:10~
別名:大花犀角.帝王魔星花.王犀角.大犀角.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嫁接. 開花期:夏~秋
繁殖適期:全年.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喜溫暖,耐旱,忌潮濕雨淋。
◎愛元果Dischidia pectenoides H.H.W.Pearsen
(235蘿藦科) 別名:青蛙堡.巴西之吻.
原產:菲律賓. 株高:20~
開花期:夏~秋. 用途:盆栽. 栽培:適腐植質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喜高溫,耐旱,忌潮濕.雨淋.強光直射, 要溫暖越冬。
◎愛之蔓Ceropegia woodii Schlechter.
(235蘿藦科) 原產:羅德西亞,南非洲.
別名:吊燈花.鴿蔓花.吊金錢.蠟花.木藤.心蔓. 繁殖方法:扦插.零餘子栽植.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忌高溫多濕。
◎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Ker.Haw. (113仙人掌科) 原產:墨西哥. 生長適溫:25~
別名:霸王樹.神仙掌.仙巴掌.仙人扇.火焰.火掌.玉芙蓉.澎湖紅蘋果.雷公剌.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嫁接. 繁殖適期:全年. 開花期:夏~秋. 用途:盆栽.
栽培:適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耐旱,忌多濕.雨淋.強光直射。
◎孔雀仙人掌Nopalxochia ackermannii
(Haw.) F.M.Knuth (113仙人掌科) 原產:墨西哥.
別名:孔雀蘭.紅孔雀.令箭荷花.赤花孔雀.アッケルマン孔雀. 株高:30~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嫁接. 繁殖適期:全年. 生長適溫:25~
用途:盆栽. 栽培:適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耐旱。
◎曇花 Epiphyllum oxypetalum
(DC.) Haw. (113仙人掌科) 別名:曇華.瓊花.月下美人.
原產:巴西,墨西哥. 株高:1~
開花期:夏~秋. 用途:庭植,盆栽,食用.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耐旱,喜高溫。
◎螃蟹蘭Zygocactus, Schlumbergera, Rhipsalidopsis 科別:113仙人掌科. 原產:巴西.
○Zygocactus truncatus 蟹爪仙人掌. ○Schlumbergera
bridgesii 蟹葉仙人掌.
○Rhipsalidopsis gaertneri 連葉仙人掌. 用途:盆栽,栽植蛇木.
繁殖方法:扦插.嫁接.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之腐植質壤土,排水通氣需良好,半日照,耐旱,喜高溫至溫暖。
◎木麒麟Pereskia grandifolia
Haw. (113仙人掌科) 別名:錦木麒麟,葉仙人掌,葉仙人棒.
原產:巴西. 株高:30~
開花期:春~夏. 用途:盆栽,作砧木.
栽培:適疏鬆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耐旱,喜多肥, 喜高溫。
◎三角柱仙人掌Hylocereus undatus Britt.
& Rose (113仙人掌科) 原產:巴西,墨西哥.
別名:三角柱.白蓮閣.倒吊蓮.霸王花.韋馱花.七星劍花.量天尺花.畢太耶.霸王鞭.沙魚劍.蕃花.蘩花.火龍果.三角仙人掌.番花.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全年. 生長適溫:24~
栽培:適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耐旱。
◎仙人棒 Hatiora salicornioides
(Haw.) Britt. et Rose (113仙人掌科) 株高:30~
別名:猿戀葦.猿恋葦.サルコイアシ.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耐旱,忌強光直射。
◎金武扇仙人掌 Opuntia tuna (L.)Mill.
(113仙人掌科) 原產:中南美洲. 株高:1~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全年. 生長適溫:24~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暖,耐旱。
◎綠之鈴 Senecio rowleyanus
Jacobs (320菊科) 原產:南非洲. 繁殖方法:扦插.
栽培:適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之腐植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高溫多濕,喜冷涼,耐旱。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旭波之光 Cotyledon undulata ‘Variegata‘ (298景天科) 日名:旭波の光.
原產:南非洲(栽培種). 株高:5~
生長適溫:15~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耐旱。
◎翡翠木 Crassula argentea Thunb.
(298景天科) 別名:發財樹. 原產:南非洲.
株高:20~
開花期:冬~春. 用途:盆栽.
栽培:適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半日照,喜高溫,性耐旱, 排水需良好,忌潮濕。
◎長壽花 Kalanchoe blossfeldiana Poelln.
(298景天科) 原產:馬達加斯加.
別名:壽星花.多花落地生根.紅花景天.伽藍菜. 株高:10~
繁殖適期:全年.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高溫多濕,喜冷涼,耐旱。
◎綠珊瑚 Euphorbia tirucalli
L. (133大戟科) 別名:青珊瑚.鐵羅.綠玉樹. 原產:印度.
株高: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耐旱。
◎三角霸王鞭 Euphorbia trigona Haw.
(133大戟科) 別名:彩雲閣.三角キリン(三角麒麟).
原產:加彭. 株高1~
開花期:夏~秋.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耐旱。
◎金剛篡 Euphorbia neriifolia L.
(133大戟科) 原產:印度. 株高:
別名:金剛纂.火烘.火烘心.キリン角.夾竹桃キリン.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5~
栽培:適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耐旱。
◎麒麟花 Euphorbia milii Ch.des
Moulins (133大戟科) 原產:馬達加斯加.
別名:番仔刺.虎刺.花麒麟.鐵海棠.花キリン(花麒麟). 株高:30~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4~
栽培:適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 喜高溫,耐旱。
◎紅雀珊瑚 Pedilanthus tithymaloides
(L.)Poit. (133大戟科) 原產:熱帶美洲.
別名:大銀龍.斑葉紅雀珊瑚.百足草.扭曲草.青龍.花銀龍.龍鳳木.銀龍花.
株高:10~
開花期:冬~春. 用途:庭植.盆栽.綠籬.
栽培:適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耐旱。
◎珊瑚油桐 Jatropha podagrica Hook
(133大戟科) 別名:葫蘆油桐.佛肚樹.
原產:哥倫比亞.西印度. 株高:30~
生長適溫:25~
栽培:適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耐旱。
◎蘆薈 Aloe spp (372百合科) 別名:知母. 原產:中國大陸.地中海沿岸. 株高:20~
繁殖方法:分株.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盆栽.花壇.藥用.
栽培:適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 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忌多濕,喜高溫,耐旱。
◎虎紋鷹爪草 Haworthia fasciata
(Willd.) Haw. (372百合科) 原產:南非洲.
別名:鷹爪草.十二之卷.霍沃. 株高:10~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疏鬆排水良好之腐植質土,半日照,忌高溫多濕,耐旱。
◎樹馬齒莧 Portulacaria afra
Jacq. (275馬齒莧科) 別名:小銀杏木. 原產:南非.
株高: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肥沃之腐植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耐旱。
家庭園藝(植物生態解說4)講義
第407單元 觀葉植物及扦插法
◎浴室也可以有綠意
◎扦插法:我們把植物的根.莖.葉等部份剪下,插入可以發根的材料中(如土.砂.真珠石等),使它生根成為新株,稱為扦插法。扦插是根插.枝插.葉插.葉芽插的總稱,各種植物容易發根的部位不同,我們宜選最易發根的部位作扦插,才能迅速發根。唯目前園藝界已廣泛使用各種發根劑,以促進植物迅速發根。扦插繁殖是無性繁殖之一法,新株可遺傳母株的固有特性,同時可以大量育苗,提早開花,宿根性草花類.觀葉植物類.多肉植物類.木本植物類均常用此法育苗。
◎1.扦插發根的條件
1)選擇適當季節:通常落葉性植物在休眠後,欲萌芽之前扦插,常綠植物在新芽成熟後剪枝扦插最佳。熱帶性植物性喜高溫,本省春季3~5月是生育發動時期,此時扦插最佳。溫帶性植物性喜溫暖,早春3~4月或秋季是扦插最適當的季節。若在全年中進行,必須注意溫度.濕度.光照的配合,才能順利發根。
2)溫度要適中:各種植物適應的範圍因種類而異,但一般插床以20~
3)濕度要高些:扦插未發根之前,插穗要避免水分快速蒸發而枯萎,因此要經常保持很高的空氣濕度,通常以70~80%最佳。在栽培過程中,空氣濕度太低(空氣乾燥),每枯萎一次,就會遂漸降低發根率。大量扦插要使用噴霧來維持高濕度。家庭園藝少量扦插,可用PE塑膠布或塑膠袋覆蓋保濕。
4)光照要柔和:適度遮光可以減少水分蒸發,防止插穗枯萎,通常接受光照以40~60%為佳。遮光過度,綠葉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縱使已發根,也無法順利成長。
◎2.扦插介質:扦插可以發根的介質材料很多,但必須具備排水.通氣良好.清潔無菌.不含養分等條件。以下是常用的材料:
1)土:一般土壤取材方便,但不夠清潔,有些黏性太強,通氣排水性不佳,僅適合木本植物做硬木插。
2)砂:砂有山砂.河砂.海砂。山砂經過篩洗,是優良的扦插材料,砂床最常用作扦插介質。河砂有粗有細,建築常用它來拌合水泥,較粗的河砂可用來扦插。太細的河砂若通氣不佳要混合其他材料如蛭石.真珠石等使用。海砂含有鹽分,使用前必須用清水洗淨。
3)砂土:取自山上或河床的砂土,排水.通氣良好,是半硬木或硬木扦插的好材料。若做軟枝插,要洗淨泥土或混合粗砂.真殊石.蛭石等材料使用。☆粗砂取材方便,扦插效果良好
4)蛭石:蛭石是經高溫燒成,清潔無菌,排水.通氣良好,是優良的扦插介質,由於質地疏鬆,扦插之前先澆水鎮壓整平,扞插後插穗才不會倒伏,也可以混合粗砂.真珠石等使用。
5)真珠石:真珠石是高溫燒成,清潔無菌,排水.通氣.保水性特佳,是所有扦插材料中最優良的介質,用葉插如大岩桐.非洲堇.西瓜皮椒草等容易發根,可單獨使用或混合蛭石.粗砂等。因質地鬆,扦插前宜先澆水,鎮壓,整平。
6)泥炭苔:泥炭苔保水力強,通常用於混合粗砂改善保水力。又由於酸性較強,混合其他材料扦插喜愛酸性的植物,如茶花.杜鵑.洋繡球等效果甚佳。混合量不宜超過50%,避免過濕。 ☆真珠石是扦插最佳材料
7)細蛇木屑:細蛇木屑質地疏鬆,排水.通氣良好,很適合扦插氣根性植物或觀葉植物。內含有機養分,扦插成苗後,不移植也可以成長。
8)碎水苔:碎水苔保水力強,很適合扦插耐濕的觀葉植物,也適合混合其他材料增加保水力。
9)人造土:市面上有出售各種人造土,只要符合清潔無菌,排水.通氣良好,扦插後具穩固性者都可以用來扦插。
10)水:用水扦插可以發根的植物很多,如竹蕉類,萬年青類.粗肋草類.黃金葛.蔓綠絨類.彩葉草.柳樹.銀柳.虎尾蘭.非洲堇等,這些植物可以觀賞發根過程,頗具趣味,但栽植入土後,根群不易繼續成長,因此繁殖實用性不高。☆用水扦插頗具趣味但繁殖實用性不高
◎3.插床設置:插床就是用來扦插的場所,插床設置要選擇避風.不積水的地點。
1)砂床設備:專業栽培大量扦插,通常都在網室下設置砂床。砂床是用水泥板.空心磚圍成,或用磚塊砌成,長度沒有限制,寬度約
2)簡易插床:家庭園藝少量扦插, 插床可用保麗龍箱.塑膠篩.花盆等,內裝真珠石或粗砂。扦插後用塑膠布或玻璃覆蓋(用大型透明塑膠袋包覆密封)保持濕度,極為實用。
3)簡易插床圖示:盆器裝填真珠石或河砂約8~9分滿(真珠石需先澆水.鎮壓.整平再扦插)。扦插後要充分澆水,再用透明玻璃或塑膠布覆蓋(用大型透明塑膠袋包覆密封很實用)保持高濕度。放置的地點光照要明亮,但避免陽光直射。
◎4.採取插穗:用來扦插繁殖的枝條稱為插穗。插穗能否發根取決於本身的遺傳.生長素及營養分。大多數植物在扦插後,插穗會先形成根原體,再由根原體發出新根,但也有些植物插穗不易形成根原體,扦插後不易發根,就改用他法繁殖。
1)把握適當季節:各種植物均有它最佳的扦插適期,把握適當的季節採取插穗做扦插,可以提高發根率。本省春.秋兩季是扦插理想的季節。
2)剪自健壯的母株:插穗應剪自健壯而無病蟲害的母株。母株生育越旺盛,插穗發根越快。專業栽培大量扦插,應培養優良母株。扦插前減施氮肥,可充實枝條碳水化合物,插穗較易發根。
3)選擇飽滿的中熟枝條:原則上新生的枝條比老化的枝條較易發根,生長中的枝條比休眠中的枝條容易發根。但新芽太過於幼嫩,容易枯萎,因此以選擇已發育一段時間,中熟飽滿充實的枝條為佳,該部位介於綠色嫩枝與褐色木質化老枝之間的枝條。
4)不立即扦插要保濕:插穗剪下之後,越快扦插,發根率越高(多肉植物類除外)。若不立即扦插,應使用濕潤的布.紙張或水苔等包裹,或裝入塑膠袋中,滴入少許水分保濕。肉質植物類如仙人掌類.螃蟹蘭.沙漠玫瑰.麒麟花.緬梔等,因株體含有大量水分,剪取插穗後,反而要待切口乾燥後再做扦插,能減少腐爛,處理的方法與一般花木相反。
◎5.枝插法:枝插法又稱為插枝法,也是植物繁殖最常用的方法。枝插法由於插穗取材部位的不同,可分為硬木插及軟枝插,但也有些植物不論硬木插或軟枝插均能發根成苗。
1)硬木插:木本植物最常用此法扦插,如聖誕紅.垂柳.朱槿.木槿.黃鐘花.石榴.紫薇.夜丁香.立鶴花.刺桐類.福祿桐類.朱蕉類.竹蕉類。插穗選前一年生,中熟半木質化枝條,剪2~3節為一段(長度約10~
☆硬木插圖解
(1)選擇中熟飽滿的半木質化枝條,剪每段約10~
(2)插床材料先整平,再用手或使用一枝筆桿在插床戳洞。
(3)再將插穗插入洞中(注意勿倒插),用手壓緊固定再澆水即成。
☆為什麼發芽不發根:喜歡扦插繁殖的花友都有同樣的經驗,譬如把玫瑰或玉蘭花的枝條,扦插入土,經過一段時間就長出了新芽,心裡好高興,正慶幸成功之際,隔不了幾天新芽又萎縮了,再把枝條拔起一看,根本沒有發根,真是洩氣! 那麼不發根為什麼會長芽呢? 因為剪下來的枝條貯藏大量養分,扦插入土後又吸收水分,於是就長出了新芽,直到枝條養分消耗殆盡,新芽就萎縮了。玫瑰和玉蘭花用枝條扦插,不易生長根原體,所以很難發根,需用高壓法育苗。
2)軟枝插:軟枝插又稱為綠枝插。草本植物常用生長強盛的頂芽或腋芽作插穗,如石竹.菊花.康乃馨.天竺葵.四季秋海棠.非洲鳳仙花.大麗花.松葉牡丹.長壽花.彩葉草.紅莧草.冷水花.蝦蟆草.鴨跖草類.黃金葛類.蔓綠絨類.萬年青類等。木本植物用生長成熟而未木質化的新枝條作插穗,如茶花.杜鵑.黃金側柏.金葉木.黃蝦花.鳥尾花.聖誕紅.斑葉尖尾鳳.朱蕉類.竹蕉類.福祿桐類等。採用軟枝插為避免插穗迅速脫水而枯萎,插穗下部葉片要剪除,上部葉片太大時要剪半,若有花蕾.花苞也一併剪掉,並立即插入介質中,能提高發根率。
☆軟枝插圖解
(1)選擇生長強盛的頂芽或腋芽,剪每段約5~
(2)插床材料先整平,再用手或使用一枝筆桿在插床戳洞。
(3)立即將插穗插入插床,用手壓緊基部後再澆水即成。
☆如何防止倒插:無論扦插任何植物,剪切插穗的切口都要平滑順暢,一刀而下乾脆俐落,才能促進發根,所以應使用剪刀或鋒利的刀片剪切。如果用手摘取折斷,容易使傷口受傷,插入土中後,引起腐爛。通常插穗的切口都採用平切或斜切,操作簡單迅速。不易發根的木本植物,才使用操作較繁的雙斜切.槌形切.割切.團圓插等。另插穗的上下有固定的極性,不可倒插,否則無法發根,剪切沒有帶葉的枝條,為防止倒插,可將上端平切,下端斜切即能辨認。
◎6-1.葉插法:葉插法就是剪取植物的葉片或葉柄作插穗,扦插後使其發根成苗的繁殖法。有許多觀葉植物及多肉植物都採用此法大量育苗,如虎尾蘭類.椒草類.觀葉秋海棠類.長壽花.風車草.串珠草.秋祭.白雲花.非洲堇.大岩桐等。非洲堇.大岩桐.椒草類等,使用葉片帶葉柄插入介質,再由葉柄基部切口發根長出幼苗。秋海棠可將葉片分割成多塊,每塊均帶有主脈作插穗。長壽花.風車草.串珠草等均將葉平舖,葉片切口能發根長出幼苗。
☆多肉植物葉插法圖解:風車草.串珠草.福兔耳.秋祭等多肉植物之葉插繁殖,可將成熟肥厚的葉片摘下,淺插或平舖於插床上,葉片切口能發根長出幼苗。此法是大量育苗法。
☆非洲堇葉插法圖解
1)剪取生長健壯成熟肥厚的葉片,連葉柄約2~
2)葉柄切口沾上發根劑後,立即斜插於介質中,用手壓緊再澆水。
3)再用大型塑膠袋把整個插床密封起來,如此可長期保持濕度。
4)經過30~50天後,能自切口發根,長出新芽。待新株葉片有五枚以上,即可移植盆栽。
☆螃蟹蘭扦插法圖解:剪肥厚莖節2~3節為一段,基部包紮一團濕潤水苔,再植入盆中即成。盆中培養材料可用細蛇木屑。
◎6-2.葉芽插:葉芽插就是剪取帶有葉片及腋芽的一個枝節作插穗,如果一節有兩枚葉片及兩腋芽對生,可由中間剖開,各取一半作扦插。此法繁殖幼苗生長緩慢,目前很少採用。
◎7.根插法:植物除了使用枝.葉扦插外,也可使用根部作插穗繁殖幼苗,如使君子.大鄧伯花.紫藤.龍吐珠.凌霄花,六月雪.扁櫻桃等。根插之插穗,應避免在生長旺盛期中掘起,通常以早春欲長新芽之前最佳,每段剪約5~
☆根插法圖解
1)剪切根部每段約6~
2)插床材料先整平,用手或使用移植鏝在插床上挖掘淺穴。
3)再將插穗全部斜埋穴中(勿倒插),用手稍鎮壓後再澆水即成。
◎8.扦插後的管理:在正常扦插作業下,草本花卉類約1~2週能發根,觀葉植物及木本植物軟枝插約3~4週發根,針葉樹類及一般植物硬木插需一個月以上才能發根。在插穗尚未充分發根之前,必須維持插床的良好環境,才能提高發根率。
1)溫度要適當:插床最理想的溫度約20~
2)濕度要提高:插穗未發根之前,必須保持介質材料適當的濕度及很高的空氣濕度(約70~80%),採用噴霧是最理想的方法,大量扦插可裝置定時控制器,每隔20~30分鐘噴霧一次,使葉面經常保持有水液。家庭少量扦插,可用小型噴霧器或使用P.E.塑膠布覆蓋插床。☆噴霧是提高空氣濕度最有效的方法
☆少量扦插,覆蓋塑膠布,可以保溫保濕
3)光照要調解:插穗需要柔和的光照(約40~60%),插床上方宜用紗網.遮光網或竹片.報紙.塑膠布等,遮去直射的強光,以減少水分迅速蒸散。
4)病蟲害防治:插穗之落葉.腐葉或病株,應隨時除去,避免感染。
5)根群旺盛要移植:扦插是否成功,除了觀察插穗的新芽正常生長外,也要小心掘起其中一株,來判斷根群生長情形,若根群已旺盛,就要適時移植,否則在無養分的介質材料中,新株會逐漸消耗養分而老化衰弱。移植時要小心,切勿折斷細弱的根部。
6)不立即移植要施肥:插穗發根旺盛後,若不立即移植,可使用稀薄的三要素(如花寶2號稀釋1500~2000倍),作葉面施肥,使新株正常生長。 ☆根群生長已旺盛就要移植
◎9.發根劑使用法:插穗插入插床後,會在基部產生根原體,再發出新根,有些植物枝條內平時就有根原體存在,所以扦插很容易發根,如吊竹草.紅莧草.羽裂美女櫻.茉莉花.柳樹.虎尾蘭等。插穗產生的根原體,以生長素的量最為重要,插穗基部累積越多,越容易產生根原體,扦插越快發根,人工合成的發根劑,就是利用這種原理製成,它能促進不易發根的插穗發根,使用時要詳閱說明書。
☆使用方法:植物體內天然的發根素是IAA,人造發根劑有NAA及IBA兩種。發根劑分為粉劑和液劑。粉劑使用粉衣法,在插穗切口
☆發根劑調製方法:大面積栽培大量扦插,發根劑用量多,可自行調製。如欲調製0.4%NAA粉劑,取4公克NAA粉末,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再加少量水稀釋後,倒入1kg的滑石粉,用攪拌機充分攪拌均勻,再曬乾或風乾即成。調製時可酌量加入億力殺菌劑。
☆台灣花卉8大金釵:近十年來,台灣園藝事業快速蓬勃發展,無論是品質或產量均有顯著的提昇,大面積精緻栽培也逐漸受到重視,展望內.外銷有更大的突破。根據統計至1991年止,台灣省產的花卉,在品質和產量方面最具代表性的8 大金釵是菊花.唐菖蒲(劍蘭).玫瑰.天堂鳥.非洲菊.火鶴花.康乃馨.百合等。其栽培面積主要產地:菊花(
☆台灣花卉8大金釵:1)菊花。2)天堂鳥。3)康乃馨。4)唐菖蒲。5)玫瑰。6)火鶴花。7)非洲菊。8)百合。
☆觀葉植物介紹
◎白網紋草Fittonia spp 科別:325爵床科. 別名:費麗花.網紋草. 原產:秘魯.
株高:5~
適應日照:40~60%. 用途:盆栽,吊盆. 栽培:適富含腐植質之砂質壤土,耐蔭性強,忌強烈日光直射,喜高溫多濕,冬季要溫暖避風。
◎波斯紅草Perilepta dyeriana 科別:325爵床科. 原產:緬甸.馬來西亞. 株高:10~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腐葉土,耐蔭性強,忌強烈日光直射,喜高溫多濕,冬季要溫暖避風。
◎金葉木Sanchezia nobilis Hook. f.
科別:325爵床科. 別名:鑲邊爵床. 株高:
原產:厄瓜多爾.巴西.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適應日照:60~80%.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腐植質之壤土,喜高溫多濕,要常修剪,矮化植株。
◎珊瑚塔Aphelandra sinclairiana
Nees 科別:325爵床科. 原產:哥斯達黎加.巴拿馬.
別名:辛克氏單藥花.美麗單藥花. 株高:50~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耐蔭性強,忌強烈日光直射,喜多濕,冬季要溫暖避風。
◎龍舌蘭Agave americana L. 科別:392龍舌蘭科. 原產:墨西哥. 適應日照:80~100%.
株高: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乾燥。
◎萬年麻Furcraea foetida (L.) Haw 科別:392龍舌蘭科. 原產:模里西斯. 株高:
繁殖方法:分株,芽體栽植.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用途:庭植,盆栽,花材.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乾燥。
◎酒瓶蘭Nolina recurvata Hemsl. 科別:392龍舌蘭科. 別名:酒磅蘭. 原產:墨西哥.
株高: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耐旱。
◎王蘭 Yucca gloriosa L. 科別:392龍舌蘭科. 別名:刺葉王蘭.短莖王蘭.美國波羅花
原產:北美洲. 株高:
生長適溫:22~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虎尾蘭 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科別:392龍舌蘭科. 別名:千歲蘭.弓弦麻.
原產:印度.非洲. 株高:
適應日照:50~100%. 用途:庭植,盆栽,花材.
栽培:土質不拘,全日照.半日照或蔽蔭處均能成長,喜高溫,耐旱。
◎朱蕉 Cordyline terminalis (L.)
Kunth 科別:392龍舌蘭科. 別名:紅竹.朱竹.愛知赤.鐵樹.
原產:中國大陸.印度.馬來西亞.波里尼西亞. 株高: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
◎龍血樹 Dracaena
draco L. 科別:392龍舌蘭科. 原產:加拿利島. 株高: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冬季要溫暖避風。
◎番仔林投 Dracaena angastifolia
Roxb. 科別:392龍舌蘭科. 株高:3~
原產: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澳洲.台灣.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冬季要溫暖避風。
◎密葉竹蕉Dracaena deremensis
cv.'Compacta' 科別:392龍舌蘭科. 原產:栽培種.
別名:阿波羅千年木. 株高:
適應日照:50~100% 用途:庭植,盆栽,花材.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喜高溫多濕,冬季要溫暖避風。
◎五彩千年木 Dracaena marginata Lam.
'tricolor' 科別:392龍舌蘭科. 株高:
別名:紅邊千年木.紅邊竹蕉.彩紋竹蕉. 原產:馬達加斯加.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高溫多濕也耐旱,冬季要溫暖避風。
◎萬年竹 Dracaena sanderiana cv.
`Virens` 科別:392龍舌蘭科. 原產:剛果. 株高:
別名:綠葉竹蕉.萬年青.開運竹.幸運竹. 繁殖方法:扦插,分株.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忌油煙污染,喜高溫多濕,冬季要溫暖避風。
◎星點木 Dracaena godseffiana Baker
科別:392龍舌蘭科. 原產:剛果.新幾內亞.薩伊.
別名:星虎斑木.星點千年木.星斑千年木. 株高: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 喜高溫多濕,冬季要溫暖避風。
◎油點木 Dracaena
surculosa cv. 'Maculata' 科別:392龍舌蘭科. 原產:熱帶西非.
株高:1~
適應日照:60~70%. 用途:庭植,盆栽,花材.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高溫多濕,冬季要溫暖避風。
◎香龍血樹 Dracaena
fragrans (L.) Ker 科別:392龍舌蘭科. 原產:南非洲. 株高:
別名:巴西鐵樹.香花虎斑木.花虎斑木.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 喜高溫多濕,冬季要溫暖避風。
◎莧草 Alternanthera paranychioides St. Hil. 科別:284莧科. 別名:綠莧草.腰子花.
原產:巴西. 株高:5~
適應日照:80~100%. 用途:緣栽,盆栽,地被.
栽培:適富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要常修剪。
◎紅莧草:Alternanthera Paronychioides
St. Hil. 'picta'
◎圓葉洋莧 Iresine herbstii Hook. f. 科別:284莧科. 別名:西洋莧.洋莧. 原產:巴西.
株高:
適應日照:80~100%. 用途:緣栽,盆栽,地被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喜高溫,要常修剪。
◎大萍Pistia stratiotes L.科別:381天南星科.原產:熱帶美洲. 株高:
別名:水芙蓉.水蓮.芙蓉蓮.大漂.大蓮.大蕊萍.水萵苣.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粗肋草Aglaonema spp 科別:381天南星科. 原產: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大陸.
株高:30~
適應日照:50~60%. 用途:盆栽.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冬季要溫暖避風。
◎台灣姑婆芋 Alocasia cucullata Schott
& Endl. 科別:381天南星科. 株高:
別名:老虎芋.大麻芋.觀音蓮.假海芋.尖尾芋.番芋.小葉姑婆芋 原產:熱帶亞洲.台灣.
繁殖方法:分株.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腐葉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喜高溫多濕。
◎黑葉觀音蓮 Alocasia amazonica 科別:381天南星科. 原產:栽培種. 株高:
繁殖方法:分株,分球.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用途:盆栽,花材.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腐葉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 喜高溫多濕,冬季要溫暖避風。
◎彩葉芋 Caladium X hortulanum 科別:381天南星科. 別名:花葉芋.五彩芋.
原產:栽培種. 株高:20~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喜高溫多濕。
◎黛粉葉 Dieffenbachia spp 科別:381天南星科. 原產:熱帶美洲. 株高:30~
別名:廣東萬年青.萬年青.花葉萬年青.啞蔗. 繁殖方法:扦插,分株.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 喜高溫多濕.
◎黃金葛 Scindapsus aureum 科別:381天南星科. 別名:金葉葛.金藤.萬年青.黃金藤.
原產:所羅門群島.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適應日照:50~100%. 用途:盆栽,吊盆, 水栽.
栽培:適肥沃之腐葉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喜高溫多濕。
◎拎樹藤 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er 科別:381天南星科. 原產:所羅門群島.
別名:麒麟尾.爬樹藤.掌裂大黃.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適應日照:50~60%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肥沃之腐葉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喜高溫多濕。
◎心葉蔓綠絨 Philodendron scandens 'oxycardium'
科別:381天南星科. 用途:盆栽.
別名:圓葉蔓綠絨.桃葉藤. 原產:巴西.牙買加.西印度群島.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分株.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腐葉土,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喜高溫多濕。
◎合果芋 Syngonium podophyllum 科別:381天南星科. 原產:墨西哥.哥斯達黎加.
別名:白蝴蝶.綠精靈.白斑葉.箭葉芋. 繁殖方法:扦插,分株.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喜高溫多濕,冬季要溫暖避風。
◎龜背芋 Monstera deliciosa Liebm. 科別:381天南星科. 原產:墨西哥.瓜地馬拉.
別名:蓬萊蕉.羽裂蔓綠絨.電信蘭.電線蘭.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 喜高溫多濕。
◎鵝掌藤 Schefflera arboricola Hay.
科別:047五加科. 別名:鵝掌蘗.狗腳蹄. 株高:3~
原產:台灣,栽培種.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法.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適應日照:50~100%.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或蔽蔭處均能成長,喜高溫多濕,耐旱。
◎澳洲鴨腳木Brassaia actinophylla
Endl. 科別:047五加科. 別名:傘樹.章魚樹.
原產:澳洲.新幾內亞. 株高: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高溫多濕。
◎常春藤 Hedera helix L. 科別:047五加科. 別名:長春藤.土鼓藤.本蔦.百腳蜈蚣.
原產:北非.歐洲.亞洲. 繁殖方法:扦插,壓條法.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適應日照:50~70%. 用途:盆栽,吊盆.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高溫多濕。
◎福祿桐 Polyscias spp 科別:047五加科. 別名:南洋森. 株高:1~
原產:熱帶美洲.亞洲.太平洋諸島.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適應日照:50~100%.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高溫多濕,要常修剪。
◎毬蘭Hoya carnosa (L. f.) R.
Br. 科別:235蘿藦科. 原產:亞洲.太平洋諸島.
別名:球蘭.嶼玉蝶梅.櫻蘭.天蝶梅.鱸鰻耳.塑膠花.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腐葉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
◎觀葉秋海棠類 Begonia spp 科別:110秋海棠科. 原產:亞洲.非洲.美洲之熱帶或亞熱帶.
繁殖: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秋.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腐葉土,排水需良好,忌強烈日光直射及高溫多濕。
◎八角蓮 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on 科別:259小檗科. 原產:中國大陸.台灣.
別名:葉下花.獨腳蓮.八角金盤.一把傘.鬼臼.山荷葉 株高:30~
繁殖方法:分株.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腐葉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喜冷涼。
◎十大功勞Mahonia japonica (Thunb.)
DC. 科別:259小檗科. 別名:黃柏.天鼠刺.
原產:中國大陸.台灣. 株高: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冷涼,忌高溫。
◎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 科別:259小檗科. 別名:天竺.天燭子.南竹子
原產:中國大陸.印度.日本. 株高:2~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腐植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
◎山菜豆 Radermachia sinica (Hance)
Hemsl. 科別:239紫葳科. 原產:中國大陸.台灣.
別名:菜豆樹.山苦楝.苦楝舅.苦苓舅.Kariran(泰雅).Sikazyu(排灣). 株高: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高溫多濕。
◎馬拉巴栗Pachira macrocarpa (Cham.
et Schl.)Schl. ex L.H. Bailey 科別:119木棉科.
別名:大果木棉.美國土豆.美國花生.發財樹.馬剌巴栗,瓜栗. 原產:墨西哥. 株高: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夏~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高溫。
◎海衛矛Euonymus japonicus Thunb. 科別:180衛矛科. 別名:日本衛矛.正木.大葉黃楊.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琉球.韓國.蘭嶼.綠島. 株高: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
◎翠玲瓏 Callisia repens L. 科別:358鴨跖草科. 別名:舗地錦竹草. 原產:熱帶美洲.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盆栽,吊盆,地被.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喜高溫多濕。
◎紫背萬年青 Rhoeo spathacea (Sw.)
Stearn 科別:358鴨跖草科. 原產:西印度.墨西哥.
別名:蚌蘭.紫背鴨舌草.紅三七草.紫菖. 株高:20~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適,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高溫多濕。
◎紫錦草 Setcreasea purpurea Boom 科別:358鴨跖草科. 別名:紫鴨跖草. 原產:墨西哥.
株高:20~
適應日照:50~100%. 用途:庭植,盆栽,吊盆.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高溫多濕。
◎吊竹草 Zebrina pendula Schnizl. 科別:358鴨跖草科. 原產:墨西哥. 株高:
別名:大吊竹草.紫背鴨跖草.吊竹梅.水竹草.竹夾菜.紅鴨舌草.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高溫多濕。
◎花葉水竹草 Tradescantia
fluminensis Vell. 科別:358鴨跖草科. 別名:斑葉水竹草.
原產:美洲.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庭植,吊盆,地被. 栽培:適肥沃之腐植質壤土,半日照,喜高溫多濕。
◎芙蓉菊 Crossostephium chinensis
(L.) Makino 科別:320菊科. 株高:15~
別名:蘄艾.海芙蓉.芙蓉.白芙蓉.海芙蓉.木白香.白石.千年艾. 原產:台灣.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銀葉菊 Senecio cineraria DC. 科別:320菊科. 原產:栽培種. 株高:15~
別名:白妙菊.銀色瓜葉菊.灰葉黃菀.灰葉仙年.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不耐高溫。
◎馬蹄金 Dichondra micrantha Urban.
科別:322旋花科. 別名:葵苔.過牆風.小金錢草.
原產:西印度.琉球.日本.台灣. 株高:3~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高溫多濕。
◎蘇鐵 Cycas revoluta Thunb. 科別:G1蘇鐵科. 原產:日本.琉球.中國大陸.爪哇.
別名:鳳尾蕉.鐵樹.金果樹.鳳凰蛋,鳳尾松,鳳尾棕,鐵甲松,鐵蕉.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分株.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用途:庭植,盆栽,花材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高溫多濕。
◎輪傘莎草 Cyperus
alternifolius L. 科別:410莎草科. 原產:非洲. 株高:30~
別名:傘草.雨傘草.輪傘草.車輪草.風車草.傘葉莎草. 繁殖方法:播種,分株.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 喜高溫多濕。
◎紙莎草 Cyperus papyrus L. 科別:410莎草科. 別名:埃及莎草,藨草. 株高:60~
原產:埃及.西西里島. 繁殖方法:播種,分株.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適應日照:50~100%.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 喜高溫多濕。
◎猩猩草 Euphorbia cyathophora Murr. 科別:133大戟科. 別名:火苞草.草一品紅.
原產:熱帶美洲. 株高:30~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高溫。
◎威氏鐵莧 Acalypha wilkesiana
Muell.-
別名:紅葉鐵莧.銅葉鐵莧.紅桑. 株高:1~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變葉木 Codiaeum variegatum Bl. 科別:133大戟科. 原產:栽培種. 株高:1~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法.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用途:盆栽,綠籬,花材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青紫木 Excoecaria bicolor Hassk
var. purpurascens Pax et Hoffm 科別:133大戟科.
別名:紅背桂.紅桂花.紅背桂花. 原產:越南. 株高:50~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要常修剪。
◎銳葉小槐花 Desmodium caudatum (Thunb.
ex
別名:抹草.磨草.魅草.小槐花.頭花山螞蝗.刺仔草.味嚕草.金腰帶. 生長適溫:22~
原產:台灣. 株高:1~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通風需良好,喜高溫。
◎巴西鳶尾 Neomarica gracilis (Herb.
ex Hook.) T. Sprag 科別:386鳶尾科.
別名:馬蝶花.玉蝴蝶.美洲鳶尾. 原產:巴西. 株高:30~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高溫多濕。
◎彩葉草 Coleus blumei Benth. 科別:342唇形科. 原產:地中海沿岸. 株高:20~
別名:五色草.洋紫蘇.彩葉莧.鞘蕊花.錦紫蘇.變葉草.老少花.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紫蘇 Perilla fructescens (L.)
Britt. 科別:342唇形科. 原產:栽培種. 株高:60~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8~
用途:庭植,盆栽,食用.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
◎到手香 Plectranthus amboinicus
(Lour.) Spreng 科別:342唇形科. 原產:菲律賓
別名:左手香.過手香.廣藿香.本藿香.藿香.印度薄荷 株高:15~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盆栽,藥用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薰衣草 Lavandula angustifolia 科別:342唇形科. 別名:狹葉薰衣草.英國薰衣草.
原產:地中海沿岸. 株高:30~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忌高溫多濕。
◎蜘蛛抱蛋 Aspidistra elatior Blume 科別:372百合科. 別名:葉蘭.一葉蘭.飛天蜈蚣.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20~
適應日照:40~70%. 用途:盆栽,緣栽,花材.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
◎武竹 Asparagus densiflorus
(Kunth) Jessop. 科別:372百合科. 原產:南非. 株高:
別名:天門冬.天文冬.滿冬.地門冬.天冬.筵門冬.杉葛. 繁殖方法:播種,分株.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喜高溫。
◎文竹 Asporagus setaceus (kunth)
Jesscp 科別:372百合科. 原產:南非. 株高:
別名:雲片竹.山草.新娘草.新娘花. 繁殖方法:播種,分株.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喜高溫。
◎吊蘭 Chlorophytum comosum Baker
科別:372百合科. 別名:掛蘭. 原產:南非.
株高:10~
適應日照:50~70%. 用途:盆栽,緣栽,吊盆.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高溫多濕。
◎白紋草 Chlorophytum bichetii Backer
科別:372百合科. 別名:白紋蘭. 原產:熱帶西非.
株高:10~
用途:盆栽,地被.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忌強烈日光直射,喜高溫多濕,耐旱。
◎沿階草 Ophiopogon japonicus
(L.f.)Ker-Gawl. 科別:372百合科. 株高:5~
別名:麥門冬.鐵韭菜.蛇鬚.龍鬚. 原產:日本.琉球.印度.越南.台灣. 繁殖方法:分株.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多肥,耐旱。
◎麥門冬 Liriope spicata (Thunb.)
Lour. 科別:372百合科.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台灣.
別名:麥冬.寸冬.山麥冬.沿階草.麥文冬.筧冬.階前草.山菅.龍鬚草.忍冬.烏韭.
株高:15~
適應日照:50~70%. 用途:盆栽,藥用,緣栽.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多肥,耐旱。
◎孔雀竹芋 Calathea makoyana (Morr.)
Nichols. 科別:371竹芋科. 別名:孔雀葛鬱金.
原產:巴西. 株高:10~
適應日照:40~60%.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腐植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喜高溫多濕。
◎薜荔 Ficus pumila L. 科別:070桑科. 別名:木蓮.木壁蓮.石壁蓮.風不動.壁石虎.
原產:台灣.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8~
適應日照:40~60%. 用途:盆栽,吊盆.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腐植質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
◎人參榕 Ficus microcarpa 科別:070桑科. 別名:大頭榕.人蔘榕. 原產:台灣.蘭嶼.
株高:15~
適應日照:70~100%. 用途:盆栽. 栽培:適砂土,喜高溫多濕,日照要充足。
◎垂榕 Ficus benjamina L. 科別:070桑科. 別名:白榕.白肉榕.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嫁接.
原產:中國大陸.印度.馬來西亞. 株高:
適應日照:50~100%. 用途:盆栽,綠籬.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高溫多濕。
◎印度橡膠樹 Ficus elastica Roxb. 科別:070桑科. 別名:緬榕. 原產:熱帶亞洲.
株高:
適應日照:50~100%.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喜高溫多濕。
◎豬籠草 Nepenthes spp 科別:263豬籠草科. 原產:雜交種. 株高:20~
繁殖方法:扦插,壓條,播種.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2~
用途:庭植.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腐植質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喜高溫多濕。
◎大王蓮 Victoria cruziana Orbigny 科別:250睡蓮科. 別名:小葉王蓮. 用途:水池栽培.
原產:阿根廷.巴西.巴拉圭.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夏. 生長適溫:25~
適應日照:80~100%.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壤土,喜高溫,日照要充足。
◎紅刺露兜樹 Pandanus utilis Bory 科別:394露兜樹科. 別名:紅章魚樹.紅刺林投.
原產:馬達加斯加. 株高: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多濕.多肥。
◎皺葉椒草 Peperomia caperata Ruiz et
Pav. ex Yuncher 科別:264胡椒科. 原產:巴西.
株高:10~
適應日照:50~70%. 用途:盆栽,吊盆.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腐植質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喜高溫多濕。
◎竹節蓼 Homalocladium Platychadum
(F. Muell) Bailey 科別:276蓼科. 別名:蜈蜙草.
原產:所羅門群島. 株高:50~
生長適溫:22~
栽培:土質不,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喜高溫多濕。
◎土人蔘 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 科別:275馬齒莧科. 適應日照:50~60%.
別名:假人蔘.假人參.土高麗蔘.台灣人蔘.人心時.飛來參.玉參.沙參.燈香.櫨蘭.東洋參.參草.波斯蘭.參仔葉.參葉. 原產:泛熱帶. 株高:20~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用途:盆栽,緣栽.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 喜高溫多濕。
◎瓶子草 Sarracenia purpurea L. 科別:308瓶子草科. 原產:北美洲. 株高:10~
繁殖方法:播種.分株. 繁殖適期:冬~春. 生長適溫:10~
用途:盆栽.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腐植質土,半日照,喜冷涼,水質要清潔。
◎虎耳草 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 科別:300虎耳草科.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
別名:金線吊芙蓉.金絲荷葉.錦耳草. 株高:10~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腐植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喜冷涼。
◎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科別:265三白草科. 別名:魚腥草.臭嗟草.臭臊草.坪岑草.蕺.菹菜.紫背魚腥草.紫蕺.菹子.臭豬巢.側耳根.豬鼻孔.九節蓮.折耳根.肺形草.臭腥草.狗貼耳. 原產:中國大陸.喜馬拉雅.爪哇.日本.琉球. 繁殖方法:扦插,分株.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
◎蝦蟆草 Pilea
grandis Wedd. 科別:071蕁麻科. 原產:哥斯達黎加.哥倫比亞.
株高:15~
適應日照:50~60%. 用途:盆栽,吊盆,地被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腐植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喜高溫多濕。
◎金露花 Duranta
repens Linn 科別:243馬鞭草科. 原產:南美洲. 株高:20~
別名:金露華.台灣連翅.假連翅.苦林槃.小本苦林盤.如意籬笆樹.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耐旱。
◎閉鞘薑 Costus speciosus (Koenig)
Smith 科別:369薑科. 用途:庭植,盆栽.
別名:樟柳頭.白石筍.廣東商陸. 絹毛鳶尾.土地公拐.水蕉花. 株高:
原產:熱帶亞洲.中國大陸.台灣.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分株.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16~
◎斑葉月桃 Alpinia
speciosa cv. ‘Variegata 科別:369薑科. 原產:栽培種.
株高:60~
適應日照:50~70%.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富肥沃之腐植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喜高溫多濕。
◎腎蕨 Nephrolepis auriculata (L.)
Trimen 科別:P腎蕨科(27);蓧蕨科(26).
別名:羊齒蕨.球蕨.鳳凰蛋.鐵雞蛋. 原產:亞洲.非洲.台灣. 適應日照:40~60%.
繁殖方法:分株,孢子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腐植質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 喜高溫多濕。
◎鐵線蕨 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 科別:P鳳尾蕨科.鐵線蕨亞科(16-4).
別名:鐵絲草.過壇龍.石中珠.黑骨. 黑骨芒萁. 原產:熱帶地區. 株高:15~
繁殖方法:孢子播種.分株.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2~
用途:盆栽. 栽培:適腐植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喜高溫多濕。
◎山蘇花 Asplenium antiquum Makino 科別:P鐵角蕨科(31). 原產:熱帶.亞熱帶地區.
別名:山蘇.巢蕨.鳥巢蕨.鳥窩厥.鳥巢羊齒.雀巢羊齒.山翅菜.歪頭菜.老鷹翅.老鷹巢.
株高:20~
適應日照:40~60%. 用途:附植,盆栽,花材.
栽培:適腐植質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忌強烈日光直射, 喜高溫多濕。
◎筆筒樹 Cyathea lepifera (Hook.)
Copel. 科別:P桫欏科(13). 別名:蛇木.山大人.
原產:台灣. 株高:
生長適溫:18~
◎翠雲草 Selaginella uncinata
(Desv.) Spring 科別:P卷柏科(2). 別名:藍地柏.綠絨草.翠羽草.翠翎草.龍鱗草.伸腳草.劍柏.金雞獨立草.矮腳風毛.孔雀花.神錦花.鶴翎草.鳳尾草.開屏鳳毛.龍鬚.岩萍.地柏葉.百腳草.假岩柏.藤扁柏.白雞毛.水松.攔路枝.止血草.白雞爪.金扁柏.龍柏草.細風藤.金貓草.生扯攏.蝨子草.蜂藥.
原產:中國大陸. 繁殖方法:分株,扦插,孢子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適應日照:30~50%. 用途:盆栽,吊盆,地被. 栽培:適腐植質土,耐蔭,喜溫暖潮濕。
◎槐葉蘋 Salvinia natans (L.) All. 科別:P槐葉蘋科(32). 別名:槐葉萍.
原產:歐洲.亞洲.北非.台灣. 繁殖方法:分株,孢子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淺水盆,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多濕。
家庭園藝(植物生態解說4)講義
第408單元 椰子類及植物生長五大要素
◎挺立高聳的椰子類,也有盆栽
◎植物生長五大要素 1.光線。 2.溫度。 3.濕度。 4.空氣。 5.土壤。
◎1.光線:光線就是光照,綠色植物中的葉綠素是由光線的光合作用.水分和二氧化碳製造而成,所以植物沒有光線就不能生存。觀賞花木從需光的程度,大致分為三大類:陽性植物類.陰性植物類.中性植物類等。如果我們能夠認識植物是屬於那一類,即可按其光線的需要,栽植在適當的位置,生育才能正常。反之,栽植的地點不符合光線的需求,生長必會逐漸轉劣,甚至羅患病害而亡。
○-1陽性植物類:陽性植物需光量多,栽培地點日照要充足,日照不足則生育不良,此類植物不適合做室內植物。在觀賞植物中,以觀花為主的草花類.球根花卉類.木本花卉類或庭園樹等,大多數是陽性植物,如雞冠花.百日草.大波斯菊.松葉牡丹.金魚草.爆竹紅.矮牽牛.三色菫.孤挺花.鬱金香.水仙.玫瑰.九重葛.紫薇等。少數是觀葉植物,如彩葉草.雁來紅.紅莧草.綠莧草.草坪類等。
○-2陰性植物類:陰性植物需光量較少,在強烈光線下,容易產生日燒.脫水枯萎等傷害,喜歡在日照不足或有遮蔭的散漫柔和光照下生長,這類植物耐陰性強,適合做室內植物。此類植物以觀葉植物佔大多數,如粗肋草類.蔓綠絨類.黃金葛類.椒草類.萬年青類.竹芋類.蕨類等。極少數是觀花植物,如非洲菫.大岩桐.金魚花.口紅花.觀賞鳳梨類等。
○-3中性(陽陰性)植物類:此類植物介於陽性植物與陰性植物之間,對於光線的適應性較強,在強光下或陰蔽處均能生存,也適合當室內植物,如朱蕉類.竹蕉類.榕樹.馬拉巴栗.鵝掌藤等。
○-4植物對光週性的影響:植物對於每日光線照射時間的長短,也會影響生長和開花,這種現象稱為光週性,簡單歸納為三大類:
1)短日照植物:每天日照縮短在12小時以下,花芽才容易分化開花者,如秋末.冬初至早春開花的聖誕紅.螃蟹蘭.菊花.長壽花等。
2)長日照植物:每天日照超過12小時以上,花芽才能分化開花者,如春末至夏季開花的金魚草.球根海棠.翠菊等。
3)中性植物:每天日照之長短,都與開花無關者,這類植物全年不分季節均能開花,如洋繡球.水仙花.三色菫等。
※由以上得知植物對每天日照的反應,我們可用電照方法或覆蓋遮光方法,延長或縮短光照時數,調解開花期。
☆光週性花卉種類表
1)短日植物:菊花.大麗花.百日草.瓜葉菊.大波斯菊.鳳仙花.牽牛花.聖誕紅.雞冠花.長壽花.蟹爪仙人掌(螃蟹蘭)。
2)長日植物:金盞花.翠菊.美女櫻.康乃馨.洋桔梗.飛燕草.金魚草.重瓣滿天星.毛地黃.紫羅蘭.矮牽牛。
3)中性植物:洋繡球.香豌豆.天竺葵.三色菫.吊鐘花.鳶尾.仙克來.水仙花.鬱金香.喜姆比蘭.秋石斛。
◎2.溫度:溫度的高低對於植物的生長影響很大,原生於溫帶地區的植物,可以忍受低溫,但不耐高溫。反之,原生於熱帶的植物,可以抗熱抗高溫,但不耐低溫。每一種植物都有它最理想的生長適溫,如果我們能夠給它最適當的溫度,生長一定健壯。台灣位於亞熱帶,一年四季有顯著的溫差,冬季低溫冷涼,適合溫帶植物的生長,但寒流來襲低於
○-1溫帶植物適溫:溫帶植物性喜冷涼,生育適溫約10~
○-2熱帶植物適溫:熱帶植物性喜高溫,生育適溫約24~
○-3植物最佳適溫:溫帶植物性喜低溫,熱帶植物又喜愛高溫,而一般園藝植物最佳的生長適溫約15~
◎3.濕度:水分是生物細胞組成的主要物質,尤其綠色植物的含水量達80%以上。植物所需的水分,不單指土壤中的水分,也包含了空氣中的水分,就是我們所稱的濕度。植物從根部吸收水分,輸送到莖.葉各部位蒸散。如果吸收量少於蒸散量,就會導致莖葉枯萎死亡,因此在旱地或炎熱的季節裡,必須注意水分的補給。反之過量或多雨的季節裡,土壤含水量過高,空氣的含量降低,阻礙了根部的發育,即會致使吸收能力減退而死亡。植物除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外,散佈在大氣中的水蒸氣(空氣濕度)也會影響植物的蒸散作用。空氣濕度高,莖葉的蒸散作用就減緩,也就不易造成枯萎,但太高容易感染病害。空氣濕度低,莖葉蒸散作用就加劇,容易導致脫水枯萎,因此在冷氣房間中擺飾觀葉植物,空氣容易乾燥,必須注意補給濕度。
○-1土壤水分:植物體內的水分均來自土壤中,因此水的需要量對植物的生長有密切的關連。通常盆栽植物水分蒸發的速度,要比露地栽培的植物快許多,尤其是強烈灼熱的陽光直接照射盆土的時候,缺水的現象就容易發生。植物由根部吸收水分,根群越多吸收水分就越快。在生長活躍時期,如萌發新枝葉或開花期,最需要有足量的水分維持生命。在休眠期中,僅需微量的水分就能生存。各種植物的生長習性不同,需水量也不相同,如仙人掌類或多肉植物類,需水量極少,多量澆水反而造成損害。
○-2空氣濕度:空氣中的濕度是指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與土壤中所含的濕度不同,在園藝栽培技術上,這是很重要的知識,但往往被忽略了。空氣濕度的高低,影響植物生長很大,甚至引發各種病害。空氣中的濕度我們用肉眼很難判斷含量有多高,但可以使用濕度計測定。通常空氣的濕度是用相對濕度來測計,範圍從0%(絕對乾燥)到100%;在有霧的情況下,相對濕度約接近100%,大多數的植物需要約60%左右;一般葉質較薄的植物,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葉質厚呈革質的植物,較耐乾燥的空氣。
◎4.空氣:空氣是任何生物的生長要素,植物的葉片白天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經光合作用轉變為碳水化合物,釋出氧氣。另一方面根.莖.葉在呼吸作用下,將碳水化合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植物一天24小時不斷進行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所以必須維持空氣的潔淨及根部的通氣,生育方能正常。當土壤變硬,通氣不良時,就必須改善土質(盆栽重新換土)。當空氣污染足以造成傷害時應淨化空氣。另栽植要有合理的密度,保持通風良好。水生植物或生長在沼澤濕地的植物,對於低氧濃度有較大的適應力,因此能夠在水中或泥濘濕地中生長。
☆為什麼通風要良好:栽培花木如果通氣不良,不易散熱,很容易引發病蟲害。欲求通氣良好,栽植花木的株距不可太密,兩株之間枝葉不可重疊,另盡量避免在強烈日光西曬的牆邊栽植。
◎5.土壤:土壤是植物生長的根本,土壤中含有水份.空氣.營養元素和微生物,能提供植物成長所需。土壤按物理性成分可分為:礫土.砂土.黏土.壤土.腐植土.石灰土等六種。按化學反應,可分為酸性土壤.中性土壤.鹼性土壤;但各種植物的生長習性不同,所需要的土壤成分也不盡相同,必須加以選擇或人工方法調製,才能符合植物生長的需要。植物從土壤中吸收的營養元素約有16種以上,大部份是經由根部吸收。因此園藝家就研究人工方法調配各種營養元素,不使用土壤為栽培介質,直接供給植物吸收,發展出各種無土栽培法,如水耕.砂耕.礫耕或各種人造土等代替土壤;尤其水耕栽培所生產的清潔蔬菜,廣受大眾歡迎,各種植物水耕栽培之研究與推廣方興未艾。
◎椰子類的栽培:科別:393棕櫚科Arecaceae. 繁殖方法:播種.分株.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栽培:以富含腐植質之壤土或砂質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通常日照需充足,喜高溫多濕。
◎椰子類: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之描述:
26. PALMAE 棕櫚科 直立或攀緣木本;莖無形成層,有時因初級生長而增粗,幾不分枝。葉螺旋排列,掌狀或羽狀分裂,芽時折摺,常具柄;葉鞘基部筒狀而易裂,有時具葉舌。花排成圓錐花序(肉穗花序),兩性或單性,同株或異株,有時雜性;花被片6,2輪,內外輪者不等大;雄蕊6或3;子房1-3室或3室。漿果或核果,中果皮纖維質或肉質;種子常1粒,有胚乳。 台灣有5屬。
◎椰子植物與棕櫚科:椰子植物在學術上稱呼為棕櫚科,而棕本字應為椶,不過現在都寫為棕,如寫為椶櫚科大家反而不太認識。棕櫚科植株形狀很多為喬木,是單子葉植物裡唯一是大樹的一科,你所看到的高大單子葉植物,除了竹類及旅人蕉外,其他大部份都是棕櫚科。棕櫚科大型的葉子,成叢的生長於枝幹的頂部,枝幹通常不分枝而呈現單一通直的樣子,由地面的基部到長葉的頂端,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同樣的粗細。特殊的造型,加上大部分的種類都生長在溫暖的區域,給人的印象是熱帶的風情,因而受到大部分人的喜愛,又因其樹形優美多變化,常被選為庭園綠化樹種,成為重要的景觀植物;由於種類繁多,型態富於變化,在園藝應用上亦非常廣泛。棕櫚科植物普遍地被認為在民生方面僅次於禾本科,在經濟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們也是熱帶和亞熱帶社會賴以維生的資源;可可椰子在熱帶亞洲以及海棗在熱帶非洲沙漠地帶,成為經濟栽培作物已有悠久歷史;油椰子栽培生產事業在東南亞.非洲和南美洲等地皆在持續發展中。
◎棕櫚科植物:棕櫚科為單子葉植物綱,棕櫚目植物。產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在全球約有230屬3400種。台灣原生有5屬7種(山棕,台灣水藤,闊葉省藤,蘭嶼省藤,蒲葵,台灣海棗,山檳榔),加上引進種,共計約44屬100種。棕櫚科植物為常綠木本,它的莖通常不分枝,雖然有的相當粗大,有的相當堅實,但均為原生組織,無形成層,樹木成長過程中,樹幹直徑不會持續增大。葉常叢聚莖頂,互生,通常為羽狀及掌狀兩種,羽狀葉者為棕或稱呼為椰子,掌狀葉者為櫚。葉柄常宿存幹上,或有明顯葉痕。花單性,整齊,花被6片,子房上位,種子有多量之胚乳。此科植物可供食用.觀賞.糖料澱粉.釀酒.油料.藥用.纖維.木材等用途。
◎台灣原生種棕櫚科:台灣原生種棕櫚科有山棕.台灣水藤.闊葉省藤.蘭嶼省藤.蒲葵.台灣海棗.山檳榔等七種。
◎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 (H.B. et
K.) Cook 393棕櫚科 別名王棕.文筆樹,英名Royal Palm,
Mountain glory 。原產地中美.古巴.牙買加.巴拿馬。臺灣於1901年間引進,全省各地普遍栽培。常綠喬木,單幹直立,幹高達
◎甘藍椰子Roystonea oleracea (Jacq.)
O. F. Cook 393棕櫚科 別名巴布達皇家棕櫚,委內瑞拉皇家棕櫚。原產加勒比低地沼澤。白色單幹,株高
◎亞力山大椰子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
Wendl.et Drude. 393棕櫚科 原產澳洲昆士蘭。樹形高聳纖直,普遍栽種做庭園景觀或行道樹。 樹幹灰褐色,圓柱形,修直,單立,高可達
◎肯氏椰子Archontophoenix cunninghamiana (H. Wendl.) H. Wendl. et Drude
393棕櫚科
原產昆士蘭,幹直立,葉背綠色,肉穗花序,種子較小。適觀賞,行道樹。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N.J.Jacq.)R.Br.exMart.var.subglobosa(Hassak.)Becc
393棕櫚科別名扇葉蒲葵.扇葉葵.木葵。產大陸之華南,分佈中南半島.琉球.日本,臺灣宜蘭龜山島亦有野生狀態。古時以其葉做扇,稱蒲扇,閩南人常以葵扇稱呼為扇子。常綠大喬木,單幹直立,不分枝,環紋不規則而粗糙,黑褐色,高可達
◎澳洲蒲葵 Livistona australis (R.
◎圓葉蒲葵Livistona rotundifolia
(Lam.) Mart. 393棕櫚科 別名腳凳棕櫚。產菲律賓.印尼.爪哇;喜亞熱帶或熱帶氣候;株高7~
◎傑欽氏蒲葵Livistona jenkinsiana
Griff. 393棕櫚科 產印度東北.孟加拉西部.緬甸.泰國;單幹灰色,株高7~
◎霍根氏蒲葵Livistona saribus (Lour.)
Merr. ex Cheval 393棕櫚科 產東南亞;單幹,株高12~
◎華盛頓棕櫚Washingtonia filifera (Lind.
ex Andre ) Wendl. 393棕櫚科 別名華盛頓椰子,屬名係紀念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 。全世界華盛頓棕梠屬的植物約三種。原產於美國和中美洲。樹幹單立成圓柱狀,高可達
◎另有壯幹華盛頓棕櫚(Washingtonia robusta H. A.
Wendl. Fig, 21, 22)幹較高瘦.葉裂片絲狀下垂,葉末端不下垂,而與華盛頓棕櫚不同。
◎海棗Phoenix dactylifera L 393棕櫚科 又稱阿拉伯海棗.波斯海棗.棗椰子 ,英名 Date palm 。原產西亞.阿拉伯.北非。 台灣栽培不多。林試所保持之種,係先後於1925年由埃及,1931年後由夏威夷引進試種,生育良好。植株姿態優美可作行道樹.庭院觀賞樹種。喬木,幹高,直立其莖幹萌蘗力強,常有莖幹叢生現象,高20~
◎海棗屬:為棕櫚科著名之一屬,全屬約15種。樹幹粗糙,常有宿存葉柄,或三角形波浪狀之葉痕,羽狀複葉,靠近基部小葉與葉柄幾乎成垂直,小葉像V字,向上對摺由中肋長出,常有些小葉退化成刺。
◎台灣海棗Phoenix hanceana Naud 393棕櫚科 又稱台灣槺榔.桄榔.椌榔.姑榔木.麵木,是台灣原生種,雌雄異株,樹幹有龜甲葉痕,下方小葉常退化成針刺狀,故海南島稱刺葵,果實可食較小,橢圓形約1
◎羅比親王海棗Phoenix humilis Royle var.
loureiri (Kunth) becc 393棕櫚科
別名軟葉刺葵.羅比親王椰子,產印度.緬甸.泰國。單桿獨立,桿面上殘留有葉柄,幹表面具瘤狀突起,株高可至 3~
◎加拿列海棗Phoenix canariensis
Chaub.393棕櫚科 別名加拿利海棗,大陸稱加那利刺葵。為高大喬木,高8
◎岩海棗Phoenix rupicola T.
Anders. 393棕櫚科 別名峭壁棗椰子; 生長在印度喜瑪拉雅山脈的岩石和峭壁之中;常綠木本,單幹,株高約6, 落葉後,樹幹瘤狀葉痕突起明顯;羽狀複葉,長約
◎非洲海棗Phoenix reclinata Jacq.
393棕櫚科 別名塞內加爾棗椰子;原產非洲;常綠木本,樹幹叢生,向四方伸展;株高7~
◎銀海棗Phoenix sylvestris (L.)
Roxb. 393棕櫚科 又名野海棗,英名 Wild date
palm 。原產印度。雌雄異株。單幹,高可達8~
◎錫蘭海棗Phoenix zeylanica Trim.
393棕櫚科 別名錫蘭棗椰子,原產錫蘭,單幹木本,株高
◎凍子椰子Butia capitata (Mart.)
Becc. 393棕櫚科 別名布迪椰子;原產南美巴西.烏拉圭,是最耐寒的棕櫚科植物;株高7~
◎毛凍子椰子Butia eriospatha (Mart.)
Becc.大陸稱毛果凍棕,株高3~
◎棍棒椰子Hyophorbe verschaffeltii
H. Wendl 393棕櫚科 英名Spindle
palm,原產印度洋馬斯加里尼島,目前全省普遍栽培。樹幹單立,高可達6
◎酒瓶椰子Hyophorbe amaricaulis Mart
393棕櫚科 英文名稱 Bottle palm 。原產於模里西斯及馬拉加西,台灣於1909年首次引進,各地普遍栽培。常綠小喬木,幹高可達
◎黃椰子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Bory) H. Wendl 393棕櫚科 又名散尾葵.黃蝶椰子。原產地馬達加斯加,台灣於1905年引進。常綠半木本,叢生,環節明顯,高可達
◎馬島椰子Chrysalidocarpus madagascariensis (Mart.) Becc 393棕櫚科
原產馬達加斯加,生長在亞熱帶地區,株高
◎可可椰子 Cocos nucifera L. 393棕櫚科 可可椰子拉丁學名的屬名cocos,係為葡萄牙語的「猴子」,種名則為「堅果」的意思。如果把椰子的果皮去掉,可以在種皮上端看見三個孔洞,整個形狀酷似猴子的臉,所以葡萄牙人於航海時代,發現這種用途非常廣泛的植物,外形似猴子的堅果稱之為coco,英文名稱則以coconut相稱。可可椰子起源於南美新大陸並由此散佈到各地,這是O. F. Cook所說的;生物地理學家Jonathan Sauer則以椰子蟹(Birgus latro)的地理分布;判定可可椰子起源於舊大陸;義大利的棕櫚專家Beccari,則更精確的指出可可椰子起源於東南亞;藉著海漂的作用散布於南北緯20至25度間的熱帶地區。期間玻里尼西亞人可能透過航海的技術,將其散植在太平洋各個島嶼的海岸低地。玻里尼西亞絕大部份島嶼的住民都稱可可椰子之為niu,菲律賓Takalo人稱之為niyug,阿美族人稱之為avinung,雅美族人稱之為aniyui,語言學家Burkill認為這些語彙應都源自於馬來西亞人稱之為nyiur的語根。可可椰子的果液可供飲用;果肉可食或製椰乾.椰粉或煉製椰油;外種皮可製作繩索.蓆墊.毛刷;葉可以編帽.茸屋;幼嫩花序中之液汁含糖份,可以醱酵釀酒;椰殼可以製作器具,樹幹則可以當柴燒。廿世紀研究棕櫚科植物的權威Harold E. Moore說:「無論涉入熱帶生態系到何種程度,棕櫚科植物是影響早期美洲文化的重要因素。」其實不僅是美洲,許多熱帶區域的國家,其物質文化都深受椰子的影響。在宋朝《諸番誌》裡記載:「椰子木身葉悉類棕櫚,檳榔之屬。…..皮中子殼可為器;子中瓤白如玉,味美如牛乳。瓤中酒,新者極清芳,久則渾濁不堪飲。南毗諸國取其樹花汁,用蜜糖和之為酒。」在台灣的各族群,栽植可可子以食用果肉.飲用果汁最為普遍。然而其中以雅美族人對於可可椰子的使用最為巧妙;其以葉鞘纖維製作藤甲的襯裡,中層纖維製作盔帽的內襯,並以堅硬的內殼(種皮)製做湯匙.淺盤及盛裝海水的容器。
◎檳榔Areca catechu L. 393棕櫚科 檳榔的屬名Arecae由馬來西亞土名拉丁化而來,其種名catechu則是馬來語的「一種從植物中提煉出來的液汁」之意,可見檳榔可以用來做為天然染料。檳榔是常綠性喬木,原產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吃檳榔是自古就有的習慣,古詩詞中常提到,所以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人吃它, 雖然根據醫學報告,嚼檳榔可能會引口腔癌,但是還有人照吃不誤。「賓」與「郎」皆為貴客的稱呼,更為宴會時的珍品,在<上林賦>稱為「仁頻」,在<中國樹木分類學>稱為「青仔」。除了中國南部之外,印度.錫蘭.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嚼食檳榔的風俗,至少沿續兩千多年,是平民與貴族共有的嗜好。「檳榔」見諸於文獻上, 可追溯一千年前的南北朝時代。李後主的《一斛珠》:「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裏殘殷色可,杯深被香醪涴。鏽床斜嬌無那,爛嚼紅葺,笑向檀郎唾。」詞中的「紅葺」即為檳榔。詞意描寫一位能歌善舞,能編曲也會作詩填詞的女藝人大周后。後主十八歲時和她結婚,感情甚篤,整首詞句,看起來幾乎全是寫她一張嘴。六朝時代,史料中曾記載劉穆金盤盛檳榔宴客的典故。宋朝以檳榔賦詩的有蘇軾《題姜秀郎幾間》〈不用長愁挂月村,檳榔生子竹生孫。〉楊萬里《小泊英州》〈人人藤葉嚼檳榔,戶戶茅檐覆土床。〉黃庭堅《幾道復覓檳榔》,〈莫笑忍飢窮縣令,煩君一斛寄檳榔。〉詩文以檳榔指物抒情或描述南方的風土民情。 ◎叢立檳榔Areca triandra Roxb. 393棕櫚科
◎闊葉省藤Calamus quiquesetinervius
Burret 393棕櫚科 或稱台灣黃藤.五脈剛毛省藤等,以往多以“黃藤”稱之,但與中國大陸南方所產的黃藤不同。是重要的經濟植物,莖部可用為編織藤材。特產於全島中.低海拔闊葉林內,但由於開發過度,長莖已被抽取殆盡。莖光滑有環紋,初生時直立,葉軸頂端伸長成鞭狀,其上具鉤刺,可藉以攀緣他物生長,葉鞘和總柄長有黃刺,羽狀複葉。肉穗花序腋出。橢圓形核果外被覆瓦狀鱗片,熟黃,柱頭宿存。
◎水藤 Calamus formosanus Becc.
393棕櫚科 別名台灣水藤,原產臺灣,排灣族語kaidadan。藤本,葉羽狀,對生,葉柄具逆刺,觀賞及代繩用。日治時期至民國五十年代,屏東縣牡丹鄉民常取水藤作為鄉運拔河專用的繩子,而不使用麻製的粗繩。於是在每年拔河時伐採水藤,比賽後再作為燃料燒掉。
◎克利巴椰子Syagrus romanzoffianum
(Chamisso.) Glassman. 393棕櫚科
別名女王椰子.金山葵.皇后葵,沒有長長的葉鞘,是與其他椰子類,最大的不同之處。
◎阿里古里椰子Syagrus schizophylla
(Martius.) Glassman 393棕櫚科 原產巴西,單幹,葉柄似髮零亂宿存幹上,羽狀複葉,約長
◎歐氏椰子Orbignya speciosa (Mart.)
Bard-Rodr. 393棕櫚科 原產巴西。單幹,高
◎油椰子Elaeis guineensis Jacq.
393棕櫚科 幹單立,為老葉殘存的葉柄所包覆,葉大而數多,開展於幹頂成圓闊的樹冠。羽狀複葉,葉柄側緣多半有刺。花單性,雌雄同株異序。果實熟時橘紅色。外果皮富含油脂,可煉製優良的食用油,為油脂工業上的重要原料,馬來西亞在60年代曾是世界最大的椰子油產國。原產地在熱帶西非。
◎砂糖椰子Arenga pinnata (Wurmb)
Merr. 393棕櫚科 分佈在我國兩廣及東南亞一帶,產地住民採其花穗榨汁,熬煮製糖;包裹葉柄基部的黑色粗長纖維,強韌耐水浸,可製繩索。莖幹髓部富含澱粉,本草綱目木中記載嶺南兩廣人民「斫其內麵,大者數石,食之不飢」。莖幹粗壯單立。羽狀複葉,可達
◎羅非亞椰子Raphia ruffia Mart. 393棕櫚科 幹單生,雌雄異株,羽片長大, 果大如桃,被鱗片,橘紅色。產非洲。觀賞用。
◎馬氏射葉椰子Ptychosperma macartharii
(Wendl.) Nichols 393棕櫚科 種小名係紀念澳洲的馬卡索爾爵士。原產於新幾內亞。樹幹細長,叢生而少見單立,似黃椰子,但幹灰綠色,具有竹節狀環紋,高可達3
◎短莖薩巴爾櫚 Sabal minor (Jacq.) Pers.
393棕櫚科 顧名思義,其莖幹短矮為顯著的特徵,幼株的莖,甚至未露出地面即長出葉片,猶如一把把插地張開的圓摺扇。原產於美國東南部。幹單立極短,老樹莖約可達1
◎百穆達熊掌櫚Sabal blackburniana
Glazebr. 393棕櫚科 英名 Dominican
Palm. 原產地 中美洲 長狀裂葉.
◎熊掌櫚Sabal mexicana Mart. 393棕櫚科
◎龍鱗櫚Sabal palmetto (Walt.)
Lodd. ex Mart. 393棕櫚科 原產印度。在熱帶.亞熱帶生長迅速,早熟,樹冠較大,很快開花結果。是優良的海濱.園林綠化樹。單幹,直徑達
◎網子椰子Dictyosperma album (Bory)
Wendl. et Drude 393棕櫚科 別名網實椰子.公主椰子。幹直立,羽狀複葉,背面粗糠屑,肉穗花序直立,果紅。觀賞用。
◎手杖椰子Bactris major Jacq. 393棕櫚科 原產巴西.熱帶美洲. 幹叢生,高3~
◎刺軸櫚Licuala spinosa Wurmb 393棕櫚科 幹直立,高
◎圓葉刺軸櫚Licuala grandis (Bull.) H.
wendl. 393棕櫚科 原產新不列顛島.新幾內亞,單幹高2至
◎叢立刺棕櫚Acoelorrhaphe wrightii
(Griseb.ex H.A.Wendl.) H.A.Wendl 393棕櫚科
原產於熱帶美洲,為單種屬,常栽種為景觀造園植物。叢生,幹修長而直立,通常高約5
◎叢櫚 Chamaerops humilis L. 393棕櫚科
◎垂葉棕櫚 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Wendl. 393棕櫚科 別名棕櫚。原產於我國大陸及日本九州。長綠小喬木,株高3到
◎紅棕櫚 Latania lontaroides
(Gaertn) H.
◎黃金棕櫚 Latania verschaffeltii
Lem. 393棕櫚科 產羅德里格斯Mascarene
海島。生長在峭壁.河邊和沿海山溝。株高
◎長穗櫚Erythea armata (S. Wats.)
S. Wats. 393棕櫚科
◎孔雀椰子Caryota urens L. 393棕櫚科 原產印度.錫蘭.馬來西亞。1896年始引進台灣,適作園景樹.行道樹。單幹高大通直,無刺,環痕明顯,高20~
◎刺孔雀椰子Aiphanes caryotaefolia
(H.B.K) Wendl. 393棕櫚科 原產於中.南美洲之熱帶地區。樹幹單立,莖幹上有明顯的環節,節間長著一圈圈長短不齊的黑刺,甚是奇特。羽狀複葉頂生於幹上,長約1
◎扇棕櫚 Borassus flabellifera L.
393棕櫚科 也稱扇椰子,棕櫚科扇椰子屬常綠喬木。是佛教五樹之一,糖棕的一種。為雌雄異株。台北植物園園第五區內植有一對夫妻檔,引種至今估計將近百年,生長良好,結實纍纍,樹幹有明顯的三角型圓錐狀底部。在未發明紙之前,印度人即取葉刻佛經經文,繫帶成冊,稱貝葉經,可保存數百年。分佈於東南亞及熱帶非洲。幹通直,單立黑色,基部較粗,逐漸縮窄,葉痕環狀明顯。葉掌狀扇形,硬革質,柄粗硬。雄花序圓筒形,雌花球形較大。核果大如椰子,直徑有
◎山棕 Arenga tremula(Blanco)
Becc 393棕櫚科 山棕是台灣原生種,山上野生很多,全株都是寶,葉子可紮成掃把.覆蓋房屋.編斗笠,葉鞘纖維可製簑衣.掃帚.刷子等,嫩芽可供食用,當山棕開花花香四溢,是良好的香花植物,常有蛇類藏匿其間;花香引來蛾類,蛾類又引來青蛙及小型夜行性動物,小動物又引來蛇類,在野外欣賞大叢之山棕,要特別注意小心,先撥弄一下,打草驚蛇。
◎觀音棕竹Rhapis excelsa (Thunb.)
Henry ex Rehd. 393棕櫚科 別名觀音竹.筋頭竹.琉球竹.大葉柺仔棕。原產中國華南地方,早年即引入琉球,據說在琉球觀音山一帶,遍生極廣,使人誤會為當地原生,因而名之。常綠灌木,叢生,莖幹豎直,高1.5~
◎筋頭竹Rhapis humilis (Thunb.)
Blume 393棕櫚科 別名棕竹;常綠小喬木,原產中國大陸南部。幹叢生,高2~
◎袖珍茶馬椰子Collinia elegans (Mart.)
Liebm. 393棕櫚科 別名袖珍椰子.玲瓏椰子.野烈顏茶馬椰子。 英名Parlor Palm。原產中南美洲,自日本引入,觀賞用。耐陰性強,為被備受喜愛之觀葉觀姿室內植物,觀賞價值極高,適合盆栽。常綠小灌木,矮性,高可達
◎雪佛里茶馬椰子Chamaedorea seifrizii
Burret 393棕櫚科
◎金光茶馬椰子(魚尾椰子) Chamaedorea metallica O.F.Cook.ex
E.Moore. 393棕櫚科
家庭園藝(植物生態解說4)講義
第409單元 蔓性植物及壓條法
◎涼棚之寶也可以繁花似錦
◎壓條法:壓條法是無性繁殖之一法,顧名思義,就是將植物的枝條割傷,壓入土中,使其發根成為新株的繁殖法。壓條法常用於扦插不易發根的植物,新株能確保品種,株體也比扦插苗為大,唯繁殖速度較慢。目前有許多木本植物都採用此法育苗,如垂榕.玉蘭花.桂花.仙丹花.玫瑰.印度橡膠樹.卡利撒.樹蘭.九重葛.炮仗花,雲南黃馨等。按壓條方法之不同可分為:1)普通壓條法. 2)堆土壓條法(盛土法). 3)高壓法(空中壓條)等三種,其中高壓法應用最廣泛,繁殖量也最多。
◎1.壓條發根的條件
1)選擇生長期間:植物在生長期中,枝幹水分.養分運輸旺盛,此時做壓條繁殖較易發根。休眠期中的植物,不適宜做壓條繁殖。
2)選用健壯枝條:壓條時宜選健康的母株,中熟不老化飽滿的健壯枝條,做割傷處理較容易發根。太老或太嫩的枝條容易失敗。
3)促進發根割傷處理要適當:為促進發根,枝條用割傷處理時,要切斷韌皮部至形成層。環狀剝皮時要剝去皮層,深及形成層而不傷到木質部。割傷處理不夠徹底,傷口容易自行癒合,不易發根。反之,割傷處理過度,傷害到木質部,枝條會乾枯落葉死亡或折斷。
4)傷口清潔無菌:割傷處理使用的器具要清潔,避免細菌感染而腐爛。
5)適當的濕度.溫度:割傷處理後至發根期間,傷口覆蓋的介質要保持適當的濕度及溫度(約22~
6)使用發根劑:使用NAA發根劑塗抹傷口部位,或將包紮覆蓋傷口的介質材料(如水苔),預先浸泡少量發根劑,可以促進發根。
☆壓條為什麼能發根:我們把植物的枝幹割傷後,壓埋在土中或包紮一團水苔,為什麼能長出新根? 這是許多人共同的問號。植物的木質部是主司由下往上運送水分及礦物質。韌皮部是負責由上往下輸送碳水化合物及生長素。當我們壓條割傷處理時,就是把枝幹的韌皮部切斷,使植物由上往下輸送的生長素受阻,而堆積在傷口的上端,此時傷口的形成層組織便長出新細胞,受大量生長素的刺激,形成根原體而長出新根來。
◎2.準備工具.材料:壓條法使用的工具及材料很簡單,但各種壓條之方法不同,使用的工具.材料也有差別,例舉如下:
1)普通壓條法:圓鍬或移植鏝1支(挖掘土壤).剪定鋏1支(修剪枝條).小刀1支(割傷枝條).鉤形木樁或粗鐵線若干(固定枝條)。
2)堆土壓條法:圓鍬或移植鏝1支(挖掘土壤).鋸子或剪定鋏1支(修剪枝條)。
3)高壓法:剪定鋏1支(修剪枝條).小刀1支(枝條剝皮用,專業栽培大量繁殖可用高壓鋏).水苔1團(包紮枝條傷口).透明塑膠布1塊(約15X
◎3.普通壓條法:普通壓條法就是將植物的枝條壓低埋入土中,使其發根成為新株的繁殖法。由於大多數植物的枝條都是向上生長,不易壓低,所以此法較適用於枝條柔軟的半蔓性植物,如茉莉花.毛茉莉.軟枝黃蟬.雲南黃馨.炮竹紅等,一般植物則必須傾斜栽培,才能方便操作。
1)壓條季節:普通壓條全年均可進行,但落葉植物以早春最佳,常綠植物春至秋季為佳。
2)壓條方法:選當年或去年生,中熟飽滿充實的枝條為佳(老化枝條不易發根),小心壓彎,用鉤形木樁或粗鐵線固定於土中(預先掘開土壤)。為促進發根,在貼地部位用刀刻傷皮層或環狀剝皮1~
3)管理方法:壓條處理後母株需保持正常生育。約經4~6個月後,掘開土壤,檢查是否發根? 若根群已旺盛,再切離母株即成新株。切離後若枝葉甚多,應加以修剪,再植於花盆或苗床。
☆壓條之各種取苗法 1)先端取苗法。 2)波狀取苗法。 3)大量取苗法。
☆促進發根處理法 1)折彎法。 2)刻傷折彎法。 3)刻傷捲折法。
4)環狀剝皮法。 5)鐵絲捲綁法。
☆普通壓條法圖解
1)選擇當年生或去年生,中熟飽滿的健壯枝條做壓條。
2)再把枝條小心壓彎,在枝條貼地部位,用刀做刻傷或環狀剝皮。
3)用移植鏝或圓鍬在枝條下方,挖掘淺穴,並碎鬆土壤。
4)將枝條刻傷部位,慢慢壓入穴中,再剪切2枝木樁加以固定。
5)最後把土壤覆蓋在枝條上面即成。注意枝條頂端要露出土面。
6)發根後由根後剝皮處剪下。
◎4.堆土壓條法:堆土壓條法:又稱為盛土法,就是被壓條之枝條,不必壓彎,而在基部覆土,使其發根成為新株的繁殖法。此法適用於分蘗性強之低矮叢生灌木,如紅穗鐵莧.觀音鐵莧類.立鶴花.六月雪.狹葉十大功勞.杜鵑.金葉木等。
1)壓條季節:全年均可進行繁殖,但以春季最佳,落葉休眠的植物,應以早春欲萌芽之前為佳。
2)壓條方法:將母株枝幹施行強剪,保留高度約10~
3)管理方法:壓條期間應保持母株正常生長,尤其土堆要保持適當濕度。經3~4個月後,掘開堆土,檢視發根情形,若發根已旺盛再切離母株。
☆堆土壓條法圖解
1)將母株主幹剪短,待新枝條長出後,用土壤覆蓋母株基部。
2)逐漸增加覆土厚度,經過一段時間,新枝基部即能發根。
3)檢視根群,若生長已旺盛,再切離母株即成新株。
◎5.高壓法:高壓法又稱為空中壓條法,就是選高處生長的枝條,作刻傷或環狀剝皮後,在傷口包紮發根介質(如水苔),使其發根成為新株的繁殖法。此法操作簡單,發根速度快,繁殖量多,是木本植物繁殖常用的方法,如玉蘭花.樹蘭.桂花.玫瑰.榕樹.垂榕.仙丹花.九重葛.錫蘭葉下珠.印度橡膠樹.卡利撒等。
1)高壓季節: 高壓繁殖全年均可進行,但以春至夏季最佳,秋季次之。冬季溫度低,發根緩慢,甚至停滯發根。
2)高壓方法:選前一年生已木質化,中熟飽滿的枝條作高壓,太嫩枝條容易折斷,太老枝條不易發根。將枝條環狀剝皮,四周表皮韌皮部切除乾淨,深達木質部,長度約1~
3)管理方法:高壓後應避免強風吹襲,否則枝條易折斷,盆栽移到避風的地點。發根期間水苔要保持濕度,若發現已乾燥,可使用針筒注射水分濕潤。高壓後發根的時間,植物的種類和季節影響很大,溫度越高發根越快。以垂榕為例,夏季約15~20天,冬季約30~40天。發根初期不定根為白色,成熟時轉為黃褐色,老化後變成黑褐色,待根群生長旺盛,轉為黃褐色時剪下,生命力最強。剪下的新株若枝葉很多,應加以修剪,小心剪開塑膠布,根團浸水充分濕透再假植於苗床或花盆。
☆同一枝條重複高壓:為了大量繁殖,同一枝條是可以重覆高壓,但必須是生長健壯的母株,枝幹飽滿充實者,才可以重覆高壓,否則會導致水分.養分失調而乾枯。重覆高壓前,最好先將葉片大量減除,僅保留少數葉片,減少水分蒸發,而且重覆不宜過多,以維持正常生長。如右圖九重葛,選健壯徒長枝,完全除去葉片,重覆高壓,發根率還是相當好。
☆高壓法圖解
1)選前一年生,已木質化之中熟枝條。 2)將枝條環狀剝皮,長度1~
3)準備一團水苔,浸水充分吸水濕潤。 4)傷口用濕潤水苔包覆起來。
5)再用一塊透明塑膠布把水苔包紮起來。6)兩端用塑膠帶綁緊呈密封狀態即成。
7)經過一段時間,即能長出白色根群。 8)待根群生長旺盛,呈黃褐色時剪下。
9)剪下後小心解開透明塑膠布。 10)若上部枝葉甚多,應加以修剪。
11)將根團浸水約5分鐘,使根群吸水。 12)再將新株栽植於花盆或苗床上。
☆高壓鋏:通常我們操作環狀剝皮的工具,都使用小刀片(如削鉛筆刀.美工刀)。專業大量高壓就常用剪刀或高壓鋏,把枝條夾緊,左右扭轉幾下,就能剝下樹皮。
☆長途採種株訣竅:有許多愛好拈花惹草的雅士們,常會藉著踏青郊遊或遠行旅遊的機會,悄悄帶回自已喜歡的花木,但千里迢迢歷盡滄桑,栽植後成活率低得叫人失望,原因是不諳花木習性或是保存不當,實在可惜。無論到山上或平野,看中了花木,一定要先注意它是熱帶或溫帶性植物? 如果是熱帶性植物才適合台灣平地栽培,如果是溫帶性植物,平地徒勞無功。若要帶回盆栽植物,需先去土,洗淨根部(盡量勿傷根)再將枝葉全部剪掉,僅保留主幹及少數分枝即可。根部太長,修剪粗根,保留細根。如果是剪枝作插穗,剪每段約10~
◎蔓性植物:又稱為蔓生或藤本植物,指植物的莖枝容易伸長,不能獨立者,通常會匍匐地面或攀附在其他植物或他物生長,沒有一定的高度。形態上分蔓性草本類和蔓性木本類,按生長習性上可分常綠性與落葉性二種。
(1)蔓性草本類----有1年生或多年生者。
(2)蔓性木本類----皆為多年生,分為常綠性與落葉性。另有灌木植物
枝幹伸長後能呈半蔓性者。
◎黑眼花Thunbergia alata Bojer ex
Sims. 科別:325爵床科. 原產:熱帶西非.
別名:翼柄鄧伯花.黃花山牽牛.異葉老鴨咀.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富含腐植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宜設立支柱供攀附,性喜高溫多濕。
◎大鄧伯花Thunbergia grandiflora
(Roxb. ex Rottler) Roxb. 科別:325爵床科.
別名:大花老鴉咀. 原產:孟加拉. 繁殖方法:扦插.分株. 繁殖適期:春~夏.
開花期:夏~秋.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富含腐植質之壤土,排水.日照.通風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鷹爪花Artabotrys hexapetalus (L.
f.) Bhandari 科別:010番荔枝科. 原產:中國大陸.
別名:鶯爪花,香花.鷹爪桃.五爪桃.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開花期:夏~秋. 用途:蔓籬,蔭棚,庭植.
栽培:適腐植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性喜高溫。
◎軟枝黃蟬Allamanda cathartica L. 科別:233夾竹桃科. 別名:黃鶯. 原產:巴西.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用途:盆栽,花棚,蔭棚.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大錦蘭Anodendron benthamianum
Hemsl. 科別:233夾竹桃科. 別名:臺灣鱔藤.
原產:台灣.蘭嶼.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開花期:春. 用途:花架,蔭棚 栽培:適砂質壤土,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煙斗花藤Aristolochia elegans Mart.
科別:260馬兜鈴科. 別名:大花馬兜鈴.彩花馬兜鈴.
原產:巴西.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用途:盆栽,小花棚. 栽培:適腐植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性喜高溫。
◎洋落葵Anredera cordifolia
(Tenore) van Steen. 科別:287落葵科. 原產:巴西.
別名:藤三七.雲南白藥.土川七台灣.藤子三七.小年藥.土三七.馬德拉藤.金錢珠.中枝蓮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用途:蔓籬,蔭棚,藥用.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貓爪藤Macfadyena unguis-cati
(L.) A. Gentry 科別:239紫葳科. 原產:瓜地馬拉.阿根廷.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8~
用途:蔓籬,花架,蔭棚.是祕魯國寶可治療關節炎.癌症及腸失調症等.
栽培:適砂質壤土,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
◎連理藤Clytostoma callistegioides
(Cham.) Bur. Et Schum. Ex Bail 科別:239紫葳科.
別名:刺實紫葳. 原產:南美洲.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2~
開花期:春~夏. 用途:蔓籬,花廊,蔭棚.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凌霄花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Loisel. 科別:239紫葳科. 原產:中國大陸.
別名:紫葳.爬壁凌霄.凌苕.墮胎花.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高壓.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性喜高溫多濕。
◎洋凌霄Tecomaria capensis
(Thunb.)Spach 科別:239紫葳科. 別名:南非凌霄花.紫葳.
原產:南非洲.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高壓.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開花期:夏~秋. 用途:蔓籬,花架.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耐旱。
◎炮杖花Pyrostegia venusta
(Ker.)Miers. 科別:239紫葳科.
別名:黃金珊瑚.炬杖花.炮竹花. 原產:巴西.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蒜香藤Pseudocalymma alliaccum
Sandw. 科別:239紫葳科. 別名:紫鈴藤.張氏紫葳.
原產:西印度.哥倫比亞.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用途:蔓籬,花廊,蔭棚.
生長適溫:21~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金銀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科別:048忍冬科. 別名:忍冬.毛忍冬.金銀藤.雙花.
原產:中國大陸.台灣.日本.韓國.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壓條.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使君子 Quisqualis indica L. 科別:167使君子科. 別名:留求子,山羊屎,色干子,色干根.
原產:熱帶亞洲. 繁殖方法:扦插.分株.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開花期:夏. 用途:蔓籬,花廊,蔭棚.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蔦蘿 Ipomoea quamoclit L. 科別:322旋花科. 別名:遊龍花.新娘花. 原產:熱帶美洲.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用途:盆栽,蔓籬,花架.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耐旱。
◎槭葉牽牛 Ipomoea cairica (L.) Sweet
科別:322旋花科. 原產:熱帶亞洲.非洲.台灣.
別名:掌葉牽牛.五爪金龍.楓葉牽牛.番仔藤.五爪金牛.野牽牛. 開花期:全年.
繁殖方法:扦插.壓條.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花廊,蔭棚,地被.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馬鞍藤 Ipomoea pescaprae (L.)
Sweet 科別:322旋花科. 別名:鱟藤.海茹藤.二裂牽牛.二葉紅薯.紅花馬鞍藤.馬蹄草.獅藤.海薯.走馬風.白花藤.海薯藤.沙藤.
原產:海南島.日本.台灣.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開花期:春~秋. 用途:地被,坡被. 栽培:適砂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耐旱。
◎木玫瑰 Merremia tuberosa (L.)
Rendle 科別:322旋花科. 別名:姬旋花. 原產:熱帶美洲.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開花期:夏~秋. 栽培:適富含腐植質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通風需良好,性喜高溫。
◎蛇瓜 Trichosanthes anguina L. 科別:109瓜科. 原產:熱帶亞洲. 繁殖方法:播種.
別名:蛇絲瓜.大豆角.蛇豆.豆角.黃瓜.蛇王瓜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開花期:春~夏~秋. 用途:蔭棚,採果.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葫蘆瓠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ey. 科別:109瓜科. 原產:栽培種.
別名:瓠.瓠瓜.蒲瓜.匏.扁蒲.蒲仔.匏瓜.葫蘆.長瓜.夜開花.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紫藤Wisteria floribunda
(Willd.) DC. 科別:029蝶形花科. 原產:日本.
別名:日本紫藤.多花紫藤.藤花.朱藤.中國紫藤.葛花.葛藤.黃環.藤蘿樹.招豆藤.
繁殖方法:扦插.壓條.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18~
用途:蔓籬,花廊,蔭棚.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
◎蝶豆Clitoria ternatea L. 科別:029蝶形花科. 別名:蝴蝶花豆.羊豆.豆碧.藍花豆.
原產:熱帶地區.台灣.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2~
開花期:春~秋. 用途:盆栽,花壇,綠肥.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葎草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 科別:069大麻煙科.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
別名:山苦瓜.鐵五爪龍.玄丁草.勒草.葛勒蔓.金葎草.來莓草.苦瓜草.烏仔蔓.玄乃.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18~
用途:蔓籬,地被護土.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愛玉子Ficus pumila L. var. awkeotsang(Makino)Corner 科別:070桑科. 原產:台灣.
別名:草枳仔.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15~
用途:採果,攀附牆壁.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性喜冷涼。
◎薜荔Ficus pumila L. 科別:070桑科. 別名:木蓮.木壁蓮.石壁蓮.風不動.壁石虎.
原產:台灣.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2~
用途:採果,攀附牆壁.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性喜高溫。
◎九重葛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 科別:086紫茉莉科. 原產:巴西.
別名:南美紫茉莉.三角梅.三角花.紙花.刺杜鵑.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嫁接.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耐旱。
◎山素英Jasminum hemsleyi Yamamoto
科別:231木犀科. 原產:印度.琉球.台灣.
別名:白鷺鷥花.山秀英.山四英.素茶花.賜容花藤.清明花.白茉莉.白蘇英.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8~
用途:盆栽,蔓籬,香料. 栽培:適腐植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耐旱。
◎茉莉花Jasminum sambac (L.) Ait. 科別:231木犀科. 原產:印度. 繁殖方法:扦插.壓條.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耐旱。
◎雲南黃馨Jasminum mesnyi Hance 科別:231木犀科. 別名:迎春花. 開花期:春.
原產:中國大陸雲南. 繁殖方法:扦插.壓條.分株.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8~
用途:蔓籬,高地懸垂.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 科別:107西番蓮科. 別名:時計果. 原產:巴西.
繁殖方法:扦插.嫁接.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蔓籬,採果,蔭棚.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洋紅西番蓮Passiflora coccinea Aubl. 科別:107西番蓮科. 原產:圭亞那.
繁殖方法:扦插.嫁接.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蔓籬,花架,盆栽.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性喜高溫多濕。
◎珊瑚藤Antigonon leptopus Hook.
et Arn. 科別:276蓼科. 別名:紫苞藤.朝日蔓.
原產:墨西哥.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開花期:夏~秋. 用途:蔓籬,花廊,蔭棚.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鐵線蓮Clematis spp 科別:249毛莨科. 原產:台灣.中國大陸.日本.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秋.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富含腐植質肥沃之壤土,性喜高溫。
◎雞屎藤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 科別:237茜草科. 別名:五德藤.五香藤.雞矢藤.牛皮凍.解暑藤.狗屁藤.臭藤.皆治藤.清風藤.紅骨蛇.雞香藤.
原產:東南亞.台灣.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開花期:夏~秋. 用途:蔓籬,蔭棚,藥用.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倒地鈴 Cardiospermum halicabum
Linn. 科別:215無患子科. 原產:熱帶地區.台灣.
別名:風葛船.假苦瓜.燈籠朴.白花仔草.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富肥沃之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性喜高溫。
◎金盃藤 Solandra nitida Zucc. 科別:321茄科. 原產:墨西哥.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性喜高溫。
◎菲律賓石梓Gmelina philippensis Cham.
科別:243馬鞭草科. 別名:黃球花.龍蝦花.
原產:印度.菲律賓.泰國.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開花期:春~夏. 用途:綠廊,蔭棚. 栽培:適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性喜高溫。
◎龍吐珠Clerodendrum thomsonae
Balf. f. 科別:243馬鞭草科. 別名:珍珠寶蓮.
原產:熱帶非洲.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開花期:夏~秋. 用途:盆栽,蔓籬,花架.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性喜高溫。
◎地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 & Zucc.) Planch. 科別:202葡萄科.
別名:爬牆虎.紅葡萄藤.紅葛.土鼓藤.紅骨蛇.千歲櫐.蔦. 用途:綠籬,攀附牆壁.
原產:台灣.蘭嶼.繁殖方法:扦插.壓條.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性喜高溫多濕。
◎葡萄Vitis vinifera L. 科別:202葡萄科. 別名:浦陶.浦桃. 原產:雜交種.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肥沃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烏蘞莓 Cayratia japonica(Thunb.)
Gagnep 科別:202葡萄科. 用途:蔓籬,蔭棚,藥用.
別名:虎葛.五爪龍.五葉苺. 原產:台灣.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8~
◎錦屏藤 Cissus sicyoides L. 科別:202葡萄科. 別名:珠簾藤.珠簾.麵線藤.白粉藤.
原產:熱帶美洲. 繁殖方法:扦插.壓條.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開花期:夏~秋. 用途:綠廊,綠牆,蔭棚.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家庭園藝(植物生態解說4)講義
第410單元 木本花卉及嫁接法
◎大樹也可以賞花
◎嫁接法:嫁接俗稱接枝.接木,就是將不同的植物接合在一起,使成一株植物的繁殖法。嫁接時上部的枝.芽稱為接穗,下部之枝幹或根部稱為砧木或台木。嫁接可以增加植物對環境的適應力,改良品種,提早開花,提高生產及觀賞價值。尤其扦插不易發根,實生容易退化的植物,可以使用嫁接法,保存母株優良的特性,如花卉中的九重葛.杜鵑.梅花.桃花.槭樹.牡丹等。水果類中的龍眼.椪柑.柳橙.葡萄柚.蜜拔番石榴.泰國番石榴.梅.梨.桃.愛文芒果等。按植物的種類和嫁接的方式不同,分為切接法.鞍接法.割接法.舌接法.芽接法.高接法.置接法.搭接法.靠接法.根接法.合接法.袋接法等。其中普遍常用的有切接法.芽接法.靠接法等三種。
◎1.嫁接成功的條件
1)選擇近緣種類:嫁接的植物在遺傳血緣上越近緣,親和力越強,嫁接越容易成功。在植物分類上,科.屬相近的植物才適合嫁接。
2)嫁接時期要適當:芽接及靠接法以植物進入生長盛期最佳。切接法如落葉樹以冬季休眠後,春季欲萌芽時嫁接最佳。常綠樹以春季開始旺盛生長時期最理想。
3)形成層接觸面要大: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接觸面愈大,切口充分密接而無空隙,嫁接較容易癒合成功。
4)充分保濕避免病菌:嫁接後接穗.切口要保持高濕度狀態,並避免病菌感染。
5)砧木長芽要除去:嫁接後生長強勢的砧木,很容易長出枝.芽,必須隨時剪除,才不會消耗養分,影響癒合。
6)嫁接技術要熟練:初學嫁接失敗的機率很大,大多數是出於技術不夠熟練,如切割不夠平滑,形成層沒有密合等,只要多嚐試,自然熟能生巧。
◎2.接穗的選擇與貯藏:如果採用切接法,常綠樹在冬天不會落葉休眠,適合在嫁接時採穗。落葉樹依理論用休眠中的接穗,嫁接在欲萌動生長的砧木,有利於癒合,因此最好提前10~30天剪下貯藏。但根據實際經驗,在台灣因氣候影響,現採現接或在5天以內採穗嫁接,成功率甚高。
1)接穗的選擇:接穗應從優良母株採取,選擇無病蟲害枝,充實飽滿之一年生枝,無花芽枝。從主幹下部長出的橫生纖弱枝或多汁的徒長枝,均不適合作接穗。原則上接穗要求節間短而充實,並有數個發育良好的葉芽(通常葉芽較細尖,花芽較粗圓)。
2)貯藏方法:將接穗十數枝捆綁一束,再包紮密封於P.E.塑膠袋中,放入冰箱內冷藏,在5~
☆嫁接為什麼能癒合? 有人以為葡萄柚就是用葡萄嫁接柚子,草莓番石榴外形像榕樹,也有人說用榕樹嫁接番石榴的,其實都是缺乏園藝知識的天真謬論。因為葡萄與柚子,榕樹與番石榴,它們在植物分類上,血緣完全不同,不可能嫁接成功。植物嫁接能夠癒合,是靠二者形成層的充分密合,生出細胞組成的癒合組織,再貫通上下,成為同一個體。如果二者的形成層,在遺傳上沒有血緣關係,就不具有親和性,嫁接後就不易癒合了。因此形成層的密合,是嫁接成功的重要關鍵。那麼到底哪些植物才是血緣相近,可以相互嫁接呢? 簡單的辨別方法,就是找尋科.屬相近的植物,也就是選擇學名第一個字,屬名相同的植物,相互嫁接,成功的機會就大了。嫁接時選用生長勢較強的種類做砧木,癒合的速度會更快,如梅花用實生梅,桃花用實生毛桃,牡丹用芍藥,仙人掌用三角柱,愛文芒果用土芒果,泰國番石榴用土番石榴,葡萄柚用苦柚,椪柑.柳橙用酸桔,這些砧木都是用播種實生的土生種,生長強勢,嫁接容易成功。
◎3.切接法:切接法是嫁接中最常用的方法,一般花卉,果樹都用此法。嫁接成功後成長迅速,能提早開花結果。
1)嫁接適期:落葉樹必須把握在冬季落葉後,春季約2~3月間欲萌發新芽之時最佳。常綠樹以春季3~4月間,開始進入生長旺盛期最理想。
2)接穗選擇:常綠樹的接穗適合現採即接。落葉樹應選擇休眠中的枝條,可現採現接或提前採穗經貯藏後再嫁接。
3)接穗處理:選擇去年生,生長強盛的充實枝條,剪中段帶有1~2芽做接穗。頂部平切,下部斜切(將45度),另在反面對側,輕削樹皮(約1/2長度),深達木質部,使形成層露出。削切的刀具耍鋒利,最好一刀而下,平滑順暢,若凸不平,就不易癒合。
4)砧木處理:三年生以下之幼株,由離地約6~
5)嫁接方法:將接穗下部削面露出形成層的部位,插入砧木形成層的部位,對齊放置,用繩帶綁緊密合即成。
6)嫁接後的管理:嫁接完成後,為保持高濕度,可使用P.E.塑膠袋包裹密封或採用太空包,防止水分失散。若日照強烈,可能產生高溫灼傷接穗而腐爛,必須加以遮蔭。約經10~20日,觀察接穗,若已發芽即表示嫁接成功。再經一個月逐漸移去遮蔭物鬆開塑膠袋。嫁接後砧木長出的枝.芽,應隨時摘除。3~4個月後,再剪除嫁接時捆綁的繩帶,使輸導作用歸於正常。
☆切接法圖解
1)採取接穗:選生長強盛的枝條作接穗(帶有1~2芽)。下部斜切45度,反面對側輕削樹皮使形成層露出。
2)砧木處理:砧木由離地約6~
3)老樹砧木特殊處理法:老樹的樹皮堅硬,可用縱割樹皮處理。
4)嫁接方法:將接穗削面露出形成層的部位,插入砧木形成層的部位,對齊放置,用繩線綁緊密合。
5)再使用塑膠袋將接穗及嫁接處密封保濕。
6)塑膠袋下部包紮一張紙,加以遮蔭。
7)約經兩週能癒合發芽。砧木長芽要摘除。
☆改良太空包切接法:太空包是改良專業技術,依果樹嫁接經驗,成功率極高。方法:嫁接後用寬約
☆改良太空包切接法圖解
1)接穗準備妥當,用刀輕削,露出形成層。
2)砧木由形成層處向下縱切,切口要平滑。
3)將接穗與砧木形成層的部位充分密合。
4)再用布紋淺藍色塑膠布,纏繞包覆起來。
5)注意:接穗上的芽點要露出,不可密封。
6)最後使用塑膠袋套上,防雨淋濕即成。
7)約經兩週能癒合發芽。砧木長芽要摘除。
8)摘除砧木嫩芽後,再重新套上塑膠袋。待接穗新芽長高,充滿塑膠袋時再除去,施肥育苗。
◎4.芽接法:芽接法就是用芽作接穗的嫁接法。芽接的方法很多,如T字形芽接.十字形芽接.逆芽接.鉤形芽接.楔形芽接.片狀芽接等十餘種。芽接法一芽可以嫁接一株而節省接穗,尤其嫁接成敗可以在10天內揭曉,未成活者可以立即補接,不傷砧木,癒合之枝條生長堅實,不易脫落。唯操作技術較精細,枝條生長比枝接法緩慢,歐美常用此法繁殖。
1)芽接適期:芽接適期以春末至夏.秋季,樹液活動旺盛期為佳。春季選去年生枝條,夏.秋季選當年生枝條。
2)接芽處理:選較細尖的健壯葉芽(花芽不可用),在芽的上部約0.5~
3)砧木處理:將預備接芽之處,由樹皮向下縱割,深達木質部形成層處,縱割之長度與接芽之長度相同。縱割之樹皮上部,再用刀向上斜切約45度。
4)芽接方法:用芽接刀將樹皮輕輕挑開,再將接芽嵌入樹皮內,使形成層部位充分密合,葉柄露出於外,再用P.E.塑膠布包紮密封嫁接處(接芽及葉柄露出)即成。
5)芽接後的管理:芽接後應遮蔭避雨(枝幹可紮上塑膠布)。約經7~10天,若嫁接的接芽仍保持新鮮狀態,用手觸摸葉柄即脫落,就表示嫁接成功。經20日切斷砧木上部,其鬆開束縛物。
☆芽接法圖解
1)採取接芽:選健壯的葉芽,在芽上部向下削下腋芽,深達木質部。下部向下斜切。剪去葉片保留葉柄。
2)砧木處理:在砧木預備接芽之處,由樹皮向下縱割,深達木質部形成層。樹皮上部再向上斜切。
3)芽接方法:用芽接刀將樹皮輕輕挑開,再將接芽嵌入樹皮內,必須使形成層部位對齊,充分密合。
4)芽接後的管理:再用P.E.塑膠布將接口包紮密封,包紮時接芽及葉柄要露出。外部紮上塑膠布防雨並遮蔭即成。
☆歐美廣泛採用芽接:芽接在歐美各國甚為廣泛採用,但在台灣一般果樹.花卉苗木均以切接法為主。芽接法少用的原因是各國之氣候.風土條件不同,繁殖方法都講求經濟效益。如玫瑰繁殖美國多用芽接法,但在台灣用高壓繁殖成功率可達80%以上,當然不用芽接法。
☆接木刀:操作嫁接必須使用鋒利的刀具,削切的切口才能平滑順暢。家庭園藝少量嫁接可使用新的削鉛筆刀或美工刀,生銹的舊刀不宜使用。專業大量嫁接就必須購置接木刀。
◎5.靠接法:靠接法又稱為呼接法.誘接法或寄接法,就是將兩株植物的枝條相靠接合,使其癒合後再剪切分離之嫁接法。嫁接時接穗與砧木保有自已的根系,縱使嫁接失敗,仍然保持正常生長,不傷植株。此法繁殖量少且緩慢,較適用於稀有珍貴的植物或用其他方法不易接活的植物作繁殖。但家庭園藝業餘休閒栽培,卻是最安全而充滿樂趣之嫁接法。
1)靠接適期:靠接適期以春季至秋季(約4~9月),植物生育旺盛期為佳。冬至早春休眠期或生育遲緩期,不易癒合或延遲癒合。
2)選擇接穗.砧木:接穗與砧木粗細最好相同,砧木上部太長可加以剪短。將兩植物移近靠緊,選擇高度對稱,可以靠接之枝條,用手預先模擬靠接,觀察接合的角度及位置。
3)接穗.砧木處理:將二枝條欲接合的部位,用刀削掉樹皮,深達木質部,使形成層露出。削出的位置.大小.形狀儘量相同。
4)靠接方法:將接穗與砧木形成層部位,對齊放置,充分密合,再用P.E.塑膠帶或塑膠布綁緊即成。若砧木較粗,接穗之形成層與砧木一邊之形成層密合即可。操作速度要快,盡量在傷口樹液未乾涸時完成靠接為佳。
5)靠接後的管理:靠接完成後勿移動位置,以防折斷,必要時設立支柱扶持。在正常生長之下,約經3~4個月後傷口可癒合,再經兩個月,切斷接穗下部及砧木上部,並鬆開束縛物,使樹液流動正常。
☆靠接法圖解
1)將兩株植物移近,預先模擬靠接枝條。 2)用刀將接穗.砧木相對處,削去樹皮。
3)再將削皮的傷口密合,用塑膠帶綁緊。 4)落葉樹.針葉樹靠接後,把砧木上部剪掉。
5)經過數月癒合後,自接穗下部剪斷即成。 6)靠接成功後,砧木長出的新芽要摘除。
◎6.仙人掌類嫁接法:仙人掌類屬多肉植物,造型千奇百怪,堪稱為植物天然藝術品,很受人們喜愛。仙人掌嫁接方法很簡單,幾乎人人可行,有趣又好玩,您不妨試試看。仙人掌類嫁接,常用三角柱仙人掌做砧木,嫁接仙人球.螃蟹蘭.孔雀仙人掌等,也有人用木麒麟嫁接仙人球,造型極殊雅。要嫁接成功的條件如下:
1)選接穗.砧木組織相近者:接穗與砧木嫁接部位組織相近者,容易癒合存活。如接穗為一年生,砧木也是一年生者。大量嫁接,三角柱最好預先栽植,待發根後再行嫁接。
2)春.秋季嫁接最佳: 仙人掌嫁接全年均可進行,但以春.秋季最佳,夏季次之,冬季最差。
3)連續數日晴天:仙人掌嫁接後,接口不乾燥,極易導致腐爛。若能選擇空氣乾燥,濕度少,連續有4~5日晴天,成功率即大增。
4)操作要正確速度快:切割的刀具要鋒利,速度要快,切面要平滑,立即嫁接,嫁接部位才不會有空氣.細菌侵入而影響癒合。
5)嫁接後切口要乾燥:嫁接後放置於乾燥蔭蔽處10~12天即能癒合,再剪除捆縛固定的繩線。這段期間應避風避免日光直射,尤其切口不可搖動或沾到水分,否則極易導致腐爛。
6)砧木長芽要切除:嫁接後三角柱常會在刺點長出新芽,應隨時切除,才不致影響接穗的生長。
☆仙人球嫁接法圖解
1)預先將三角柱栽植,待發根後作砧木。 2)三角柱上端切平三面稜角斜切去掉。
3)取仙人球作接穗,下部約1/3處切平。 4)將仙人球切口與三角柱切口充分密合。
5)再用棉紗線綁緊固定,植入盆中即成。 6)置蔭蔽處約12天能癒合,再剪除棉紗線。
☆螃蟹蘭嫁接法圖解
1)取三角柱作砧木,上端切平。再由中央維管束處,向下縱切約2~
2)折取肥厚的螃蟹蘭莖節1~2節作接穗,下部一節兩面基部,用刀輕削表皮,露出維管束。
3)用刀輕輕挑開三角柱切口,再把螃蟹蘭莖節夾緊即成。
4)嫁接後栽植於培養土,保持蔭蔽乾燥,約10~12天即能癒合生長。注意這段期間嫁接處不可沾到水。
5)然後再移植於盆栽。每年開花凋謝後,應摘除莖節及謝花,保留3~4節即可,如此才能再生新莖節。
◎黃蝦花Pachystachys lutea Nees 科別:325爵床科. 原產:墨西哥.秘魯. 株高:30~
別名:珊瑚爵床.黃珊瑚.小蝦花.黃苞小蝦花.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或腐植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性耐旱。
◎白珊瑚Adhatoda vasica (L.) Nees 科別:325爵床科. 別名:蝴蝶花.亞達托木.鵝咀花.
原產:印度.緬甸. 株高:1~
開花期:春.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性耐旱。
◎紅樓花Odontonema strictum (Nees)
Kuntze. 科別:325爵床科. 別名:紅筒花.紅苞花.
原產:中美洲. 株高:60~
開花期:秋~冬.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土質不拘,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多濕。
◎鳥尾花 Crossandra infundibiliformis Nees. 科別:325爵床科. 別名:橙色單藥花.炮竹花.
原產:印度.錫蘭. 株高:20~
開花期:春~秋. 用途:花壇,盆栽.
栽培:土質不拘,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多濕,冬季需避風越冬。
◎立鶴花Thunbergia erecta (Benth.)
T. Anders. 科別:325爵床科. 別名:金魚木.
原產:西非. 株高:1~
開花期:春~秋. 用途:庭植,綠籬,盆栽.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性耐旱。
◎香水樹Cananga odorata (Lam.)
Hook. f. et Thoms. 科別:010番荔枝科. 株高:3~
原產: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菲律賓.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2~
開花期:夏~秋. 用途:庭植,盆栽,製香精.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沙漠玫瑰 Adenium obesum
(Forsk.)Balf. ex Roem. et Schult. 科別:233夾竹桃科
別名:天寶花.矮性雞蛋花. 原產:東非 株高:30~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疏鬆肥沃之砂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性耐旱。
◎黃花夾竹桃Thevetia peruviana (Pers.)Schum.
科別:233夾竹桃科. 原產:熱帶美洲.
別名:黃花狀元竹.酒杯花.番仔桃.台灣柳.竹桃.柳木子.樹都拉. 株高:2~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防風林.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多濕。
◎雞蛋花Plumeria acuminata Ait. 科別:233夾竹桃科. 原產:熱帶美洲. 株高:3~
別名:緬梔.鹿角樹.緬槴子.印度素馨.番仔花.蛋黃花.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疏鬆肥沃之砂質壤土,日照需良好,喜高溫,性耐旱。
◎印度蛇木Rauwolfia serpentina
Benth. 科別:233夾竹桃科. 原產:熱帶亞洲. 開花期:夏.
別名:蛇根木.蛇根羅芙.蛇根花.印度蘿芙木. 株高:40~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多濕。
◎馬茶花Tabernaemontana divaricata
(L.) B. Br. 科別:233夾竹桃科. 原產:印度.緬甸.
別名:馬蹄花.山馬茶.三友花.山茶.山胡椒. 株高:1~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喜高溫。
◎火焰木Spathodea campanulata
Beauv. 科別:239紫葳科. 別名:火燄木.泉樹. 株高:
原產:熱帶非洲.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3~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藍花楹Jacaranda acutifolia Humb.
& Bonpl. 科別:239紫葳科. 別名:巴西紫葳.紫雲木.
原產:巴西. 株高:7~
開花期:春~夏.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通風需良好,喜高溫。
◎黃金風鈴木Tabebuia chrysantha
(Jacq.) Nichols. 科別:239紫葳科. 原產:南美洲.
別名:伊蓓樹.黃花風鈴木. 株高:4~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美人樹Chorisia speciosa St. Hil.
科別:119木棉科. 別名:美人櫻.絲綿樹.酩酊樹.
原產:巴西.阿根廷. 株高:8~
開花期:夏~秋.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木棉Bombax malabarica L. 科別:119木棉科. 別名:英雄樹.攀枝花.紅棉. 原產:印度.
株高:10~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性耐旱。
◎金邊黃槐Cassia bicapsularis L. 科別:027蘇木科. 原產:熱帶美洲. 株高:3~
別名:金葉黃槐.雙莢槐.腊腸子樹.雙莢決明.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性耐旱。
◎鐵刀木 Cassia siamea Lam. 科別:027蘇木科. 原產:印度.泰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
別名:暹羅槐.暹羅決明.孟買薔薇木,孟買黑檀. 株高:23~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阿勃勒 Cassia fistula L. 科別:027蘇木科. 原產:印度. 株高:3~
別名:波斯皂莢.黃金雨.豬腸豆.臘腸樹.牛角樹.長果子樹. 繁殖方法:播種. 開花期:夏.
繁殖適期:春.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盾柱木 Peltophorum pterocarpum
(DC.) Barker ex K.Heyne 科別:027蘇木科.
別名:黃焰木.雙翼豆.盾樹木.盾柱樹.閉莢木. 原產:熱帶亞洲.澳洲.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2~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無憂樹 Saraca indica L. 科別:027蘇木科. 原產: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 株高:3~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3~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紅蝴蝶 Caesalpinia pulcherrima
Swartz. 科別:027蘇木科. 原產:熱帶美洲.
別名:番蝴蝶.金鳳花.蛺蝶花.黃蝴蝶. 株高:1~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性耐旱。
◎羊蹄甲 Bauhinia variegata L. 科別:027蘇木科. 原產:中國大陸.印度. 株高:4~
別名:蘭花樹.南洋櫻花.香港櫻花.印度櫻花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2~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性耐旱。
◎艷紫荊 Bauhinia × blakeana Dunn 科別:027蘇木科. 別名:香港櫻花.香港蘭花木.
原產:雜交種. 株高:3~
開花期:冬~春.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鳳凰木 Delonix regia (Boj.) Raf. 科別:027蘇木科原產:馬達加斯加. 株高:
別名:金鳳樹.火樹.紅花楹.洋楹.九腳蹄.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紅果金粟蘭 Sarcandra glabra
(Thunb.)Nakai 科別:266金粟蘭科. 原產:台灣.
別名:草珊瑚.千兩.接骨木.九節茶.接骨金粟蘭.鴨腳節.牛膝頭.觀音茶.駁節茶.竹節草.
株高:50~
開花期:秋~冬. 用途:盆栽,觀果.花材. 栽培:適肥沃濕潤之砂質壤土,半日照。
◎杜鵑花 Rhododendron spp 科別:152杜鵑花科. 原產:亞洲. 株高:50~
常見種類:平戶.西洋.皐月.久留米.烏來.金毛. 繁殖方法:扦插.嫁接.
繁殖適期:夏.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微酸性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喜蔭涼。
◎台灣馬醉木 Pieris taiwanensis Hayata 科別:152杜鵑花科. 原產:台灣. 株高:5~
別名:台灣梫木.梫木.馬醉木.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冷涼。
◎聖誕紅 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 ex Klotzsch 科別:133大戟科. 用途:庭植,盆栽.
別名:一品紅.向陽紅.聖誕花.猩猩木.聖誕樹.聖誕白. 原產:中美洲.墨西哥. 株高:2~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富肥沃之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可。
◎紅穗鐵莧 Acalypha hispida Burm. f. 科別:133大戟科. 原產:印度.緬甸. 株高:1~
別名:紅花鐵莧.長穗鐵莧.狗尾紅.貓尾花.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
◎刺桐 Erythrina variegata L. 科別:029蝶形花科. 別名:梯枯.雞公樹. 株高:6~
原產:印度.馬來西亞.太平洋諸島.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3~
開花期:春~秋.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金絲桃 Hypericum monogynum L. 科別:158金絲桃科. 別名:美容柳.金線海棠.美金絲.
原產:中國大陸.台灣北部. 株高:70~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忌高溫,冬季需溫暖避風。
◎紅彩木Loropetalum chinense cv. ‘Rubrum’科別:050金縷梅科. 別名:紅檵木.紅繼木.
原產:栽培種. 株高:1~
生長適溫:15~
◎華八仙花 Hydrangea chinensis Maxim.
科別:300虎耳草科. 別名:長葉溲疏.土常山.
原產:台灣.琉球.菲律賓. 株高:1~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喜蔭濕。
◎洋綉球 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 科別:033八仙花科. 別名:八仙花.紫陽花.
原產:栽培種. 株高:20~
開花期:春~夏. 用途:庭植,盆栽,花壇.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半日照,喜蔭涼,忌高溫多濕。
◎細葉雪茄花 Cuphea hyssopifolia H.B.K.
科別:288千屈菜科. 原產:墨西哥.瓜地馬拉.
別名:紅丁香.細葉萼距花.克非亞. 株高:30~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
◎九芎 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Koehne 科別:288千屈菜科. 用途:庭植,綠籬,整形.
別名:拘那花.苞飯花.小果紫薇.怕癢樹.猴滑樹.九荊 原產:台灣. 株高:2~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18~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L. 科別:288千屈菜科. 原產:中國大陸.印度. 株高:2~
別名:滿堂紅.百日紅.紅花九芎仔.怕癢花.癢癢花.滑猴樹.猴刺脫樹.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3~
用途:盆栽,庭園樹,盆景.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夜合花 Magnolia coco (Lour.) DC. 科別:001木蘭科. 別名:夜香木蘭.香港玉蘭.木蓮.
原產:中國大陸.越南. 株高:1~
開花期:夏. 用途:庭植,盆栽,香料.
栽培:適肥沃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
◎辛夷 Magnolia liliiflora Desr. 科別:001木蘭科.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3~
別名:春花.會春花.木筆花.迎春花.木蘭.木蓮.黃心.紫玉蘭.房木.望春.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15~
用途:庭植,盆栽,切花. 栽培:適肥沃壤土,日照需良好。
◎洋玉蘭 Magnolia grandiflora L. 科別:001木蘭科. 別名:泰山木.荷花玉蘭.廣玉蘭.
原產:北美洲. 株高:
開花期:春~夏. 用途:庭園樹. 栽培:適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
◎白玉蘭 Michelia alba DC. 科別:001木蘭科. 別名:玉蘭花.銀厚朴.玉蘭.
原產:中國大陸.印度.爪哇. 株高:3~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濕潤之壤土,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含笑花 Michelia figo (Lour)
Spreng 科別:001木蘭科.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1~
別名:含笑.含笑梅.笑梅.香蕉花. 白蘭花.山節子.唐黃心樹.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嫁接.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多濕。
◎大果黃褥花 Malpighia emarginata DC. 科別:122黃褥花科. 別名:黃褥花.西印度櫻桃.
原產:熱帶美洲. 株高:1~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風鈴花 Abutilon pictum (Gillies
ex Hook. & Arn) Walp. 科別:120錦葵科.
別名:著色莔(音蒙)麻.縞花莔麻.猩猩花. 原產:瓜地馬拉. 株高:2~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忌高溫多濕。
◎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 科別:120錦葵科. 別名:木錦.水槿.舜.精肉花.水錦花.
原產:小亞細亞.中國.日本. 株高:1~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朱槿 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 f. 科別:120錦葵科.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1~
別名:扶桑.佛桑.火紅花.日及.照殿紅.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嫁接.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山芙蓉 Hibiscus taiwanensis S. Y.
Hu 科別:120錦葵科. 別名:狗頭芙蓉. 原產:台灣.
株高:3~
用途:庭園樹.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D. Don科別:168野牡丹科. 別名:山石榴.埔筆仔.王不留行.
原產:中國大陸南部.台灣.菲律賓. 株高:~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
◎台灣野牡丹藤 Medinilla formosana Hayata
科別:168野牡丹科. 原產:台灣.
別名:蔓野牡丹.藤野牡丹.台灣酸腳杆. 株高:50~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庭植,盆栽,花材 栽培:適砂質壤土,性耐蔭。
◎樹蘭Aglaia odorata Lour. 科別:213楝科. 別名:珠蘭.米碎蘭.秋蘭.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2~
開花期:夏~秋. 用途:庭植,盆栽,綠籬.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紅粉撲花Calliandra emarginata
(Willd) Benth. 科別:028含羞草科.
別名:凹葉紅合歡.凹葉合歡.粉紅合歡. 原產:墨西哥. 株高:1~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多濕。
◎美洲合歡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Hassk. 科別:028含羞草科. 原產:巴西.模里西斯.
別名:紅合歡.紅絨球.朱纓花. 株高:1~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無花果Ficus carica L. 科別:070桑科. 別名:映日果.優曇鉢.阿駔.底珍樹.蜜果
原產:西亞. 株高:1~
開花期:夏. 用途:庭植,盆栽,採果.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桑樹 Morus spp 科別:070桑科. 別名:家桑.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2~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3~
用途:庭植,盆栽,採果. 栽培:土質不拘,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多濕。
◎硃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 var. crenata 科別:203紫金牛科. 株高:30~
別名:萬兩金.朱砂根.大羅傘.鐵雨傘.平地木.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琉球.東南亞.台灣.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用途:盆栽,觀果. 栽培:適砂質壤土,性耐蔭,喜冷涼,忌強烈日光直射。
◎扁櫻桃Eugenia uniflora Linn. 科別:162桃金孃科. 別名:稜果蒲桃.八角櫻桃.蘇利南莓.
原產:巴西. 株高:2~
開花期:春~秋. 用途:庭植,盆栽,觀果.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串錢柳Callistemon viminalis Don
ex Loud. 科別:162桃金孃科. 原產:澳洲.
株高:2~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
◎白千層Melaleuca leucadendron L. 科別:162桃金孃科. 原產:澳洲.印度.馬來西亞.
別名:相思仔.日本相思.白瓶刷子樹.剝皮樹.脫皮樹.白油樹. 株高: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流蘇Chionanthus retusus
Lindl.& Paxt. 科別:231木犀科. 生長適溫:20~
別名:流蘇樹.流蘇花.鐵樹.流疏樹.茶葉樹. 原產:日本.台灣.韓國.中國大陸.
株高:4~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性耐蔭。
◎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Lour. 科別:231木犀科. 別名:木犀.木樨.金桂銀桂.岩桂.巖桂.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喜馬拉雅山. 株高:1~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肥沃壤土,排水.通風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性耐高溫。
◎吊鐘花Fuchsia hybrida Hort. 科別:289柳葉菜科. 原產:南美洲. 株高:1~
別名:燈籠花.吊燈花.倒掛金鐘.浮鉤草.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腐葉土,半日照,喜冷涼忌高溫多濕。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科別:247芍藥(牡丹)科. 原產:中國大陸.不丹.
別名:木芍藥.鹿韭.花王.洛陽王.富貴花.谷雨花. 株高:1~
繁殖適期:秋. 生長適溫:8~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乾燥。
◎藍雪花 Plumbago auriculata Lamm. 科別:296藍雪花科. 別名:玉碧蓮.藍花磯松.
原產:南非洲. 株高:1~
開花期:夏~秋. 用途:庭植,盆栽,花壇.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
◎石榴 Punica granatum L. 科別:166安石榴科. 別名:安石榴.榭榴.紅石榴. 丹若.
原產:地中海沿岸. 株高:1~
開花期:春~秋. 用途:庭植,盆栽,花壇.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貼梗海棠 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 科別:024薔薇科.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
別名:寒梅.刺梅.木瓜.宣木瓜.花木瓜. 株高:1~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肥沃稍帶黏性之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溫暖潮濕。
◎台東火刺木Pyracantha koidzumii
(Hayata) Rehder 科別:024薔薇科. 原產:花蓮.台東.
別名:狀元紅.火刺木.台灣火刺木.赤陽子. 株高:1~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性耐旱。
◎重瓣郁李Prunus japonica cv ’Sinensis’科別:024薔薇科. 別名:西洋梅.翠梅.庭梅.
原產:栽培種. 株高:1~
開花期:春.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壤土,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耐高溫。
◎桃花Prunus persica (L.) Batsch
科別:024薔薇科.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2~
繁殖方法:嫁接.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肥沃砂質壤土,日照.排水需良好,喜溫暖耐高溫。
◎緋寒櫻Prunus campanulata Maxim. 科別:024薔薇科. 別名:山櫻花.台灣緋櫻.
原產:中國大陸南部.日本.琉球.台灣. 株高:
繁殖適期:冬~春.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日照.排水需良好,喜溫暖,耐高溫。
◎梅花Prunus mume (Sieb.) Sieb.
& Zucc. 科別:024薔薇科.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
繁殖方法:嫁接. 繁殖適期:冬~春. 生長適溫:15~
用途:庭植,盆栽.果樹.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日照.排水需良好,忌高溫多濕。
◎雜交玫瑰 Rosa × hybrida 科別:024薔薇科. 別名:西洋玫瑰. 原產:雜交種.
株高:15~
開花期:全年. 用途:庭植,盆栽.花栽.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日照.排水.通風需良好,喜溫暖,忌多濕高溫。
◎月季花 Rosa chinensis Jacq 科別:024薔薇科.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1~
別名:月月紅.鬥雪紅.四季春.四季花.日日花.月季紅.春仔花.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日照.排水需良好,喜溫暖,耐高溫。
◎仙丹花 Ixora chinensis Lam. 科別:237茜草科原產: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株高:1~
別名:紅繡球.英丹花.賣子木.買子木.山丹.三丹花.三段花.山丹花.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日照.排水需良好,喜高溫,耐旱。
◎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
(Thumb.)Thumb. 科別:237茜草科. 原產:中國大陸.越南.高棉.
別名:滿天星.噴雪.白馬骨.白丁花. 株高:50~
生長適溫:22~
栽培:土質不拘,日照.排水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玉葉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
f. 科別:237茜草科. 別名:白甘草.白紙扇.野白紙扇.山甘草.土甘草.涼口茶.仙甘藤.蝴蝶藤.蜻蜓翅.生肌藤.黃蜂藤.白葉子.涼藤子.大涼藤.小涼藤.黏滴草.白茶. 開花期:夏~秋. 用途:庭植,盆栽.蔓籬.
原產:台灣.琉球. 株高:1~
栽培: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溫暖至高溫。
◎黃梔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科別:237茜草科. 別名:山黃梔.山梔.黃梔子.梔子花.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台灣. 株高:1~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需良好, 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溫暖至高溫。
◎咖啡樹 Coffea arabica L. 科別:237茜草科. 原產:衣索匹亞. 株高:3~
繁殖方法:扦插.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6~
用途:花材,庭植,飲料. 栽培:適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溫暖。
◎檸檬Citrus limon Burm. 科別:209芸香科. 別名:香檬. 原產:印度.馬來西亞.
株高:2~
用途:庭植,盆栽,果樹.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日照.排水需良好,喜高溫。
◎月橘 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 科別:209芸香科. 原產:台灣.熱帶亞洲.
別名:月桔.七里香.九里香.十里香.滿山香.四時橘. 株高:1~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日照.排水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番茉莉 Brunfelsia hopeana (Hook.)
Benth. 科別:
別名:五彩茉莉.變色茉莉.番素馨.香素馨.紫夜香花. 株高:1~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多濕。
◎大花曼陀羅Datura suaveolens
Humb.& Bonpl.ex Willd 科別:321茄科.
別名:洋金花.喇叭花. 原產:巴西. 株高:2~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8~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溫暖至高溫。
◎夜香木Cestrum nocturum L. 科別:321茄科. 別名:夜丁香.木本夜來香.夜香花.夜香玉.
原產:西印度. 株高:1~
開花期:春~秋.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土質不拘,適肥沃之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多濕。
◎瑪瑙珠 Solanum capsicatrum Link. 科別:321茄科. 原產:巴西. 株高:40~
別名:秋珊瑚.冬珊瑚.珊瑚櫻.野海椒.珊瑚豆.紅珊瑚.耶路撒冷櫻桃.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多濕。
◎昂天蓮 Abroma augusta (L.) Willd 科別:117梧桐科. 別名:印度樹麻.亞布洛麻.樹麻.
原產:澳洲.印度.爪哇.菲律賓. 株高:2~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日照.排水需良好,喜高溫。
◎山茶花 Camellia japonica L. 科別:135山茶科. 別名:山茶.晚山茶.耐冬.海石榴.
原產:中國.日本.韓國.琉球. 株高:1~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稍偏酸性之腐植質壤土,半日照,喜溫暖。
◎金露花 Duranta repens Linn 科別:243馬鞭草科. 原產:南美洲. 株高:2~
別名:金露華.台灣連翅.假連翅.苦林槃.小本苦林盤.如意籬笆樹.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栽培:土質不拘,日照.排水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龍船花 Clerodendrum paniculatum
L. 科別:243馬鞭草科. 用途:庭植,盆栽,藥用.
別名:顛婆花.發瘋花.瘋婆花.鼓子花. 原產:中國大陸南部.馬來西亞.台灣.
株高:50~
開花期:全年.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多濕,性耐蔭。
◎苦藍盤Clerodendrum inerme (L.)
Gaertn. 科別:243馬鞭草科. 用途:庭植,藥用,綠籬.
別名:苦林盤.白花苦林盤.苦樹.苦檻藍.臭苦朗.苦樹.假茉莉. 原產:熱帶亞洲.澳洲.台灣.
株高:2~
栽培:土質不拘,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馬纓丹Lantana camara L. 科別:243馬鞭草科. 原產:西印度. 株高:1~
別名:馬櫻丹.五色梅.三星梅.廣葉美人櫻.五色繡球.變色草.龍船花.五色龍.五龍蘭.如意草.臭金鳳.臭草.七變花.五彩花.五雷丹.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庭植,盆栽,綠籬. 栽培:土質不拘,日照.排水需良好,喜高溫。
◎長穗木 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
(L.) Vahl. 科別:243馬鞭草科. 原產:熱帶美洲.
別名:木馬鞭.假馬鞭.馬鞭草.長穗草.蘭蝶猿尾木.猿尾木.耳鉤草.名佳草.假敗醬.
株高:1~
用途:庭植,盆栽,藥用.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
家庭園藝(植物生態解說4)講義
第411單元 觀賞樹木及植物生長週期
◎屋頂可以種喬木嗎?
◎蘇鐵 Cycas revoluta Thunb. 科別:G1蘇鐵科
Cycadaceae. 用途:庭植,盆栽,花材.
別名:鳳尾蕉.鐵樹.鳳尾松.避火樹.金果樹.鳳凰蛋,鳳尾松,鳳尾棕,鐵甲松,鐵蕉.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琉球.爪哇. 株高:
生長適溫:20~
◎小葉南洋杉 Araucaria heterophylla (Salisb.)
Franco 科別:G5南洋杉科
Arauucariaceae.
別名:南洋杉. 原產:澳洲. 株高: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至高溫。
◎紅檜 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Matsum. 科別:G7柏科 Cupressaceae. 原產:台灣.
別名:松梧.松蘿.薄皮.水古杉. 株高:
生長適溫:12~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忌高溫多濕。
◎台灣肖楠 Calocedrus formosana
(Florin) Florin. 科別:G7柏科 Cupressaceae.
別名:黃肉樹.肖楠木.肖楠柏.台灣肖楠. 原產:台灣. 株高: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富肥沃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溫暖,耐高溫。
◎側柏 Thuja orientalis L. 科別:G7柏科
Cupressaceae. 別名:柏樹.扁柏.柏子樹.黃心柏.
原產:中國大陸.韓國. 株高: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溫暖,耐高溫。
◎龍柏 Juniperus chinensis Linn
.Var.kaizuka Hort 科別:G7柏科 Cupressaceae.
別名:縲絲柏,繞龍柏,日本柏,依吹,匍地圓柏.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 株高:1~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秋~春. 生長適溫:18~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耐高溫。
◎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 科別:G7松科Pinaceae. 別名:山松.赤松.台灣赤松.
原產:台灣.中國大陸. 株高:
形態:常綠大喬木. 用途:庭植,盆栽,木材.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冷涼至溫暖,耐高溫。
◎竹柏 Nageia nagi (Thunb.) O.
Ktze 科別:G4羅漢松科Podocarpaceae.
株高:
別名:桫杉.山杉.那木.竹葉柏. 原產:台灣.中國大陸.日本.琉球.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至高溫。
◎蘭嶼羅漢松 Podocarpus costalis Presl 科別:G4羅漢松科Podocarpaceae.
原產:蘭嶼.
別名:南洋羅漢松.紅頭竹柏. 株高:2~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濕潤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至高溫。
◎落羽松 Taxodium distichum (L.)
A.Rich. 科別:G8杉科Taxodiaceae. 原產:北美.
別名:美國水松.落羽杉. 株高:
生長適溫:13~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忌高溫多濕。
◎易生木 Hemigraphis repanda (L.)
Hall.f. 科別:325爵床科Acanthaceae.
別名:尖葉駁骨丹.接骨草.接骨筒.尖尾鳳.紫蕨草. 原產:馬來西亞. 株高:1~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要常修剪,矮化植株。
◎青楓 Acer serrulatus Hayata 科別:219槭樹科Aceraceae. 原產:台灣. 株高:
別名:中原氏掌狀槭.青槭.槭樹. 繁殖方法:播種.嫁接. 繁殖適期:秋~春.
生長適溫:12~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至溫暖,耐高溫。
◎台東漆 Semecarpus gigantifolia
Vidal 科別:218漆樹科Anacardiaceae.
株高:5~
別名:仙桃樹.野漆樹. 原產:菲律賓.台灣.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黃連木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科別:218漆樹科Anacardiaceae.
生長適溫:15~
別名:楷.楷木.楷樹.孔樹.孔木.孔子樹.爛心木.腦心木.蘭心木.用途:庭園樹,盆景,行道樹.
原產:台灣.菲律賓.中國大陸. 繁殖適期:春.秋. 形態:落葉喬木. 繁殖方法:播種.
株高:10~
◎芒果 Mangifera indica L. 科別:218漆樹科Anacardiaceae.
別名:檨仔.檬果.菴羅果.
原產:馬來西亞.印度.緬甸. 株高:
生長適溫:22~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海芒果 Cerbera manghas Linn. 科別:233夾竹桃科Apocynaceae.
別名:海檬果.
原產:東南亞.台灣. 株高:
生長適溫:22~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
◎黑板樹 Alstonia scholaris (L.) R.
Br. 科別:233夾竹桃科Apocynaceae.
株高:
別名:鴨腳樹.肥豬葉.大樹理肺橄.買擔別(傣語).燈台樹.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
原產: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爪哇.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形態:常綠喬木.
生長適溫:23~
◎燈稱花 Ilex asprella (Hook. & Arn.) Champ 科別:170冬青科Aquifoliaceae.
別名:崗梅.萬點金.梅葉冬青.烏雞骨.燈絲仔.檀樓星.岡梅根. 原產:台灣.中國大陸.
株高:1~
形態:落葉灌木. 用途:庭植,盆栽. 栽培:適腐植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
◎江某 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 Harms. 科別:047五加科Araliaceae. 株高:
別名:鵝掌柴.鴨腳木.飯來樹.八葉五加.鴨麻木.鴨母樹.鴨母爪.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
原產:中南半島.台灣.中國大陸.琉球.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形態:常綠中喬木. 用途:庭植,盆栽,木材.
栽培:適肥沃之腐植質砂質壤土,甚耐蔭,喜高溫多濕。
◎通脫木 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 科別:047五加科Araliaceae.
別名:蓪草.通草.花草. 原產:台灣.中國大陸東南部. 株高:2~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肥沃之腐植質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溫暖,耐高溫。
◎穗花棋盤腳 Barringtonia racemosa (L.)
Blume ex. DC. 別名:細葉棋盤腳.水茄苳.
科別:163玉蕊科Barringtoniaceae. 原產:印度.台灣.馬來西亞.澳洲.琉球.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臘腸樹 Kigelia pinnata (Jacq.)
DC. 科別:239紫葳科Bignoniaceae.
原產:熱帶非洲.
株高:
形態:落葉喬木.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食用蠟燭木 Parmentiera edulis DC. 科別:239紫葳科Bignoniaceae.
別名:蠟瓜樹.
原產:墨西哥.瓜地馬拉. 株高:1~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馬拉巴栗 Pachira macrocarpa (Cham.
et Schl.)Schl. ex L.H. Bailey原產:墨西哥.
科別:119木棉科Bombacaeae. 株高:
別名:大果木棉.美國土豆.美國花生.發財樹.馬剌巴栗,瓜栗. 生長適溫:20~
形態:常綠中喬木. 用途:庭植,盆栽,食用.
栽培:適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甚耐蔭,喜高溫。
◎破布子 Cordia dichotoma forst, f.
科別:338紫草科Boraginaceae. 形態:落葉中喬木.
別名:樹仔.朴子.山布子.破果子.樹子仔.布渣葉.簑衣子.破布葉.麻布葉.爛布渣.布包木.破布樹.破布木.蘚寶葉. 原產:印度.台灣.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大陸南部.琉球.
株高:
用途:庭植,食用. 栽培:土質不拘,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白水木 Tournefortia argentea L. f. 科別:338紫草科Boraginaceae. 別名:白水草.
原產:熱帶亞洲.非洲.台灣.澳洲. 株高: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砂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小葉黃楊 Buxus microphylla
Sieb.&Zucc.var.intermedia L. 科別:054黃楊科Buxaceae.
別名:台灣黃楊.台灣小葉黃楊.細葉黃楊.黃梨樹.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形態:常綠灌木.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砂質壤土,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耐高溫。
◎羅望子 Tamarindus indica L. 科別:027蘇木科
Caesalpiniaceae. 形態:常綠喬木.
別名:酸果樹.酸子.酸枳. 原產:熱帶非洲.印度. 株高: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台灣皂莢 Gleditsia rolfei Vidal 科別:027蘇木科
Caesalpiniaceae. 原產:台灣.
別名:恆春皂莢.雞角刺. 株高:3~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魚木 Crataeva adansonii DC.
ssp. formosensis Jacobs 科別:093山柑科Capparaceae.
別名:樹頭菜.三腳桌.三腳鼈.虎王.山橄欖. 原產:台灣.印度.中國大陸南部.琉球.爪哇.
株高:
形態:落葉小喬木.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至高溫,性耐旱。
◎木麻黃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 科別:067木麻黃科Casuarinaceae.
株高:
別名:木賊葉木麻.牛尾松.木麻.麻黃. 原產:東印度.澳洲.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即播.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耐旱,喜溫暖至高溫。
◎福木 Garcinia subelliptica
Merr. 科別:159藤黃科Clusiaceae.
原產:台灣.菲律賓.
別名:菲島福木.福樹.滿福木.楠仔.金錢樹. 株高:3~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
◎瓊崖海棠 Calopfyllum inophyllum L. 科別:159藤黃科Clusiaceae.
株高:5~
別名:紅厚殼.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石灰質之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可,不耐移植,喜高溫。
◎欖仁 Terminalia catappa L. 科別:167使君子科Combretaceae.
形態:落葉喬木.
別名:古巴梯斯樹.島朴.枇杷樹. 原產:熱帶亞洲.台灣. 株高: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第倫桃 Dillenia indica L. 科別:019第倫桃科Dilleniaceae.
別名:擬枇杷.
原產: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中國大陸.爪哇. 株高: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多濕。
◎毛柿 Diospyros discolor Willd. 科別:206柿樹科Ebenaceae. 形態:常綠喬木.
別名:台灣黑檀.台灣檀.毛柿格.番柿. 原產:菲律賓.爪哇.泰國.台灣.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即播.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全日照.半日照均可,不耐移植,喜高溫多濕。
◎象牙樹 Maba buxifolia (Rottb.)
Pers. 科別:206柿樹科Ebenaceae. 別名:烏皮石柃.
原產:台灣.馬來西亞.印度.澳洲.琉球. 株高: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肥沃之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
◎楓港柿 Diospyros vaccinioides
Lindly 科別:206柿樹科Ebenaceae. 別名:紅紫檀.黑檀.
原產:台灣. 株高:
形態:常綠小喬木. 用途:盆景,庭植.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性喜高溫多濕。
◎椬梧 Elaeagnus oldhamii Maxim. 科別:200胡頹子科Elaeagnaceae. 株高:1~
別名:柿糊,福建胡頹子.俄氏胡頹子.宜吾.小葉胡頹子.宜梧. 形態:常綠大灌木.
原產:台灣.中國大陸南部. 繁殖方法:播種.高壓.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盆景,庭植. 栽培:適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高溫多濕。
◎錫蘭橄欖 Elaeocarpus serratus L. 科別:
別名:鋸葉杜英. 原產:印度.斯里蘭卡. 株高: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血桐 Macaranga tanarius (L.)
Muell.
別名:橙桐.流血樹.大冇樹.橙欄.面頭果. 原產:台灣.馬來西亞.中國大陸.日本.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0~
用途:庭植,水土保持,榨油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鐵色 Drypetes littoralis (C. B.
Rob.)Merr. 科別:133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別名:濱環蕊木.鐵色樹. 原產:菲律賓.台灣. 株高: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紫錦木 Euphorbia cotinifolia L. 科別:133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別名:非洲紅.非洲黑美人. 原產:熱帶非洲.西印度. 株高: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錫蘭葉下珠 Phyllanthus myrtifolius
Moon 科別:133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別名:桃金孃葉下珠.葉下珠. 原產:印度.斯里蘭卡. 株高:50~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3~
用途:庭植,盆栽,矮籬.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可,性喜高溫。
◎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 科別:133大戟科
Euphorbiaceae. 用途:庭植,荒地綠化(有毒)
別名:肚篦.紅篦麻.天麻子果.篦麻子. 原產:熱帶非洲.印度. 株高:1~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石栗 Aleurites moluccana (L.)
Willd. 科別:133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別名:燭果樹.油桃. 原產:馬來西亞.菲律賓.夏威夷. 株高: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烏桕 Sapium
sebiferum (L.) Roxb. 科別:133大戟科 Euphorbiaceae. 株高:
別名:木蠟樹.樁仔.瓊仔.木子樹.拱仔木油樹.烏油. 烏樹果.烏臼. 用途:庭植,行道樹.
原產:中國大陸.爪哇.琉球.台灣.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菲律賓饅頭果 Glochidion philippicum
(Cavan.) C. B. Rob. 別名:赤血.面頭果.
科別:133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原產:中國大陸南部.菲律賓.台灣.馬來西亞.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用途:庭植,水土保持,誘鳥.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高溫多濕。
◎茄冬 Bischofia javanica Blume 科別:133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別名:重陽木.秋楓樹.
原產:中國大陸南部.印尼.印度.琉球.台灣. 株高: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皺桐 Aleurites montana (Lour.)
Wils. 科別:133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別名:千年桐.廣東油桐.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水黃皮 Pongamia pinnata (L.)
Merr. 科別:029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別名:九重吹.水流豆. 原產:中國大陸南部.印度.馬來西亞.琉球.澳洲.台灣.
株高:
用途:庭植,行道樹. 栽培:土質不拘,全日照.半日照均可,性喜高溫多濕。
◎印度紫檀 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 科別:029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別名:黃柏木.蘗木.紫檀.青龍木. 原產: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波里尼西亞.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3~
用途:庭植,行道樹,木材.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耐瘠。
◎印度黃檀 Dalbergia sissoo DC. 科別:029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別名:黃檀.茶檀.
原產:印度. 株高:
生長適溫:23~
◎栓皮櫟 Quercus variabilis Blume 科別:062殼斗科Fagaceae. 別名:軟木櫟.校力.猴栗.
原產:中國大陸.台灣.韓國.日本. 株高: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至高溫。
◎葫蘆竹 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
科別:411禾本科Gramineae.
別名:佛竹.佛肚竹.佛面竹.結頭竹.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1~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至高溫。
◎楓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科別:050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
別名:楓樹.香楓.楓仔.路路通.靈楓.薩閻羅婆香. 原產:中國大陸.台灣.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18~
用途:庭植,行道樹,盆景.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至高溫。
◎牛樟 Cinnamomum kanehirai
Hayata 科別:015樟科Lauraceae. 別名:樟牛. 原產:台灣.
株高: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雕刻.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錫蘭肉桂 Cinnamomum zeylanicum
Nees. 科別:015樟科Lauraceae. 原產:斯里蘭卡.
株高:
形態:常綠喬木. 用途:庭園樹.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酪梨 Persea americana Mill.
var.
別名:樟梨.幸福果. 原產:熱帶美洲.印度.馬達加斯加. 株高:
繁殖適期:冬~早春.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香楠 Machilus zuihoensis Hay. 科別:015樟科Lauraceae. 別名:瑞芳楨楠.瑞芳楠.
原產:台灣. 形態:常綠中喬木.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即播. 生長適溫:18~
株高:
◎烏心石 Michelia formosana
(Kanehira) Masamune & Suzuki原產:日本.琉球.台灣.
科別:001木蘭科Magnoliaceae. 別名:鱸鰻. 株高: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多濕。
◎黃槿 Hibiscus tiliaceus L. 科別:120錦葵科Malvaceae. 別名:粿葉樹.粿仔葉.
原產:熱帶海濱.台灣. 株高: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桃花心木 Swietenia mahagoni (L.)
Jacq. 科別:213楝科Meliaceae. 原產:熱帶美洲.
株高: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木材.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耐旱。
◎香椿 Cedrela sinensis Juss 科別:213楝科Meliaceae.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
別名:椿.紅椿.紅椿樹.椿甜樹.春陽樹. 繁殖方法:播種.根插.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肥沃壤土,全日照.半日照均可,性喜溫暖至高溫。
◎苦楝 Melia azedarach L. 科別:213楝科Meliaceae. 原產:熱帶亞洲.台灣.
別名:楝.楝樹.苦苓.苦苓仔.金鈴子.翠樹. 株高:
生長適溫:22~
栽培:土質不拘,性喜高溫,忌蔭濕。
◎台灣樹蘭 Aglaia formosana (Hayata)
Hayata 科別:213楝科Meliaceae.
別名:紅柴.臺灣米仔蘭. 原產:台灣.菲律賓.泰國. 株高: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孔雀豆 Adenanthera pavonia L. 科別:028含羞草科Mimosaceae.
原產:熱帶美洲.
別名:相思豆.海紅豆.紅豆. 株高: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高溫多濕。
◎耳莢相思樹 Acacia auriculiformis A.
Cunn. ex Benth. 科別:213含羞草科Mimosaceae.
別名:耳果相思.旋莢相思. 原產:澳洲. 株高: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大葉合歡 Albizia lebbek (Willd.)
Benth. 科別:213含羞草科Mimosaceae.
別名:緬甸合歡,印度合歡.闊莢合歡.大合歡.白夜合. 原產:熱帶亞洲.澳洲.
株高: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木材.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金龜樹 Pithecellobium dulce
(Roxb.) Benth. 科別:213含羞草科Mimosaceae.
別名:羊公豆.牛蹄豆.錦龜樹. 原產:熱帶亞洲.美洲. 株高: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構樹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L'Her. ex Vent. 科別:070桑科Moraceae.
別名:鹿仔樹.鹿仔草.榖.楮.楮樹.沙紙樹.造紙樹.紙木.奶樹.楮實子.榖木子.榖漿樹.
原產:中國大陸南部.台灣. 株高: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濕潤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厚葉榕 Ficus microcarpa L .var. crassifolia (Shieh) Liao 科別:070桑科Moraceae.
別名:圓葉榕.寄生榕. 原產:台灣. 株高: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耐旱,喜高溫多濕。
◎黃金榕 Ficus microcarpa Linn. f.
'Golden Leaves' 科別:070桑科Moraceae.
別名:黃葉榕. 原產:栽培種. 株高: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耐旱,喜高溫多濕。
◎菩提樹 Ficus religiosa L. 科別:070桑科Moraceae. 原產:印度.緬甸.斯里蘭卡.
別名:阿思多羅樹.思維樹.畢缽羅樹.印度菩提樹. 株高: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用途:庭植,行道樹.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印度橡膠樹 Ficus elastica Roxb. 科別:070桑科Moraceae. 株高:
別名:緬榕.印度橡皮樹.緬樹. 原產:印度.馬來西亞.爪哇.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性喜高溫多濕。
◎波羅蜜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科別:070桑科Moraceae. 形態:常綠喬木.
別名:天波羅.優缽曇.婆那娑.阿蔀嚲.將軍木.囊加結.優珠縣.天婆羅.牛肚子果.樹波蘿.木波羅.婆羅蜜.天羅.密冬瓜.包密.
原產:印度. 株高:
用途:庭園樹,行道樹,果樹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小葉桑 Morus australis Poir 科別:070桑科Moraceae. 別名:鹽仔桑.野桑.桑樹.
原產:熱帶亞洲.台灣. 株高: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楊梅 Myrica rubra
Sieb.&Zucc. var acuminta Nakai 科別:059楊梅科Myricaceae.
別名:銳葉楊梅.椴梅.樹梅.機子.珠紅.龍睛. 原產:中國大陸.台灣.菲律賓.韓國.日本.
株高:
用途:庭植,行道樹,誘鳥.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至高溫。
◎蘭嶼肉豆蔻 Myristica cagayanensis
Merr. 科別:018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
別名:大實肉豆蔻. 原產:菲律賓.蘭嶼. 株高: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春不老 Ardisia squamulosa Presl. 科別:203紫金牛科Myrsinaceae.
株高:
別名:山豬肉.蘭嶼紫金牛.萬兩金.黃金間碧玉竹.東方紫金牛.
原產:海南島.印度支那.泰國.緬甸.錫蘭.綠島.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22~
栽培:土質不拘,全日照.半日照均可,喜冷高溫多濕。
◎蒲桃 Syzygium jambos (L.)
Alston 科別:162桃金孃科Myrtaceae.
別名:香果.風豉.南蕉.
原產:熱帶亞洲. 株高: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濕潤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大葉桉 Eucalyptus robusta Smith 科別:162桃金孃科Myrtaceae.
別名:尤加利.油加利.
原產:澳洲. 株高:
形態:常綠大喬木. 用途:庭植,行道樹,藥用.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
◎喜樹 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科別:046喜樹(珙桐)科Nyssaceae. 別名:旱蓮.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
形態:落葉大喬木. 用途:庭植,行道樹,藥用.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耐高溫。
◎光蠟樹Fraxinus formosana Hayata科別:231木犀科Oleaceae. 別名:白雞油.台灣白蠟樹.
原產:中國大陸南部.日本.琉球.印尼.印度.菲律賓.台灣. 株高: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濕潤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至高溫。
◎紅刺露兜樹 Pandanus utilis Bory 科別:394露兜樹科Pandanaceae.
原產:馬達加斯加.
別名:紅刺林投.紅章魚樹. 株高: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冬季宜避風越冬。
◎台灣海桐 Pittosporum pentandrum
(Blanco) Merr. 科別:088海桐科Pittosporaceae.
別名:七里香.千里香. 原產:中南半島.菲律賓.台灣. 株高: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耐高溫。
◎海葡萄 Coccoloba uvifera (L.) L. 科別:276蓼科Polygonaceae.
別名:樹蓼.
原產:熱帶美洲. 株高:
形態:落葉小喬木. 用途:庭植,花材,食用.
栽培:適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印度棗 Zizyphus mauritiana Lam. 科別:201鼠李科(Rhamnaceae).
別名:棗子.棗仔.
栽培品種有碧雲.特龍.黃冠.五十種(高朗一號).高朗二號. 原產:印度.錫蘭.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嫁接.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3~
用途:庭植,果樹,誘鳥.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耐高溫,冬季忌霜害。
◎過山香 Clausena lunulata Hayata 科別:209芸香科Rutaceae. 形態:落葉小喬木.
別名:番仔香草.蕃仔香草.蕃仔吞草.山黃皮.歪葉黃皮.凹葉黃皮.假樟仔.龜裡椹.
原產:印度.馬來西亞.爪哇.恆春半島. 株高: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通風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石斑木 Rhaphiolepis indica Lindl.
var. tashiroi Hayata ex Matsum. &
Hayata
科別:024薔薇科Rosaceae. 別名:田代氏石斑木.尖梅花. 原產:印度.中國大陸.
株高:
形態:常綠小喬木. 用途:庭植,盆栽,花材.
栽培:適濕潤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至高溫。
◎檄樹 Morinda citrifolia Linn 科別:237茜草科Rubiaceae. 別名:水冬瓜.諾麗.諾尼.
原產:熱帶亞洲.澳洲.太平洋諸島.台灣恆春半島.蘭嶼.綠島.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3~
用途:庭植,綠籬,藥用.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卡鄧伯木 Anthocephalus chinensis
(Lam.) A. Rick. ex Walp. 科別:237茜草科Rubiaceae.
別名:黃梁木.團花.卡段巴頭花樹.卡桐. 原產:東孟加拉.緬甸.爪哇.斯里蘭卡.
株高:
形態:落葉常綠小喬木. 用途:庭植,行道樹.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inn 科別:057楊柳科Salicacae.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
別名:柳.水柳.垂楊柳.清明柳.垂絲柳.垂枝柳.倒掛柳. 繁殖方法:扦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濕潤壤土,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至高溫。
◎車桑子 Dodonaea viscosa (L.) Jacq. 科別:215無患子科Sapindaceae.
別名:車桑仔.山相思.車閂仔.車栓仔. 原產: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澳洲.南美.台灣.
株高:1~
用途:庭植,綠籬,藥用.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台灣欒樹 Koelreuteria formosana
Hay. 科別:215無患子科Sapindaceae.
原產:台灣.
別名:苦苓舅.四色樹.苦苓江.金苦楝.拔子雞油.台灣欒華.木欒仔.五色欒華.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18~
用途:庭植,行道樹.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至高溫。
◎無患子 Sapindus mukorossii
Gaertn. 科別:215無患子科Sapindaceae. 原產:台灣.
別名:黃目子.木患子.浪子.皮皂子.洗手果.鬼見愁.桓.槵.拾櫨木.噤婁.縷櫨木.菩提子.肥珠子.油珠子.盧鬼木.木木免子.油患子.圓肥皂.桂圓肥皂.苦枝子.肥皂樹.黃目樹.磨麾子.假龍眼.目浪子.木羅.阿唎瑟迦柴.
株高:
用途:庭植,行道樹,誘鳥.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至高溫。
◎大葉山欖 Palaquium formosanum
Hayata 科別:207山欖科Sapotaceae.
株高:
別名:台灣膠木.驫古公樹. 原產:熱帶亞洲.台灣海岸. 繁殖方法:播種.高壓.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性喜高溫多濕。
◎鼠刺 Itea oldhamii Schnerder 科別:300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原產:日本.琉球.台灣.
株高:
用途:庭植,綠籬.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性喜溫暖。
◎台灣泡桐 Paulownia taiwaniana Hu et
Chang 科別:324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
別名:薄葉桐.梧桐. 原產:台灣. 株高: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至高溫。
◎梧桐 Firmiana simplex W. F.
Wight 科別:117梧桐科Sterculiaceae.
株高:
別名:青桐.耳桐.櫬皮. 原產:中國大陸.琉球.金門.台灣.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栽培:土質不拘,適濕潤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性喜溫暖至高溫多濕。
◎銀葉樹 Heritiera littoralis Dryand.
ex Aiton 科別:117梧桐科Sterculiaceae. 株高:
別名:銀葉板根.大白葉仔. 原產:太平洋諸島.台灣南北海岸. 繁殖方法:播種.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2~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掌葉蘋婆 Sterculia foetida L. 科別:117梧桐科Sterculiaceae.
別名:裂葉蘋婆.假蘋婆.
原產:熱帶亞洲.非洲.澳洲. 株高:
生長適溫:23~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槭葉翅子木 Pterospermum acerifolium
Will. 科別:117梧桐科Sterculiaceae.
別名:翅子樹. 原產:熱帶亞洲. 株高:
生長適溫:22~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旅人蕉 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 Sonn.
科別:367旅人蕉科Strelitziaceae.
株高:
別名:扇芭蕉.散尾葵.扁芭槿.水木.旅人木. 原產:馬達加斯加. 繁殖方法:播種.分株.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濕潤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檉柳 Tamarix chinensis Lour. 科別:097檉柳科Tamaricaceae.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
別名:華北檉柳.三青柳.三春柳.檜狀檉柳.檜葉檉柳.檜檉柳.西湖柳.河柳.溪河柳.赤怪木.赤檉.素楊.
繁殖方法:扦插.高壓.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18~
用途:庭植,防風林,藥用.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至高溫。
◎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
(Wright et Arn.) Bedd. 科別:135山茶科Theaceae.
別名:紅柴.紅淡.木槲. 原產:中國大陸南部.中南半島.菲律賓.馬來西亞.日本.台灣.
株高:
形態:常綠小喬木. 用途:庭植,行道樹,誘鳥.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性喜溫暖,耐高溫。
◎凹葉柃木 Eurya emarginata (Thunb.)
Makino 科別:135山茶科Theaceae.
別名:濱柃木.翠米茶.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台灣.琉球.韓國. 用途:庭植,綠籬.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濕潤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性喜溫暖,耐高溫。
◎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 科別:135山茶科Theaceae. 別名:苦茶. 原產:中國大陸.
株高:
形態:常綠小喬木. 用途:庭植,食用,藥用.
栽培:適微酸性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濕潤。
◎大頭茶 Gordonia axillaris (Roxb.
ex Ker.) Dietr. 科別:135山茶科Theaceae.
別名:南投大頭茶.臺東大頭茶. 原產:中國大陸南部.中南半島.台灣.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5~
用途:庭植,行道樹,花材.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至高溫。
◎森氏楊桐 Cleyera japonica Thunb.
var. morii (Yamamoto) Masam. 原產:台灣.
科別:135山茶科Theaceae. 別名:森氏紅淡比.台灣楊桐.榊. 用途:庭園樹,大型盆栽.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 繁殖適期:春.秋. 生長適溫:18~
株高:
◎山黃麻 Trema orientalis Blume 科別:068榆科Ulmaceae. 別名:麻布樹.山羊麻.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台灣.印度.琉球. 株高:
生長適溫:18~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至高溫。
◎朴樹 Celtis sinensis Personn 科別:068榆科Ulmaceae. 別名:沙朴.粕仔.朴子樹.桑仔.
原產:中國大陸南部.日本.台灣.韓國. 株高:
生長適溫:18~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至高溫。
◎榔榆 Ulmus parvifolia Jacq. 科別:068榆科Ulmaceae. 別名:紅雞油.紅雞榆.秋榆.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台灣.韓國. 株高:
繁殖適期:春播. 生長適溫:15~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至高溫。
◎櫸 Zelkova serrata (Thunb.) Makino 科別:068榆科Ulmaceae. 形態:落葉喬木.
別名:櫸木.櫸榆.台灣櫸.雞油.光葉櫸. 原產:中國大陸.日本.台灣.韓國.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根插.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15~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至高溫。
◎黃荊 Vitex negundo Linn. 科別:243馬鞭草科Verbenaceae.
別名:牡荊.埔姜仔.埔荊.
原產:熱帶非洲.中國大陸.印度.錫蘭.馬來西亞.台灣. 株高: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2~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柚木 Tectona grandis L. f. 科別:243馬鞭草科Verbenaceae.
用途:庭植,行道樹,木材.
別名:麻栗.血樹.船底樹.大葉樹.胭脂木. 原產: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 株高:
繁殖方法:播種.根插. 繁殖適期:春~夏.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濕潤微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
◎火筒樹 Leea guineensis G. Don. 科別:
別名:番婆怨.蕃婆怨.蕃婆灣.番婆樹.祖公柴.五指楓.紅吹風. 株高:
原產:菲律賓.台灣.蘭嶼.綠島. 繁殖方法:播種.高壓. 繁殖適期:春. 生長適溫:23~
栽培:適濕潤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
◎植物生長週期規律化:觀賞花木的種類繁多,有原生於冷涼的溫帶,亦有原生於高溫的熱帶,它們為了適應生長環境,季節性的變化或晝夜長短的變化,而形成有規律循環的生長週期,如麝香百合為例,它在每年4~5月間開花,花謝後夏季高溫,莖葉黃化枯死,進入休眠期,約8~9月間氣溫降低,它又從地下鱗莖長出新芽,經低溫的冬季刺激花芽分化,直到翌年春季氣溫回升迅速成長才開花。又如杜鵑花約在每年2~3月間開花,花謝後即長出新芽,約5~6月間新芽成熟就會在生長點發生花芽,至7~8月間花苞漸成熟,但由於高溫的影響進入休眠狀態而停止生長,直到秋.冬季氣溫降低,經低溫打破休眠,到了翌年春季氣溫回升,花苞即迅速長大開花。由以上得知,植物的生長與開花,都會受到季節性的溫度所控制。如果我們瞭解植物的生長週期,再配合適期的管理,花木即能生長旺盛,愛花得花。
◎常綠樹不會落葉嗎? 落葉樹都會在寒冷的冬天裡紛紛落葉,每年更換新葉。那麼常綠樹就不會落葉嗎? 答案是否定的,常綠樹不像落葉樹,葉片全掉落,但老化的葉片同樣會落葉,再長出新葉,幾乎全年都在進行換葉,尤其在春季生育旺盛期最明顯。植物的落葉是適應環境的本能,在寒冬裡,土壤乾燥而水分少,植物落葉後可以減少水分的消耗,順利越冬。常綠樹葉片表面都有一層蠟層,封密著氣孔,水分消耗自然減少,不必全部掉落葉片,仍能越冬。
◎草本植物生長週期:草本植物分為一年生草本及宿根性(多年生)草本兩大類。此類植物對季節性溫度的變化及日照的長短,影響成長及開花非常明顯,因此繁殖育苗(包括播種.扦插)及定植適期必須精確把握,植物生長才能健壯,順利開花。
◎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週期:☆低溫性一年生草本(如三色菫.矮牽牛.金蓮花.雛菊.金盞花等):秋天播種,冬天生長或開花,春天開花或結實,夏天自然枯死。
☆高溫性一年生草本(如千日紅.雞冠花.雁來紅百日草.向日葵等):春天播種,夏天生長或開花,秋天開花或結實,冬天自然枯死。
◎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週期:
☆低溫性宿根多年生草本(如天竺葵.康乃馨.非洲鳳仙花.秋海棠類.草莓等):秋天萌芽或生長,冬天生長或開花,春天開花或結實,夏天生長停滯。
☆高溫性宿根多年生草本(如繁星花.馬齒牡丹.喜蔭花.觀賞鳳梨類.觀葉植物類等):春天萌芽或生長,夏天生長或開花,秋天開花或結實,冬天生長停滯。
◎球根花卉生長週期:球根花卉由於生長原產地不同,有溫帶性或熱帶性品種。溫帶性品種喜好冷涼(如鬱金香.風信子.水仙類等),本省不易培養開花球,每年均由國外進口球根,經短期培養而開花。熱帶性品種(如晚香玉.火球花.美人蕉)本省全年生長良好。球根花卉在生長週期中,均有一共同的長期抗旱習性—-休眠。休眠期之長短因品種而異,約30~90天,休眠時莖葉枯黃萎凋死亡,將養分大量貯藏於地下球根。但有些品種在休眠期中僅停止生育,並無明顯的枯死現象(如孤挺花.蔥蘭.紫嬌花等)。在栽培上為縮短休眠期,促使開花整齊,常採用低溫冷藏法,打破球根休眠。
☆低溫性球根花卉(如風信子.水仙花.仙克萊.白頭翁.百合.鬱金香等):秋天萌芽或生長,冬天生長,春天開花,夏天休眠。
☆高溫性球根花卉(如火球花.彩葉芋.晚香玉.金紅花.美人蕉.大岩桐.嘉蘭等):春天萌芽或生長,夏天生長或開花,秋天開花或結實,冬天休眠。
◎為什麼花兒在夜晚盛開:大多數的花卉都在白天開花,但有少數的花卉是在夜晚悄悄盛開,如晚香玉.夜香木.番茉莉.指甲花.紫茉莉.夜牽牛.曇花等。這些花兒為什麼會在夜晚開花呢? 原來它們是經過世代的進化,逐漸養成這種習性,因為它們傳宗接代的過程-授粉,都盡量配合昆蟲的活動,昆蟲會替花兒傳遞花粉,得以結籽進行繁殖。夜晚開花的花朵,盛開時能散發芳香味,引誘夜間活動的蛾類前來停留,傳播花粉。大自然的奧妙的確太神奇了。
◎木本植物生長週期:木本植物因原生地的不同,有喜好低溫或高溫者,另在生長習性上又分為常綠性或落葉性者。台灣平地屬亞熱帶氣候,喜好高溫的植物佔大多數,尤其落葉性植物,常在栽培環境溫度及濕度的影響下,產生提前或延後落葉現象。
◎常綠木本植物生長週期
☆低溫性常綠木本植物(如杜鵑花.玫瑰.常春藤.麗果木.榮冠花.馬醉木.松紅梅.銀葉桉.茶花等):秋天萌芽或生長,冬天生長,春天生長或開花,夏天生長至停滯。
☆高溫性常綠木本植物(如榕樹.扶桑花.南洋杉.玉蘭花.含笑花.仙丹花.印度橡膠樹.立鶴花.椰子類等):春天萌芽或生長,夏天生長或開花,秋天開花或結實,冬天生長停滯。
◎落葉木本植物生長週期
☆低溫性落葉木本植物(如櫻花.梅花.牡丹花.辛夷.金縷梅.洋繡球.貼梗海棠等):春天萌芽或開花,夏天生長至停滯,秋天生長停滯,冬天落葉休眠。
☆高溫性落葉木本植物(如鳳凰木.木棉.欖仁樹.阿勃勒.木槿.洋蹄甲.紫薇.緬梔等):春天萌芽或開花,夏天生長或開花,秋天生長停滯,冬天落葉休眠。
◎植物生長週期的管理:如果我們在栽培過程中,多觀察多注意植物生長週期所產生的變化,不但對栽培管理有助益,而且能體會大自然的奧妙和神奇,增加栽培樂趣。植物在休眠後萌芽中。,開始生枝長葉,應給予適量的澆水及少量施肥(剛播種萌芽者不宜施肥)。生長及開花期,需要大量的水分及養分,供給枝葉.花朵.果實的消耗,必須充分補給水分和施肥。在休眠期中,呈停止生長狀態,或有莖葉黃化.落葉現象,應停止追肥(可施基肥),微量給水,使土壤不致過分乾旱即可。
◎為什麼開花後會死亡:一年生草花開花結實後會枯死。也有多年生植物(如竹類)很少開花,但一開花就死亡。這是植物老化完成繁殖使命的自然現象,若要青春永駐.就盡量不讓它開花。
家庭園藝(植物生態解說4)講義
第412單元 蔬果栽培
◎均衡一下要靠它
◎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科別:322旋花科Convolvulaceae.別名:應菜.甕菜.空心菜.
型態:一年生草本,半水生植物. 播種期:北部(3-9月),中部(2-10月),南部(全年).
生產期:北部(4-10月),中部(3-11月),南部(全年).發芽適溫:20~
繁殖:播種,扦插,分株. 食用法:炒食,汆燙,煮湯.
栽培:適微酸性之砂質壤土,日照需良好。
◎甘藷 Ipomoea batatas (L.) Lam. 科別:322旋花科Convolvulaceae. 別名:地瓜.番薯.蕃薯.甜薯.紅薯.紅藷.朱藷.赤藷.黃藷.金薯.金藷.白薯.白藷.山芋.紅山芋.紅苕.
型態:多年生蔓性或矮性草本. 扦插期:全年. 生產期:全年. 生長適溫:20~
繁殖:播種,扦插. 食用法:炒食,汆燙,煮食.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
◎莧菜 Amaranthus mangostanus L. 科別:284莧科Amaranthaceae.
型態:一年生草本.
別名:荇菜.杏菜.茵菜. 播種期:北部(4-9月),中南部(全年). 發芽適溫:25~
生產期:北部(5-10月),中南部(全年).生長適溫:25~
栽培:適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茼蒿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inn 科別:320菊科Asteraceae. 型態:1.2年生草本.
別名:打某菜.苳蒿菜.蓬蒿.蒿子桿.菊蒿菜.菊花菜.春菊.花冠菊.艾菜.茼蒿菜.春菊.
播種期:9-2月. 生產期:10-3月. 發芽適溫:15~
食用法:炒食,汆燙,煮湯,作火鍋菜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忌高溫。
◎葉萵苣 Lactuca sativa L. 科別:320菊科Asteraceae. 型態:1.2年生草本.
別名:萵苣.萵仔菜.媚仔菜.生菜.葉萵.萵筍.藤菜.千金菜. 播種期:全年. 生產期:全年.
發芽適溫:15~
栽培:適濕潤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
◎紅鳳菜 Gynura bicolor (Roxb.
& Willd.) DC. 科別:320菊科Asteraceae.
別名:紅菜.紅蓊菜.補血菜.木耳菜.血皮菜.水三七.血匹菜.紫背天葵.紅番莧.紅毛番.紅莧菜.當歸菜.紅玉.
型態:多年生草本. 播種期:全年. 生產期:全年. 生長適溫:20~
食用法:炒食,汆燙. 栽培:適濕潤之壤土,性耐蔭,排水需良好,喜高溫。
◎菠菜 Spinacia oleracea L. 科別:283藜科Chcnopdiaceae. 型態:1年生草本.
別名:菠菱菜.赤根菜.飛龍菜. 播種期:平地9-12月,高冷地6-9月. 繁殖:播種.
生產期:平地10-3月,高冷地6-9月. 發芽適溫:15~
生長適溫:15~
◎落葵 Basella alba L. 科別:287落葵科Basellaceae. 型態:1.2年或多生蔓性草本.
別名:皇宮菜.蟳菜.天葵.胭脂菜.牛皮凍.蟳公菜.潺菜.御菜.藤葵.蔠葵.日本甕菜.
扦插期:2-10月. 生產期:3-11月. 生長適溫:22~
繁殖:播種,扦插. 栽培:適濕潤之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高溫多濕。
◎白菜 Brassica campestris L.
Chinensis Group 科別:269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型態:1.2年生草本. 別名:小白菜.青菜.不結球白菜.菘.菘菜.白菘.芸苔.雞毛菜.油白菜.
播種期:全年. 生產期:全年. 生長適溫:20~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
◎甘藍 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科別:269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繁殖:播種.
型態:1.2年生草本. 別名:高麗菜.包心菜.玻璃菜. 播種期:平地9-2月,高冷地3-6月.
生產期:平地11-4月,高冷地5-8月. 發芽適溫:15~
食用法:生食,炒食,汆燙,煮湯,醃製泡菜,製菜乾.
栽培:適濕潤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
◎芹菜 Apium graveolens L. 科別:311繖形花科Apiaceae. 型態:1.2年生草本. 繁殖:播種.
別名:藥芹.旱芹. 播種期:本地芹8-3月,西洋芹9-10月. 發芽適溫:15~
生產期:本地芹10-4月,西洋芹1-3月. 食用法:炒食,煮湯,調味,作生菜沙拉
生長適溫:16~
◎芫荽 Coriandrum sativum L. 科別:311繖形花科Apiaceae. 型態:1年生草本.
別名:香菜.香荽.胡荽.延荽. 播種期:10-2月. 生產期:12-2月. 發芽適溫:20~
生長適溫:17~
栽培:適疏鬆濕潤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
◎羅勒Ocimum basilicum Linn.科別:342唇形科Lamiaceae. 型態:1年生或多年生亞灌木.
別名:九層塔.香菜.蘭香.腎子草.菜板草.零陵香. 播種期:3-7月. 生產期:全年.
生長適溫:25~
栽培:適肥沃之腐植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紫蘇 Perilla fructescens (L.)
Britt. 科別:342唇形科Lamiaceae. 型態:1年生草本.
別名:蘇草.紅紫蘇.唐紫蘇. 播種期:3-10月. 生產期:3-8月. 發芽適溫:20~
生長適溫:18~
栽培:適肥沃濕潤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至高溫。
◎食茱萸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 zucc. 科別:209芸香科Rutaceae.
型態:落葉喬木. 別名:紅刺蔥.大葉刺蔥.仁刺蔥.紅江某.刺江某.艾子.毛越椒.越椒.
播種期:4-7月. 生產期:2-5月. 發芽適溫:15~
食用法:油炸,煮湯,涼拌.
栽培:適疏鬆肥沃之砂質壤土,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溫暖耐高溫。
◎洋蔥 Allium cepa L. 科別:372百合科Lili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蔥頭.胡蔥.玉蔥. 播種期:9-10月. 生產期:12-4月. 發芽適溫:16~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至溫暖。
◎分蔥 Allium cepa L. var. aggregatum G. Don 科別:372百合科Lili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紅蔥頭.珠蔥.四季蔥頭.珠蔥頭.油蔥.大頭蔥. 播種期:9-11月.
生產期:12-3月.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忌高溫多濕。
◎蔥 Allium fistulosum L. 科別:372百合科Lili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青蔥.大蔥.葉蔥.蔥仔.和事草.菜伯.火蔥. 播種期:9-12月. 生產期:12-3月.
生長適溫:16~
栽培:適肥沃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
◎韭菜 Allium tuberosum Rottl. ex
K. Spreng. 科別:372百合科Lili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韭菜.韮菜.壯陽菜.長生韭.懶人菜.起陽菜.扁菜.
播種期:11-12月. 生產期:全年. 發芽適溫:15~
繁殖:播種,分株. 食用法:炒食,煮湯,調味,油炸.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耐高溫。
◎大蒜 Allium sativum L. 科別:372百合科Liliaceae. 型態:1.2年生草本.
別名:蒜.蒜仔.胡.胡蒜.葫.麝香草. 播種期:9-12月. 生產期:青蒜11-3月,蒜球2-4月.
發芽適溫:20~
栽培:適肥沃濕潤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冷涼,忌高溫,吸肥力強。 食用法:生食,炒食,煮湯,調味菜,作香辛佐料.
◎薤(音謝) Allium chinense G. Don. 科別:372百合科Lili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蕗蕎.蕗藠(音叫).薤頭.火蔥.蕎蔥.大韭.藠頭.薙頭.小蒜.薤白頭.野蒜.野韭.薤薤(害害).火蔥. 播種期:9-11月. 生產期:4-7月. 生長適溫:15~
食用法:炒食,醋漬,鹽漬. 栽培:適疏鬆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忌高溫。
◎苦瓜 Momordica charantia L. 科別:109瓜科Cucurbitaceae.
型態:1年生蔓性草本.
別名:錦荔枝.癩葡萄.紅姑娘.涼瓜.癩瓜.紅羊. 發芽適溫:30~
播種期:北部3-6月,中部2-9月,南部2-10月(全年).
生產期:北部6-9月,中部5-12月,南部5-1月. 食用法:生食,炒食,蒸食,煮湯,醃製.
繁殖:播種.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忌冷涼,吸肥力強。
◎胡瓜 Cucumis sativus L. 科別:109瓜科Cucurbitaceae.
型態:1年生蔓性草本.
別名:黃瓜.大黃瓜.刺瓜.王瓜.花瓜. 播種期:北部3-9月,中部2-10月,南部1-10月.
生產期:北部6-12月,中部5-12月,南部4-1月. 發芽適溫:25~
繁殖:播種. 食用法:生食,炒食,煮湯.
栽培:適肥沃濕潤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至高溫。
◎南瓜 Cucurbita spp 科別:109瓜科Cucurbitaceae. 型態:多1年生蔓性草本.
五種歸類:西洋南瓜(C.maxima).中國南瓜(C.moschata). 美國南瓜(C.pepo).
黑子南瓜 (C.ficifolia). 墨西哥南瓜(C.mixta)。
別名:金瓜.飯瓜.番瓜.倭瓜. 播種期:11-2月. 生產期:3-10月. 發芽適溫:25~
生長適溫:17~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耐高溫。
◎絲瓜Luffa cylindrica (L.) M.
Roem. 科別:109瓜科Cucurbitaceae.
型態:1年生蔓性草本.
別名:菜瓜.水瓜.絲夾.彎瓜.布瓜.角瓜.天羅. 播種期:12-2月. 生產期:4-9月.
發芽適溫:25~
栽培:適肥沃濕潤之壤土,日照需良好,水分補給要充足,喜高溫潮多濕。
◎蒲瓜 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ey. 科別:109瓜科Cucurbitaceae.
型態:1年生蔓性草本. 別名:瓠.瓠瓜.匏.扁蒲.蒲仔.匏瓜.葫蘆.葫蘆瓠.長瓜.夜開花.
播種期:北部3-4月,中南部2-3月. 生產期:北部6-9月,中南部5-8月. 繁殖:播種.
發芽適溫:25~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腐植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冬瓜 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 科別:109瓜科Cucurbitaceae.
繁殖:播種.
型態:1年生蔓性草本.別名:白瓜.白東瓜.東瓜. 播種期:北部2-3月,7~9月,中南部8-2月.
生產期:北部6-9月,11~3月,中南部2-8月. 發芽適溫:28~
食用法:生炒食,煮湯,醃漬.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吸肥力強。
◎蠶豆 Vicia faba Linn. 科別:029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型態:1.2年生草本.
別名:馬齒豆.胡豆.佛豆.羅漢豆. 播種期:10月. 生產期:1-4月. 發芽適溫:15~
生長適溫:16~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忌高溫。
◎豌豆 Pisum sativum L. 科別:029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型態:1.2年生矮性或蔓性草本.
別名:荷蘭豆.荷蓮豆. 播種期:平地10-11月,高冷地2-8月. 繁殖:播種.
生產期:平地12-3月全年,高冷地5-11月. 生長適溫:15~
食用法:炒食,煮湯,蒸食.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忌高溫。
◎敏豆 Phaseolus vulgaris L. 科別:029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型態:1.2年生矮性或蔓性草本. 別名:四季豆.菜豆.雲豆. 繁殖:播種.
播種期:中北部2-4月,7-10月,南部10-12月. 發芽適溫:20~
生產期:中北部5-7月,10-1月,南部1-5月. 生長適溫:15~
食用法:炒食,煮湯,汆燙.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至溫暖,最好不連作。
◎豇豆Vigna sesquipedalis (L.)
Fruw. 科別:029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別名:菜豆.菜豆仔.豆角.筷豆.長豆.長豇豆.長豆豆.矮豇豆.裙帶豆.紅公豆.
型態:1年生矮性或蔓性草本. 播種期:北部4-8月,中部3-9月,南部2-10月.
生產期:北部7-10月,中部6-11月,南部5-12月. 生長適溫:20~
食用法:炒食,煮湯,汆燙,醃漬,煮粥,煮飯,製豆乾.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 科別:029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別名:黃豆.毛豆.
型態:多1.2年生矮性或蔓性草本. 食用法:炒食,水煮,煮湯,蒸煮,,醃漬,製點心.
播種期:北部2~3月,7月,中.東部2-3月,6~7月,9~10月,南部1-2月,6月,9~10月.
生產期:北部5~6月,10月,中.東部5-6月,9~2月,南部4-5月,9~1月.
發芽適溫:25~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耐高溫,忌低溫霜害。
◎樹豆 Cajanus cajan (L.) Millsp. 科別:029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型態:多年生灌木.
別名:木豆.柳豆.埔姜豆.番仔豆. 播種期:3-4月. 生產期:1-5月. 發芽適溫:20~
生長適溫:20~
栽培:土質不拘,排水.日照需良好,喜高溫, 極耐旱。
◎番茄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 Karst. et Farw. 科別:321茄科Solanaceae.
型態:1.2年生草本. 別名:臭柿仔.甘仔蜜.西紅柿.洋柿子. 生長適溫:15~
播種期:北部3~4月.8月,中南部3~5,8~11月. 生產期:大果10-9月,小果11-5月.
著果適溫:18~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乾燥,忌高溫多濕。
◎辣椒 Capsicum annuum L. 科別:321茄科Solanaceae. 型態: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別名:番仔薑.紅辣椒.番椒. 播種期:北部2-5月,中南部1-3月,8-10月.
生產期:北部5-7月,中南部3-6月,10-4月. 發芽適溫:25~
繁殖:播種. 食用法:炒食,煮湯,調味,佐料.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溫暖,忌高溫,不連作。
◎茄子 Salanum melongena Linn. 科別:321茄科Solanaceae. 型態:1.2年生草本.
別名:茄.紅皮菜. 播種期:中北部1-3月,南部8-9月. 生產期:中北部5-12月,南部1-4月.
發芽適溫:20~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通風.日照需良好,喜高溫多濕,不可連作。
◎枸杞 Lycium chinense Miller 科別:321茄科Solanaceae. 型態:半蔓性落葉灌木.
別名:枸檵子.枸杞菜.葉枸杞. 扦插期:9-11月. 生產期:7-10月,10-5月(葉). 繁殖:扦插.
生長適溫:15~
栽培:適濕潤之壤土,性耐蔭,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水分補給要充足,喜溫暖。
◎甜玉米 Zea mays var.rugosa 科別:411禾本科Poaceae. 型態:1年生草本.
播種期:北部3~4月,8月,中部2-3月,8月,南部1-3月,9月,東部1-3月,8月.
生產期:北部6~7月,11月,中部5-8月,11月,南部4-6月,12月,東部4-6月,11月.
別名:甜番麥.甜玉蜀黍.超甜玉米. 發芽適溫:24~
食用法:炒食,煮湯,烤食,爆玉米,炸油.
栽培:適砂質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水分補給要充足,喜溫暖至高溫。
◎菱角Trapa natans L. 科別:290菱科Trapaceae. 型態:1年生水生植物.
別名:菱.龍角.羊家.家菱.紅菱. 播種期:4-5月. 生產期:9-12月. 發芽適溫:16~
生長適溫:25~
食用法:炒食,煮湯,油炸,作沙拉,點心. 栽培:日照需良好,水要流動,喜高溫。
◎荷花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科別:250睡蓮科Nymphaeaceae.型態:多年生水生植物.
別名:蓮花.水芙蓉.水華.芙蕖.菡萏.芙蓉.水芝.澤芝.水芸.水旦.水芙蕖.草芙蓉.君子花.
播種期:4-6月. 生產期:6-10月. 生長適溫:24~
食用法:炒食,煮湯,煮粥,沙拉,甜點,饀料.
栽培:適富含有機質之腐壤土,日照需良好,喜溫暖至高溫。
◎花椰菜 Brassica botrytis (L.)
Mill 科別:269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型態:1.2年生草本.
別名:花菜.菜花. 播種期:9-12月. 生產期:11-3月. 生長適溫:18~
食用法:炒食,煮湯,涼拌. 栽培:適肥沃之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乾燥,吸肥力強。
◎萱草 Hemerocallis fulva (L.) L.
科別:372百合科Lili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金針花.宜男草.忘憂草.黃花菜.諼草.川草花.丹棘.療愁. 種植期:3-4月,10~11月.
生產期:6~11月. 生長適溫:20~
食用法:炒食,煮湯. 栽培:土質不拘,性喜溫暖,耐高溫。
◎胡蘿蔔 Daucus carota L. 科別:311繖形花科Apiaceae. 型態:1.2年生草本.
別名:紅蘿蔔.人參.紅菜頭. 播種期:8-11月. 生產期:12-4月. 發芽適溫:15~
生長適溫:16~
栽培:適砂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至溫暖。
◎蘿蔔 Raphanus sativus L. 科別:269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型態:1.2年生草本.
別名:白蘿蔔.萊菔.菜頭. 播種期:8-12月. 生產期:9-5月. 生長適溫:15~
繁殖:播種. 食用法:炒食,煮湯,涼拌,醃漬,製蘿蔔乾,滷肉,製菜頭粿.
栽培:適疏鬆之壤土,喜冷涼,忌高溫多濕。
◎牛蒡 Arctium lappa L. 科別:320菊科Asteraceae 型態:2年生草本
別名:吳帽.夜叉頭.牛菜.鼠粘.蒡翁菜.大力子.惡實 播種期:9-10月 生產期:2-4月
發芽適溫:20~
食用法:炒食,煮湯,油炸,醃漬,製茶 栽培:適壤土,排水需良好,喜溫暖。
◎菊薯Smallanthus sonchifolius (Poepp.
& Endl.) H. Rob. 科別:320菊科Aster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雪蓮薯.雪蓮花.雪芝.雪裏花.雪荷花.天山雪蓮.地下水果.
冠芽種植期:2-3月. 生產期:11-1月. 生長適溫:15~
食用法:炒食,煮湯,生食. 栽培:適壤土,排水.日照需良好,喜冷涼,不耐暑熱。
◎蒟蒻 Amorphophallus konjac K.
Koch 科別:381天南星科Ar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雷公槍.魔芋.麻芋.蒻頭.蛇芋.鬼芋. 分株期:3-4月. 生產期:10-11月.
生長適溫:25~
栽培:適砂質壤土,性喜高溫。
◎芋 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 科別:381天南星科Ar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芋頭.芋仔.青芋.芋艿.朱芋.白芋.芋仔.早芋. 分株期:北中部11-4月,南部10-3月.
生產期:全年. 生長適溫:25~
食用法:炒食,煮湯,油炸,製粉,芋乾,芋粿,芋仔冰,涼拌,做甜點.
栽培:性喜高溫多濕,生性強健,忌連作,適砂質壤土。
◎綠竹筍 Leleba oldhami Nakai. 科別:411禾本科Poaceae. 型態:多年生常綠叢生竹草本.
別名:甜竹.綠仔筍.綠竹笋. 分株期:2-4月. 生產期:北部7-8月,中南部5-9月.
生長適溫:30~
食用法:炒食,煮湯,油炸,製粉,芋乾,芋粿,芋仔冰,涼拌,做甜點.
◎茭白 Zizania aquatica L. 科別:411禾本科Po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茭白筍.腳白筍.茭筍.水筍.菰.菰芛.茭苽.茭.菰蔣.苽.蔣.膠筍. 分株期:12-3月.
生產期:5-10月. 生長適溫:15~
栽培:性喜高溫多濕,生長淺水中,忌連作,適黏質壤土。
◎山葵 Wasabia japonica (Miq.)
Matsum. 科別:269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山萮菜.澤葵.溪山葵.哇沙蜜(わさび). 分株期:2-3月.
生產期:12-5月. 生長適溫:8~
食用法:沾醬,炒食,油炸,醃漬,調味. 栽培:性喜冷涼。
◎馬鈴薯 Solanum tuberosum L. 科別:321茄科Solanaceae 型態:1年生草本
別名:洋芋.洋薯.土豆.地瓜 種植期:9-10月 生產期:12-3月 生長適溫:15~
繁殖:芽眼 食用法:炒食,煮湯,油炸,釀酒,製粉
栽培:性喜高溫多濕冷涼,不耐暑熱,排水.日照需良好,忌連作,適肥沃壤土。
◎蘆筍 Asparagus officinalis L. 科別:372百合科Lili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石刁柏.龍鬚菜.野天門冬.松葉土當歸. 播種期:3-4月,9-10月. 生產期:4-10月.
生長適溫:25~
栽培:性喜溫暖至高溫,排水.日照需良好,適砂質壤土。
◎甜荸薺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 ex Henschel var. tuberosa
(Roxb.) T. Koyama
科別:410莎草科Cyperaceae. 型態:多年生水生植物. 栽培:性喜高溫,日照需良好。
別名:烏芋.馬薯.馬蹄.地栗.水栗.慈菇. 種植期:4-5月. 生產期:全年11-3月.
生長適溫:30~
◎薑 Zingiber officinalis
Roscoc 科別:369薑科Zingiber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姜.薑仔.生薑.生姜.嫩薑.粉薑.老薑.薑母. 種植期:1-3月.
生產期:嫩薑5-10月,粉薑1-6月,老薑3-4月.8-12月. 生長適溫:20~
食用法:炒食,煮湯,生食,醃漬,配料. 栽培:性喜溫暖,忌連作,適陰濕肥沃之砂質壤土。
◎草石蠶 Stachys sieboldii Miq. 科別:342唇形科Lami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冬蟲.地蠶.螺獅菜.甘露兒.寶塔菜. 扦插期:2-3月,10-11月. 生產期:12-1月.
生長適溫:15~
栽培:性喜溫暖,忌高溫潮濕,排水需良好,半日照。
◎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inn. 科別:411禾本科Poaceae. 型態:1年生草本.
別名:薏苡仁.苡仁.白薏仁.薏仁.草珠兒.薏珠子. 播種期:3-4月,7-8月.
生產期:7-8月,11-12月. 生長適溫:22~
栽培:性喜高溫多濕,排水.日照需良好,適壤土。
◎紅豆 Vigna angularis (Willd.)
Ohwi & H. Ohashi 科別:029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小豆.赤豆.赤小豆.紅小豆. 播種期:9-10月. 生產期:12-2月.
生長適溫:25~
栽培:性喜高溫,排水.日照需良好,適壤土。
◎落花生 Arachis hypogaea L. 科別:029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型態:1年生草本.
別名:花生.土豆.長生果. 播種期:1-3月,6-9月. 生產期:5-7月,10-1月.
生長適溫:25~
栽培:性喜高溫,排水.日照需良好,忌連作,適肥沃之砂質壤土。
◎胡麻 Sesamum indicum L. 科別:240胡麻科Pedaliaceae.
型態:1年生草本.
別名:芝麻.脂麻.油麻.烏麻.白麻.麻仔. 播種期:2-3月,8-9月. 生產期:5-6月,12-1月.
生長適溫:24~
栽培:性喜高溫,適肥沃之砂質壤土。
◎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 L. 科別:320菊科Aster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太陽花.日輪草.日頭花.白葵子.天葵子.葵花.迎陽花. 播種期:3月,9-10月.
生產期:5~6月,1~2月. 發芽適溫:22~
食用法:炒食,油用,芽菜,零食. 栽培:性溫暖,排水.日照需良好,適肥沃之砂質壤土。
◎菸草 Nicotiana tabacum L. 科別:321茄科Solanaceae 型態:1年生草本
別名:煙草.烟草.相思草. 播種期:8-9月,12月上 生產期:12-3月,4~7月
生長適溫:18~
◎仙草 Mesona procumbens Hemsl. 科別:342唇形科Lami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涼粉草.仙人草.仙人舅.山草舅.仙草凍. 播種期:1-2月. 生產期:9月.
生長適溫:20~
栽培:性喜溫暖,適濕潤之壤土。
◎薰衣草 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 科別:342唇形科Lami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香浴草.狹葉薰衣草.英國薰衣草. 播種期:2-3月,10~11月. 生產期:4~5月.
生長適溫:15~
栽培:性喜溫暖,忌高溫多濕,適,肥沃,壤土。
◎薄荷 Mentha arvensis L. var. piperascens Malinv. 科別:342唇形科Lami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仁丹草.升陽藥.南薄荷.夜息花. 種植期:2-4月,9~10月.
生產期:5~6月,8~10月. 生長適溫:20~
栽培:性喜溫暖至高溫。
◎布狗尾 Uraria crinita (L.) Desv.
ex DC. 科別:029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別名:狐狸尾.兔尾草.通天草.狗尾草.狗尾射.狗尾仔.狗尾帶.山貓尾.貓尾草.貓尾射.貓仔尾.虎尾輪.大本山青.牛春花. 型態:多年生草本亞灌木.
播種期:4~5月. 生產期:8~10月. 生長適溫:22~
食用法:沖泡.藥膳. 栽培:性喜高溫,極耐旱,排水.日照需良好,不擇土質。
◎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科別:320菊科Asteraceae.別名:甜草.糖草.糖菊.瑞寶澤蘭.
型態:多年生草本. 播種期:3-4月,9~10月. 生產期:全年. 生長適溫:22~
繁殖:播種.扦插.壓條. 食用法:沖泡.代糖.
栽培:性喜高溫,排水.日照需良好,適肥沃之砂質壤土。
◎茉莉花 Jasminum sambac (L.) Ait. 科別:231木犀科Asteraceae.
型態:半綠半蔓性灌木.
別名:茉莉.鬘華.奈花.抹厲.小南強.木梨花.三白.遠客.暗麝. 壓條期:3-6月.
生產期:4~10月. 生長適溫:22~
栽培:性喜高溫多濕,排水.日照需良好,適肥沃之壤土。
◎金線連 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 科別:405蘭科Orchidaceae.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金線蓮.娃雞草.戶碇草.本山石松草.金錢仔草.樹草連. 播種期:9~11月.
生產期:全年. 生長適溫:15~
食用法:泡.燉.藥膳.茶包.搾汁. 栽培:性喜冷涼,忌高溫多濕.強烈日照.通風不良。
◎鼠麴草 Gnaphalium affine D. Don. 科別:320菊科Asteraceae. 型態:1年生草本.
別名:鼠麴.鼠曲草.鼠耳草.佛耳草.清明草.清明菜.白頭草.黃花麴草.黃花艾.田艾.米麴.鼠耳.茸母. 播種期:10-12月. 生產期:2~4月. 生長適溫:12~
食用法:煮,炒,涼拌,製粿. 栽培:性喜溫暖,不擇土質。
◎艾草 Artemisia princeps
Pamp.var. orientalis (Pamp) Hara. 科別:320菊科Asteraceae.
別名: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艾蒿.祈艾.黃蒿.艾葉.五月艾.野艾.火艾.蘄艾.餅草.家艾.端五艾.白艾.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分株期:3~10月. 生產期:3~9月. 生長適溫:20~
繁殖:播種.扦插.分株. 食用法:沖泡.炒食.煎蛋.製粿. 栽培:性喜高溫,不擇土質。
◎楊桃 Averrhoa carambola Linn. 科別:212五斂子科Averrhoaceae.
型態:常綠小喬木.
別名:洋桃.五斂子.五稜子.羊桃.陽桃. 繁殖:實生.壓條.靠接. 生產期:全年.
生長適溫:22~
栽培:性喜高溫多濕,排水.日照需良好,適砂質壤土。
◎番石榴 Psidium guajava Linn. 科別:162桃金孃科Oxalidaceae.
型態:多年生常綠小喬木. 別名:拔仔.那拔.菲拔.扒仔.藍拔.芭樂.雞屎果.
繁殖:實生.靠接. 生產期:全年. 生長適溫:22~
食用法:生食,製罐,釀酒,蜜餞,果乾,果醬,泡茶. 栽培:性喜高溫多濕,不擇土質。
◎鳳梨 Ananas comosus (L.) Merr. 科別:365鳳梨科Bromeliaceae.
型態:多年生草本.
別名:波羅.王萊.黃萊.黃梨. 繁殖:裔芽.冠芽扦插. 生產期:全年. 生長適溫:28~
食用法:生食,製罐,榨汁,釀酒,蜜餞,果汁,果乾,醃漬,炒食.
栽培:性喜高溫,排水.日照.通風需良好,適酸性壤土。
◎番木瓜 Carica papaya L. 科別:112番木瓜科Caricaceae.
型態:半草本常綠小喬木.
別名:番瓜樹.木瓜.番瓜.萬壽果.乳瓜.蓬生果. 繁殖:播種. 生產期:全年.
生長適溫:25~
栽培:性喜高溫,排水需良好,忌連作,適肥沃之砂質壤土。
◎枇杷 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科別:024薔薇科Rosaceae.
型態:常綠小喬木. 別名:琵琶果.盧橘. 繁殖:高壓.嫁接. 生產期:2~4月.
生長適溫:15~
栽培:性喜溫暖至,適礫質壤土。
◎桑 Morus alba L. 科別:070桑科Moraceae. 型態:落葉小喬木.
別名:桑果.桑樹.桑椹.桑葉.桑葚. 繁殖:高壓.扦插. 生產期:3~4月. 生長適溫:23~
食用法:食果,養蠶. 栽培:性喜高溫,全日照.半日照均可,適壤土。
◎葡萄 Vitis vinifera L. 科別:202葡萄科Vitaceae. 型態:多年生蔓性藤本.
別名:浦陶.浦桃.蒲桃.蒲萄.草龍珠. 繁殖:嫁接.扦插. 生產期:6~8,9~10,12~2月.
生長適溫:18~
栽培:性喜溫暖,適壤土。
◎草莓Fragaria X ananassa Duch 科別:024薔薇科Rosaceae.
別名:紅莓.楊莓.地莓.士多啤梨. 型態:多年生草本. 繁殖:播種.分株.
生產期:12~4月. 生長適溫:15~
栽培:性喜冷涼,忌高溫多濕,適肥沃壤土。
家庭園藝(植物生態解說4)講義
第413單元 造園及修剪整枝
◎停車要找樹蔭下
◎修剪整枝
○花卉的修剪整枝是栽培過程中重要的作業,但常被人們所忽略,原因大致分為三種:
1)有許多愛花人總覺得把枝條剪掉太可惜,不忍心動剪刀。
2)沒有修剪方面的知識,不知道修剪有什麼好處。
3)知道應該修剪,但沒有時間做修剪。以致栽植後任其生長,長久下來枝條雜亂散漫而逐日老化,缺乏美感,甚為可惜。
○修剪整枝工作可獲取以下益處:
1)調整植株分枝.姿態。 2)抑制枝葉徒長,調整植株高度。
3)節制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過度生長。 4)促進花芽產生。
5)控制開花數目.大小。 6)移植或換盆土時剪根,可促進新根發生。
7)剪去病蟲害枝,可抑制病蟲害蔓延。 8)促進通風良好,減少病蟲害。
◎摘心:把枝條的頂芽.頂稍折斷去掉,稱為摘心。植物摘心後,可促使側芽發生和伸長,增加分枝.葉片及開花數目,並能抑制植株長高。但有少數植物僅有單幹莖,不易發生側芽者(如椰子類.雞冠花),應避免摘心。若自然分枝已多,也應避免摘心,因分枝多,開花數目就多,花朵較小。
◎摘芽:把枝條的側芽摘掉稱為摘芽。摘芽後,可以使養分集中在主枝,促使主枝伸長。樹木欲使其長高,蔓性植物要使它爬上棚架,都要隨時摘除主枝長出的側芽,才能快速長高。某些植物開花於主枝先端(如菊花.康乃馨)若側芽多,消耗養分,花朵必小,應將側芽摘除,花朵才能碩大。
◎摘蕾:把未開花的花朵摘掉,稱為摘蕾。植物花蕾數目多,水分.養分的消耗很大,花朵較小,如果養分不足,甚至停止發育或全不開放(如茶花),若摘除部分花蕾,可促進其他花蕾的生長。某些植物主枝頂端的花蕾生長特別旺盛(如一串紅.康乃馨.醉蝶花等),可能影響全株開花姿態,應將最早開花的頂蕾摘除,以促進側枝花蕾的生長。
◎摘花:將已綻開的花朵摘除,稱為摘花。花卉開花消耗水分.養分極甚,若不留收種子,花朵凋謝就要摘除,如此可恢復元氣或促進新的花蕾產生,陸續開花。球根花卉將謝花之花莖剪除或提早剪花,可促進球根肥大。
◎剪枝:剪除枯枝.病蟲害枝或無用的枝條,謂之剪枝。剪枝後會萌發更多的分枝,側枝,使枝葉更茂密,增加樹形美觀。剪除開過花的枝條或老化的枝條,可以促使新枝萌發再開花(如玫瑰)。剪去徒長枝可矮化植株,抑制水分.養分消耗,能促進開花結果(如九重葛.玉蘭花.果樹類等)。反之,樹木類保留徒長枝或主幹,剪去側枝,可以促使植株迅速長高。冬季會落葉休眠的植物(如紫藤.紫薇.桑樹.玉葉金.木槿等),在休眠期中做剪枝.整枝,剪除細枝.枯枝.無用枝條,可促進繁茂和開花。生育老化枝葉疏落的植物,採用強剪,可以促使植物恢復生機元氣,枝葉繁茂,顯得更年青。強剪就是把握在植物欲進入生長旺盛期之前,剪除2/3枝條,保留1/3,再給予補給肥料.水分,促其枝條新生。某些植物要整枝成為各種造型,也要做修剪整枝。剪去病蟲害枝,可抑制病蟲害蔓延。
◎修剪法
○普通修剪法:花期後或休眠中剪除細枝.枯枝或無用枝,能促進新枝萌發,防止老化,保持樹形美觀。
○強剪法(最低部位):生長老化的花木,採用強剪法,可促使花木復生,恢復元氣,生育轉旺。強剪後應充分補給水分.肥料。
◎曲枝及剪根
○曲枝:將生長強勢宜立的徒長枝彎曲下來,使其脫離直立方向,稱為曲枝。曲枝可以抑制枝條繼續徒長,控制養分之轉移,促進花芽形成。有許多果樹之徒長枝,不易開花結果,均可用曲枝方法處理。
○剪根:修剪根部稱為剪根。適度的剪根,可抑制水分.養分過度吸收,促成花芽分化而開花。植物移植.換盆.換土時,剪除部分粗根,可促進鬚根發生。剪除病蟲害根,可以防止病蟲害蔓延。
※植物的粗根是專司運輸功能,細根才是吸引水分.養分主要部位。有許多人從山野挖掘植物,把細根剪掉,只保留粗根是錯誤。
○修剪整枝能促使枝葉茂密,觀花植物花期過後,應立即修剪.施肥,能恢復原氣,生育轉旺
◎環狀剝皮或刻傷:把枝幹剝皮或刻傷,可調整植物體內養分之運轉方向。
○環狀剝皮就是將樹幹或枝稍之基部,剝去樹皮一圈,可促使剝皮處以上之枝條產生花芽。
○刻傷就是用刀在即將發育的芽點附近切傷枝條,深達木質部。刻傷在芽的上部,可促成該芽長成新枝。刻傷在芽的下部,可使該芽變為花芽。某些植物由於生長過盛,枝葉繁茂,無法產生花芽(如玉蘭花.果樹類等),均可用刻傷方法處理。
○徒長枝生長直立,成長快速,把徒長枝彎曲下來,可促進開花。
◎甚麼是徒長枝:植物從枝條或莖部,長出較正常者伸長迅速而不充實的直立枝條稱為徒長枝。徒長枝成長快速,會轉移植物大量養分,通常在未成熟之前不易開花,所以要將它剪除或壓彎下來(曲枝),才能開花。但也有例外,如玫瑰就喜歡在粗壯的徒長枝上盛開美麗的花朵。另外要使植物迅速伸長枝條,也要利用徒長枝,如九重葛能夠迅速爬上棚架或屋頂。如果要把徒長枝剪掉,必須從基部剪切,幼嫩時用手拔掉,不可留有一小段,否則經過幾天,又會從原來的徒長枝再長出側枝。
◎樹木的植型與維護:俗話說三分粧,七分美,外表美貌的形象,總會給人留下愉悅的好感。樹木的整形工作,就好像我們人類的美容打扮,用人工技術去除缺點,展露優美的造型和曲線,發揮裝飾效果,使居家環境更加出色。觀賞花木的修剪整枝,要隨時按生長情況作業,不可拖延時間,錯失時機,浪費養分。尤其木本植物每年都要定期修剪(早春最佳),促使生機旺盛,枝葉蔥翠茂密。
○新枝突出造型範圍,立即修剪:
1)球形千頭木麻黃. 2)榕樹經過整型優雅美觀. 3)維護造型要經常修剪。
◎樹木的造型要設計與維護
○樹木的造型要設計:可以用來整型的樹木,原則上選擇常綠.細葉的植物。如月桔(七里香).六月雪.榔榆.易生木.小葉厚殼樹(福建茶).榕樹類.扁櫻桃.鳳凰竹.桂花.斑葉扶桑.千頭木麻黃.象牙樹.九重葛.刺葉黃褥花…等。在動手造型以前,應配合該植物的自然生態,給予適當的設計後,才動手修剪。如此才能事半功倍,迅速完成作品。
○造型的維護方法:無論是自己動手整型的樹木,或購買成品來栽植,必須隨時做維護工作,否則枝條伸長後,就破壞了優雅的曲線美。維護工作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隨時做修剪整枝,新芽.新枝突出造型範圍之外時,立即給予摘心.摘芽或剪枝,生育轉弱時,給予補給肥料,即能長期保持儀表出眾,容光煥發。
◎庭園樹基本造型
1.單幹形. 2.圓錐形. 3.圓筒形. 4.圓柱形. 5.長卵形. 6.球形. 7.珠玉形. 8.高球形.
9.去幹形. 10.去枝形. 11.流枝形. 12.段玉形. 13.曲幹形. 14.四方形. 15.貝殼形.
16.段輪形. 17.叢生形. 18.垂枝形. 19.模樣形. 20.裝飾形。
◎景觀植物造園應用:
1.草花之應用. 2.觀葉植物之應用. 3.草坪之應用. 4.應用在高樓中庭.
5.地被植物之應用. 6.灌木之應用. 7.松柏類之應用. 8.椰子類之應用.
9.海濱植物之應用. 10.常綠喬木之應用. 11.落葉喬木之應用. 12.竹類之應用。
◎1.草花之應用:草花有一年生草花及宿根多年生草花。草花具有豐富的色彩,可以在造園應用上大放異彩,姹紫嫣紅的視覺景觀令人激賞。草花以觀花為主,一年生草花在花期結束後,要依季節更換其他種類。多年生草花也需要良好的維護,才能延續生長開花。
○
用小盆栽組合成圓球型風格獨具 ○
一串紅多花色
○
矮牽牛眩麗:庭園.住宅向陽之花台極適合栽植
○
用盆栽擺飾速成簡易花壇 ○ 向陽的小空間可用花台美化
○
花壇大面積美化,花海壯觀 ○ 夏菫在夏季花壇五彩繽紛
○ 組合盆栽柔化空間 ○ 各色花卉配植鮮艷悅目
○
非洲鳳仙花配植低矮灌木,構成美麗框景 ○
花台植栽美化小空間
○
重瓣松葉牡丹 ○ 松葉牡丹也叫做太陽花
◎ 2.觀葉植物之應用
○
變葉木充滿了生命的躍動 ○ 紅莧.綠莧剪成圖案雅緻美觀
○
彩葉草有各種色系可利用 ○ 小蚌蘭終年不凋是觀葉上品
○
斑葉月桃要剪除開花老株 ○ 庭石點綴花台配植清新明媚
○
沿階草耐蔭配植樹下 ○ 波士頓腎蕨叢植池畔
○
群植有規律之美
◎3.草坪之應用: ○綠草如茵的地板是人人稱羨的居家生活
○高麗芝是草坪草中葉片最細之草種。
◎高麗芝Zoysia tenuifolia Willd.
ex Trin. (411禾本科) 別名朝鮮結縷草.韓國草.朝鮮草.高麗草.天鵝絨草.細葉芝.細葉結縷.日本芝草。英名:Zoysia
Grass 。分布於熱帶亞洲.中國大陸南部.琉球。為韓國草之台北草品系,來源不明,推測應是早期引進後馴化。植群老化結縷成球狀,以觀賞為主,屬於觀賞植物。風土適應性佳,草皮形態優美,適合作庭園景觀綠化,大面積地被,為目前內陸平地地區應用最廣之庭園草皮,花市常見論坪出售之營養繁殖草皮。多年生禾草,耐旱,耐暑,喜生於海邊.石隙或石牆邊,習性與較早應用之韓國草近似,但質感更細緻,更耐寒,更耐踐踏且較不會叢狀生長。株高3~
◎馬尼拉草 Zoysia
matrella (L.) Merr. (411禾本科) 別名斗六草.台北草.半細葉結縷草.馬尼拉芝.菲律賓草.細葉結縷草.溝葉結縷草。原產地:熱帶亞洲,台灣全島濱海地區及平地自生。早期由斗六地區育成草皮出售故名斗六草。葉片比韓國草寬,質感柔軟,耐踐踏,老化較不易結縷,目前為家庭小面積栽培最優良草種,花市常有草皮出售,歐.美.日等地區國家當草坪草種用。具耐鹽,耐旱.耐瘠等特性,台灣紅土台地多見野生群落生長,耐蔭性極強,大樹下常見其蹤跡,莖葉堅硬,能支撐高爾夫球,早期為球場之主要草皮草種,抗病蟲能力又高,為河.海岸工程護堤.防風.定砂.水土保持等地表植被的優良草種。因此在台灣地區已有取代韓國草之趨勢。多年生禾草,株高5~
○
斜坡廣植草坪擴大空間視野 ○
斗六草莖葉質地較粗,節間長而不易結縷
◎朝鮮草與馬尼拉草比較:朝鮮草與馬尼拉草質感皆細緻,耐旱.耐暑性皆強,耐刈性都優良,冬季低溫期皆呈休眠枯黃現象,都可以修剪為2~
名稱 朝鮮草 馬尼拉草
學名 Z. tenuifolia Z. matrella
自然高度 8~
葉寬 1~
生長速度 慢 快。
密度 極密 密。
耐寒性 極弱 弱。
耐陰性 弱 中。
耐踏性 中 強。
○朝鮮草:生長旺盛,易形成球狀突起,起伏不平。適小型綠地.小庭園草坪,可與花卉組成花壇草地。
○馬尼拉草:草層密集平坦,修剪次數少。適用於公共綠地草坪.庭園草坪.運動場.高爾夫球場。
◎百慕達草 Cynodon dactylon (L.)
Pers. (411禾本科) 別名狗牙根.鐵線草,產全台灣平地及丘陵地,群生於向陽之荒地,路邊.河堤.草原及海邊沙地;分布溫帶及寒冷地區。葉針鑿形,質感細,匍匐性佳,耐旱.耐踏,不耐寒,忌潮濕。繁殖快,是大面積綠地.操場.高爾夫球場常用的草種,亦適用防砂.河岸工程周邊之植栽材料。普遍使用水土保持植生之噴植草種。匍匐多年生草本,匍匐莖每節生根。葉線形或長披針形,深綠色,大部分著生於稈基及匍匐莖上;葉鞘平滑;鞘口具長毛,葉舌極短,撕裂狀,具短毛。著花之稈高
◎百慕達草類 Cynodon dactylon ╳ C. transvaalensis (411禾本科) 別名雜交狗牙根,雜交天堂草。雜交種。多年生匍匐草本。株高10~
◎假儉草 Eremochloa
ophiuroides (Munro) Hack. (411禾本科) 別名蜈蚣草.林口草.窮人草.貧瘠草.中國草坪草.蘇州草.小牛鞭草,英名centipedegrass。原生於中國大陸東南部.中南半島及菲律賓群島等地,分佈全省中.北部
◎地毯草 Axonopus
compressus (Sw.) P.Beauv. (411禾本科) 別名熱帶地毯草.大板草.大葉油草.巴西地毯草,英名Tropical
carpet grass。原產南美.墨西哥.巴西.美國南方,1940年引進台灣馴化後有野生分布,亦可歸類為本地草種。耐旱.耐暑.耐蔭.耐踐踏性均優,耐寒性較差。遇
◎類地毯草 Axonopus
affinis Chase (411禾本科) 別名愛芬地毯草,英名Carpet Grass。原產美國南部及中南美洲地區,曾於1953年由美國引進台灣A34品系之紀錄,現已馴化,葉形比地毯草細長,質較厚,質感中粗。耐貧瘠.耐酸.耐潮濕.耐寒.耐踐踏,不耐鹽鹼,冬季葉稍出現明顯紫紅色。適牧草及水土保持噴植草種,最大特色就是冬季能翠綠如茵。多年生耐蔭禾草;莖匍匐延伸,形成緻密草地;直立稈由較老之節發出,株高15~
◎地毯草和類地毯草比較地毯草和類地毯草耐刈性都優良,質感皆中粗,都可以修剪為2.5~
※差異如下:
名稱 地毯草 類地毯草
學名 A. compressus A. affinis
自然高度 15~
葉寬 8~
生長速度 快 中。
密度 中 密。
耐旱性 弱 強。
耐暑性 極強 強。
耐寒性 弱 強。
耐陰性 極強 強。
耐踏性 中 強。
○地毯草極耐陰,不耐旱燥。氣溫
○類地毯草耐寒.耐濕,台灣海拔
◎奧古斯丁草Stenotaphrum secundatum
(Walt.) Kuntze (411禾本科) 別名鈍葉草.聖奧古斯丁草,英名St.
Augustine grass,原產熱帶美洲.美國.波多黎各.牙買加,1961年自夏威夷引進A168品系之外來種禾草。耐陰性極強,亦耐暑.耐陽.耐旱.耐鹽.耐刈,耐寒性弱,生性粗放,成長快,地被效果佳,春末至秋季需常修剪。耐踏性中等,可用在公共綠地.庭園草坪,邊坡地被,尤適於海濱定砂.護堤及大樹下地被。多年生匍匐草本,株高5~
◎條紋純葉草Stenotaphrum secundatum
cv. 'Variegatum’ (411禾本科) 別名斑葉聖奧古斯丁草,是奧古斯丁草的園藝變種,性狀與奧古斯丁草類似,但葉片有乳白斑紋,不耐陰,可用在向陽草坪配色點綴。春~秋季用草莖扦插或分株繁殖。
◎百喜草 Paspalum
notatum Flugge (411禾本科) 別名巴西亞雀稗.大葉百喜草.色紋雀稗,英名Bahia Grass 。原產於拉丁美洲.西印度。目前主要推廣之大喜草品系為A44.A109及A105等。為多年叢生或匍匐性之禾草。具粗壯之匍匐莖,節間短,莖基帶赤紫色,分蘗旺盛,地下莖亦發達,根系多,垂宜分佈可達地下
◎4.應用在高樓中庭:
○右區為半日照區,用澳洲鴨腳木及鐵樹等中性樹種美化。中央區光照充足,栽植喜陽光之台北草,選用甚合宜。
○近屋基小綠地外緣區線造形,動線感覺流暢。內側高層用較耐陰之觀音棕竹,下層地被用耐陰且生長緩慢之玉龍草皆合宜。
○應用植物葉色或高矮不同造形樹種(層榕.竹柏.鐵樹.圓柏及偃柏等)搭配組合造景,美化品質尚可。若聖誕紅以盆栽機動性美化,花季過後用草花更換,使恆有花將更美好。
○光照佳適宜栽植陽性綠草及樹木,木棚若改為花架,也可栽植開花蔓藤。樹下層需用耐陰植物,圖中選用朱蕉.南天竹及象腳王蘭皆適宜。
○黃金金露花.四季海棠.萬壽菊及矮牽牛均能在高樓中庭之中性及陽性環境應用。它們可如本圖之花台般,經巧妙設計後似立體圖案,充分展現其葉色及花色之美。
◎5.地被植物之應用:庭園中近地表的一群植物,它們生長低矮,莖葉密佈,並具有蔓生特性,因此很容易將地表遮蓋覆滿,而成為所謂的地被植物。因此地被植物(Ground cover)即指一群可以將地表被覆住,使泥土不致裸露的植物。其中草坪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地被植物,而闊葉草.草花.灌木.矮竹以及蔓藤等均可做地被;只要該植物生長貼近地表,蔓延性佳,使地被泥土不致裸露,均為良好的地被植物材料。如今地被植物的處理須全園化之觀念已漸根植人心,整個庭園地表不應有一分泥土裸露,甚至已種植灌叢或喬木的地面層,亦應注意地被之栽植,使整個庭園景觀,因地面覆滿植物而更顯完整。地被植物種類繁多,應用在庭園中應依其機能.環境因素.所欲展示的效果等慎加選擇。使地被植物在庭園中的出現,不僅消極地解決了工程.建築或氣候等問題,並使庭園的景觀更加亮麗。適當地被植物之選取,首應考慮環境因子,例如大樹下.建築物朝北基地,因光線不佳而須選擇耐陰性地被植物。其次,植物本身之特性亦不容忽視,例如在在大片廣場供人們在其上運動.奔跑.嬉戲.追逐的地被,則須選擇耐踐踏性的植物。
○美麗庭園需要豐富的地面處理
○地被植物要考慮自然環境與人為干擾:地被植物在造園應用時,首先應考慮自然環境因子,如日照.濕度等。選取適合環境條件者,它們能適地適存,並容易蔓生,才可能有良好的外觀呈現。如陰暗處最好不要用禾草與草花,蕨類與陰性觀葉植物卻是理想的選擇。其次須考慮人們踐踏之頻度,若該場所是允讓人們在其上活動,則必須選擇耐踐踏性高者,如狗牙根,才不致短時間就光禿一片。斜坡地則須選擇抓地力強的地被植物,方助於水土保持,如百喜草。最後則須注意展示效果,如選擇觀花或葉色美麗者,可強調色彩變化;若只做背景.襯托之用時,綠色枝葉者即可。質地及株高亦是選取之考慮條件,若能同時注意,當可獲取更佳的展示效果。
○陡峭的斜坡上綠意盎然,水土保持功效亦達到了。
◎地被植物選取條件
1)多年生,常綠性植物。 2)植株低矮,覆蓋度大。
3)耐修剪,生長快速且繁殖容易。 4)管理維護容易。 5)外觀佳。
6)無毒.無惡臭.無刺.不具乳汁者為一般原則;但若須加強阻隔作用,可選取有刺者。
7)抓地力強,尤其種在斜坡地時。 8)活動場所須擇耐踐踏者。
○選擇觀花或葉色美麗者,可強調色彩變化。
○妥善選擇地被植物,可獲取最佳展示效果。
◎6.灌木之應用
○公園大面積群植,萬紫千紅,美不勝收。 ○杜鵑花修剪成圓形,花朵依然怒放不輟。
○黃蝦花和矮仙丹配植,花色鮮明,調和悅目。 ○黃馬纓丹花槽美化。
○大型花槽美化兼具綠籬功能(馬纓丹)。 ○校園美化,開花能招蜂引蝶(馬纓丹)。
○遊樂區盛開的美洲合歡,花姿雅緻,倍增趣味性。
◎萼花類(玉葉金花) (237茜草科)
○紅葉金花:別名血萼花.紅玉葉金花.紅花玉葉金花。
○粉葉金花:別名粉萼花.粉紅玉葉金花。
○白紙扇:別名雪萼花.廣東玉葉金花。
◎紅葉金花:學名Mussaenda erythrophylla Schumach et Thonn.。
◎粉葉金花:學名Mussaenda hybrida cv. ‘Alicia’。
◎白紙扇:學名Mussaenda philippica cv. ‘Aurorae’。
※紅葉金花原產西非,粉葉金花.白紙扇均是栽培種。
○萼花類為半落葉灌木,花期5~10月,株高1~
◎番蝴蝶 Caesalpinia pulcherrima Swartz.
(027蘇木科) 別名紅蝴蝶.金鳳花.蛺蝶花.黃蝴蝶。原產熱帶美洲。落葉灌木,花期5~11月,株高1~
◎仙丹花 Ixora
chinensis Lam. (237茜草科) 別名紅繡球.英丹花.賣子木.買子木.山丹.三丹花.三段花.山丹花。原產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大王仙丹.矮仙丹為栽培種。宮粉仙丹是雜交種。常綠灌木,花期5~10月。株高1~
◎麒麟花 Euphorbia
milii Ch.des Moulins (133大戟科) 別名番仔刺.虎刺.花麒麟.鐵海棠.花キリン。大麒麟學名Euphorbia milii ‘Keysii’ 。原產馬達加斯加;大麒麟是雜交園藝種。花期全年(10~1月),株高30~
○花槽美化(麒麟花)。 ○校園美化,強健粗放,全年見花(麒麟花)。
○麒麟花最適於旱燥之地美化。 ○高性單瓣聖誕紅 ○重瓣聖誕紅
○矮性聖誕紅 ○庭園道路列植,冬~春季開花,盛況壯觀迷人(聖誕紅)。
○鐵樹在庭園中可當主木或添景樹,景觀優雅。
○修剪造型變化無窮,是六月雪最大特色。
○月橘開花清香,但造園應用以觀姿為主。
○小葉黃楊是綠籬高級樹種。 ○苦檻藍是海濱植物,造園觀賞價值高。
◎ 7.松柏類之應用
○龍柏修剪成傘形,風格獨具。 ○清水圓柏配植在大型庭石週邊,更具景觀特色。
○金冠柏又名香冠柏,新芽金黃色,枝葉有特殊香氣。
○蘭嶼羅漢松修剪成錐形,牆邊列植美化。
○
肯氏南洋杉池畔列植,水中倒影隨風搖曳,景觀格外優雅。
○松柏小樹,在小人國的世界裡是棵庭園大樹。
◎8.椰子類之應用
○華盛頓椰子俗稱老公仔椰子。
○道路分隔島列植壯幹椰子,葉簇自然優美,景觀效果佳。
○池畔群植如椰林,頗富熱帶風光,景觀迷人。 ○酒瓶椰子群植,風姿獨特。
○
體形高壯雄偉的大王椰子常成為機關.學校的最愛。 ○觀音棕竹葉簇幽雅。
◎ 9.海濱植物之應用
○馬鞍藤在烈日炎炎的砂礫灘上傲然生長。 ○ 海岸擬茀蕨長在礁岩上。
○黃槿是熱帶海岸林的主要成員,也是優良的庭園樹。
○草海桐原在海岸自生,現已開發成高級景觀植物。
○蔓荊抗旱.抗風.耐鹽 (243馬鞭草科)
◎濱馬齒莧Sesuvium portulacastrum (L.) L. (274番杏科)
○天人菊是非常漂亮的野花。 ○白水木在海濱景觀造園中是重要的主角。
○海檬果全株有毒,但卻是造園的好材料。 ○林投在海濱可當防風林。
◎10.常綠喬木之應用:喬木之主幹單一而明顯,有常綠性或落葉性者。常綠喬木樹冠終年翠綠,為優良之造園樹木。樹形有高壯或低矮者,並有開花美麗而以觀花為主的樹種,在景觀設計上,必須依樹形之高矮.樹冠之冠幅.質感粗細.開花季節.色彩變化等因子加以應用。
○垂榕剪成方形的行道樹,造型奇特。 ○雀榕修剪成傘形,風姿樸雅。
○麵包樹路旁列植,停車好遮蔭。 ○公園盛開的洋紅風鈴木,宛如仲夏櫻花。
○相思樹盛開花期全株渾黃美麗。 ○福木樹行健壯端莊,是高級行道樹。
○黃槐樹性強健,是道路美化優良樹種。 ○串錢柳單植,優美動人。
○茄冬在庭園中當主木,凸顯鄉土特色。 ○台灣海桐池邊結實纍纍,引人注目。
○紅刺林投裸露的枝幹.支柱根造型特殊,可做庭園主景樹。
○千頭木麻黃修剪成圓形,綠美化效果佳。
○黑板樹截去上部主幹,矮化樹冠,樹下也可供遊客休憩。
◎11.落葉喬木之應用
○楓港柿萌芽力強,耐修剪。○木棉生長快,不須修剪,開花明艷悅目,為校園高級園景樹。
○盛開的美人樹,使校園道路倍增柔美氣氛。 ○垂柳最適作池邊護岸樹。
○台灣欒樹當行道樹,色彩變化豐富。 ○青楓庭園列植,深秋葉片能變色。
○菲律賓欖仁也是優良的景觀造園樹種。 ○大花紫薇庭園群植開花華麗。
○榔榆葉片小,質感細緻,可修剪塑造各種造型。
◎藍花楹
Jacaranda acutifolia Humb. & Bonpl. (239紫葳科)
○羊蹄甲行遁樹,春季開花幾無葉片,街道多采多姿。 ○鳳凰木開花.紅焰美麗。
○黃脈刺桐落葉後,枝幹線條美如圖案,春季開花紅焰壯觀。
◎12.竹類之應用:竹類在造園的環境表現上常被比喻為高風亮節的特徵。一般庭園的植物配置,如中國古典庭園或日本庭園的神社寺廟內,竹類常以人工的方式栽種在庭園中供作造景觀賞用,並形成特殊的東方造園風格與手法。實因竹葉有軟紙質的質感.常年綠意盎然的生態特徵,故形成點景.襯托效果特佳的優良庭園材料。而其又草又木的姿態內蘊含著剛毅與柔韌的雙重性格。竹類在造園的特性約可分為下列五點:
1)形態優美,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2)生性強健,不畏空氣污染.酸雨。
3)綠化期長,終年生長。 4)繁殖容易,低維護管理即可。
5)不同種類高矮.葉形.姿態.色澤各異,可供作景緻搭配之用。
○竹類形體在空間上的重覆,造成一種韻律感(鳳凰竹)。
○竹類作為生硬線條的柔化者(鳳凰竹)。 ○孟宗竹形成景觀道路。
○崗姬竹修剪成型。 ○庭園搭配崗姬竹造型,渾然天成。
○竹類具古典之美。 ○巨石搭配竹子,顯現樸實之美。
○唐竹綠籬與浮雕壁飾,相映成趣。 ○中國庭園多用竹。
○葫蘆竹在室外成為視覺焦點。
留言
張貼留言